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775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7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docx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科学试题卷

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仿真考试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Cl-35.5Fe-56

Cu-64Zn-65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2.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A.用玉米种子来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B.用银边天竺葵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C.用显微镜观察小金鱼尾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

D.用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研究

4.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

如图是抗虫烟草的培育

过程,以下正确的是(▲)

A.烟草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可遗传

B.抗虫烟草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属于无性生殖

C.这种技术不能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抗虫基因能够成功表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汽”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6.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

下列与图相关的四项叙述中

符合事实的是(▲)

①图中虚线表示肺循环途径,实线表示体循环途径

②当血液流经M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③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室中流的是静脉血

④当血液流经N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A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杭州特产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驰名中外。

关于茶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B.茶叶树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主要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茶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8.跳绳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连续跳了一段时间,跳绳者呼吸、心跳明显加快。

跳绳时(▲)

A.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

B.会出大量的汗,应及时喝水来补充能量

C.体内消耗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人和绳子的机械能

D.呼吸、心跳加快,是为骨骼肌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

9.如图是在月球上的嫦娥三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地球的照片,则当时月球、地球、太阳三

放大的地球照者间的基本位置应该是下列各图中的(▲)

10.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l.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所有外力突然消失

A.处于静止状态

B.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按原来的轨迹运动

12.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13.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

A.甲B.甲和乙C.乙和丁D.丁

14.如图所示,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

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

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

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向右。

已知地面粗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2F

15.如图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

如果在20s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绳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100W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0m

C.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14m/s

D.甲船受到的拉力为100N,乙船受到的拉力为200N

16.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直观地比较颗粒大小不同约碳酸钙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时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采集到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两个装置气压变化只与二氧化碳的产生有关

B.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曲线

C.曲线①表示甲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曲线②表示乙装置内发生的反应

D.对比曲线①、②中c、d两点或a、b两点,均可判断两个装置内反应的快慢

 

17.下图是小金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且所测物体质量越大,仪表示数越大。

已知弹簧整体每受5N压力时,被压缩lcm,且不受压力时,指针P在R1的最上端。

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R1长为10cm,标有“50Ω,0.3A”字样的均匀电阻丝,R=20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改装后的称重表表盘刻度是不均匀的

B.称重表的零刻度线和电压表的零刻度线不重合

C.该电路能达到的最小功率为2.025W

D.该电子秤的测量范围为0-5千克

18.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A.p甲F乙B.p甲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

19.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

操作步骤为:

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

得到了如下数据: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会降低

20.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甲图:

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B.乙图:

牛顿做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直接得出了惯性定律

C.丙图:

阿基米德定律揭示了浮力大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丁图:

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甲、乙图所示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联系甲、乙两图,甲图中的真菌、细菌属于乙图中的(填字母)。

(2)甲图的食物链草→鼠→猫头鹰”中草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鼠流入猫头鹰体内,不可逆转,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小乐认为,草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物体内,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碳元素以形式在B与D之间进行循环。

22.(4分)2019年1月,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搭载了棉花种子、油菜种子、土豆拟南芥(一种草本植物)种子、酵母和果蝇。

(1)本次搭载的六种生物,小乐把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归为一类,酵母和果蝇归为另一类,她的分类标准是

(2)棉花发芽时,种子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3)目前国际上都将马铃薯作为人类在太空生存的主要食物,主要原因是

(4)果蝇是研究生物的模式物种。

右图为一对雌雄果蝇

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l、Ⅳ、X、Y表

示染色体。

研究发现果蝇的1对Ⅳ染色体若缺失其

中1条,依然能够存活下来。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

未发现其它染色体缺失一条的果蝇,从基因的角度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4分)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将滤渣Ⅰ、滤渣Ⅱ混合后,加入足量稀硝酸,现象是

(2)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

 

24.(4分)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5.(4分)如图同一个实心小球以同样的速度ⅴ分别沿着甲、乙两个光滑的弧槽运动,两弧槽弧形相同,弧长相等。

小球到达B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到达D的动能,小球通过甲弧槽的时间小球通过乙弧槽的时间

