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801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docx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分析检测

 

A组 2014—2018年浙江真题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

6.(2014浙江6月学考,35,8分)

(1)图Ⅰ是实验室用H2还原CuO实验的简易装置,其中的铜质燃烧匙可以在试管中上下移动,虚线框中需从图Ⅱ中选取装置。

图Ⅱ中的细铜丝一端被弯成螺旋状,实验时,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后再迅速伸入制得的H2中。

①在图Ⅰ中,X溶液应选用    。

 

A.稀硫酸   B.浓硫酸   C.NaCl溶液

②在图Ⅰ虚线框中,应选用图Ⅱ中的    (填“A”或“B”)装置。

 

(2)现有混有少量SO2杂质的CO2气体,请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收集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①要达到实验目的,按气流从左到右,各接口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dcabh    B.feabh    C.feabg

②本实验除去SO2的原理是利用SO2的    性。

 

答案 

(1)①A ②B 

(2)①B ②还原

解析 

(1)①图Ⅰ左侧为H2的发生装置,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②因H2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选装置B。

(2)利用SO2的还原性,先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即得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考点二 物质的定量分析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5)

5.(2015浙江1月学考,8,2分)实验室用NaOH固体和蒸馏水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以下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容量瓶   D.蒸馏烧瓶

答案 D 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不需要用到蒸馏烧瓶。

B组 2014—2018年全国真题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7—12)

7.(2016课标Ⅱ,13,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答案 D 制备Fe(OH)3胶体时,应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将得到Mg(OH)2,欲得到无水MgCl2,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蒸干,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向混有CuO的Cu粉中加入稀HNO3,Cu也会与HNO3发生反应,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8.(2016北京理综,27,12分)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程Ⅰ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ⅰ:

2Fe2++PbO2+4H++S2Fe3++PbSO4+2H2O

ⅱ:

……

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

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

b. 。

 

(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

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

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②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

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

  。

 

答案 (12分)

(1)Pb+PbO2+2H2SO42PbSO4+2H2O

(2)①2Fe3++Pb+S2Fe2++PbSO4

②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铅粉后,红色褪去

(3)①A、B

②向PbO粗品中加入一定量的35%NaOH溶液,加热至110℃,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

解析 

(2)①Fe2+作催化剂,Fe3+是中间产物,在反应ⅱ中Fe3+应被还原成Fe2+,Pb作还原剂被氧化成Pb2+,Pb2+与S结合成PbSO4沉淀,所以ⅱ的离子方程式为Pb+2Fe3++SPbSO4+2Fe2+。

②a对应反应ⅰ,目的是检验PbO2能将Fe2+氧化成Fe3+,则b对应反应ⅱ,目的是检验Pb能把Fe3+还原成Fe2+,所以在实验中应加铅粉进行检验。

(3)①C项,S浓度越大,脱硫的效率越低。

②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大,且在110℃时PbO的溶解度大,所以在35%NaOH溶液中进行溶解,加热至110℃,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较纯的PbO。

9.(2016课标Ⅲ,26,14分)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石灰石

(含少量铁的氧化物)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            。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     。

 

(2)如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     (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CaCO3滤液白色结晶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

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           。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          。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

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          ,产品的缺点是     。

 

答案 

(1)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 过滤分离

(2)ade

(3)酸 除去溶液中的CO2

(4)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或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 温度过高时双氧水易分解

(5)去除结晶表面水分

(6)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纯度较低

解析 

(1)从制备碳酸钙的流程可以看出,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小火煮沸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过滤分离。

(2)过滤操作要求“一贴、二低、三靠”,漏斗末端颈尖应紧靠烧杯壁;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玻璃棒仅起到引流的作用,不能搅动,否则易使滤纸破损。

(3)根据题干信息,若使CaO2·8H2O顺利析出,须保证溶液呈中性或碱性,所以要煮沸除去酸性氧化物CO2。

(4)H2O2受热易分解,故制备过氧化钙的反应应在冰浴下进行。

(5)醇洗可防止产品溶于水而损失,且可除去晶体表面的水。

(6)比较两个工艺流程可知,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产品纯度较低。

10.(2016江苏单科,16,12分)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H2O↓  Cl2↓      KCl↓

电石渣打浆氯化过滤转化……KClO3固体

↓滤渣

(1)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左右进行。

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分解为CaCl2和O2。

①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    (填序号)。

 

A.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

B.充分搅拌浆料

C.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2)氯化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3)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

氯化完成后过滤。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②滤液中Ca(ClO3)2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n[Ca(ClO3)2]∶n(CaCl2)   1∶5(填“>”“<”或“=”)。

 

(3)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

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g·L-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            。

 

答案 (12分)

