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450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3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docx

届邯郸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卷204要点

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Cl35.5Fe56Cu64

Ne20Na23Mg24K39Al27Ca40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破伤风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吸,其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B.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

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必须经过两层生物膜

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酸、碱性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B.配制斐林试剂时NaOH为CuS04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条件

C.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甲基绿、吡罗红进入细胞进行染色

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经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错误的是PM2.5进入人体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血液

4.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人的22号染色休约由5000万个碱基单位组成,分析发现22号染色体上约有545个基因,下列有关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由22号染色体DNA转录的mRNA分子中碱基约2500万个

B.神经细胞内的22号染色体DNA可转录出545种mRNA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在不断犮生变化

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重组

C.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是定向的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基因型均为Bb的豌豆种群,自交后代中出现了BB的个体,该豌豆种群发生了进化

6.某生物科研小组调查某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绘制了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随时间的推移物种①逐渐消失,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D.图中b→c段,物种②的种群密度变为相对稳定与其耐受弱光有关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为榶浆脱色和用双氧水漂白纸浆,其原理相同

B.铜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析氢腐蚀

C.用NaHCO3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

D.从海水中可以制取NaCl,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以制取金属Na

8.设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18g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②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4+

③1mol Na2O2中含有NA个阴离子

④1L1mol•L-1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⑤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⑥0.1molN2和0.3molH2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⑦60gSiO2晶体中含有硅氧键的数目为4NA

A.①③⑦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④⑤⑦

9.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氧化性:

Cl2>Br2>I2

B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

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

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气体中含有Cl2

10.组成和结构可用

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A.16种B.28种C.48种D.60种

11.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12.关于某有机物

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3molNa发生反应

B.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3molNaOH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

13.常温下,将amol•L-1CH3COOH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0<a<0.2,0<b<0.2)等体积混合。

下列有关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混合后溶液的pH=7,则c(Na+)=c(CH3COO-),且a略大于b

B.若a=2b,则c(CH3COO-)>c(Na+)>c(H+)>c(OH-)

C.若2a=b,则c(Na+)>c(CH3COO-)>c(OH-)>c(H+)

D.若混合溶液满足:

c(OH-)=c(H+)+c(CH3COOH),则可推出a=b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先的得0-分

14、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压不变,现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极板的电荷量Q的变化情况是(  )

A.C和Q均增大B.C增大,Q减小

C.C减小,Q增大D.C和Q均减小

15、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绳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移动过程中

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小B.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

C.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变小

16、探月工程三期飞行试验器于2014年100月24日2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试验器飞抵距月球6万千米附近进入月球引力影响区,开始在月球近旁转向飞行,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2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B.飞行试验器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C.飞行试验器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17、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相同细环相距一定距离,同轴放置,x1、x2为两环的圆心,两环分别带有均匀分布的等量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两细环的圆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点的场强沿x轴正方向B.x2点的场强沿x轴正方向

C.x1、x2之间沿x轴正方向电势逐渐升高

D.x1、x2之间沿x轴正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18、如图所示,半径可变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轨道的末端B处切线水平,现将一小物体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若保持圆心的位置不变,改变圆弧轨道的半径(不超过圆心离地的高度).半径越大,小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越大B.平抛的水平位移越大

C.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加速度越大

D.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

19、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m的小球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固定在天花板上、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O,连接小球A和小球B,虚线OC水平,此时连接小球A的细绳与水平的夹角为60°,小球A恰能保持静止.现在小球B的下端再挂一个小球Q,小球A可从图示位置上升并恰好能到达C处.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球B质量为

B.小球B质量为

C.小球A到达C处时的加速度为0

D.小球A到达C处时的加速度为g

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灯泡L1、L2和含有铁芯的线圈L,输电线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断开,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灯泡L1能发光.要使灯泡L1变亮,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向上滑动PB.闭合开关S

C.抽出线圈中的铁芯D.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2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光滑的长直平行金属导轨MN、PQ,电阻忽略不计,导轨间距离为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质量均为m的两根金属a、b放置在导轨上,a、b接入电路的电阻均为R.轻质弹簧的左端与b杆连接,右端固定.开始时a杆以初速度v0.向静止的b杆运动,当a杆向右的速度为v时,b杆向右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m,此过程中a杆产生的焦耳热为Q,两杆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则b杆达到最大速度时(  )

A.b杆受到弹簧的弹力为

B.a杆受到的安培力为

C.a、b杆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量为Q

D.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在m1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

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重力加速度取9.8m/s2,所有的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根据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1)在打0~5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0.58J.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0.60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某同学作出了

v2-h图象,则由图线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9.7m/s2.

23、现要比较准确测量电压表V1(0-3V,内阻约为3kΩ)的内阻RV.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0~0.6A,内阻约0.1Ω)

B.电压表V2(0~9V,内阻约10kΩ)

C.定值电阻R1(阻值为6kΩ)

D.定值电阻R2(阻值为600Ω)

E.滑动变阻器R(0~20Ω)

F.直流电源(10V,内阻可不计)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A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该设计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原因是被测电流太小;

②B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测量电路完成了实验,则(Ⅰ)定值电阻应选R1(选填“R1”或“R2”);

(Ⅱ)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丙图中完成电路的连接;

(Ⅲ)在实验中测得若干组电压表V1、V2的读数U1、U2,画出U2、U1图线如图丁所示,并求出图线的斜率k=2.8,则可求出RV=3.33k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24、如图为一娱乐节目中的某个通关环节示意图,参赛选手从高台上以一定的速度水平跳出,落到水中的平台上才能进入下一通关环节.图中高台离水面高h=3.2m,平台距离高台l1=4.8m,平台宽度为l2=1.6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

(1)选手要落到平台上,水平跳出的速度至少为多少?

