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938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x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卫国小学作为南宁市的一所老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以优质教育为保障,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小主人”的办学宗旨,在当前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制定了“以信息技术辐射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战略,加快信息化特色的品牌和内涵建设,科研领航,质量强校,文化育人。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单一的学科教学涉及到德育、美育、心育等各领域,从教学应用扩展到学校管理。

卫国小学的信息化教育之路不仅走出校门,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向全国,还走向了国际,充分发挥了作为南宁市第一批品牌学校和广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辐射作用。

展现代教育技术翅膀,创多元化应用品牌学校,就是卫国小学这所老学校“旧貌换新颜”的生动写照。

     领导挂帅,加强组织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学校各科室、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高瞻远瞩,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从规划拟订、制度管理、经费保障、任务落实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确保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学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

学校先后制订出台的电教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借用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电子教室管理制度、办公电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在学校各级分层机制相互监督,相互管理下,确保制度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竭力做到管理更加完善,更加有效。

学校着重抓好专用教室、办公室、各教室计算机的管理,与专用教室的使用者签订责任书,加强管理监督,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学校配有网络管理员,做好平时电脑的维护工作,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学校校讯通平台和教师手机一体化,建立了可随时随地提交材料的网易网盘、学校教学资源网、卫国小学网站、学籍网、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务管理、学籍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资源管理的水平,提高行政班子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了校园教学现代化、办公自动化、通讯网络化、资源数字化,2005年学校获得了“全国创新管理品牌学校”的殊荣。

     加大投入,协调发展,改善信息化环境建设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经费的投入是保障。

我们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上级支持,共同建设”的原则,按照“起点高、定位准、模式新、有序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城区政府和城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抓好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工作。

学校2001年开通因特网,建有2M光纤接入的校园网络。

2009年重建校园网,外网一个,内网一个,加入了南宁市城域网,信息点到教室、功能室、教师办公室;现有教学班18个,多媒体电教平台18套,所有电教设备在2009年完成了添置、维护和整修。

尤其投入内网软件资源的建设,如今已拥有容量高达800G的中心资源网3个,拥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内视频播放系统、校园图书馆等。

学校除拥有总控室外,每间办公室、教室都配备了齐全的硬、软件环境,满足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及查阅、收集资料等的需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在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2010年在中央电教馆、广西电教馆和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关怀下,还不断更新电脑和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规范管理外网、内网、博客群等资源,使其一体化。

强大的软硬件保障满足了校园安全、师生考勤、学籍管理、办公管理、课堂教学,课内外、校内外的交流互动。

     夯实培训,教学相长,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的因素。

我校近几年来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达500多人次,全校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达52人,占全校人数99%,2005年以来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课例获奖共32节,课件评比获奖14人,获自治区级以上奖励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共78篇。

2006年团体参赛获全国第6届多媒体课件大赛组织奖,李烨、莫莉莉老师获全国一等奖,其他教师获二个二等奖,四个优秀奖。

全体教师均掌握了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会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到学科教学当中,提高了教学水平,教师队伍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数字化生存逐步内化为教师自身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方式。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动力,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堂课的教学模式,电脑、多媒体投影、课件、互联网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过程,使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互动效果,能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比“一言堂”、“满堂灌”的旧有模式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校园网的巨大空间将教师的教学资料、讲义、习题等分别建库,学生在课余时间可自由登录,温故知新。

多媒体网络技术整合到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美术、音乐、社会、健康教育等教学中去。

近年来网络作文课《网络建议书》获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录像课比赛一等奖,听音想象作文课《快乐的农家游》、数学课《位置》、科学课《我们的地球》均获自治区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整合型美术课《我的妈妈》获南宁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也很感兴趣,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由教师主导,学生尝试开展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把信息技术、文学写作、创新思维三者有机结合。

在近几年城区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估中,我校名列前茅。

2006年我校的莫嘉杰同学分别荣获南宁市三好标兵、广西合格好儿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北京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许多学生习作获全国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城区级奖励,并发表在《小博士报》、《今日小作家》、《今日小学生》、《学苑新报》、《创新作文》和广西校讯通等教育网站上。

