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形成:
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
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
《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
(1)含义:
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初唐:
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3)中唐:
白居易。
[误区警示]《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
《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繁荣原因
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增加,市井生活的需要。
(2)演变
①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
②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3)特点:
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能够歌唱。
(4)代表人物:
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
2.元曲
(1)形成:
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特点:
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
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知识点拨]
(1)诗:
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
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3)曲:
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三、明清小说
1.兴起: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
唐朝的传奇和宋朝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3.繁荣
(1)背景
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代表作品
①四大名著:
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②其他: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误区警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通俗文学作品,以描述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生活、情感为多,而反映下层人民生活、情感的较少。
主题一 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特点
1.屈原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1)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采用楚国的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
“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屈原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诗作传入西方许多国家,被译成多国文字,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2.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3.李白与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有何不同?
李白诗歌想象丰富,韵调清新激越,风格雄奇豪迈,语言明快生动,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白居易诗歌采用现实主义写实手法,讽刺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贪婪。
材料一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论语》
材料二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历代词话》卷五《宋二》
(1)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思无邪”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 《诗经》中的风,内容丰富,或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与压迫,或赞颂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而深刻。
(2)材料二中,宋词出现哪两派?
试比较两派的主要差异。
答案 ①派别:
豪放派和婉约派。
②差异:
豪放派风格豪放,气势雄伟,如苏轼与辛弃疾;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如柳永、李清照。
(3)以上材料说明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作家本身。
社会环境是第一要素,作家是第二要素,其中社会环境决定了作家因素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文学成就归纳为“二、六、七”
主题二 古代文学体现的时代特点
1.唐诗繁荣的原因
(1)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4)中唐以后,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提供了另一种社会基础。
2.词曲在宋元流行的原因
(1)城市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民生活的需要。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苏轼和辛弃疾两人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
苏轼的词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的感受;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豪放派的风格,其叙述的事件多与军事有关,词风沉郁悲凉,反映了南宋偏安江南,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怀。
4.明清小说的种类
明清小说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明清时期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分为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公案小说、世情小说、志怪传奇类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等。
如《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属于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儒林外史》属于写实性的讽刺小说、《红楼梦》属于现实小说、《聊斋志异》属于志怪传奇类小说等。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屈原的诗歌体裁有何主要文学特色?
答案 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2)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
答案 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3)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 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表格法记忆、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
时期
时代特色
先秦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诗经》《离骚》成册。
秦汉
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汉赋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隋唐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法度规范成为社会的需要,文化全面繁荣;中唐以后,政治黑暗,出现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
宋元
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间通俗文化繁荣,出现众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话本和词兴起。
明清
封建制度盛极而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出现许多描写日常生活、人情世俗的艺术作品。
1.《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风”是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华丽的词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答案 A
解析 《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它的风格是写实的,不是浪漫主义的,也不是词藻华丽的,其多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
2.“偏重于咏物写志,词藻华丽,讲究对仗”是下列哪一文体的特点( )
A.汉赋B.唐诗
C.宋词D.元曲
答案 A
解析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唐诗风格多样,讲究格律规范;宋词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元曲雅俗共赏,抒情叙事兼长。
题干意思与A项符合。
3.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汉族文人郁郁不得志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 A
解析 “明白如话”说明元曲通俗易懂,贴近市民百姓生活,富有时代气息,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材料不符。
4.明清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 )
A.诗B.词C.赋D.小说
答案 D
解析 A项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B项是宋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C项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明清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小说。
5.下列四部名著在明清时代最有可能被列为“禁书”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趋向衰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严厉镇压人民的反抗,而《水浒传》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所以最有可能被列为“禁书”。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
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
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驾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
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
(1)现象:
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
特征:
大一统。
(2)原因:
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特点:
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因素:
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4)趋势:
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认识:
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
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
第
(2)问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
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
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
第(4)问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已经下移。
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
基础巩固
1.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D.理想主义
答案 A
解析 《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源头。
2.“其作品往往以帝王游猎为题材,极力描写皇家苑囿的广阔,林木的繁盛,禽兽的众多,游猎场面的壮观,以及音乐美女之盛。
”这里评论的文学体裁是( )
A.原始歌谣B.骚体
C.唐诗D.汉赋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反映出写作中的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场面宏大,可以判断出这是汉赋的创作风格。
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 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注意时间“宋代”。
发明了造纸技术是在汉代;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是在隋代,故排除①③;②④发生在宋代。
4.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认为,某词作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
”该作者应是( )
A.李煜B.柳永
C.苏轼D.李清照
答案 C
解析 宋词风格有婉约、豪放之分,而苏轼则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题干材料明显反映了词风由婉约转向豪放,故C项符合题意。
5.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
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答案 B
解析 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故均可排除;B项反映了杜甫针对国都沦丧、城池被陷,虽然山河依旧,但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体现的是诗人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符合题意要求。
故B项为正确答案。
6.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 )
A.《红楼梦》B.《水浒传》
C.《三国演义》D.《西游记》
答案 A
解析 《红楼梦》是明清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峰之作。
能力提升
7.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
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D.提供了研究公元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答案 D
解析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8.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孟浩然B.杜甫
C.李白D.王维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引文“最强音”“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分析,体现了该诗人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因此应选C项。
9.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诗经》书影 图二 屈子行吟图
图三 李白 图四 杜甫
请回答:
(1)请把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归类,并说明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
(2)图二、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
为什么?
(3)图一、二和图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哪两个时期?
答案
(1)图一、四反映的是诗歌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图二、三反映的是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则是夸张、想象丰富、张扬个性等。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
因为屈原、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诗人对统治者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图一、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奠基时期,图三、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最繁荣时期。
学思之窗
提示 有影响。
《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
如在政治领域,楚辞中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奋勇前进;经济领域,屈原的文化遗产带动了湖北旅游等经济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
(1)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
奠定了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延伸
提示 这首词描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和横戈跃马的军旅生活,以及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壮志。
反映了南宋时期金兵入侵,人民生活困苦,宋金交战,战乱不已的历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