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775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docx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

雾都”?

“霾都”?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

中国人有着赏雾的传统,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

神秘、迷离、缥缈、空寂……雾的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

可不知从何时起,美好而纯净的雾,离我们却越来越远,再难寻觅;取而代之的,变成了“雾霾”、“灰霾”。

那么我们常说的“雾都”中笼罩的究竟是雾还是霾?

从2011年底开始,一直被公众热议的PM2.5和雾霾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大雾中的浙江瑞安,平日里平凡规整的城市,被装点得如同梦幻仙境一般,低一些的建筑物在浓雾的遮蔽下,时隐时现;突出于雾海之上的高楼,又犹如云端上的海市蜃楼一般。

如果在中国古代,这样的场景一定会引得文人墨客争相歌咏;可是发生在现在,我们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却往往是:

这是雾还是霾?

它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摄影/苏立锁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雾是无比新奇和神秘的:

在某天清晨,它悄然而至,上学路上原本非常熟悉的景物就突然变得陌生起来,一切都是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看不到远处小伙伴的身影,却能清楚地听到大家的笑闹声:

“我们变成神仙了!

我们都在天宫中了!

”受图画、电影和神话故事的影响,我们这些孩子总把雾与仙境联系在一起,偶然一场雾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天赐的仙缘,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快乐。

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复如遥”……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

河北兴隆有雾灵山,顾炎武有言“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云南兰坪有雾湖,每当天气变化时湖中就会“喷雾”,最为神奇的是有时雾会像一条白龙一样从湖面上盘旋升起;还有新安江上的“白沙奇雾”,天柱山上的“雾潮云浪”,至于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似乎没有哪座名山不以雾为奇绝;而在吉林的雾凇岛,你还能欣赏到“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的江雾团涌和雾凝琼花的绮丽景观。

仙雾朦胧隔海遥——被中国传统审美所欣赏的“雾”

雾起于沧海之上。

其势汹汹,奔流不可阻挡;其形自在,变幻无法描摹。

我们的目光无法穿透这层层雾障,只能暗自猜想,雾的深处是否有一弯斜月沉沉而藏,又是否有美人如花隔雾而望。

就在这时,却见一叶孤舟,驾雾而来,又几欲飞仙而去,于是怦然心动,不由心向往之。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人会有赏雾的传统,雾的神秘、迷离、缥缈、空寂,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不谋而合。

摄影/周祖安

除了这些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在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都”重庆。

我曾向一位重庆的朋友打听重庆什么时候会有雾,他想了想笑着说:

“其实我想知道的是重庆什么时候会没有雾。

”然后他略带一点自豪地说:

“夜上海,秋北京,雾重庆,雨桂林。

重庆最美就在于雾,中国最美的雾也就在重庆。

”他描绘道:

大雾之时,城内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

雾让重庆褪去了平日斑斓的色彩,又起到了微妙的调光和柔化的效果,还原出本真的宁静和婉约,仿佛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重庆多雾的原因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解答,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四面群山环抱,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是雾形成的有利条件,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重庆,“雾都”的美丽误解

朋友对重庆雾的溢美之辞,让我对重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起了要去“雾都”赏雾的念头。

我开始做攻略,仔细了解着重庆雾的方方面面。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中国“雾都”重庆

重庆总是给人雾蒙蒙、模糊不清之感。

但凡遥遥看去,楼宇建筑能在雾气的缠绕下显露出一点身形,从空中俯视,河流津渡隐约可辨的话,对于重庆人来说就已经是难得的雾气清浅了(摄影/郭凤川)。

从抗战时期开始,重庆“雾都”之名渐隆,许多重庆人也都为这个名称而深感自豪。

但你是否知道,“雾都”之称很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误解——“重庆由于二战的军工开发和建国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

”有科学家如是说。

右图是拍摄于2011年5月6日四川盆地的卫星照片,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川盆地上空笼罩着一层浓重的灰霾(供图/NASA)。