26.(6分)有一边长为a,密度为p的立方体大理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大理石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工人用一根长为4a质量忽略不计的硬棒将石块撬起一个很小的角度.如图所示,则大理石对硬棒的压力N.如果硬棒插入的长度为石块边长的四分之一,并保持该长度不变,则在右端作用的最小力N.(答案用相应符号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金设计了如下A、B两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20、30cm处,分别安放3个相同容器(如A图所示),

均加入等量的淸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

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

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

③向B装置1、2、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放在60W的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高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2表二中1号内无叶片上浮,请推测其原因是

(3)据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28,(6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

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温度恒为25℃或40℃.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pH

浓度/(mg•L﹣1)

H2O2

Fe2+

为②③提供参照

25

3

204

16.8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溶液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5

10

204

16.8

(2)进一步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

请从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

(3)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

根据图示信息,请写出迅速停止反应的一种方法:

  。

29.(8分)已知甲酸(HCOOH)与浓硫酸共热到60-80℃可发生脱水型的分解反应,并由此而

制得CO气体。

实验室用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后制取CO时,常不需加热,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在试管内倒入一定体积的甲酸,然后再小心、缓慢地沿试管壁倒入等体积的浓硫酸,这时可见试管内液体分上、下两层,在两层液体的界面处有少量气泡,轻轻振动试管,可见液体交界面气泡增多,改变振动的力度可控制气泡产生的速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该法制CO不需加热的原因

(3)以上操作方法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4)具支试管(试管侧壁有一支管,如左图所示)在实验室有多种用途,某校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取CO气体、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氧化产物的实验装置。

请说出该装置中三支具支试管的支管所具有的共同作用

30.(6分)小金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1A”,电源为2节新的干电池。

(l)连好电路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R1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为1.2V,记下电流表示数为h

②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接下来的操作是

③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还是大于1.2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

请写出一种能使实验继续进行下去的方法

(2)若将图中的电阻Rx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要测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在原实物电路中还必须改动的器材或接线是

3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O点为光心,F为焦点,物距用v表示,像距用ν表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2)科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v/u,请说明教室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是大于还是小于1?

并解释理由:

(3)小金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CD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高凸透镜,物距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像距ν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丙图中的

32.(8分)动物细胞的细胞溶液浓度为0.9%,在浓度低于0.9%的NaC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在浓度高于0.9%的NaCl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失水皱缩,且浓度差越大,现象越明显。

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完成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

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徼镜等。

(要求:

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中,小金要用到100克0.9%的NaCl溶液则至少需要1.5%的NaCl溶液克。

(2)简述本实验思路

(3)实验中,在低倍镜下,要观察的兔红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换用高倍镜观察时,你的实验操作是

(4)该实验的记录表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写出具体内容)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7分)如图所示为“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它具有4个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其在拍摄调查、无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如图为某型号无人机,整机质量为2千

(1)该无人机一个旋翼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为30瓦,额定电流为2安,线圈电阻为1欧,无人机正常工作时的总输出功率是多少?

(2)该无人机在30秒内竖直上升120米,动能增加量为120J,所受空气阻力不变,求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

(3)该无人机所需的能量是由一块输出电压为15伏,容量为5000mAh的电池提供。

若电能的80%用于飞行,飞行时的实际功率为100瓦,则该机最多能飞行多少时间?

 

34.(6分)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5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

将一个重量为10N、体积为800cm3的正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

(1)当物体A一半浸入水中时,绳子所受拉力为多大?

(2)此时台秤的示数为多少?

 

35.(6分)如图所示是一种适合北方冬季使用的电热加湿器,其工作原理:

加湿器水箱中部分水通过进水阀门进入电热槽中受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扩散装置喷入空气中从而提高空气湿度。

下表是小明从产品铭牌上摘录的电热加湿器部分参数,其发热电路如右图所示,R1、R2为阻值相同的发热电阻,1、2、3、4为触点,S为旋转型开关,通过旋转可以实现档位的转换。

(1)小明在开始加热前测得水温为20℃,电热槽内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若从加热到沸腾最短时间为3分钟,则该电热槽中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不计热损失,C水=4.2×103J/(k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R1的阻值为多少?

