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060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docx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

四年级数学概念与方法汇总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有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适当调整算式中运算的顺序,要把题中的某数带着数前的运算符号“搬家”。

213+48-1372×36÷8

=213-13+48【学生容易写成=72÷8×36【学生容易写成

=200+48213+13-48】=9×3672×8÷36】

=248=324

易错题:

15÷5×325×3÷25×3

=15÷15=75÷75

=1=1

这两道题是没有掌握好同级运算的顺序,认为怎样好算就怎样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易错题:

75+25÷5134-34÷34+66

=100÷5=100÷100

=20=1

这两道题还是没有掌握好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学生认为怎样好算怎样算。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加法、减法叫做“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二级运算”。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

a÷0是错误的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

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

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

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

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

0÷a=0(a不能为0)

三、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分析、弄清题中的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其实就是解决应用题常见的一种方法——分析法。

它是从应用题要求的未知数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答最后结果所需条件,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未知条件作为要解的问题,然后找出解决这一个或两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找的条件在应用题中都是已知的为止。

易错题:

张师傅要生产6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120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600-120÷10

=480÷10(学生知道应先算减法,但总忘加括号)

=48(个)

解题时要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与先后顺序,如果要先算第一级运算,一定要在第一级运算上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注意:

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

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

(1)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1、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

2、确定物体的方向。

3、确定物体的位置。

(2)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1、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

2、确定物体的方向。

3、确定物体的位置。

4、标出位置,写上名称。

(3)位置的相对性:

两地的物体具有相对性,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察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度数不变,距离相同。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一定要先确定好起点、方向标以及单位长度,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方向标,根据方向与距离绘制出所到达的另一个点。

4.地图的三要素:

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注意步骤:

   确定方向时:

先确定正方向,再量角度。

   确定距离时:

根据单位长度,测量推算。

 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

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

  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

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

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描述路线图时,要按行走线路依次确定观测点、行走的方向和距离。

7.常用的八个方位: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

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

(a+b)+c=a+(b+c)

技巧:

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易错题:

182+765+108

=182+108+765

=300+765【计算失误,182与108的和不是300】

=1065

技巧:

在进行加法简便计算时,有时两个数相加未必能凑成整百数,只能凑成整十数,因此要认真观察,准确计算。

24+127+476+573

=24+476+127+573【(24+476)+(127+573)】

=500+700

=1200

此题错在没有真正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加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计算256+249+251+246

=250+6+250-1+250+1+250-4

=250×4+(6-1+1-4)

=1000+2

=1002

技巧:

当几个数相加,加数都比较接近某一个数时,可以把这个数作为基准数,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基准数,然后加上或减去比基准数多或少的数,求出结果。

这种方法简称基准数加法。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

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

(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

(a+b)×c=a×c+b×c或a×(b+c)=a×b+a×c

  ★拓展:

(a-b)×c=a×c-b×c或a×(b-c)=a×b-a×c

易错题:

50×(4×5)

=50×4+50×5【混淆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

=200+250

=450

技巧:

只有运用运算定律能使运算简便时,才能运用运算定律,否则直接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

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最大区别是乘法分配律必须在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中进行。

76×101

=76×100+1【没有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76×101可以想成=7600+1是101个76,也就是100个76与1个76的和。

=7601

15×21+15×78+15

=15×(21+78)+15【虽然计算结果正确,但在简算过程中没

=15×99+15有把第三项“15”看成“15×1”参与=1485+15到计算中,而导致计算不是最简便。

=1500

技巧:

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是运用好乘法分配律的前提。

运用简便算法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看算式结构及数的特点,有时需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乘积的形式再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计算25×32×125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技巧:

在乘法计算中,也有“凑整”的计算。

如:

2×5=10,25×4=100,125×8=1000.因此计算连乘算式时,当有的因数不具备“凑整”条件时,可以运用分解的方法,把一个因数分解为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是其中的因数与其他数的乘积“凑整”,这样会使计算更简便。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

a-b-c=a—c-b

注意: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原括号内运算符号不改变;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原运算符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原括号内运算符号要变号;即a-(b-c)=a-b+c;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原运算符号要变号即a-b+c=a-(b-c)。

易错题:

596-48+52

=596-100【此题错在审题不认真,只看数据能否凑整,

=496而忽略了算式的整体性。

技巧:

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想交换数的位置,一定要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同交换;加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里面不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762-598

=762-600-2【没有真理解“凑整”的意义,把598看成600=162-2时,已经多减去一个2,就应加上一个2.】

=160

技巧:

在加法或减法计算中,当某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可以把这个数当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加、减,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还要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还要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

a÷b÷c=a÷c÷b

易错题:

500÷25×4

=500÷100【错在随便改变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5

技巧:

当乘除混合运算中不具备简算因素时,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解题口诀:

一看:

看数的特点;

二想:

想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三做:

再进行计算;

四查:

检查是否正确。

知识点一

运算定律(默写)

我要拿100分

得分:

1、加法交换律:

a+b=b+a2、加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c+b×c 或 a×(b+c)=a×b+a×c

拓展:

(a-b)×c=a×c-b×c 或 a×(b-c)=a×b-a×c

6、连减:

a—b—c=a—(b+c)7、连除:

a÷b÷c=a÷(b×c)

知识点二

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我要拿100分

得分: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25×8=2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488+40+60

=50+50+98=488+(40+60)

=100+98=488+100

=198=588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99×125×8

=25×4×56=99×(125×8)

=100×56=99×1000

=5600=99000

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65+35)+(28+72)

=100+100

=200

知识点三

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我要拿100分

得分:

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一、分解式二、合并式

25×(40+4)135×12—135×2

=25×40+25×4=135×(12—2)

=1000+100=135×10

=1100=1350

三、特殊1四、特殊2

99×256+25645×102

=99×256+256×1=45×(100+2)

=256×(99+1)=45×100+45×2

=256×100=4500+90

=25600=4590

五、特殊3六、特殊4

99×2635×8+35×6—4×35

=(100—1)×26=35×(8+6—4)

=100×26—1×26=35×10

=2600—26=350

=2574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我要拿100分

得分:

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528—89—128528—(150+128)

=528—(65+35)=528—128—89=528—128—150

=528—100=400—89=400—150

=428=311=250

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3200÷25÷4

=3200÷(25×4)

=3200÷100

=32

三、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250÷8×4

=256+44—58=250×4÷8

=300—58=1000÷8

=242=125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我要拿100分

得分: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计数单位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5、小数的读法:

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

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6、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

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

(1)先比较整数部分;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12、单位换算:

(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

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简算)

 

第七单元统计

1、条形统计图优点:

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优点:

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

上升或者下降。

4、折线统计图:

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5、优点:

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植树问题:

1,两端要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

2,两端不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

★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

1、学校教学楼的东侧有一段长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

请按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头尾不种

 20÷5=4(棵)

一端种一端不种:

种的棵数=分的段数(间隔数)

想一想:

为什么相等?

(点数和段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总结。

在一条不封闭的路线(如:

一条线段、一条折线、半圆等)上植树,有三种情况:

(1)两端都种:

间隔数+1=棵数

(2)两端不种:

间隔数-1=棵数

(3)一端种一端不种:

间隔数=棵数

记忆规律的方法(手指当树,指间当间隔)

(二)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三)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

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

边长×边长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在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中:

间隔数=棵数

(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