“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

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

”在网络上,我很轻易就找到了这样的数据。

20世纪50年代,重庆市的年平均雾日数达103天,平均不到四天中就有一天是雾天,而最多一年达到了148天,将近一半都是雾天。

这样看来重庆的雾多,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另一组数据又让我产生了疑惑:

重庆气象部门统计发现,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

2003年,时任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马力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雾的形成需要借助大气中的悬浮物作为凝结核,而2001年他们进行的外场实地观测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单位体积大气中包含的悬浮物数量比1990年的观测值平均增加了2.7倍,浓度过大,分散了水气,反而减少了浓雾天气的形成。

于是我又去问重庆的朋友:

“你觉得重庆的雾减少了吗?

”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没有呀,重庆几乎每天还都是雾蒙蒙的。

”气象部门说雾少了,为什么人们却感觉不到呢?

朋友所感受到的“雾蒙蒙”又究竟是什么呢?

另一份研究结果告诉了我答案:

统计分析表明,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强霾逐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

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这种解释较为生涩,雾还有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解读:

“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

”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它们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条件:

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二是空气中有凝结核。

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核结合在一起,或者水分子本身相互黏结形成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雾具有天气指示的意义,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从古至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雾与天气的谚语,比方说“十雾九晴”、“雾得开,三天晴,雾不开,冷死人”、“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那么霾又是什么呢?

在中国古籍《尔雅·释天》中对霾的解释是“风而雨土曰霾”。

古人的“霾”泛指了今天的“扬沙”、“尘卷风”、“沙尘暴”、“浮尘”等天气现象,在当时的山西、陕西、河南和河北地区这样的霾并不少见。

而我国对于灰霾的科学定义却只能追溯到十年前:

2002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青年科学家首次将国外文献中的“GrayHaze”直译为“灰霾”。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这是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

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给出了更为技术性的判识条件:

“当能见度小于10公里,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

”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80%—95%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霾。

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变呢?

国内最早提及“灰霾”的论文作者,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吴兑,却告诉我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

“我们原来认为重庆是‘雾都’其实是误解,重庆由于二战的军工开发和建国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

伦敦也是一样,它工业化以后就是个‘霾都’。

科学认识有个过程,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恶化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

高城望断尘如雾——城市中的“雾”已变质了

供暖锅炉的烟囱中冒出一股股烟尘,城市各处的民居上升起一阵阵炊烟,还有远处工厂上空不断排出的废气……人类活动正在不断地对空气质量产生着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为颗粒物被排入了大气之中。

我们现在的城市里,已经很难看到“纯正”的自然之雾,笼罩着城市的往往都是灰霾。

摄影/邱会宁

中国,神州处处是“霾都”

此时,在我耳中“雾都”不再有浪漫神秘的气息,也失去了迷离缥缈的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我忧心忡忡,思绪难安。

我不由想起,近年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

2011年10月7日至9日,郑州连续3天雾气笼罩,9日早晨8时左右能见度更是降到仅有200米左右,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2011年11月5日,西班牙《阿贝赛报》在文章中指出:

“中国的首都正在与伦敦争夺世界‘雾都’称号”;2011年11月21日至27日,乌鲁木齐一周7天有6天都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足100米,有的地方能见度几乎为零,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在微博中以“广州+雾都”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找到4万余条的搜索结果……

我特意查找了一些关于中国近50多年来雾日和霾日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地区雾日的变化并不明显,那么这些所谓的雾天增多了,实际上都是霾天增多。

以广州为例,吴兑认为广州99.9%的情况是霾而不是雾;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有达到饱和的能力,出现的肯定是霾。

别有凶险霾中藏——灰霾中的颗粒物

与过去扬沙、沙尘暴形成的霾不同,现在城市中灰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它的组成非常丰富,包括了扬尘、海盐、花粉、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碳颗粒等等。

这些颗粒物中有的是自然形成,但更多的却是现代工业的产物,或是排放入空气中的物质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放大后的PM10颗粒物的形象,由于周身布满了尖锐的刺状物,它一旦随着呼吸进入我们体内,就会紧紧地附着在鼻黏膜或气管壁上,很难被排出。

霾和雾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转化。

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排放入大气中的污染颗粒物浓度越大,霾就会越重,此时如果水汽达到饱和,污染颗粒物就会作为凝结核形成雾滴。

而雾形成之后,水汽被阳光蒸发,凝结核却仍然留在空气里,此时雾又转化成了霾。

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

这些新兴的中国“雾都”实际上都是“霾都”!

