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465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docx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

"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

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

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

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

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

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

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

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

"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

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

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

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九江的龙舟风俗

南海县侨乡九江,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划龙舟是当地民间盛行的传统活动。

每逢盛大喜庆之日,这里总要举行龙舟竞渡,参加竞渡的龙舟少则二三十条,多者五六十艘。

届时,四乡群众以及祖籍九江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扶老携幼前往争相观看,真个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九江扒龙舟最早是为纪念屈原而广在民间兴起,据说在清代就开始盛行,龙舟遍布各个村落,据《九江儒林乡志》记载:

“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

”舟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九江赛龙舟的情景:

“五月龙舟逐海游,兴来直闹到寒秋;一声鼓响如飞去,人力让他沙咀头。

”自古以来,九江龙舟盛会每年举行一次,解放前常在端午节举行,后来由于水位、气候、农忙等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金秋10月。

当地群众把划龙舟作为愉快身心,营造节日气氛的一种民间习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九江传统龙舟多以坤甸木构造,木质坚韧、易划、去水快,其特点是头尖、腰细、尾较窄、船身修长,宽1米,长约20-30米,可坐40-80人。

船头安有木雕龙头,绘制精彩、张口见舌、丫角高翘、目睛炯炯,下颊安上白、黑或红色的龙须。

船尾安上木雕龙尾,上翘,鳞甲闪现。

船身饰以彩旗、帅牌、罗伞等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九江共有传统龙舟46艘,至今已增至100多艘。

其中,年纪最大的要数下西村“翘南林溪”,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足以见证九江传统龙舟的发展进程。

而沙咀龙皇、大谷老龙等也已超过200年历史。

从九江传统龙舟的活动形式看可粗分为三类,即游龙、赛龙和彩龙(又叫艳龙)。

游龙之美重在神韵,龙舟上的龙筋部位十分柔韧,游动起来宛如神迹;赛龙重在欣赏速度之美,竞速时不分龙头、龙尾,随时可反方向而行;彩龙则是一种专门用来比美竞艳的龙船,越是特色、越是漂亮的艳龙越能赢得观众的喝彩。

  每年,村民扒完龙舟后即将龙船沉埋于村边河底,以防腐蚀。

传统于翌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由村中父老主持,拜祭后,由青壮农民下水将龙船挖出,洗刷干净,肩托上岸,打整涂油,乡人称之为“出水龙”。

是日之后,龙船金鼓钲冬声响则远近可闻。

龙舟盛会前3-5天,龙船到处游弋,到关系好的邻村即“阿契”处拜访,主家村必以礼相迎,宴请客人,称“请阿契”。

龙船大赛前夕,全村人兴高采烈吃“龙船饭”。

扒龙船所支费用,由厂家商户赞助,村人签筹。

龙舟会之日(通常是10月1日),龙船在九江涌或西江穿梭游弋,按桡舵张旗打鼓者服饰统一,虾公帽、白笠衫、绸纱带,亮丽威武。

涌面锣鼓喧天,阵阵吆喝,岸上爆竹轰鸣,声声喝彩。

至赛龙节目,则百舸齐发,如离弦之箭;千桡劈浪,若挥剑击波。

龙舟会的最后一天(通常是10月2日),还有“龙船出海”的环节,龙舟出征西江,目的旨在到大将庙拜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参加出海的龙舟,一定要由六社村一艘号称“周将军”的龙舟率领。

(相传周将军即汉细柳营的周亚夫,是西汉名将,因卫国有功,汉景帝时被封为宰相。

九江六社村村民为纪念周亚夫,就把“周将军”作为龙舟的名字。

)九江各地的龙舟,对“周将军”深为仰慕,因而在出海赛龙时,都公举其为领头龙。

据说,“周将军”领头出海,可以威镇龙王,使海不扬波,保群龙安然无险。

这样,按辈份高低排列的龙舟一只跟着一只向沙口水闸进发,穿过水闸后继续向下游方向前进。

扒到下东大将庙附近,穿过海中的龙门后调头。

龙船调头后,靠岸边扒,接过彩旗,然后再在附近调头再穿过龙门,如此反复转圈,一直等到所有龙舟都接过彩旗以后,便到大将庙拜祭,结束后按原路返回九江圩,出海便大功告成。

回村后摘个吉时,再把龙船沉回涌底,至此,该年的龙舟活动就喧告结束。

  在九江划龙舟活动中,流传着很多为乡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例如,“中洲锣,杉桥舦(当地俗称舵为舦)”,就是九江乡人所广为传颂的。

