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450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docx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64)

5401.张大千1960年作云山图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邨。

庚子元月,安煦贤侄嘱画。

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

西川张八、大千逸者

此画为张大千所作浅绛设色山水,画中近景小路蜿蜒至矮山深处,中景直壁山崖高耸,空静险峻,远景山峦繁复,依傍着江水由远及近的映入眼帘。

一叶白帆正将进入峡谷,另有两帆已若隐若现于远处云雾之中。

峭壁云气缭绕,村落静置于丛树的映衬之中,虚实相生,意境幽远空灵,与画面右上角的题跋“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

”相映成趣。

此画色调淡雅,着色用墨浓淡相生,用笔疾徐,转折、方圆上变化有序,节奏平稳,充分展现了传统山水画中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关照的精神境界。

5402.张大千1934年作匡庐观瀑图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

一入罗浮世梦醒,琴心三叠道初成。

匡庐近日多尘垢,瀑布应惭此地声。

罗浮白水门瀑布高数千尺为山中第一胜处,甲戌夏五写。

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

张爰私印、蜀客鉴藏印:

杨启霖、杨启霖所藏书画

说明:

张大千《匡庐观瀑图》,作于1934年,先生时年36岁,综观整幅作品,山势于精致中见雄伟,洒脱的布局已达炉火纯青的程度,气韵清新典雅,堪称此年代中的精品。

此作品曾经新加坡四大收藏家之一“袖海楼主”杨启霖珍藏。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博物馆,2011年。

张大千极具绘画天赋,属于天才型画家,曾被另一位国画大师徐悲鸿誉为中国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

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令人惊叹。

张大千书画成名较早,绘画技巧极高,一生画风数变,风格迥异。

其早期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在他发表的论画著作中,也曾把“临抚”列为个人经验的第一条。

他曾花费大量时间临摹了许多古人的优秀作品。

诸类画种,各种流派,无分亲疏,由石涛、朱耷追徐谓、陈淳及晋唐宋元诸家。

画风亦纳百家之长,由近似石涛、朱耷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

此幅“匡庐观瀑图”款识题:

一入罗浮世梦醒,琴心三叠道初成。

匡庐近日多尘垢,瀑布应惭此地声。

罗浮白水门,瀑布高数千尺,为山中第一胜处,甲戌夏五写,大千居士张爰。

就是从题款上看,该幅作品应成于1934年2月,张大千时年36岁。

是张大千于苏州网狮园内所作。

大千此时画风,已开始超越明清而上溯宋元,但笔意纵横苍茫,仍不脱石涛等黄山诸子与石溪遗韵。

整幅作品气势雄伟,山峰间有白云缭绕,练瀑飞下,山中隐约兼杂着各种树木。

山中岩石上有两高士,均抬头仰望瀑布,神情怡然自得。

综观整幅作品,山势于精致中见雄伟;云雾袅绕中见缥缈,精整的布局已达炉火纯青的程度,显示出清新典雅的气韵,堪称是此类题作作品中的精品。

此作品曾经新加坡四大收藏家之一“袖海楼主”杨启霖珍藏。

5403.张大千戊子(1948年)作大威德金刚像镜心设色纸本

钤印:

蜀郡张爰、三千大千、除一切苦厄题识:

仿漠高窟唐人壁画。

戊子三月,蜀郡近事男张大千敬造。

5404.张大千1963年作峨眉纪游立轴设色纸本

款识:

三顶同登看佛光,听风听雨夜联床。

象王愿力无凭准,不任遥天雁作行。

癸卯之秋写呈四哥文修。

去同游峨眉忽忽已是十八年矣,良可兴感,八弟爰,三巴摩诘山中。

钤印:

张爰私印、千秋愿、摩诘山园、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说明:

上款为张大千四哥张文修。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此画题识:

“三顶同登看佛光,听风听雨夜联床。

象王愿力无凭准,不任遥天雁作行。

癸卯之秋写呈四哥文修。

去同游峨眉忽忽已是十八年矣,良可兴感。

八弟爰,三巴摩诘山中。

从中得知这件作品作于癸卯(1963)年,欲呈给四哥文修。

张文修,张大千四哥,四川著名中医。

文中感慨光阴易逝,思及距前次与四哥同游峨嵋,忽忽已过了十八个年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大千因长年定居海外,无暇他顾,由侄女拾得、心庆处方知人事全非,格外感伤。