2012年5月北京·上海·广州·纽约四城市空气质量月历

摄影师王一坤对大气污染问题一直非常关注,他组织策划了一场针对国内外多个城市空气质量的连续跟踪拍摄活动。

在这些城市里,摄影师们每天从一个固定的位置对着窗外拍照,连续拍摄了将近2年,于是这些照片也就成了该地空气质量的忠实记录。

我们选取了2012年5月,北京、上海、广州和美国纽约四地的照片,制成了一个独特的“城市空气质量月历”。

让读者从这些照片中,对这四座城市的空气质量获得一个一目了然的初步认知。

摄影/王一坤Jiananhe等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霾日曾经一度较多,这可能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火和战后重建有关,在大陆中部和新疆南部普遍超过了100天;在1956年到1975年间,全国的霾日数都比较少,仅四川盆地、辽宁中南部和新疆南部超过了50天;1975年以后,中国霾日明显增加,到21世纪,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超过100天,而大城市区域更是超过了150天。

新疆南部多霾与那里多沙尘暴有关,而其他地区霾日的变化则更多受到了人为排放的影响,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吴兑以1951年—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为依据,列出了目前中国霾日最多的几个城市,依次为辽宁沈阳、河北邢台、重庆市区、辽宁本溪、陕西西安、四川成都、四川遂宁、湖北老河口、新疆和田、新疆且末、新疆民丰、四川内江。

这些城市,也许都可以被称为中国的“霾都”。

人人都在谈论PM2.5,PM2.5到底是什么

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因为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

颗粒物的全体家族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

按个数计算,每立方厘米的大气中含有的颗粒物数量可能上亿;按个头计算,它们的粒径大小可从几个纳米到100微米。

颗粒物的概念对于公众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但它的组成部分——PM2.5则在2011年迅速蹿红,让大家耳熟能详:

2011年底,这一由英文和数字组成的大气环境化学专业术语入选了2011年民生专题十大流行语;2012年7月,PM2.5又和CPI(消费物价指数)一起,被收录入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粒子。

按照大小个来排列,颗粒物的家族中还有PM10和PM1,即当量直径≤10微米和1微米的粒子,它们又分别被称为粗粒子和超细粒子。

粗粒子包括扬尘、海盐和花粉等,细粒子包括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等,超细粒子则包括碳颗粒等。

研究发现,霾主要由PM2.5组成,其他粒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所占份额较小。

最早,我国只监测TSP,之后开始监测PM10,没有PM2.5。

所以,在2011年的秋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定为“优良”的空气质量与公共的感知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

于是,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围绕着PM2.5的风暴:

官方忙于辟谣和科普,NGO(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展“我为祖国测空气”的民间行动,媒体进行着铺天盖地的报道,公众疯狂抢购口罩和家用空气净化器。

PM2.5受到如此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灰霾的元凶,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在人体中,PM10集中于喉部和鼻内,通过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得以消除;10—2.5微米的颗粒物停留于气管;PM2.5则会深入肺部。

在灰霾天,一些医院科室的门诊量会大大增加。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曾做过一个调研,PM2.5超标后,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1—6%或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

吴兑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大气环境》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增长了4倍,与灰霾天增加曲线基本吻合。

长期暴露在细粒子(PM2.5)污染环境中,七八年以后因罹患肺癌而死亡的风险,就越来越高。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PM2.5加入国家标准的国家,这源于两个经典的前瞻性研究,即哈佛六城市和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东部六个城市,哈佛大学对8000多居民十多年的跟踪观测发现,死亡率与空气中PM10和PM2.5等颗粒物的浓度有关。

