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464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docx

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稿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28日在XX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X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XX发展历程上很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强县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难奋进、顽强拼搏,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冲击、自然灾害频发等严峻考验,战胜了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实现了“十一五”的完美收官,取得了“十二五”的精彩开局。

五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全县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6.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0亿元,增长2.1倍;财政总收入由1.65亿元增加到7.5亿元,增长3.5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6787万元增加到4.15亿元,增长5.1倍;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是前五年的4.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亿元,比2006年增长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元,比2006年增加5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10元,比2006年增加2565元。

XX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排名中由2006年的64位上升到2010年的40位,四年前进24位,荣获2010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称号。

五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352738调整为234037,第二产业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业经济规模扩张、效益提升。

以XX余家湖XX工业园、XXXX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代表的“飞地经济”蓄势待发,城区精细XX业园、牌坊湾农产品加工园和马桥XX业园建设扎实推进。

XX业产值五年增长5.9倍,达到40亿元。

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快速崛起,水电工业持续壮大,机械、建材、轻工等行业都实现了新的发展。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26家。

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是2006年的4倍。

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粮油增产增收。

核桃产业迅速壮大,茶叶产业基地扩大到12万亩,烟叶面积稳定在6万亩,袋栽食用菌发展到7700万袋,生猪出栏达到45万头,商品肉鸭出笼达到600万只。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到94个,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九路寨大峡谷、尧治河等重点景区建设相继开工,旅游大开发的序幕全面拉开。

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通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配送中心、集镇超市和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全覆盖,城乡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活力日益显现。

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扎实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三项改革,迅速壮大建投公司、担保公司实力,积极化解过渡湾电站贷款等政府债务,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深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恢复了建设银行,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XX连续四届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

全县金融机构五年累放贷款63.3亿元,比前五年翻了一番。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不断完善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全面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

扎实做好国企改革收尾工作,对原惠东公司、化矿公司以及外贸等23家改制企业下岗职工进行了妥善安置。

大力引导能人办企业、百姓置家业、干部创事业,五年新增民营经济组织4600户,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发展体制机制逐步理顺。

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战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开发格局。

五年引进外来投资企业120个,新上各类项目32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6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五年直接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外贸出口3550万美元,分别是前五年的2.8倍和2.3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五年来,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坚持一年一批重点工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全面完成了城市、乡镇总体规划二轮修编,启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投资1.2亿元对光千南路、迎宾路、清溪路等城市主干道进行了综合改造。

顺利完成了城区堤防、沿河公园景观、两级橡胶坝、牌坊湾堤防加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市政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生活环境。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县城始终保持“省级文明城市”殊荣。

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马桥、歇马、马良等集镇设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龙坪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抢抓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机遇,认真实施“双低”改造、烟水配套、“一建三改”等强农惠农项目,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涌现出黄堡305省道沿线、襄关线、保宜线等一批新农村示范区,建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村容整洁的居民新村。

积极支持谷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改造干线公路127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1139公里。

完成黄土坪、马桥变电站增容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争取220千伏翁泉变电站立项。

大力加强互联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大大增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五年来,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集中有限财力投入民生,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完成了207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帮助7.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五年累计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2409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8万人,帮助698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

扎实开展新农合、新农保试点工作,农民参合率达到99.3%,参保率达到98.9%。

将村主职干部、改制企业职工和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将城镇居民纳入医疗保障,全县“五险”保障人数净增7.3万人,达到10.9万人。

不断扩大城乡低保受益面,提高保障标准。

累计对7万余名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对象实行了医疗救助。

启动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改扩建农村福利院13所。

深入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0.5万名农村群众饮水难题,累计投入9800万元建设金盘洞水库。

大力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较好地缓解了城区居民“吃菜贵”问题。

建成城市廉租房911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28户、扶贫搬迁3700户,帮助1890户受灾群众重建新房。

自2008年起,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兑现公务员津补贴,干部职工工资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山区群众普遍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五年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XX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连续三次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合格县考核。

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普九”债务化解任务,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长足发展,“两基”工作代表XX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实现了XX县内学生考上北大“零”的突破。

新建、改扩建县乡医疗机构用房6.5万平方米,对所有村级卫生室进行了改造,认真实施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镇村医疗机构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得到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始终位居省市前列。