2007年我校获广西十佳校园文学社团。

2010年3月首个“南宁晚报小记者站”落户我校,目前已有8位小记者15篇文章发表在《南宁晚报》上。

     在学生科技教育方面,学校整合资源凸现信息化特色,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

作为“南宁市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电脑机器人培训基地”,2006年以来学校电脑机器人小组参加全国比赛团体获二等奖1次,自治区团体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市级团体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全国“优秀组织奖”1次,自治区团体第一名1次,市团体第一名1次,“优秀组织奖”2次。

2006年获南宁市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团体第二名,优秀组织奖,弹射飞机第一名2人第,第三名3人。

学生多幅电脑科幻画作品获奖,其中1人获全国奖、2人获自治区级奖、8人获市级奖、18人获城区级奖。

无线电测向首次参加2006年南宁市“无线电测向”比赛获团体二等奖,优秀组织奖,获1个单项第三名的好成绩。

2007年我校被确定为广西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科研导航,课题带动,信息特色研究结硕果

      我们打造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科研氛围,确定了以信息技术应用类课题为主的科研方向,认真落实各项教科研工作,坚持课题研究规范化、系列化、特色化,先后成功开展了中央电教馆暨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学习的研究、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的子课题《网络作文教学研究与实验》、中央电教馆及广西电教馆“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B类》子课题--《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数字化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广西电教馆“十五”重点规划课题《家校通的实验与研究》、《小学语文听音想象作文》、《小学数学听算录音》、国家教师基金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之子课题《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已顺利结题的信息技术应用类国家级课题3项,自治区课题3项。

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小学发展与创新的子课题《博客技术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应用》在研究当中。

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授予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示范校”,充分彰显了我校信息化特色的优势和科研优势。

2010年获南宁市先进科研机构。

项目学习是一个新课题。

我校2008年5月加入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项目学习的研究,与协作学校共同开展远程协作环境下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研究性学习。

我们建立了团队QQ群,实验师生保持联系,项目语文教师还开展了一些网络教学研讨和备课活动。

由于三校积极协作,2009年获远程项目学习广西地区团队“最佳协作奖”,2010年3月《香蕉成熟的探究》学生vct作品获全国一等奖,2010年5月代表广西的项目学校参加全国该项目的经验交流会并作会议发言。

《南宁晚报》、《南国早报》和南宁电视台《新闻在线》栏目对我们的《我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小主人》及《香蕉成熟的探究》等项目研究进行专题报道。

随后我校又积极加入微软助学项目学习研究的行列,2010年11月《学区交通安全问题:

我们的解决方案》项目获全国一等奖,并代表中国的项目学校到南非参加国际比赛,进入了决赛。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德育为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育奇葩

      德育为先,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育是一项新课题。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新时期的班主任应是一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智慧型班主任。

2004年9月学校启用“家校通”信息平台开展班主任工作后,我校老师尝试在“家校通”中加入了“光荣榜”、“班级当日要闻”、“老师家长交流站”、“友情提示”和“温馨祝福”等特色栏目,每天至少发3条信息,节假日的紧急通知和安全通告更是少不了“家校通”的帮忙。

“家校通”成为开展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工作的好帮手。

这个创新的做法开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得到央视2台、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南宁晚报》、《南国早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2006年在百色市召开的《广西“家校通”运用与研究的电视电话会议》还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赞赏,可谓“改良家校通,师德智慧显奇功”。

如今家校通已升级为校讯通。

      我校还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

2006年9月乘着博客之风,建立了学生作文博客和网络作文博客圈,如今升级为小树苗网络文学社。

我们利用博客的个性和共性设立德育论坛,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博客上结合教材整理发布的德育主题资料,并在博客论坛开展讨论、发表见解,加深对德育主题内涵的理解,之后写学习心得或相关专题作文,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学素养一同提高。

