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755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docx

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

201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及复习要点

第一章

【考点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三态”变化、形态变化、挥发、熔化。

(2)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

(3)化学变化的特征或特点:

生成新物质

发光、放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注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

【考点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与化学变化无关。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水溶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

与化学变化有关。

氧化性、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等。

【考点3】药品的取用

一、取用原则:

(1)“三不”:

用手触;尝味道;凑到容器口闻气味。

(2)“少量”:

液体取1ml-2ml,固体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

不放回原瓶,不乱扔,不带出实验室,放到指定的容器。

二、取用方法:

(1)固体:

(块状固体)用镊子,“一平、二放、三慢竖”

(粉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

(较多量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手心,瓶口紧贴容器口。

(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滴加时滴管要悬在瓶口上方。

【考点4】药品的称量

(1)[称固体]用托盘天平,精确度0.1g。

左物右码。

(2)[量液体]用量筒,读数: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平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考点5】物质的加热

用酒精灯,酒精灯火焰分为:

焰心、内焰、外焰。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注意]

1.酒精量不超容积的2/3,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用灯帽盖灭。

2.加热液体:

(1)试管内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均匀受热(3)试管口不准对着任何人。

[拓展]

1.如果酒精洒出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2.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锥形瓶;

3.不能加热的仪器:

量筒(也不能作反应容器)。

【考点6】装置气密性、洗涤

一、装置气密性检查:

(运用温差或压差的原理)

图1操作要领:

导管一端先放入水中,手掌紧贴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有一段水柱回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2操作要领:

用止水夹(或弹簧夹)夹住导管中的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的水,若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内的水面高出锥形瓶内的水面,并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

容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考点7】常见仪器名称和用途

训练:

1、在横线上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并用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

ABCDEFHI

(1)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E_______F_______H_______I_______

第二章

【考点1】空气的组成

空气成分

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约数

五分之一

五分之四

1%

【考点2】常见气体的用途

1.氧气:

(1)供呼吸;

(2)支持燃烧

2.氮气(惰性保护气)食品包装防腐、液氮冷冻。

3.稀有气体(He、Ne、Ar等总称)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等

【考点3】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

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

(含不同种分子)

如澄清石灰水、清新空气、生铁、海水、合金、溶液等。

2.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同种分子)

如冰、液氧、高锰酸钾等都是纯净物。

【考点4】保护空气

1.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

2.保护措施:

使用清洁能源(如水电、无铅汽油等);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考点5】氧气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C+O2

CO2

现象:

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S+O2

SO2

现象:

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4P+5O2

2P2O5

现象:

产生浓厚的白烟。

(4)3Fe+2O2

Fe3O4

现象: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2Mg+O2

2MgO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

【考点6】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一种生成物。

(特点:

A+B=AB)

2、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

(特点:

AB=A+B)

【考点7】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

燃烧);

2、缓慢氧化(如:

铁生锈、人的呼吸、酒的酿造)。

3、判断:

一般情况下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考点8】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制取原理:

 

方法一:

2H2O2==2H2O+O2↑

方法二:

2KMnO4==K2MnO4+MnO2+O2↑

方法三:

2KClO3==2KCl+3O2↑

催化剂(触煤):

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操作步骤:

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1)检查气密性。

(2)试管中加入药品后固定装置。

(3)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受热,然后再集中在药品下方用外焰加热。

(4)加热片刻,至产生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才用排水法收集。

(5)收集完毕,就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出并熄灭酒精灯。

3、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4、氧气工业制法:

分离空气法。

(原理:

利用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是物理变化。

第3-4章

【考点1】分子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肯定发生变化)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考点2】分子的性质

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3】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1)由分子构成。

如O2、H2O、CO2、HgO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CO2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直接构成。

如:

Fe、Cu、Ag等。

(3)由离子构成。

NaCl由Na+和Cl-构成。

【考点4】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考点5】原子的结构:

(1)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考点6】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意义

(1)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

(以铝原子为例)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判断:

1、属于哪类元素。

2、与其它原子结合易得还是易失电子。

3、与其它原子结合显多少价,易形成什么离子。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考点7】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拓展】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Si、Al、Fe。

(2)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考点8】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一种元素。

②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某物质(单个原子组成)

