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204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docx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资料

内蒙古医科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学生姓名刘威

学号 200805031026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2010级公共(卫生)事业

管理专业双学位班

指导教师 段莉敏

二O一二年六月五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当代大学生不良心理现状表现1

(一)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2

(二)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2

(三)厌学心理严重3

(四)持有错误的恋爱观4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症状产生的原因4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4

(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和盲区4

(三)受网络等不良信息的影响5

三、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途径5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6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6

(四)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沟通,全方位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6

(五)学生应积极加强自身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7

ABSTRACT9

 

从校园恶性事件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刘威

内蒙古医学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呼和浩特010059

摘要:

本文归纳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及产生原因,并对此做出了剖析。

提出了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使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分析

2006年2月19日,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校园惨案。

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大学。

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

2月17日那天,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宿舍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肢解,随后弃尸野外。

2010年3月6日,大通县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张某某到大通县公安局自首,称其将同学王某某捅伤。

3月6日11时许,张某某在教室里写信,王某某在旁边看了一下,张某某随即回头骂了一句脏话,引起王某某的不满,两人遂发生争吵。

张某某回家取了一把匕首,在校门口伺机进行报复。

13时许,张某某拦住从学校出来的王某某并持刀向其左肋处猛刺一刀,王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4年6月17日,原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昆明中级法院一审被判死刑。

案发前的某一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

马加爵一直十分看中这个好朋友,受不了邵瑞杰和龚博用讽刺的语气污蔑他。

这些话使马加爵动了杀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

6月13日晚,为了清理障碍,马加爵用石工锤杀死暂住进他们宿舍的唐学李。

14日晚,邵瑞杰遇害。

15日中午与晚上杨开红和龚博惨遭马加爵毒手。

近年来,校园恶性事件、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发展等方面。

恶性事件对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其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由家庭经济、性格发展偏差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弱势学生。

他们表现为心理脆弱、情感偏激,耐挫折能力、自主自立能力欠缺,偏狭固执,消极应付,嫉妒心强,自暴自弃,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等。

这些有心结的学生如迷路的羔羊,在自我困惑的深渊中独自挣扎。

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直至恶性事件的产生。

一、当代大学生不良心理现状表现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

如何促使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人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因为,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等。

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

进人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

1.在思想上的不适应

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

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

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

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2.在生活上的不适应

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3.在学习上的不适应

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二)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

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焦虑、自卑、怯懦、自傲及冷漠是大学生择业时经常出现的心里障碍。

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经常对就业悲观失望,精神负担沉重,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走向极端。

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

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三)厌学心理严重

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外,还与外部因素,即教育管理、教师教法、学校小环境、社会大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1.学生自身因素

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学习感到吃力,因学习落后而失去信心,产生厌学。

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听不懂课、不会记笔记、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受失败感的驱使,索性放弃学习。

另外,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感到专业无聊。

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好,而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志愿。

不喜欢自己现学的专业,长期带着负面情绪学习,从而潜意识反射性厌学。

2.外部因素

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

高校扩招后,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的教育资源

被迅速稀释,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方式死板,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材内容陈旧,教学不严谨,导致学生屡屡逃课。

其次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专业不对口,学生学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应用,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劲头,也让一些学生对未来充满畏惧感。

一些学生自嘲说,大学生到处都是,有什么用?

这些学生一味自艾自叹,甚而消极失望,自暴自弃,产生极度厌学情绪。

再次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

在就算好好学习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朋友,掌握一些“经商之道”。

(四)持有错误的恋爱观

1.恋爱功利化

当代大学生不少的恋爱对象选择标准非常现实。

把感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上,或以自己家庭的优越条件为资本.视对方家庭条件为双方感情的基础。

这类学生相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做小三,不嫁穷男”。

功利化的恋爱观成为了高校常见的现象。

2.恋爱从众化

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时候大家都不想,班级里偶尔有一对,大家好奇几天;有时候却几乎都有了对象。

恋爱从众化是现代大学生恋爱问题中的普遍现象。

看着别人腻腻歪歪,卿卿我我的,有几人能视而不见呢?