(3)该加湿器在低档时的发热功率是多少?

 

36.(4分)将31.45g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足量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

(1)图中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7.(9分)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槭(如机器狗、机器猫等)。

请根据以下有关机器人的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1)2017年10月26日,沙特阿拉伯授予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机器人索菲亚公民身份。

索菲亚拥有橡胶皮肤,能够使用很多自然的面部表情和语言与人类互动,索菲亚自信自己会越来越聪明。

索菲亚是人类吗?

;你的理由是(至少回答两点)

(2)某市科技馆有机器人和参观者下象棋的展台。

机器人取放棋子时用一根“手指”接触棋子表面就可以实现(如图),其奥秘是“手指”内部有电磁铁。

机器人取放棋子是利用了电磁铁的(选填“磁性有无”或¨磁场方向”)可以控制的特点;这种棋子最好不要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是因为

(3)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

扫地机器人在工作时,若电量不足,会自动返回充电。

小王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中发现,该机器人在l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m,若它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105N,此机器人清扫地面过程中,动能(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过程中机器人的水平推力所做的功

的功率为。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

(1)C

(2)单向流动不正确,草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他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还有部分能量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3)有机物

22.(4分

(1)能否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还是异养)

(2)胚根(3)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糖类(淀粉),是人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4)这条染色体中不含基因

23.(4分)

(1)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除去生成的氢氧化钾和过量的碳酸钾

24.(4分)Cu(NO3)2+2NaOH≡Cu(OH)2↓+2NaNO3

(2)SO4

25.(4分)等于小于

26.(6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

(1)烧杯距离灯越近,叶片上浮数目就越多光的强度会影响光合作用

(2)1号装置中的蒸馏水中不含二氧化碳,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1号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28.(6分1)(2分,写错一个不得分)

(2)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分解(2分)

(3)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2

29.(8分)

(1)HCOOH=====H2O+CO↑(2分)

(2)甲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可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液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2分)

(3)反应在两液体的界面处发生,振动试管可以使两种液体混合、溶解,增大相互接触面

积,持续放热,加快反应速率(2分)

(4)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导出,并进行下一个反应(2分)

30.(6分)

(1)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2V,记下电流表示数为I2

③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或换用电压较低的电源)

(2)①增加一节干电池:

②电压表改接为0-15量程。

(写出一点给1分)

 

31.(6分)

(1)作光路图:

(2)大于1,因为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所以ν与u的比值大于1。

(3)C

32.(8分)

(1)60

(2)①用1.5%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出NaCl质量分数0.3%、0.6%0.9%1.2%

1.5%的溶液;②取6片载玻片,标记为1-6,分别滴加适量且等量的红细胞稀释液滴在1-6

号玻片上,再分别滴加等量的蒸馏水、0.3%、0.6%、0.9%、1.2%、1.5%的NaCl溶液;③制

成临时装片持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做好记录。

(至少写出三种不同浓度的实验)

(3)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直到物像在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

通光孔,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像,

(4)①NaCl溶液的浓度(或组别)②红细胞形态变化③形态变化的原因。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7分)P热=1R=(2A)×19=4W,P机k=P电一P热=30W-4W=26W

P总=26W×4=104W

(2)Wa=Pat=104W×30s=3120J

W有=mgh=2kg×10N/kg×120m=2400J

W额=3120J-2400J-120J=600J

f=Ws/h=600J/120m=5

(3)W=UIt=15V×5A×3600s=2.7×10

W机=W×80%=27×105J×80%=2.16×105J,

由P=可得,该机最多能飞行的时间:

T=2160s

(2分)

34.(6分)

(1)F浮=p水gV排=1×103kg/m3×10Nkg×40010°m3=4N(2分)

F=G-F浮=10N-4N=6N(1分)

(2)F示=G自十F浮

500×103kg×10Nkg+4N=9N(2分)

m示=F示/g=9N/10N/kg=09kg=900g(1分)

35.(6分)

(1)加热时间最短时,电热槽的发热功率为400W且不考虑热量的损失

由W=Pt和Q吸=cm(t-t0)可得:

Pt=cm(t2-t1),即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