(1)①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②AB

(2)①CaCO3、Ca(OH)2 ②<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1)①根据“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②缓慢通入Cl2和充分搅拌浆料都能使Cl2充分与Ca(OH)2接触,可提高Cl2的转化率。

(2)①由电石渣成分可知,不能溶于水的是CaCO3,还有未反应完的Ca(OH)2,故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Ca(OH)2。

②根据题给方程式:

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可知,理论上滤液中Ca(ClO3)2和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但是由于可能存在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并且氯化时少量Ca(ClO)2会分解为O2和CaCl2,使得滤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滤液中n[Ca(ClO3)2]∶n(CaCl2)<1∶5。

(3)根据图像可知,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且低温时溶解度较小,而Ca(ClO3)2的溶解度在低温时较大,所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法即可。

11.(2014山东理综,31,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 。

 

装置E中为      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

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    。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答案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防止倒吸 NaOH(合理即得分) 

(2)2∶1 (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 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即得分)

解析 

(1)通过向B中的长颈漏斗中加水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利用的是“压强差”原理;装置D中气流方向为“短进长出”,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E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可选择能与H2S、SO2反应的物质,常选择NaOH溶液。

(2)依题意(Ⅰ×2+Ⅱ+Ⅲ×3)得2Na2S+Na2SO3+3SO23Na2S2O3,据此可知Na2S与Na2SO3恰好完全反应时,Na2S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B中液体应使SO2的损失量最少,SO2易溶于水且能与Na2SO3和NaHCO3反应,饱和的NaHSO3溶液可抑制SO2的溶解,故选c;反应(Ⅲ)相对较慢,反应(Ⅱ)相对较快,所以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

(4)由于Na2S2O3·5H2O遇酸会产生沉淀,会干扰对S的检验,故应先加盐酸排除其干扰。

12.[2014江苏单科,21(B),12分]磷酸铁(FePO4·2H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磷酸铁。

(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

反应加热的目的是                       。

 

(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氧化Fe2+。

为确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Fe2+,离子方程式如下:

Cr2+6Fe2++14H+2Cr3++6Fe3++7H2O

①在向滴定管中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                和                。

 

②若滴定xmL滤液中的Fe2+,消耗amol·L-1K2Cr2O7标准溶液bmL,则滤液中c(Fe2+)=    mol·L-1。

 

③为使滤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

B.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

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用氨水调节溶液pH=7

(3)将一定量的Na2HPO4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到含有Fe3+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PO4·2H2O。

若反应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

 

答案 

(1)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2)①用蒸馏水洗净 用K2Cr2O7标准溶液润洗2~3次

② ③AB (3)Fe(OH)3(或氢氧化铁)

解析 

(1)铁屑与稀硫酸反应时,加热的目的显然是加快反应速率。

(2)①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前,需先检漏,再用蒸馏水洗净,最后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

②c(Fe2+)==mol·L-1。

③为保证Fe2+完全被H2O2氧化,H2O2应适当过量,且在搅拌下慢慢滴入,使Fe2+与H2O2充分接触,A、B正确;因H2O2受热易分解,故不能加热,C错误;pH=7时,Fe3+完全沉淀为Fe(OH)3,D错误。

(3)Na2HPO4溶液呈碱性,少量Fe3+转化为Fe(OH)3混入产品,使产品呈棕黄色。

考点二 物质的定量分析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

6.(2014重庆理综,9,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

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图1

图2

(1)仪器A的名称是    ,水通入A的进口为    。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    ;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    (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

 

答案 

(1)冷凝管或冷凝器 b

(2)SO2+H2O2H2SO4 (3)③ 酚酞 ④ (4)0.24

(5)原因:

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

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解析 

(1)仪器A是蒸馏实验中使用的冷凝管或冷凝器;为使冷凝更充分,要让水在冷凝管或冷凝器中缓慢上升,所以水由b口进,若a口进,冷凝管中水装不满。

(2)SO2具有还原性,而H2O2具有氧化性,所以反应为SO2+H2O2H2SO4。

(3)NaOH溶液是强碱溶液,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为赶出尖嘴处气泡,要让尖嘴部分略向上弯曲,所以选③;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0之间,而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所以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根据题意及滴定管的结构知,刻度“10”处至尖嘴部分均有溶液,所以滴定管内液体体积大于40mL,选④。

(4)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则可得n(SO2)=n(NaOH)=×0.0900mol·L1×25.00×10-3L=1.125×10-3mol,m(SO2)=64g·mol-1×1.125×10-3mol=72×10-3g,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0.24g·L-1。

(5)B中有盐酸,加热时挥发出的HCl气体进入C中,所以滴定时,多消耗了NaOH溶液,从而使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若仍用现有装置进行实验,可用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做对比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