恋爱从众心理经常发生在缺乏己见、坚韧性不强、应激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不强、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依赖性强等的学生当中。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症状产生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铺面提高,但是,改革的深入带来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的深刻调整,也加重了人们的心理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许多高校实现强强联合,在合并中做大做强,招生分配制度由“两包”改“两自”,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压力。

就业与大学生的前途、利益直接相关,成为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和盲区

学校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只注重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基于人道主义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培育,是关注学生“灵魂”的教育,高尚的情感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都根植于基本的情感品质中;而道德教育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是以心理教育目标为基石的教育。

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基本呈现以下几种状态:

重共性化教育轻个性化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物质扶贫轻精神扶贫、重精英教育轻底线教育。

(三)受网络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信息社会,由于信息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以网络为代表的社会传媒既传播有用的健康信息,也传播着垃圾信息和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不健康的信息既包括暴力游戏,还有色情小电影,以及其他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所谓网络文学。

这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尤其是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迷恋上网络以后,由于个人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对社会、对别人的理解只能从网络电影、图片、游戏中获得,在这样的虚拟环境里,很容易使人们将隐藏很深的东西被激发出来。

马加爵就是受暴力游戏的影响,将杀人也当成一种游戏,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三、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途径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

新时期,国家需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等协调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其中,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中,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复杂和繁重,工作也日益艰巨。

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和造就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和具体,大学生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

根据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各高校应尽快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包括班主任和辅导员也应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便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高校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等的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样,就扩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增强了这支队伍的力量。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对大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浓缩社会,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它是一种适合高校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大学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就必须着力培养有学校特点的大学精神,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增强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社团活动等,通过校报、广播站、闭路电视、橱窗、宣传栏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加深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和控制,决不允许腐败没落的东西污染学生的身心。

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练,从而铸就健康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

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沟通,全方位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

三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影响非常重要,如何做好三者的协调和配合,是社会工作者、教师、家长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在对待大学生心理教育上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

高校教育比较特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比较自由,自己的休闲活动时间比较多,所以许多心理问题不仅源自学校,也源自家庭和社会,学校与家长应及时互相沟通,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加以疏导,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另外,学校还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及时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保证大学生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只有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才能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与希望,为了使每一位高校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高校有必要将大学生心理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学校应主动做到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与家长沟通,全面反馈学生状态,共同商讨学生成长计划,特别是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应加强关注力度,及时与家庭共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这也是减少不良事件、科学育人的有效途径。

(五)学生应积极加强自身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为达到这一目标,大学生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

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

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最后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心理健康。

首先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人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均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这时他们必须及时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注意转移、目标升华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社会生活多样性、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关注,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真正培养出不仅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梅,段大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工科大学生健全人格.2003(01).

[2]刘慧.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与职业,2003.

[3]王栋臣,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4]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

67-68.

[5]张建民,杨映兰.浅析大学生抑郁症形成原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5):

148-151.

[6]刘玉娟,王振忠.强迫症的成因探索[J].冀东学刊,1995,(4).

[7]田玉河:

《浅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第3期.

[8]贾立平,王起友,王伟: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PsychologicalSituation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andItsCountermeasuresthroughtheCriminalCasesinUniversity

LiuWei

PublicHealthServicesManagementofInnerMongoliaMedicalCollege

Hohhot010059

ABSTRACT

Thispaperconcludesthecurrentpsychologicalsituationof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exploresthecauseofitandanalysisthisissue.Italsoputsforwardthespecificmeasurestobereinforcedinenhancingthequalityofthecollegestudents,makingthemtobequalifiedandcompetentpeoplewithgoodPsychology.

KeyWords:

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Situation;Countermeasures;Analys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