所谓“中洲锣”,就是指号称“中洲”的一艘龙舟,其敲锣者有一手“飞锣过桥”的绝招。

每当龙舟飞速前进,将要穿过横跨河面的小桥时,敲锣者就把直径一尺左右的铜锣凌空抛过一二米宽的小桥,龙舟刚穿过桥底,敲锣者便眼明手快把铜锣接住,继续敲打。

这些精彩表演,观众无不为之喝采。

“杉桥舦”,就是指号称“杉桥”的一条龙舟,是在纵横交错的小河涌上进行,河面只有五六米宽,河湾又多,而龙舟身长数丈,拐弯时往往要进进退退,才能取准角度绕过去,遇上急弯,就更难绕过去。

但号称“杉桥”的龙舟,由于舵手技术高超,龙舟遇急弯时仍能进退自如,飞速而过。

  令人惋惜的是,在“文革”期间,九江的划龙舟活动却被扣上“四旧”的罪名,不但严加禁止,而且把大批龙舟毁掉,各村的龙舟,十毁其八九,有的村,龙舟竟荡然无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江侨乡政通人和,农工商副各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各村的群众自动捐资,制造新龙舟,海外乡亲闻讯民纷纷解襄相助,新造的龙舟共有四十多艘,从而使中断十多年的九江划龙舟这一传统活动得到迅速恢复,并不断发展。

近几年来,每逢国庆佳节,九江侨乡都举行龙舟竞渡,这一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活动,还吸引了不少旅居海外和港澳乡亲光临。

他们都怀着赤子之心前来参加龙舟盛会,领略故国风情新貎,祝愿家园日益繁荣昌盛。

如施肩吾《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

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

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

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

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

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

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瑞昌剪纸传承地域民俗特征

长期以来,瑞昌剪纸深受美术界、民间艺术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推崇,被誉为充满泥土芳香的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瑞昌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之乡”的荣誉称号。

2008年,瑞昌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瑞昌剪纸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嬗变,融汇了祖国南方的灵巧和北方的粗犷,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特别是在宗教文化盛行的吴头楚尾故地,剪纸艺术的宗教性、神秘性色彩更是十分突出,表现出信仰重于审美、讲究象征暗示、功能趋向综合等地域民俗传承特征。

 

  1972年,在瑞昌市码头镇境内发掘的西晋古墓墓砖的纹饰中,展示了瑞昌剪纸的历史雏形,古墓砖及陪葬陶器上的许多图案与现在民间剪纸常用的花纹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风格如出一辙。

据专家推测,瑞昌剪纸至少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汉晋之间。

到了宋代,瑞昌剪纸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逐步趋向繁荣。

  瑞昌佛道二教约始于汉末、晋代时期,史载,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元结于乾元元年(758年),移家避安史之乱,寓居瑞昌瀼溪(县城附近),自号“瀼溪浪士”。

上元二年(761年)率师镇守九江。

宝应元年(762年)解甲归田。

其后,他带着夫人竺氏和两个儿子,隐居瑞昌南阳乡排砂村设帐糊口,培养人才,同时免费行医、济世救贫。

元结去世后,当地四乡八邻感其恩德,为他建祠(即现在的元公寺)塑像,并尊称为“元福主”。

据瑞昌县志记载,佛道二教鼎盛时期,全市有寺观二百余处。

可以说,瑞昌剪纸与宗教文化几乎同时期出现在瑞昌大地上。

  宋代时,瑞昌南阳乡有一位聪慧美丽、剪纸技艺出众的邹姓姑娘。

一天,她正在窗下剪纸,便探头张望,正遇乡亲纸元福主”,向她求婚,姑游春。

恰巧,忽闻村中锣鼓喧们抬着“这一抬眼间,被元福主菩萨看中。

菩萨当时变成一只蜜蜂飞到姑娘耳边娘答应了他,告别双亲,随菩萨升天而去,也成了神。

乡亲们思念不已,就为她塑一金身,与元福主供在一起,尊这位剪纸之神为“邹氏太婆”。

并以其喜爱的剪纸装饰其身,特意挑选100名未婚的、剪纸手艺高超的姑娘制作由100种剪花组成的轿帘,称之为“百花帐”,挂在元福主和邹氏太婆面前,以纪念剪纸之神。

每隔几年,“百花帐”挂旧了,就组织做新的,在制作“百花帐”的同时,还要评选“花王”,周而复始,沿袭至今。

  瑞昌剪纸采取刚柔并济,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手法,又匠心独运地采用“非镂空”的反常技法,作品含蓄隽永,给人美的享受。

  瑞昌剪纸内容极为丰富。

过去,瑞昌剪纸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婚丧、制衣等领域,逢年过节、喜庆之日,心灵手巧的艺人们则用精巧的剪纸妆扮现场,烘托氛围,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或寄托某种情怀。

发展到后来,以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常见的品种有窗花、团花、喜字花、灯彩花、花边、戏剧道具、灵屋花圈等。

