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731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docx

焦作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

2016年焦作市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茶艺比赛方案

一、赛项名称

茶艺。

本项比赛为小组赛。

二、比赛内容

茶艺技能比赛分为三个部分,总分值为100分。

具体如下:

1.指定茶艺技能展示:

分值为40分,时间为3-4分钟。

茶艺技能指定为信阳毛尖的玻璃杯泡法,由2-4名选手共同完成,站立冲泡。

选手需严格按照指定茶叶冲泡方法和步骤展示技能,配解说。

冲泡步骤如下:

信阳毛尖玻璃杯泡法:

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采用凤凰三点头注水法)——收具——鞠躬退场。

协办学校提供该环节涉及器具、茶叶及音乐(平湖秋月古筝版),具体设备器具清单见附件1。

比赛服装由各参赛队自备。

2.理论知识问答:

分值为10分,时间为1-2分钟。

每队指定1名选手现场抽取试题完成理论答题环节。

题目范围参照《茶艺师国家标准》(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和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相关标准,具体题目见附件4。

3.创新茶艺技能展示:

分值为50分,时间为5-6分钟。

创新茶艺技能展示由2-4名选手共同完成,自行设定茶艺表演主题、茶席和背景音乐,自行设计编排茶艺表演动作,可设专人阐述和解说茶席设计构思(解说员计入参赛选手数),将创意、解说和泡茶融为一体。

协办学校提供长条桌,其余参赛用品(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均由各参赛队自备,协办学校不再负责。

赛前一周提交背景音乐源文件(MP3格式)、解说词、茶席设计主题说明书。

三、比赛细则

参赛选手报到后抽取参赛场次号(抽号具体时间报到时另行通知)。

竞赛当日选手需提前20分钟到达候赛室签到,并在裁判人员指导下积极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按统一指令开始比赛。

迟到5分钟以上者取消本场比赛参赛资格。

1.指定茶艺技能展示

参赛选手在候赛室签到后,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工作人员根据出场顺序引领选手进入考场,待比赛指令发出后立即开始比赛。

该环节要求选手发型、服饰和妆容与茶艺表演协调,手势、站姿端正大方,表情自然得当。

冲泡时,严格按照指定步骤操作,每位选手冲泡3杯(注意投茶量、茶水比和注水量),结束后鞠躬退场。

2.理论知识问答

指定技能展示环节结束后,每队留1位参赛选手在赛场进行理论知识问答,其他选手退场。

该选手现场抽签决定知识问答题号,主持人宣布“答题开始”,同时开始计时,选手方可作答。

该环节要求选手回答过程反应灵敏,合理流畅。

回答判断题型时,如果答案为“×”,需给出正确答案方可得分。

答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超时回答不给分。

答题结束,选手向裁判示意“回答完毕”后离场。

3.创新茶艺技能展示

参赛选手在候赛室签到后,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工作人员根据出场顺序引领选手进入考场,待比赛指令发出后立即开始比赛。

选手进场前需备好热水、器具,待比赛指令发出后立即开始比赛。

该环节要求选手在茶席布置、茶具配置及泡茶手法、音乐服饰等方面均有创意,同时兼具实用性。

(注:

由于现场设备故障影响选手正常比赛的,由比赛领队和裁判组交涉,经裁判组同意后,选手可以将此环节重新展示,裁判组重新打分;个人失误影响比赛的不允许重新展示)

四、比赛场地与设备

(一)竞赛场地

竞赛场地由大会指定,并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水、电。

(二)比赛设备

指定茶艺技能展示竞赛设备由主办方提供(见附件1),其他比赛所需设备各参赛队自备。

五、评分办法

竞赛总成绩由指定茶艺技能展示、理论知识问答和创新茶艺技能展示三部分成绩组成,合计100分。

裁判根据评分标准为每位选手评分,分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每位裁判所给分数求和平均后的分值为该选手得分,平均数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团队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以创新茶艺竞技成绩、指定茶艺竞技成绩、理论问答成绩的顺序,较高者排名在前;均完全相同者,名次并列。

比赛成绩按大赛组委会规定公布。

附件1

指定茶艺展示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cm)

每组

数量

示例图

1

长条桌

长120×宽45×高75

1

2

双层茶盘

长38.5×宽27×高6.5

1

3

黑色随手泡烧水壶

规格700ml

长17×高21

1

4

茶杯

规格:

200mL

高度:

8.0

直径:

6.5

3

5

茶荷

长10.4×宽8×高4

1

6

茶巾

长80×宽80

1

7

茶道组

 宽7×高20

1

8

茶叶罐

长80×宽65 

1

附件2

指定茶艺技能展示与理论知识问答评分表(50分)

参赛序号:

项目

分值(分)

评分标准

得分

仪表、仪容、礼仪

10分

5

发型、服饰和妆容与茶艺表演协调,不突兀,不艳俗。

5

表情自然得当,眼神同评委有交流,手势、站姿端正大方。

茶席布置

3分

3

茶器具布置合理有序、合理,茶具取用后及时归位。

茶艺表演

20分

6

冲泡程序合理,操作步骤无遗漏或颠倒。

4

凤凰三点头注水法过程完整,动作优美连贯。

6

投茶量适中,茶水比适量,三杯茶水量一致。

3

操作动作轻柔规范,无器具碰撞或掉落。

解说

5分

5

讲解清晰婉转,便于理解。

表演时间

3分

3

在3-4分钟内完成表演环节。

理论知识

问答

10分

10

填空题回答需准确无误,判断题

答案如果为“×”,应说出正确答案方能得分。

答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

总计得分

裁判签名:

附件3

创新茶艺技能展示评分标准(50分)

参赛序号:

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茶席立意

创新

20分

10分

茶席主题立意新颖、高雅,有艺术性;传播社会正能量,有艺术感染性。

5分

音乐、服饰能够渲染烘托主题。

5分

文字阐述准确有深度,现场解说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茶席布置

创新

10分

5分

茶具与茶叶搭配合理,器具组合完整协调兼具实用性。

5分

茶席色彩搭配合理协调,合理选用茶席配饰,且质地、形状、颜色搭配完美。

茶艺表演

创新

15分

10分

泡茶手法编排科学合理,过程完整流畅,有创新。

5分

团队配合默契,角色分明,衔接自然流畅,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

表演时间

5分

5分

5-6分钟内完成表演

总计得分

裁判签名:

附件四

茶艺技能大赛理论知识问答部分试题范围

 一、填空题

1.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2.从茶叶外形评判茶叶好坏的因子主要包括()。

3.泡茶过程中温壶或杯的目的是()。

4.在茶叶冲泡程序中,()是冲泡技巧中三个基本要素。

5.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6.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滋味特征分别是()。

7.阴虚体质的人应多喝()。

8.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等。

9.盖碗又称之为“三才碗”,蕴含()的道理。

10.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提出茶德是“廉美和敬”,其中和内涵是()。

11.茶叶具有降血压功能,就表明饮茶能够()功能,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和末梢血管。

12.普洱熟茶内质特点是()。

13.对于绿茶,()主要影响滋味,其次是影响香气。

14.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很多,其中一首久负盛名的《七碗茶》歌,其作者是()。

15.明代制壶“四名家”是()号称。

16.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其多酚氧化程度一般在()。

17.中国红茶种类可分为()。

18.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若琛杯”是指精细的()。

19.红茶属于发酵茶,其多酚氧化程度一般在(80-100%)。

20.茶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包括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

它由()等五个层面架构而成。

21.台湾“吃茶流”茶艺程序中“摇壶”的主要目的是()。

22.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

23.在冲泡茶叶茶艺演示过程基本程序是:

()。

24.台湾茶人称斟茶为()。

25.茉莉花茶艺闻香的方法称为()。

26.150mL的绿茶标准审评杯,审评茶时投绿茶茶量()。

27.宋代哥窑的产地在()。

28.《七碗茶》歌中吃到第五碗情景是()。

29.江西景德镇瓷器素有()的美誉。

30.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

31.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其多酚氧化程度一般在()。

32.当日本宾客到茶艺馆品茶时,茶艺师应注意不要使用()图案茶具。

33.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多酚氧化程度一般在()。

34.君山银针属于(黄茶)类,安吉白茶属于()类。

35.乌龙茶艺持杯方法喻为()。

36.潮汕工夫茶茶艺中“干壶置茶”是指()。

37.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其多酚氧化程度一般在()。

38.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39.制作酥油茶一般采用()。

40.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

41.紫砂茶具的特点是()。

42.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等。

43.冲泡普洱茶适宜的水温是()。

44.陆羽《茶经》指出饮茶用水质量顺序是:

()。

45.用红碎茶冲泡调饮红茶时,用水量一般以每克茶()为宜

46.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其多酚氧化程度一般在()。

47.《七碗茶》歌中吃到第四碗情景是()。

48.西湖龙井以()四绝闻名于世界。

49.擂茶主要原料是()。

50.冰茶的原料茶,常用的以红碎茶为主,主要目的()。

51.《七碗茶》歌中吃到第三碗情景是()。

52.被誉为中国茶道的活化石是()。

53.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烘茶冲点”中的“烘茶”是()。

54.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对种植纬度的要求是()。

55.宋朝斗茶风盛,要求“茶叶色泽贵白”,所以要求茶盏色为()。

56.关于茶馆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

57.明代饮用茶叶主要是()。

58.属于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

59.黑茶的加工工艺为()。

60.潮汕工夫茶中必备的“四宝”是()。

61.宋代五大名窑是()。

62.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涉及到的神话人物是()。

63.人们常说“祝您年逾茶寿”,茶寿是指()岁。

64.干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

65.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的()以上。

66.与绿茶品质相关度最大的化学成分是()。

67.乌龙茶品质特征是()。

68.茶叶包装上的QS标志指()。

69.名优茶()茶水比多少较合适()。

70.敬茶时,一般茶水加到()。

71.审评茶叶的时候,审评杯的颜色是()的。

72.看叶底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正方形叶底盘是()的。

73.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74.茶叶中特征性成分包括()。

75.茶叶品质与制茶环境关系较大,其中“天晴北风吹”气候特征最适宜制作是()。

76.审评茶叶时最易感觉甜味是舌头的()部位。

77.有许多保健功效,尤以暖胃护胃功效最为明显的茶类是()。

78.影响茶叶质变的主要因素有()。

79.成品茶品质的变化与水分含量、贮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水分最高不宜超过()

80.文人茶艺在室内品茗以()五样为摆设。

81.茶艺表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