建成了一批文化体育惠民工程,《荆山楚源》成为XX旅游文化品牌。

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力度加大,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顺利完成。

县、乡、村信访维稳联动机制逐步健全,各类矛盾得到及时妥善化解,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和谐稳定。

物价、移民、气象、人防、编制、档案、修志、妇女儿童、残疾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民武装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年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强化,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民主议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立和完善了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听证、公示制度,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程度不断提高。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复议经验在全国推广。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方式,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村民自治和社区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五五”普法通过检查验收。

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网站群建设初见成效,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办复率达100%。

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树立了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即将过去的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目标,努力应对银根紧缩、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集中精力兴产业,千方百计抓招商,全力以赴搞建设,不遗余力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预计实现生产总值可比增长17%,财政总收入增长6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816元和697元。

各位代表!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的五年,是战胜各种困难、经受严峻考验、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我县历史上经济社会进步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为XX崛起而奋斗的伟大壮举;五年的辉煌成就,标志着XX发展迈入了全面提速、跨越赶超的崭新阶段。

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县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务实、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来XX投资创业、为XX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企业家和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业绩令人振奋,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

五年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新时期政府工作,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咬定目标不放松,追求跨越不止步;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动力,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眼光谋求突破,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必须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敞开山门扩大招商,做大做强做实投资,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必须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高度重视民利民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各类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经济总量偏小,实现跨越赶超的压力较大;产业发展的层次不高,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交通、电力等瓶颈制约短期内依然存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困难仍然较多;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收入较低,深入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招商成效需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需进一步提速,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

对此,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美丽富饶新XX的关键五年,也是XX加快“弯道超越”、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五年。

虽然宏观政策环境趋紧、区域竞争异常激烈、各种挑战越发严峻,但我们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全省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等重大政策惠泽XX,为我们争取项目、扩大投资、加快发展增添了动力;市委、市政府把XX纳入“四个XX”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明确要求XX建成绿色XX示范区和都市XX“后花园”,为我们突破性发展园区经济、开发生态旅游、开展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发展思路日益完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为我们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创造了条件;“十二五”期间,四条高速公路将在我县汇集,长期制约XX发展的交通瓶颈将有效缓解,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将全面彰显。

只要我们坚定建设美丽富饶新XX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不松劲、不懈怠,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跨越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跨越!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经济强县战略,大力推进以XX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结构大调整,突破性发展经济产业园,着力打造都市XX“后花园”,构建“两园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设绿色XX示范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把XX建成中国中部地区最富魅力、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璀璨明珠。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8.3%;财政总收入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2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3亿元,年均增长20%;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年均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年均增长16.3%;争取城镇化率达到50%。

主要约束性指标为: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着力构建跨越发展新支撑。

坚持以工业引领跨越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园区平台,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

一是建设工业园区。

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工作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通过三至五年努力,把XX余家湖XX工业园打造成为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百亿级”现代工业示范园区;把XXXX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成为“千亿级”XX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改造提升城区精细XX业园,并逐步引导企业转移集聚。

二是培育骨干企业。

把大企业、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把最优质的资源向最优秀的企业倾斜,全力支持龙蟒、兴发、尧治河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

力争到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

三是壮大支柱产业。

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趋势,立足XX实际,着力构建以XX、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百亿产业”为龙头,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水电、机械、建材、轻工业为补充的县域工业产业集群。

到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20亿元,实现增加值90亿元。

(二)大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新发展。

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力争到2016年,全县建成高产优质茶园15万亩,发展袋栽食用菌1亿袋,出栏生猪100万头,出笼商品肉鸭5000万只。

核桃产业紧盯60万亩目标不放松,努力建成40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

巩固发展烟叶和蔬菜产业,扶持发展中药材、桑蚕等传统产业,为打造百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提供原料保障。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安全监测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一统市场的大产业格局。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大兴农田水利,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建立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生产发展的积极性。

深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力争到2016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

(三)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牢固树立“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理念,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

坚持城市规划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按照“南北拓展、东西呼应、山水融合”的原则和4A级景区的标准,做好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将县城规划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10万人以上。

认真做好集镇规划修编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按照“一轴、两线、三区、四园”的发展思路,大手笔推进城市建设。