从张大千随本幅致四哥张文修信札可见此时心境:

“修哥左右:

数年来未得上书叩安,良以流亡海外,投荒垦植,无日不在忙乱中也。

十侄女拾得、十一侄女心庆来省,审悉玉嫂逝世已近二年,不胜哀戚。

浣嫂来此,未及一年亦复病故。

而丽哥与哥俱年臻八十,弟亦六十五矣。

老年兄弟无由聚首,痛何如之。

弟于种植之外,时复作画,峨眉一幅寄呈,知弟亦颓废无复当年意气矣。

下月底弟将携弟媳及十四侄女、十五侄女有柏林之行(开个人展览)。

顷得喻华伟表叔之公子名锺烈,自德来函,云与德籍女子结婚,盼弟届时为之主持嘉礼。

未知锺烈表弟,哥亦曾见过否。

三月廿二日,八弟爰顿首。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大千虽为川人,然青年时期即出川往上海、北平一带发展,直到抗战时期才驻居青城、成都一段时间。

1939年六月应黄君璧之邀同游峨眉,惊其雄伟。

去国之后,常下笔忆写黄山、峨嵋胜景,以抒发对故国、家园魂牵梦萦的思念。

60年代大千连作巨构多帧,各付与家人子女妥为珍藏,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大千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以水墨、积染和泼染为主的画风,由此跨出了突破传统规范的第一步,奠定了晚年泼墨山水的底蕴,而此图或可看出一些端倪。

此幅作品笔墨雄浑恣意,布局奇崛迭宕。

前方蓊郁苍松,笔力细致挺拔,图中坡石多以北苑披麻法钩皴,凸显峨嵋山重峦迭翠、石坚耸峻的气势。

1944年前后大千居四川,曾数游峨眉,比三游黄山的纪录还多。

并且喜欢在距金顶较近,海拔2540公尺的接引殿居住作画,每住经月,故对峨眉诸景体会甚深。

虽为忆写之作,然大千对峨眉山的一景一物皆已了然于胸,虽未必与实景全同,却是有所本,可与实境相互呼应。

5405.张大千柳荫仕女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

甲子旧作,壬申八月补成奉赠,璧臣仁兄鉴正,大千居士爰。

钤印:

季爰之印、大千鉴藏印:

吴璧城

张大千特别喜欢画背面仕女,因为仕女的背面造型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最大。

如此幅,一位窈窕、婀娜的古装仕女斜倚在树下的岩石上,背部形成优美的“S”形曲线,恰与树木的“S”形曲度相映成趣。

图中仕女只见其脑后简单挽起的发辫,素色长裙以及长裙上飘逸的红色裙带,而不见脸孔,但想必她回头的一瞬间,必然倾国倾城。

张大千在论其简笔背面仕女画时曾说:

“极不容易施工,要在腰背间着意,传她袅娜的意态。

”其此类画承袭了清末以来的人物画风尚,如费晓楼,甚至齐白石都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不过张大千独在仕女背部的线条下功夫,因此获得另一种风韵。

整幅画粗细结合,以纤细、流畅的线条写出的仕女,与粗率笔法写出的树木、岩石、水塘、小山形成鲜明对比,清幽的环境愈发衬托出仕女的高雅气质。

5406.张大千1949年作千重云岭立轴

题识:

(1).千重雪岭栖灵鹫,一片银涛护宝航。

五岳归来恣坐卧,忽惊神秀在西方。

己丑秋日写峨眉三顶似仲鸣道兄法教。

大千弟张爰,大风堂下。

(2).峨眉屹然霄汉终,岁在云烟薄霭中。

固当以北苑、南宫法求之,庶几传其天机离合之趣耳。

爰。

钤印:

張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大利、张大千、蜀阁、可以横断峨眉颠

藏印:

兆棠鉴藏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峨眉山是张大千称之为“峨眉天下秀”的四川山水“天下四绝”美景之一;其余“三绝”是:

巫峡天下奇、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

大千一生不知画过多少幅四川“天下绝”景或峨眉山美景的山水画,但这一幅无论是笔触轻灵生动,用色的瑰丽柔和,描景的精微细致,都是最能表现峨眉山的“天下秀”特色的杰作之一。