(2)某质量为50kg的选手因跳出的速度太大,刚好从平台的右侧边缘落入水中,求选手刚落水时的动能

25、如图所示,在xoy直角坐标平面内-0.05m≤x<0的区域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4T,0≤x≤0.08m的区域有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在x轴上坐标为(-0.05m,0)的S点有一粒子源,它一次能沿纸面同时向磁场内每个方向发射一个比荷q/m=5×107C/kg,速率v0=2×106m/s的带正电粒子.若粒子源只发射一次,其中只有一个粒子Z恰能到达电场的右边界,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保留根号).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

(2)粒子Z从S发射时的速度方向与磁场左边界的夹角θ;

(3)第一次经过y轴的所有粒子中,位置最高的粒子P的坐标;

(4)若粒子P到达y轴瞬间电场突然反向,求粒子P到达电场右边界时的速度

26.(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

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

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

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和d中承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饱和Na2SO3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石灰水④无水CuSO4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__;

a.低温、高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

乙醚34℃,1-丁醇 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_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_,操作3为______。

27.(14分)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锰,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Mn(OH)2

Fe(OH)2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时

8.3

6.3

2.7

4.7

完全沉淀时

9.8

8.3

3.7

6.7

注:

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含杂质的菱锰矿使用前需将其粉碎,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盐酸溶解Mn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向溶液1中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滤液2中加入稍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以除去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将MnCl2转化为MnO2的一种方法是氧化法.其具体做法是用酸化的NaClO3溶液将MnCl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Mn2++2ClO3-+____=____+____+____;

(5)将MnCl2转化为MnO2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

①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②若在上述Mn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NO3)2粉末,则无Cl2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8.(15分)I.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O

C-O

C-H

H-H

O-H

键能/kJ•mol-1

745

351

415

436

462

则CO2(g)+3H2(g)⇌CH3OH(g)+H2O(g)△H=________kJ•mol-1;

Ⅱ.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

CH3OCH3(g)+3H2O(l)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②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投料比

,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700K投料比

=2时,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a=______;

(3)某温度下,向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g)与H2(g)发生上述反应,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二氧化碳的浓度      B.容器中的压强

C.气体的密度          D.CH3OCH3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4)某温度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改变起始时加入各物质的量,在不同的压强下,平衡时CH3OCH3(g)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P1

P2

P3

I.2.0molCO26.0molH2

0.10mol

0.04mol

0.02mol

Ⅱ.1.0molCO23.0molH2

X1

Y1

Z1

Ⅲ.1.0molCH3OCH33.0molH2O

X2

Y3

Z2

①P1________P2(填“>”“<”或“=”)

②X1=________

③P2下Ⅲ中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9.(9分)如图一所示,白光透过三棱镜后会按波长不同分散成为七色条带。

现有多个图二所示的装置,A是活塞,B是玻璃罩,C是某植物,D是清水,E是红色水滴,F是带刻度尺的水平玻璃管,各个装置中植物的大小、生理状态都相同。

将7套上述装置分别放在图一的1、2、3、4、5、6、7处,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且处于严格的最适状态,24小时后读取数据。

每个装置红色液滴对应的初始刻度为0零刻度右侧记为正值,零刻度左侧记为负值。

(1)图二装置实际上无法准确得到想要的数据,请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能用于该实验测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

需要改动或添加的地方有:

①将7个装置中D里的清水改为。

②为排出无关变量的影响,增加将装置中的C换成已经死亡的同样大小的植物的对照组。

③添加一个相同装置用于测量呼吸速率,D里的溶液应为且将其置于中。

(2)如果改进①中的某装置在某条件光照下所读数据是0,说明在此光照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如果改动①中的某装置在某条件光照下所读数据是3,③添加的装置中所读数据是-2,则该植物在该光照条件下的真光合速率是______.

(3)图三中Ⅰ~Ⅴ表示该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三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用图中数字表示),能在破伤风芽孢杆菌细胞中进行的过程是(用图中数字表示)。

②请写出Ⅰ、Ⅱ过程的总反应式:

(4)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30.(9分)下图为人体内的部分生理变化过程(字母表示器官或细跑,数字代表激素:

)请据图问答下列相关问题([]中填字母或数字):

(1)人体产生成冷觉的部位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

(2)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有关。

(3)人在寒冷环境比在炎热环境精力更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人在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

冬天。

(4)③对C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能使C的代谢速率;另一方面能C的分泌功能。

(5)图中的E主要是指。

在血糖调节方面,与④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31.(11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以及两种病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

有甲病,无乙病

人教

无甲病、有乙病

人数

有甲病、有乙病

人数

无甲病、无乙病

人教

男性

280

250

5

4465

女性

281

17

2

4700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如果该人群中带有乙病基因的杂合体有52人,则人群中乙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2)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谱系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①Ⅲ-3的基因型是。

②以上述判断为基础,如

—?

是男孩,他患甲病的几率是,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的几率为。

(3)下图为该家族中正常人和患者甲病致病基因DNA测序结果,据图分析,患者甲病致病基因突变的原因是图中,由此引起的,从而引起人患病。

(4)研究发现,该家族有一女患者的甲病致病基因第327密码子处由于单个碱基(C)的缺失,使第326密码子后的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原有22个氨基酸的肽链末端延长为32个氨基酸,请解释原因。

(2分)

32.(10分)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统的生物群落:

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

图3所示为喿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在图中用箭头的形式补充完整:

(2)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

(3)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

1,丙摄取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kg生物量,则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kg。

(4)图3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