这种创新的《品德与社会》课大受学生欢迎。

之前许多学生只知道上网玩游戏,不知道网络也可以学习和写作,会使用电脑学习的不足5%。

博客写作为学生搭建了发挥创造力的广阔平台。

学生通过博客在互联网上发布习作,写日志,设置议题,根据每阶段的主题内容更换背景,搭配文章和插图,还根据自己的喜好、节庆日特点出专栏、编专辑。

我们的博客得到广西师院信息技术系主任郑小军教授等区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被郑小军教授选作广西师范学院《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课程的示范博客,如今网络作文博客圈吸引了500多名伙伴参加,不仅有本校学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伙伴。

博客点缀着学生的精神生活,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2007年《博客写作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阶段性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9年以博客作文为核心的网络作文实验结题报告获广西教育学会第十一次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2005年第9期和2008年12期的《广西教育》都对学校以博客作文为核心的网络作文实验进行专题报道。

卫国小学成为“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位一体’”的活动单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天道酬勤,硕果累累,信息技术显奇功

     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卫国小学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卫国小学的品牌特色。

学校的南宁市学科带头人黄彦副校长和黄春燕科研主任多次给本校教师和兄弟学校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的专题讲座,把优秀的办学理念、特色向全市和其他地区推广,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与会同行的好评,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校涌现一批优秀的现代教育技术成果,获得了广西听音想象作文和听算录音检测的先进实验学校、国家教师基金会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单位。

全校自制课件60个,自编教材1本,有40余篇论文、11节课例、8个软件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发表信息技术类论文8篇。

2006年我校两名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课件制作大赛就获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包揽了五名一等奖的其中两个名额。

2006年至2008年《网络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组分别在全国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年会中分获课题论坛比赛一等奖,3次获全国级说课比赛一等奖,1次获全国级课题成果展示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标兵学校。

2009年,我校莫莉莉老师获南宁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比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2010年学校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微软“携手助学”项目获全国一等奖,“携手助学”还走向了国际……可谓“锐意进取勇创新,教海扬帆破浪行”!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今后我们重点开展基于网络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基于因特网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和学校一切积极的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生团队,在原有的小记者站的基础上建立“校园电视台”,开展远程教育,建立网上学校,把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卫国小学优秀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家长的赞赏和社会的好评。

      回首我们走过的路,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学校要张开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并不是一些软硬件简单的搭设,而是一个持续建设与全面推进的发展过程,是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充分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起到支撑和催化剂的作用,可将学校各方面工作有机整合取得多赢效果。

二十一世纪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抓住契机,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继续为内化特色、强化品牌而不懈努力!

何抓好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工作的一点体会向你们做个简要汇报。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一、强化学习,提高认识。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中的作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

我们学校通过营山县教育局【2010】9号文件的学习,全体教职工深刻认识到:

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应用技术,既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责任,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

因此,教师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明确目标,分工负责。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学校成立了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领导小组,指导服务小组,教研小组。

校长亲自抓,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负责抓,管理员具体抓,其它成员协助抓,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学校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分3个阶段实施。

创营山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程示范学校,实现“光盘播放班班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略教学科科用”,建立校园网站,力争90%的教师能用,85%的教师会用,60%的教师爱用。

培养10到15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手。

学校按照教师电脑技术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把教师分为老、中、青三个组。

真对不同的年龄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习不同的内容,实行目标分解,逐年推进。

  

三、优质优酬,奖惩分明  

学校制订了《明德小学远教学习制度》,对远教会议、学习,教研严格考勤。

对学习记录实行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管理员对教师上机考核结论一支笔认定,实行人人过关。

对不达标的教师要求自学或辅导教师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

学校制定了《明德小学远教学习奖惩方案》,计划用绩效工资的30%用于远教培训工程。

学习项目考核得分与绩效工资挂钩,和评职、评优、评先挂钩,学习考核得分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奖优罚劣,优质优酬,奖惩逗硬。

  

四、因势利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古今中外,不少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师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也必须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

为此,学校在教会教师学会简单的基础知识后,我们让教师先学打游戏,qq聊天,看网络电视等。

不到一周时间,老师们产生了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的浓厚兴趣。

他们挤时间,一有空就到电脑室学习,教师由学校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

五、分层教学,师徒结对。

  

每周星期二晚上学校组织教师在电脑室集中培训。

单周40岁(含4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双周40岁(不含40岁)以上的教师参加每周星期三、四的晚上教师在电脑室自学。