加快清溪河上下游开发,新建六级橡胶坝和沿河景观带,形成10公里的“中国楚文化第一长廊”,让有水的地方都成为景观。

改建提升牌坊湾至温泉旅游公路,启动环城路建设,形成两条旅游观光线。

集中力量改造旧城核心区,分期分批实施牌坊湾、温泉小镇、万年山等新区建设,提升官山森林公园度假区,高标准建设熊绎大道、综合物流园、旅游商品文化街及高档娱乐休闲健身场所,配套完善五星级宾馆、体育馆、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电影院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气供暖等市政设施,加快实施余家坪片区“城中村”改造,形成新旧城区组团式发展格局。

建成紫薇林、牡丹园、蜡梅岭、杜鹃山四个专业花卉园。

扎实推进“城管革命”,全面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构建“大城管”格局。

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把XX县城打造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富魅力、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山水园林城市。

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

努力将城关建成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将黄堡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把马桥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山区小城市,将歇马、马良、寺坪建成综合发展型集镇,将两峪、店垭建成特色产业型集镇,将龙坪、后坪、过渡湾建成生态旅游型集镇,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集镇群。

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面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天然林保护,抓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争创“全国生态县”。

深入开展宜居村庄创建活动,建成100个生态新村。

力争圆满完成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任务,争创全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和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四)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业,全力打造都市XX“后花园”。

把旅游业作为打造绿色XX示范区的战略支点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加速推进旅游资源富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

主动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布局,加快建设九路寨大峡谷、温泉小镇、尧治河、五道峡、野花谷五大旅游区,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旅游名镇名村。

深入发掘早期荆楚文化,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不断丰富旅游内涵。

以“XX好山水·温泉九路寨”为主题形象,广泛宣传推介XX,高水平策划节会活动,积极开拓客源市场,打响XX旅游品牌,提升XX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全面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增强跨越发展新活力。

敞开山门,解放思想,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

进一步放宽民资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

支持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

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坚定不移地扩大招商,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百亿元项目顶天立地、亿元项目遍地开花、千万元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不断做大做强做实投资。

力争五年完成招商引资实际投资2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0%。

紧盯国家政策趋向和投资重点,精心策划、储备和申报一批支撑XX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

全面加快以高速公路、220千伏翁泉变电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把XX打造成为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洼地”。

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六)大力加强和谐XX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向群众倾斜。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为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打好基础。

积极帮助农民、企业职工和城乡困难家庭增加收入,适当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水平。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加快城市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力度,帮助更多的城乡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难问题。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和老龄人口保障服务水平,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提高全县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改革,全面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继续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强法制教育,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统筹抓好审计、统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妇女儿童、人民武装、拥军优属等工作,促进各类社会事业共同发展。

我们坚信,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XX经济实力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强,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一个充满活力、美丽富饶、和谐繁荣的新XX必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2012年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各位代表!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局之年。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实现生产总值60亿元,可比增长17%;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增长13%;直接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5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510元,增长17%;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市考核要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12年,我们将全力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工业经济提速提质。

举全县之力加快园区建设。

科学修订XX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园区产业分类规划,加速推进XX余家湖XX工业园主干路网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牌坊湾农产品加工园“五通一平”建设,完成周湾XX业园入园道路硬化,打造高标准园区平台。

抓紧实施重点项目。

积极支持龙蟒“360”、兴发“122”一期工程尽快开工,加快推进楚磷、春祥、北京绿墙等企业项目建设,促进尧治河精细磷酸盐、楚烽万吨黄磷等项目全面投产,力争全年投产项目达到20个。

深入实施企业成长工程。

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加快发展,确保尧治河股份公司如期上市。

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家,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

(二)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新建核桃基地10万亩、高产优质茶园1万亩;新增肉鸭养殖规模1000万只,生猪出栏增加10万头;新增袋栽食用菌1000万袋,培植标准化食用菌示范基地100个、示范户500户;落实烟叶面积6万亩;新发展蔬菜面积1万亩、药材面积1万亩。

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促进荆山锦茶叶、富襄肉鸭、美莱家纺、澳立蜂业等企业新上项目、扩大规模,支持帝豪中药材、中坪葛业等企业加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