此后,研究者和癌症协会的研究发现,根据50万美国人死亡原因风险的数据,空气中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心血管和肺癌死亡率分别上升6%和8%。

研究结果引起了强烈反响,1994年,美国肺协会向美国环保局提起诉讼,要求修订标准。

重压之下,1997年,美国环保局将PM2.5纳入了国家标准。

美国的这两项研究也为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2005年世卫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准则》中,PM2.5空气质量准则值为年均浓度10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时24小时浓度超过25微克/立方米的天数不能超过3天。

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世卫组织还设立了三个较为宽松的过渡时期目标值。

澳大利亚的PM2.5的国家标准规定为年均浓度8微克/立方米,低于世卫组织的准则值,但为非强制标准;美国环保局规定的标准为年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满足过渡时期目标—3的限值,现在正在积极考虑将它降至11—13微克/立方米;欧盟的标准则是25微克/立方米,为过渡时期目标—2的限值。

最宽松的是过渡时期目标—1:

年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24小时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同时24小时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天数不能超过3天。

在我国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于PM2.5的浓度正是采用了过渡时期目标—1的限值,与世卫组织推荐的10微克/立方米相比,这个水平的长期暴露可能会使死亡率增加15%。

目前,将PM2.5列入“国标”的国家并不多,我曾采访过一位美国教授,他称赞中国具有“先锋性”。

考虑我国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监测技术等因素,年均浓度的限制符合国际通例。

但没有列入“同时24小时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天数不能超过3天”这一条,新标准的严格程度打了一个折扣。

万壑云霾凝不消——灰霾笼罩下的城市

一位外国摄影师,在中国某地上空拍下了这样一幅照片,浓厚的雾霾将整个城市笼罩得严严实实,只有两个高耸的烟囱从雾霾层中探露出来,烟囱口中还不断地冒着白烟,为下面的雾霾层做着“贡献”。

这幅照片仿佛是在讲述着一个悲观的预言: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中国的“霾都”还会持续存在,并将继续增多,凝结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摄影/KerenSu/c

我们在灰霾下的生活最少还要持续20年

尽管标准与国际接轨了,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世界卫生组织对比了全球2003—2010年1099个具体城市地区(涵盖1081个城市,一些城市分不同地区分别计入排名)PM10的年均浓度,结果显示:

浓度最低的是加拿大的怀特霍斯(Whitehorse)、美国的克利尔莱克(Clearlake)和圣菲(SantaFe),只有6微克/立方米。

根据2009年的数据,中国省会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海口市PM10的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排在第824位,北京排在1052位,最差的兰州则排在了1075位,是倒数第25位。

作为中国的首都、还曾经历过2008年奥运会考验的北京,竟然落到了1000名之外,这个结果实在是出乎我的预料。

而北京市前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的话更让我大吃一惊,他说:

“北京的空气质量,按照四项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PM10)的年日均浓度总体评价,从来没有达过标。

”说到北京的空气质量,杜少中总结了3句话:

“环境质量和自己比有进步;和应该达到的标准,和好的城市差距很大;仍需努力。

”以PM10为例,1998年北京的年日均浓度是180微克/立方米,现在是120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3,是有明显进步了,但我国规定的标准是100微克/立方米,所以现在也并没有达标,再加上接近指标临界点的天数,一年之中有一百多天空气质量不好。

意欲立扫除昏霾——要治理灰霾先要加强监测

在2011年的秋天,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围绕着PM2.5的风暴,在这场风暴的推动下,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空前高涨,政府修订的沿用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中国PM2.5的监测有了正式的国家标准。

PM2.5的监测在全国各地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北京环境监测部门在原有27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都加装了PM2.5的监测设备,为了进一步说清PM2.5的状况,还增加了交通环境专项监测站点和北京区域监测站点,总计35个PM2.5监测站点。