学校指导小组成员深入钻研教学内容,认真备课,自制课件,选择形象、易学、好记的教学方法,教师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每位教师用营山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程记录本认真做好笔记。

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学校还制定了明德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师徒结对“一帮一”实施方案,年轻教师对中老年教师手把手地教。

学会一项就考核一项,并把笔记本交给管理员签字认定,学校奖励指导老师。

根据营山县教育局【2010】9号文件关于应用工程的通知精神,坚持先培训后考试,不合格通过帮扶和自学后重考,并将培训课时纳入教师综合考评。

  

六、加强教研,以研促学。

  

开展网上自主学习,感知前沿教育理论,学习名师教学方法筛选优秀教学资源。

开展集体备课,实现优势互补;开展课例研讨,优化课堂教学;开展专题研究,解决突出矛盾。

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以赛促学,以赛促用。

  

学校一是开展了远教优质课件校内评选活动;二是开展了教师教学课件校内现场制作比赛;三是开展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大比武;四是开展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为主题的优质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五是积极动员教师参加校园网建设与评比活动。

在教师中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用的良好氛围。

  

八、学以致用,优质高效。

  

利用网上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中、青年教师利用学到的电脑技术在网上下载教案或课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情设计教法,备优质课。

我校90%的中、青年教师都能备电子教案。

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资源共享,促质升位。

  

明德小学是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项目学校之一。

XX年秋季国家给学校配置了电脑30部,10年秋季又配置了10台25英寸彩电,10台dvd,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各科课堂教学光碟400张。

还配置了投影仪一套,安装了1个多媒体教室。

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教室安装了彩电,配置了dvd。

学校购置了刻录软件1个,dvd光碟300张。

信息管理员不间断地接受资源信息,按时刻录成dvd光碟,充分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学校光碟建立了台帐,建立了dvd光碟借阅制度。

100%的教师学会了光盘播放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

教师通过看光碟,写反思,创新了教学理念,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通过看光碟,提高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现代教育运用技术培训,学校42名在册在岗教师中100%的青年教师,80%中年教师,40%的老年教师学会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堂教学。

学校给各班各科排了远教运用技术课课表。

教师开展网上备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课,上成了声、像齐备的媒体课,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充分享受了优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现场会上的经验总结相关文章:

班主任工作经验汇报信访工作经验材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管理提升年活动经验材料德育工作经验材料宣传工作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县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材料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查看更多>>经验材料

十、完善资料,构建资源库。

  

学校对远教工程资料设立专门的档案柜,将资料分类归档。

建立了电视机、dvd光盘、教案、案例、记录本、反思、心得体会、电子档案等资料库。

实行借阅登记制度,有效利用校本教研资源。

  

各位领导、老师们!

明德小学的远教运用技术工程才刚刚起步,各方面工作都还很薄弱,与教育局的要求相差甚远。

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抓好远教运用工程,今后,我们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办的具体指导下,在兄弟学校的支持下,将举全校之力,不懈进取,把远教运用技术工程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本文来自:

13714范文网(汇报体会栏目)(详细出处参考:

/view-102075-2.html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创办特色学校

叙永县江门镇中心小学校胡关明

一、学校基本情况概述

叙永县江门镇中心校位于叙永县北大门——江门镇九江新区、321国道旁,辖两间完小、5间村小。

学校承担了江门镇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成人教育等工作,现有在校小学生2616人,学前幼儿862人,有老师136人。

2007年6月,学校被评为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是泸州市农村小学校中第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学校办有特色,管理上注重显性与隐性结合、制度与人性结合、物质与精神结合,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层面管理机制;教学上注重课改与实际结合、课堂与活动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形成了“务实、活泼、有趣、创新”的教学特色;学习上注重乐学与会学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自主与合作结合、基础与爱好结合,形成了“主动学习、强化基础、尊重个性、发展特长”的学习特色;校园环境注重严格与和谐结合、紧张与愉快结合、实用与美观结合、现实与发展结合,形成了“净、静、敬、竞、进”的校园特色。

近年来,在市县教育局、市技装所、县电教馆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江门中心校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和依托,强化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推动了学校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提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