【考点9】纯净物的分类

①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Fe、O2、C、C60、H2、Cl2)

②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Fe3O4、、H2O、NaCl、KMnO4)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而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

MgO、H2O、CO2)

【考点10】水的组成的实验

1、水通电的实验现象:

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正极与负极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正极上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水中负价氧元素出现在正极)

负极上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水中正价氢元素出现在负极)

2、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考点11】净化水的方法

净化水的方法有:

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自来水的净化方法;吸附沉淀过滤

【拓展】1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产生较多的泡沫是软水。

2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

工业:

蒸馏生活:

煮沸

【考点12】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

二低:

三靠:

【考点13】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考点1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一种物质2、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3、物质的一个分子;4、该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考点15】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化合价为零)。

(用化合价记忆口诀熟记元素、原子团化合价)

【考点16】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注意格式规范要求)

1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元素的质量比:

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或×原子个数)之比

3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ⅹ100%

4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ⅹ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知某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

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考点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1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的条件

2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考点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格式:

解设化学反应方程式写相关物质量列比例式求解答。

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

【考点1】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

自然界中最硬。

【用途】钻头刻刀装饰品等。

2石墨:

自然界中最软的矿物质之一,能导电,有润滑性。

【用途】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

【拓展】木炭活性炭:

具有强力的吸附能力(物理作用)

3C60分子: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亦称“足球烯”。

【考点2】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可燃性:

C+O2(充足)=燃烧=CO22C+O2(不充足)=燃烧=2CO

3还原性:

CuO+2CO=高温=Cu+CO2↑

【考点3】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称“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A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分解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CO2。

Ca(OH)2+CO2=CaCO3↓+H2O

【考点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常用药品:

大理石(石灰石)跟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的检验: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CO2

Ca(OH)2+CO2=CaCO3↓+H2O

3CO2的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拓展】CO2的工业制法:

CaCO3=高温=CaO+CO2↑(副产品)

【考点5】一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CO+O2

2CO2

【现象】燃烧时蓝色火焰,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一氧化碳与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还原性:

CuO+CO

Cu+CO2

【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毒性:

一氧化碳有剧毒,易与与血液中的血红细胞结合。

(所以室内用煤取暖时要注意安全)

【考点6】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发生装置选择】

1如果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采取图A装置。

2如果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采取图B装置

【收集装置选择】。

1排水法(图E)难溶于水的气体。

此方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

2向上排气法(图C):

密度比空气大。

3向下排气法(图D):

密度比空气小。

ABCDE

【考点7】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用途】1灭火2作致冷剂(干冰),4人工降雨,5植物的光合作用(温室气体肥料)

【不利影响】产生“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温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

【控制措施】1、减少使用化石燃料2、更多利用清洁能源3、植树种草,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第七章燃料

【考点1】三大化石燃料:

煤。

石油。

天燃气

1、煤:

主要含碳元素,少量的硫等元素。

2、石油:

主要有碳、氢元素。

3、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

4、煤被喻为“工业粮食”,石油被喻为“工业血液”。

【考点2】使用新的燃料和能源

1酒精:

学名乙醇化学式:

C2H5OH

C2H5OH+3O2

2CO2+3H2O

2氢气:

燃烧产生大量的热,淡蓝色火焰。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H2+O2

2H2O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有三大优点:

资源丰富,可再生,燃烧发热量高,无污染。

氢气未能普遍使用的原因:

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

3其他能源:

水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考点3】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跟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考点4】灭火原理

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

[灭火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使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

第八章金属材料

【考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光泽代表物:

金、铂

(2)导电性代表物:

(3)导热性代表物:

(4)延展性代表物:

金银铜铝

二、合金:

金属+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制得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与组成金属比较:

硬度增大、熔点降低

[拓展]合金都是混合物,

生铁(含碳量2%-4.3%

铁的合金

钢(含碳量0.03%-2%)

【考点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判断金属在溶液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①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将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

②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拓展]能跟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金属,越排前面,放氢气速度越快,反应程度越剧烈.

