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比的认识》3课时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比的认识》3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比的认识》3课时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比的认识》3课时教案
课题一:
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过程与方法: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启发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照片长宽比,初步感受“比”→自学课本知识,进一步认识“比”→联系生活实例,深入理解“比”
难点:
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在关键时候点拨。
学法: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及设置的问题,进行自学、互学、初步感受“比”,进一步认识“比”,深入理解“比”,并在生活中的找到类似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生:
作图工具、数学学具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创设情景:
请仔细观察每次拉动照片的时候,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此时老师直接将照片A进行左、右、上、下、对角拉动)
这些照片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那些数学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生活中的比。
(板书课题)。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并能与同伴交流互相沟通,创设比的情景。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
3、理解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三、自学指导
(一)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课本第69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69-70页的内容,重点部分要进行笔记。
思考:
(1)、什么叫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1、(独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画一画、摆一摆)
2、(互学)与同伴互学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利用附页中的图2一起研究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上。
将认一认中的概念画出并熟记,现同伴完成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比。
(5分)
3、学生语言展示:
(3分钟)
4、小结:
“长和宽相除,又叫做长和宽的比;宽和长相除,又叫做宽和长的比。
”师:
长和宽都是表示长度,刚才我们把长和宽这两种同类的量进行比较。
(板书:
同类量)并且知道了比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比和求比值的方法。
四、自学指导
(二)
认真看课本第70页的试一试,看图、看文字,重点完成填一填、说一说、想一想,思考:
不同类量的比及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4分钟)
1、(独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
2、(互学)与同伴互学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上。
并完成练一练第1、2题。
(4分)
3、学生板演展示:
(3分钟)
4、小结:
从比速度、比价格两个例子我们看到:
路程和时间是两个不同类的量,可以相比较,速度就是它们的比值;总价和数量也是两个不同类的量,可以相比较,单价就是它们的比值。
(板书:
不同类的量)
五、本课小结:
(2分钟)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它的意义是什么呢?
怎样求比值呢?
它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师: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六:
课堂作业(5分钟):
必做题:
练一练3、4、5题
选做题:
练一练6、7题
板书展示:
生活中的比
同类量长÷宽=长:
宽
生活中的比路程÷时间=路程:
时间=速度
不同类量
总价÷数量=总价:
数量=单价
关系:
a:
b=a÷b=
(b≠0)
课堂作业:
一、填空。
1、比的后项是8,前项是2,比值是()。
2、五年级一班有女生26人,男生2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是()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二、生活中的比(读一读)。
1、标准的篮球场长和宽的比时28:
15。
2、我国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
2。
3、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是71:
29。
三、小法官。
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1、配制一种盐水,在200克水中放了20克盐。
那么盐和盐水的比是1:
10。
()
2、兰兰买了4本硬皮本用了6元,丽丽买了3本软面本用了3元,兰兰和丽丽用的钱数的比是2:
1。
()
四、画一画。
标准的篮球场长是28米,宽是15米,你有办法在纸上画一个标准的篮球场的平面示意图吗?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基础知识“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
教材安排了“图片的放大缩小”的生活情境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
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方式方法,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本节课的内容相对少一些,让学生读懂文本的同时,与同伴的互相说一说,写一写等方法,更便于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本节课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加大放手的力度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题二:
比的化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难点:
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在关键时候点拨。
学法: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及设置的问题,进行自学、互学,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生:
作图工具、数学学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化简。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学习目标】1、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
(一):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7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72页的内容。
思考:
1、解决生活中蜂蜜水调制问题,你有什么办法,为什么?
2、观察笑笑写出的相等的比,你也能写出一组相等的比吗?
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7分钟后展示)
1、(独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写一写)
2、(互学)与同伴互学自学提示中的问题,相互说一说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上。
将比的基本性质划出并熟记,并说一说与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和区别。
(4分)
3、学生语言展示:
(3分钟)
4、小结: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四、自学指导
(二)
认真看课本第72页的第三部分,思考: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你能化简下面的比吗?
与同伴交流每一步是如何得到的。
(4分钟)
1、(独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在书上标记每一步是怎么得到的,为后面的对学互学打基础)
2、(互学)与同伴互学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上。
并完成练一练第1、2题。
(4分)
3、学生板演展示:
(5分钟)
4、小结:
(2分)
1)、通过例子认识到,就像分数约分一样再不能约分了,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2)、比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
五、本课小结:
(5分钟)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比的化简:
(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分数比的化简方法: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3)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4)化简比的依据是什么?
板书:
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
师: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六:
课堂作业(10分钟):
必做题:
练一练3、4题
板书展示:
比的化简
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分数比的化简方法: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3、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课堂作业:
一、化简比
63:
2712:
3640:
10036:
180.75:
0.250.12:
1.21.25:
0.253.68:
3.6
2:
1/43/8:
2/53/12:
2/95/18:
2/9
二、求比值
10:
0.834:
2520%:
352/5:
1/4
2.5千克:
400克400厘米:
6米20分钟:
1小时9.1:
18.2
教学反思:
通过自学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这样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引导出了比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行化简。
通过自学、互学,学生迁移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解决比的化简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课题三:
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比的意义有效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2、亲身经历生活中比的问题的解决过程,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或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难点:
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在关键时候点拨。
学法: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及设置的问题,进行自学、互学,能运用比的意义有效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生:
作图工具、数学学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应用。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学习目标】
1、把这些橘子按3:
2分给大班和小班,应该怎样分呢?
怎样分才是按3:
2分?
2、如果现在有140个橘子,仍然按3:
2来分,又该怎样分呢?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
请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3、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74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74页的内容。
思考并补充完成书中的题目:
(7分钟后展示)
1、(独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写一写)
2、(互学)与同伴互学自学提示中的问题,相互说一说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上。
如果现在有140个橘子,仍然按3:
2来分,又该怎样分呢?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
。
与同伴分别说一说利用列表、画图、乘法、方程等方法进行计算。
3、学生语言展示:
(10分钟)
4、小结:
刚才我们应用比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关键要讲实效性,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
四、同伴合作:
P75试一试(5分)
1、展示淘气要准备多少克奶?
为什么?
说明理由。
2、笑笑能调制出多克的巧克力奶?
为什么?
说明理由。
五、本课小结:
(3分钟)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
刚才我们应用比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关键要讲实效性,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
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还能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师: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六:
课堂作业(10分钟):
必做题:
练一练1、2、3、4题
选作题:
练一练4、5、6、7、8题
板书展示:
比的应用
1、列表法2、画图法3、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部分量
4、用方程
课堂作业:
1、冬天来了,学校把1000块煤球的搬运任务按2∶3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各搬多少块煤球?
2、一种混凝土的水泥、沙子、石子的质量比是2∶3∶5,我们学校建筑工地要配制2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3、有一根铁丝长24米,长和宽的比是2:
1,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
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
这种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为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3、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4、多层次练习题,巩固认识。
一个多层次的练习来巩固和强化新知识,从而重视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和不同的训练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