为了让读者更加了解PM2.5的监测,我们特意派摄影师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拍摄了正在工作中的PM2.5监测仪。

摄影/王铮

在经历了2011年的“PM2.5风暴”后,北京市进一步加大了整治力度,“PM2.5治理”被列为北京市2012年内必须完成的“一号实事”,在35件实事中位列第一位。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于它们会对北京的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望。

我国的经济发展用3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大气污染也因此就有了积聚特征,被学界称为“复合型污染”。

“复合型污染”就像是人得了综合症,临床症状有许多,PM2.5就是症状的综合反映之一。

各种病因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气中有多种污染物,污染物之间还可以互相转换。

这种综合症下,如果不摸清所有的病症,盲目地治疗一个症状就可能会加重另一种症状——减少某种污染物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污染物浓度升高。

1956—2005年中国年均霾日分布示意(图中空白区为数据不详地区)

在1956年到1975年间,中国的霾日数都比较少,在大部分地区一年中可能只有一两天是灰霾,仅在四川盆地、辽宁中南部和新疆南部灰霾日超过了50天。

1975年以后,中国霾日明显增加,到21世纪,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超过100天,而大城市区域更是超过了150天。

如辽宁中部、新疆南部、四川盆地、黑龙江中部、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霾日都比较多。

新疆南部多霾与那里多沙尘暴有关,而其他地区霾日的变化则更多受到了人为排放的影响,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供图/吴兑

这个秋天,在中国仍然有很多城市沉睡于灰霾之中。

毫无疑义,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

有研究发现,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包括华北、黄淮、江淮、江南、江汉、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这些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日变化都呈现出增加趋势,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恐怕也很难发生改变。

在被问及北京的空气质量还有多久能改善时,杜少中曾说:

“我不作为发言人,就作为一个环保人来说,2030年北京要能达标,就真的算是奇迹了。

”而针对中国的灰霾大概要多久能被治理好这个问题,吴兑表示:

“欧美治理灰霾到现在经历了50年才见成效,我想我们至少要打个对折,要二三十年。

全球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也曾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

1952年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造成约4000余人因烟雾死亡;20世纪40—70年代,美国洛杉矶发生过数次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最严重一次在一周内平均每天有70至300余人死亡……而现在,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国外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经历的煤烟型污染、硫酸盐与二氧化硫为主的污染以及光化学烟雾污染这3个大气污染阶段,在我国集中压缩,同时出现,形成了我们目前面临的新型复合型大气污染。

2011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份全球1099个具体城市地区(涵盖1081个城市,一些城市分不同地区分别计入排名)的空气质量报告,报告以各国在近几年内通报的PM10的年均浓度为依据。

结果显示:

在全球范围PM10浓度最低的前五十名城市几乎都被加拿大和美国包揽,其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为加拿大的怀特霍斯、美国的克利尔莱克和圣菲,它们的PM10浓度只有6微克/立方米。

而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部分城市,则排在了末尾,PM10浓度最高。

报告中涉及了中国的32个城市,其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海口市,PM10的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和法国巴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8个城市一起并列第824位;北京则排在了1052位,PM10的年均浓度为12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最差的是兰州,排在了1075位,PM10的年均浓度为150微克/立方米,在全球1099个城市地区中为倒数第25位。

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气质量准则》中,PM10的空气质量准则值被规定为年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认为在这个浓度之上,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将会增加。

在此基础上,世卫组织还设定了3个过渡期目标:

过渡时期目标—1,PM10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相对于准则值,在这个水平的长期暴露会增加大约15%的死亡风险;过渡时期目标—2,PM10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除了其他健康利益外,与过渡时期目标—1相比,在这个水平的暴露会降低大约6%(2%—11%)的死亡风险;过渡时期目标—3,PM10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除了其他健康利益外,与过渡时期目标—2相比,在这个水平的暴露会降低大约6%(2%—11%)的死亡风险。

大家说雾霾

现在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还是工业污染

冯永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