这件作品早年出自香港集古斋。

5407.张大千1958年作松下高士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任远仁兄法家正之,戊戌嘉平月十二日,张大千爰。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郭异民题跋:

虚贮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元宗。

任远吾兄属题。

郭异民。

钤印:

郭异民印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张大千一向喜欢“松下高士”的题材,此题材实际上具有自寓性,一幅作于1937年的《松下坐像》,即为大千以非常写实的手法“自写尘貌”。

可以说高士图是大千内心的一种投射,高士的心境和生活正是他所向往和追求的。

此作采取工写结合之法,画中一高士在长松下倚石而卧,高士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写出,面部只见侧面,但刻画精细,头巾的重色十分响亮醒目。

松树为阔笔写意,虬屈的树干、缤纷的竹叶与劲利的坡石在用笔上相对统一,造型也相互呼应,体现出画家较为注重画面构造的技巧。

整幅设色温润,笔法清劲洒脱。

联系到此幅作于1958年,当时大千已患眼疾,能有此细致佳作,实属难得。

5408.张大千1953年作高士望月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

癸巳夏日过台北,为学余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

钤印:

张爰私印、大千富昌大吉

5409.张大千1967年作出水芙蓉立轴

题识:

明月曾呼白玉盘,多情更照玉栏杆。

香吹一夜西风蒲,水殿罗衣讶许寒。

中华民国五十六年丁未夏,爰翁。

钤印:

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八德园、大千世界

藏印:

兆棠鉴藏

说明:

附入境单。

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

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

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

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

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

对此徐悲鸿曾说:

“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

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

张大千六十岁左右到八十五岁期间,是他画荷的第二次大变革时期。

他首创的泼彩、泼墨彩艺术不仅为山水画开辟了新纪元,也为画荷开辟了新的境地,为充分表现超出荷花本身的属性提供了条件,反之,画荷又使泼墨彩艺术阐发无余。

泼墨彩荷花作品的出现也是“化古为己”的标志。

这段时期,张大千的一些荷花画虽近抽象,但有具象为基础,仍不失法度,有别古人,有别西画。

他也认为超越了古人,如七十七岁作的《钩金红莲》中题自抒胸意,不袭前人:

“无人无我,无古无今”;在八十四岁作的《雨荷》中题:

“此亦前贤所未经拈者”;八十四岁作的《红妆照水》中题:

“拟徐崇嗣没骨法为之,南田而后无有效之者。

”口气之大,近乎狂妄。

对此,张大千在八十四岁作的《钩金红莲》中题道:

“墨落一时手不住,任讥老子做狂徒。

”如果有人说他狂,他将听之任之。

5410.张大千1938年作竹溪渔隐图镜心

诗堂:

抗战既起,予违苏入蜀,与南海君璧相会于渝州。

其乡人梁天眷与之同舍,因相识。

时大千亦自简关还蜀,得相聚首。

因为天眷作此图。

回首已四十年前事。

彼来广州,子玉吾弟持示,披图如对故人也。

己未春初,在子玉斋中题稚柳。

钤印:

谢稚、稚柳、壮暮堂北谢南张见两奇,露桃新柳侉春曦。

徐郎真赏犹堪佩,五百年来拜我师。

是岁二月上弦,梦帘香阁中题。

钤印:

梦帘香阁、吴灏

题识:

去年夏与天眷道兄南京别後,匆匆北上,各以流离,不意相聚渝州。

昔人云,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哉。

每忆斯言,辄於邑,谩设数笔以记斯。

遇天眷吾兄,幸勿以笔墨责之也。

戊寅秋九月,大千弟爰。

钤印:

张大千、蜀客鉴藏印:

吴子玉、张园客

说明:

谢稚柳题诗堂。

上款人梁天眷,广东佛山人,先于佛山美术学校学画,後游金陵重庆、结识徐悲鸿、张大千等,始专宗宋元工笔花鸟,尤擅作辛夷、书精正楷,参以瘦金之法,治印不专一家,文静可爱。

5411.张大千1953年作墨竹立轴水墨纸本

题识:

高呼与可。

大千居士爰写於成都。

钤印:

张爰、大千大利

5412.张大千1971年作墨竹立轴

题识:

六十年辛亥(1971年)夏孟似杰夫仁兄方家正之,蜀人张大千爰。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5413.张大千1934年作昆明湖景镜心

题识:

甲戌十月昆明湖上,孟迦道兄命写赠,德甫先生博咲,大千弟爰。

钤印:

张季、大千

题跋:

张大千草草之作,徐邦达题。

钤印:

邦达长年、李盦

展览:

“百年光华—徐邦达珍藏作品及艺术回顾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此卷为纯以水墨而成的写意山水,多为湿笔淡墨写成,景象开阔,意境疏淡。

左侧山峦一角以略带干涩的笔线勾出轮廓,长披麻皴表现出山石结构,后面的山峦只以皴笔表现,不见轮廓,与背景混融为一体,树之形状也甚模糊。

右侧大片开阔水域,一渔人荡舟其上,略显孤寂。

远处山峦低矮平缓,逐渐消失在地平线。

画面呈现出南派山水的笔法特征,而草草逸笔之间又极具个性。

大千之山水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兼学渐江、八大,并融汇石涛、石溪法,力图创新,再加上饱游卧览,吸收造化之神奇,其自运山水渐入佳境。

此卷虽为“草草之作”,但颇为潇洒自如,乃大千30年代山水佳作。

5414.张大千辛酉(1981年)作金刚山虎头岩镜心

展览:

“张大千、毕卡索东西艺术联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9月-1999年1月。

此画描绘的山景是朝鲜胜景金刚山的虎头岩,张大千先生在1927年秋冬之际,随日本古董商江腾陶雄从上海前往平壤,曾游历此一名山。

由于大千先生认为“朝鲜金刚山大似我国黄山”,因此在30年左右多见大千画该山景致。

在抗战之前,大千曾多次再游朝鲜,或有再游金刚山的可能。

此后直至1978年11月,有韩国东亚日报邀请大千赴韩国展览之举,但由于金刚山位于朝鲜,故未曾往游。

此画作于1981年2月,因为韩国友人基洞仁兄,自台北返回珂里(尊称他人之乡里曰珂里),所以画此朝鲜名山相赠,画上题诗谓:

“乍别金刚五十秋,老夫无日不神游;何当结个茅亭子,作画朝朝看虎头。

以大千于1927年初游金刚山起计算至今,已经不止是诗中的约数“五十秋”,而是五十四年的光景。

但是大千诗中说“老夫无日不神游”,好像是日日在思念的样子,似乎又超过了常情。

因为大千最重乡情,即使他说过“看山须看故山青”,但是对黄山、峨眉、青城等画得最频繁的诸山,也不曾说过这么深情的话,这其中当然是另有隐情的。

原来大千在1927年初游朝鲜时,得识十五岁伎生池春红(凤君),美丽聪慧,略通绘事,对大千照料甚多。

大千当时游金刚山,亦由春红陪同前往,三个月期间,两人发生情愫,可是碍于多重因素未能相偕,最后大千出资助春红改业开汉药铺,之后大千多次去韩国,其实都是为了春红。

后来抗战胜利,大千在上海经日本古董商江腾陶雄转告,方知春红已在1939年秋天,被日本军官来药铺求爱不遂而死,大千获悉心伤不已,特地为春红写墓碑,并且出资修墓。

在大千的诗文中,有一首《春娘曲》即借春红口吻写出,中有“妾身本是良家子,金刚山下泣年年”之句。

1978年大千应邀赴韩国展出,以八十岁之高龄,决定亲自前往,并亲口对人说:

“去韩国是要上坟,了心愿。

”他是要去春红的坟前致意,了却三、四十年的心愿。

有了这一层的了解,方才识得大千此画的诗意。

看来大千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而且是“老尚风流”。

大千此画以简笔勾出金刚山虎头岩的“雄姿猛势”,岩下的山崖上筑有茅亭一座,正符“何当结个茅亭子”的诗意,当然也是为了要“朝朝看虎头”。

现在因为一位韩国友人,触动大千对早年恋情的回忆,历历往事涌上心头,却早已人事全非,在这种不胜唏嘘的情怀下描绘此景,景色如何已成为次要,金刚山虎头岩也只不过是创作的借口,或移情的寄托。

所以即使画中的远山如笋,十分近似大千所作的黄山,又有谁会在意或计较,是金刚山还是黄山呢?