内容上大致有龙、凤、麒麟等传统图腾,狮、虎、猴、兔等吉祥动物,还有花、鸟、虫、鱼、神话戏剧人物等。

这些内容都有美好的寓意,如莲花表示清正廉洁,牡丹表示大富大贵,鲤鱼表示有利有余,松树表示长寿,竹子表示高洁等。

而“观音送子”、“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百鸟朝凤”、“仙人采桂”、“喜鹊登梅”、“鲤鱼戏莲”、“福禄寿”等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宗教题材丰富了剪纸内容,把瑞昌剪纸引入到一个新的境地。

如诸路菩萨、灶神、门神、天花娘娘、令公娘娘、土地公、土地婆等,都是剪纸爱好者的献艺对象。

  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

“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

几乎在每个乡村、每个行业都能见到剪纸高手。

她们往往仅凭一把剪刀信手剪来,无须画稿,酣畅淋漓地剪出复杂多变、栩栩如生的造型,高超的技艺使学过美术的人也叹为观止。

剪纸能手比比皆是,人才辈出,传承和发展着瑞昌剪纸艺术。

如剪纸老艺人王木莲(现瑞昌康仙庙住持)、柯雪英等,善剪神话传说、戏剧人物,造诣颇深,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闻名于赣鄂边境地区。

瑞昌文化馆干部吴志纯,从1958年起用30多年的时间致力于这一民间艺术的挖掘、研究与创新,把绘画、木刻的技巧有机地揉进剪纸之中,克服了以往民间剪纸难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缺陷,给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新的生命力。

1977年,他的剪纸作品《庐山会址》刊登在《全国版画》、《北京周刊》外文版上,以及《歌唱祖国》等100多幅作品在《文汇报》和其他刊物上刊出或获奖。

1978年,瑞昌在江西省第一个成立了剪纸协会,在各地成立了“民间剪纸协会”或“民间剪纸兴趣小组”,使瑞昌剪纸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1986年,江西省文化厅把瑞昌剪纸纳入“庐山之夏”文化艺术博览会专题展出;同年,又被中国剪纸研究会推荐100套剪纸作品在广交会上展出;1988年,吴志纯、张友清、周少瑞、江文秀等25名作者的41件作品收入中国15省市《雪花剪纸集》,同年有8件作品赴美国德克萨斯州展出并被收藏;1999年,应南昌市民俗博物馆之邀,在昌举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瑞昌剪纸作品展”。

据统计,自1985年以来,瑞昌市共有近800件剪纸作品入选省级以上的大赛和展出,进入国家级的作品有210多件,获省级以上奖项的作品有580多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瑞昌市针对瑞昌剪纸出现的“停滞”现状,果断采取措施促发展。

2004年,通过举办各种民间传统文化培训,比赛和巡回展出,促使朱朴光等一批剪纸艺人脱颖而出。

九江学院在夏畈镇建立了剪纸教学基地,办起了剪纸兴趣班,朱朴光被九江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兼工艺美术师,从而使剪纸这朵根植于瑞昌大地的民间艺术奇葩开放得更绚丽。

 

  瑞昌剪纸的兴盛,吸引了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简洁的内容肯定了瑞昌剪纸取得辉煌成就和艺术风格;《江西日报》、《剪纸艺术报》以大篇幅文章详细叙述瑞昌剪纸;《农民日报》、《星火》杂志、《大文化》杂志和《江西画报》以专版介绍瑞昌剪纸;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也采播过瑞昌剪纸专题新闻;1991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还将瑞昌剪纸拍成影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瑞昌民间剪纸艺术

摘要:

 民间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经一千多年历史而传承下来的瑞昌民间剪纸艺术,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手法。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瑞昌民间剪纸艺术缓慢的向前发展。

也曾经历过其发展的黄金时期。

素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的说法。

然而,近些年却由于各种原因而艰难生存,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剪纸这门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境地。

本文将先在叙述瑞昌剪纸艺术的历史沿革,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试阐明瑞昌剪纸艺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得以流传下来的原因,以及近些年在其艰难生存的情况下,各方面为传承这门民间艺术所做出的努力和瑞昌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出路何在。

最后将说明,民间艺术只有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瑞昌;剪纸艺术;“白花帐”;创新

 

一,历史沿革

 

 瑞昌剪纸起源于何时,许多专家.学者曾对此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1972年11月在瑞昌发掘的西晋古墓砖中,人们找到了瑞昌剪纸的历史雏形,古墓砖及陪葬陶器上的许多饰纹图案与今天剪纸的常用花纹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风格也如出一辙,对推断这一民间艺术的流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此,比较同意的看法认为,瑞昌剪纸的起源至少可以推到我国汉,晋两个朝代之间。