[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3Fe+2O2

Fe3O4

2Cu+O2===2CuO

(2)与酸的反应:

Zn+H2SO4===ZnSO4+H2↑

Mg+2HCl===MgCl2+H2↑

[判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如:

Cu、Ag)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3)与盐溶液的反应:

Fe+CuSO4====Cu+FeSO4

Cu+2AgNO3====2Ag+Cu(NO3)2

[判断]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不能将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Fe2O3+3CO

2Fe+3CO2

(红棕色)(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实验装置图:

CO

澄清

石灰水

 

现象:

1、红棕色的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2、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

1、用氧化铜粉末代替氧化铁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又如何?

写出化学方程式。

2、CO、H2、C都具有还原性,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在反应中都作还原剂。

写出它们分别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的条件:

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接触。

[防锈措施]隔绝空气和水,如涂油、喷膝、搪瓷、电镀(镀铜、镀铬、镀锌)等。

【考点4】有关杂质计算

[要点]①纯净物=不纯物×含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②不纯物=纯净物÷含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③化学方程式里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指纯净物量的比。

第九章溶液

【考点1】溶液的概念、基本特征

概念:

①溶液: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②溶剂:

能溶解。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③溶质:

被溶解

拓展:

质量关系: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考点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

溶液温度降低(如:

NH4NO3)

溶液温度升高(如:

NaOH、浓硫酸)

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

NaCl)

【考点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三要素:

①一定温度下;②一定量溶剂里;③不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拓展:

判断溶液达到饱和的方法:

①溶液里仍有未溶解的溶质固体;

②只是溶液时,加入该溶液的固体,不再溶解。

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①升温②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降温②减少溶剂③增加溶质

【考点4】固体物质溶解度

溶解度四要素:

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③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④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溶解度),单位为g。

含义理解:

例: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

其含义是:

20℃时,100克水溶解36克Na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可判断:

溶质(g):

溶剂(g):

溶液(g)=36:

100:

136

【考点5】溶解度曲线图提供的信息

①查出某物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

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克。

②能比较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如: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C>B>A

③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程度。

如: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变化较大。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归纳:

(三种类型曲线)

1、向上曲线:

大多数物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变化较大)

2、平缓曲线:

NaCl(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变化不大)

3、向下曲线:

Ca(OH)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考点6】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1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②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考点7】结晶的方法

结晶:

1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等。

②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

KNO3的热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KNO3晶体。

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

适用于分离不溶性与可溶性的固体混合物。

(如:

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

②结晶法:

适用于分离几种可溶性的固体混合物。

(如:

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考点8】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100%

【考点9】溶液的稀释

溶液稀释的计算要点:

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考点10】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

第10-11章酸碱盐

【考点1】酸碱盐的区分

1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前H酸)

2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

(后H碱)

3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前后无H盐)

拓展:

酸、碱、盐的溶液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都具有导电性。

【考点2】常见的酸

1盐酸(HCl):

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用途:

金属除锈,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脱水性,溶解时大量放热。

用途:

气体的干燥剂。

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倒入水里,切不可把水倒浓硫酸里,并不断地搅拌。

【考点3】酸的化学性质(结合分类表思考)

1跟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排在H前)的反应(酸+金属—盐+氢气)

3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跟碱的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5跟某些盐的反应(酸+盐—酸1+盐1)

CaCO3+HCl—

(检验CO32-的方法:

稀盐酸和石灰水)

AgNO3+HCl—

(检验Cl-的方法: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BaCl2+H2SO4—

(检验SO42-的方法:

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拓展:

鉴别稀H2SO4和稀HCl的方法:

一般用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H2SO4。

(不用AgNO3溶液的原因是稀H2SO4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微溶的Ag2SO4,难以区别。

,)

【考点4】常见的碱

①氢氧化钠(NaOH):

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

在空气中易吸湿而潮解,可作干燥剂;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极易溶于水且放热;有强腐蚀性。

②氢氧化钙(Ca(OH)2):

俗名为熟石灰、消石灰等。

微溶于水其澄清水溶液叫石灰水。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有腐蚀性。

用作建筑业材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等。

拓展:

熟石灰的制取:

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得熟石灰。

【考点5】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结合分类表思考)

①跟指示剂的作用

碱能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跟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a(OH)2+CO2—

③跟酸的中和反应(碱+酸—盐+水)

NaOH+H2SO4—

④跟某些盐的反应(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碱+盐—碱1+盐1)

Ca(OH)2+Na2CO3—

拓展: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方法:

1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