—傅申《张大千的世界》

大千居士早年曾畅游朝鲜金刚山,大约五十年後为友人赠行,作此虎头巖图。

笔墨简省,晕染斑驳,以八十三高龄已随心所欲矣。

5415.张大千己卯(1939年)作扇面书画合璧镜心设色纸本

(1)蝶粉蜂黄带露寒,破愁啼眼梦阑珊。

青城二月风兼雨,寂寞闲寻山木兰。

青城有黄玉兰三株,山民呼之曰山木兰,偶折一枝,以为瓶供,异香染人衣袂,经旬不散,漫图,寄上静庵十兄,并拈小诗博笑。

己卯春,弟爰。

钤印:

张爰、大千信、大千豪緑、上清借居

(2)(文略)惜琼花。

爰。

钤印:

张季

说 明:

上款“静庵”为近代史学家金毓黻,1939年,他正任教于迁校四川的中央大学。

金毓黻(1887-1962),字静庵,辽宁辽阳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奉天教育厅长,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抗战爆发,随校迁往四川任教。

1949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等职。

5416.张大千1963年作子彬小像立轴

题识:

子彬老友七十二岁造像,癸卯二月,大千弟爰。

钤印:

大千唯印大年

题跋:

窹得东西药,地坐忘江海。

萍纵待起人间沉痼,无言自抚孤松。

宗颐。

杏林春自满,龙须煦弥青。

欲逐长房去,千山劚茯苓。

子彬先生疋令,癸卯春,克端。

云山何处海日逝欤,四顾茫茫天地无语。

子彬题句属碧漪书之。

钤印:

饶伯子、曾克端、涵负楼、子彬长年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此幅是张大千癸卯年(1963年)为其老友子彬先生所作,画中子彬先生素衣背手,双目凝视远方,若有所思。

其后以一枝古松作陪,松树是中国文人喜爱的题材,人们常将其坚韧不屈、高洁谦虚的品格自喻或赞美他人。

画中人物衣着线条刚劲简洁,寥寥数笔但结构精准,人物面部重点表现其眼睛神韵,刻画了子彬胸怀坦荡、仰俯无愧、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

身后干笔速写松树枝干,简洁遒劲,再浓淡结合,点染书写松树针叶,疏密有序、错落有致,气韵高古。

张大千此幅人物小像用笔朴茂也不乏圆浑,在淡墨小写意中现精神,以物喻人。

5417.张大千1968年作照夜白图立轴

题识:

唐明皇照夜白图。

拟韩干笔写赠。

爰翁,戊申七月二十六日五亭湖上。

钤印:

张爰私印、大千、八德园、己亥己巳戊寅辛酉、大风堂、是何意态

5418.张大千1942年作观音立轴水墨纸本

题识:

莫高窟唐人大士像,橅为子勋仁兄供养,壬午之秋,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

张爰、大千大利

说明:

作品得自上款人郭子勋家属。

据家属介绍,1942年秋,郭子勋先生前往敦煌考察,恰逢张大千正在郭煌临摹璧画,故人相逢,观喜无限,故绘此图相赠。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

(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郭子勋先生旧藏Lot2495?

张大千?

观音Lot2496?

吴湖帆?

杜陵诗意Lot2497?

王?

禔?

金文八言联Lot2498?

于右任?

草书李白诗

藏家简介上款人子勋即郭子勋,江苏南京人,生于光绪28年,公元1902年。

年幼家中私塾,继入金陵中学,金陵大学毕业后于1929年越洋进入美国伊利洛大学研究院,继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毕业。

随及赴英国伦敦经济研究所研究国际贸易。

1933年回国任国际聮盟世界劳工局中国分局代理局长。

1935年加入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称资源委员会)负责整理调查和筹划中国抗日战略矿产(钨、锑、锡)的外销和出口。

1937年任中国国外贸易事物所所长。

1945年抗日胜利迁回上海。

1946年代表中国出席在伦敦的国际锡业会议。

1954年聘为台湾糖业公司董事。

1960年12月9日病逝于台北家中享年58。

子勋先生虽早年流学美欧但对中国书画艺术,金石篆刻尤为喜好,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刘海粟,黄君璧,胡小石等人均曾晤面,交换共识。

多年收集字画,部分所藏字画曾于1997年在纽约皇后博物馆展出。

1977年郭子勋先生曾与定居美国的王季迁,王方宇两位收藏家共同举办三人珍藏作品展,展览名为《笔参造化——16世纪至19世纪中国书画》,其中郭氏参展的藏品有数件将在本次保利春拍《北美华人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拍卖,敬请关注!