瑞昌剪纸发展到唐宋时期已根深叶茂,在民间得到很大的普及,成为其第一个繁荣时期。

唐宋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特别是道了两宋时期。

江西经济在此时期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宋时期江西人才辈出,文化繁荣。

文化的繁荣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间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某种信仰或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也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这个时期的社会情况。

瑞昌剪纸的神话传说便产生于其繁荣时期的宋朝,这个传说是这样的:

宋代瑞昌南阳乡有一个剪纸手艺高超,聪明美丽的邹姓姑娘,一天她在窗下剪纸,被过路的浴神元福主菩萨看中,菩萨变成一只蜜蜂飞到姑娘的身旁,向她求婚。

姑娘答应了他,告别了双亲,随他升天而去,也成为了神,即剪纸之神。

民间为祀奉这位剪纸之神,为她塑神像,与元福主菩萨供在一起。

如今南阳乡的这座千年古寺尚在。

人们尊称元福主菩萨身边的剪纸之神为“邹氏太婆”。

神话传说自然不能完全相信,然而在宋朝时期的瑞昌民间,能流传这样一位剪纸之神,并常年供奉,也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剪纸艺术的痴迷与崇拜。

 瑞昌市南阳乡几年一度的“百花帐”大型剪纸活动,便是对剪纸之神“邹氏太婆”的另外一种重要的供奉方式,则是挑选一百名未婚的剪纸手艺高超的姑娘,用剪纸刺绣作成“百花帐”挂在元福主菩萨和“邹氏太婆”面前。

隔几年帐挂旧了,就在挑选一百名剪纸姑娘做新的。

这样的大型活动也已经流传了一千年左右,至今不衰,成为瑞昌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

 唐宋之后的近千年中,江西的经济,文化一直都是在缓慢的向前发展,瑞昌剪纸艺术也经历了一个近千年的缓慢的发展过程,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后半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瑞昌民间剪纸艺术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瑞昌市文化馆对此专门投入了专门的人力和经费,对这个民间艺术进行了普查,收集和整理。

并通过举办创作培训班,学习班,举办作品展览,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会等措施来保护和继承。

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1978年,瑞昌成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剪纸委员会,并且在各乡镇也成立了“民间剪纸委员会”或“民间剪纸兴趣小组”。

到2005年6月,瑞昌市已成立了112个民间剪纸组织。

1986年,瑞昌剪纸被江西省文化厅纳入庐山之夏文化艺术博览会进行专题展出。

同年,又被中国剪纸研究会推荐100套剪纸作品在广交会上展出。

1988年,黄志纯等25名作者的41件作品收入中国15省市《雪花剪纸集》,同年,有8件作品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展出并被收藏。

1989年,瑞昌26位作者的39件作品被选入北京全国剪纸展览。

1999年,在南昌市举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瑞昌剪纸作品展”,20件参加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大展的剪纸作品全部获奖。

据统计,瑞昌市到现在为止,“已经有773件剪纸作品入选省级以上的大赛和展出,进入国家级的有21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的作品有758件”

(1)。

更值得注意的是,瑞昌市于1992年,1993年相继被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由省文化厅正式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对瑞昌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直至繁荣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瑞昌民间剪纸艺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还是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困局,此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将在稍后提出。

 

二, 独特的艺术风格

 

  

 瑞昌剪纸最初与“女红”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往往是从学做各种帽花,枕头花,帐帘花等女红中受到最初的启发。

这些剪花是女红中刺绣必备的纸样。

东汉纸发明以后,“才逐渐发展到脱离刺绣而成为独立欣赏的剪纸艺术品”(3)。

传统文化中,每逢年过节,新婚嫁娶,幼儿满月,生辰寿诞,死亡丧葬时,往往把剪纸艺术品作为礼物和信物送人,与生活紧密联系。

常见的品种有窗花,喜字花饰,花边,戏剧道具,灵屋,花圈等。

其内容也十分丰富,大致有龙,凤,麒麟等传统图腾;狮,虎,猴,兔等吉祥动物;还有花,鸟,虫,鱼,神话戏剧人物等。

如莲花表示清正廉洁;牡丹表示大富大贵;松树表示长寿等。

而“百鸟朝凤”,“喜鹊登梅”,“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题材千百年来在世袭的传承中重复出现。

 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古老的传承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其艺术风格也在这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瑞昌民间剪纸艺术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约1800年的历史。

瑞昌剪纸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瑞昌地处南北交汇处,经过漫长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进了南方的小巧和北方的粗犷,逐渐形成一种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既精巧,秀美,严谨,具有阴柔之美;又古朴,坚实,豪放,富有刚阳之气。

同时匠心独运地采用“非镂空”的手法,“含蓄而不失典雅,清丽,朦胧,神秘而又隽永,深刻”

瑞昌剪纸发展到唐宋时期已根深叶茂,在民间得到很大的普及,成为其第一个繁荣时期。

唐宋时期,经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