1940年至1943年,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其画风为之一变,表现在人物画上,线条丰厚浓重,极具变化,施色严整浓丽,体态丰腴壮硕。

此幅作品创作于1942年,为张大千临摹莫高窟中唐代佛教观音像,与其来敦煌之前人物画风形成鲜明区别。

来敦煌之前,张大千人物画为明清人之面貌,施线细谨,设色淡雅,人物为羸弱清高之态,该幅画作菩萨开相端庄安详;造型华贵高古,体态丰盈婀娜,比例恰当,法像庄严,运用白描法,线条劲健有力,刚中带柔,富有弹性,笔墨交待极为清晰,毫不含糊,格调清雅,尽具盛唐遗风。

故而,该作为张大千临敦煌佛像绘画中的经典之作,极为难得。

5419.张大千1959年作寒山话旧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木叶含风静,千山尚绿肥。

微晖弄晴晚,犹暖旧林扉。

己亥写呈觉五先生法教大千张爰。

钤印:

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说明:

上款人觉五即任觉五,四川瓘县人,民国时期曾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早年与张大千私交甚笃。

作品得自任觉五家属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

(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著录: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

(二)》,第214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5420.张大千1970年作萱蝶图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风情渐老似深秋,病蝶花间只暂留,尘世难逢开口笑,借杜句。

君如蘐草解忘忧。

维摩丈室卧径秋,那得人来问小瘳。

从故应健餐饭,多君七发散千愁。

宗炎仁兄以所说相声录音见赠,时予身病,家人放听,沉疴若失,神鬲之玉,起而弄笔作萱图奉寄。

斧拈小诗二首,聊以留念,非云报琼也。

五十九年岁庚戌十一月初八日大千居士爰,克密尔之可以居。

钤印:

大风堂、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可以居说明:

台湾相声大师吴宗炎上款。

5421.张大千1949年作松溪高士图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密荫参差透夕阳,潺潺流水漱逥塘。

去言消尽人间事,一壑香风满鬓凉。

己丑七月拈石田翁诗写,大千张爰。

钤印:

张爰、大千大利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

(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说明:

此作藏家购于1995年10月29日香港佳士得“FINE19TH20THCENTURYCHZNESEPAINTINGS”拍卖。

40年代初期的敦煌之行以及抗战胜利后接触到大量宋元古画,使得张大千山水画风摆脱了早年临仿石涛之习,更具雄强沉稳质朴之感,逐渐趋于成熟。

该幅画作绘于1949年,鲜明地体现出张大千山水画风转变后的面貌。

大千取沈石田之诗意,在构图上,采用平远、深远、高远并用,峰峦叠嶂,起伏变化。

近景从右边取势,为坡地虬松,高士立于山石之上,背手凝望,对岸为烟云暮霭、松林之下的屋舍,远峰突起,云气漫涌,层叠逶迤。

近景、中景、远景以宽阔水面连接,山高水长,气势空灵。

林木苍郁,疏密有致,山川俊俏,草木华滋。

山石以干笔淡墨皴擦,以赭石略染,更显朴茂浑厚,岸边水草表现,略见石涛之法,山间云气留白处理,虚灵飘渺,松树以湿笔重墨写叶,层层叠叠,复以花青渲染,使得松树透显出一股苍郁葱荣之气,尤其是近景处四树各具姿态,以不同的笔触表现叶的层密,巧妙地交代出树之自然特征,极为精彩,与之相应的,远山树木表现的简化,形成强力的视觉对比,而树的沉厚重郁,又与群山之清澹,营置于同一画面上,颇具意趣。

该幅画作笔笔为张大千自家写出,亦笔笔从古人的来,深得自然山川的真趣,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精湛凝练,清秀温润中含苍茫浑厚的韵味,章法严谨,清雅出尘,打破了程序化的表现,赋予山川以新的气息和活力,实为张大千山水难得之佳作。

5422.张大千狮子骢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拟韩干狮子骢于税牛庵,大千张爰

钤印:

张爰、大千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

(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备注:

附文物临时入境单。

收藏家于克浚青年时代由于酷爱篆刻和印章收藏而与齐白石结缘成为好友,并通过齐白石先生与张大千先生相识。

抗战时于先生在四川建筑机场,在西南建造滇缅公路,屡屡得到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