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349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评估检测三.docx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三)

必修2第5~7章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预测题)吸烟有害健康,烟叶中有镭226、钋222、铅210等放射性物质,一位每天吸一包烟的人,其肺部所接受的放射性相当于200次X射线辐射,镭、钋、铅本身就是致癌物质,放射性辐射更是致癌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物质致癌的原因是()

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

B.DNA中碱基对的减少

C.DNA中碱基对的增加

D.遗传物质结构的改变

2.(2012·安徽联考)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其随机性表现在()

①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③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④DNA复制、转录、翻译时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④

3.(2012·安徽联考)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C.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诱变育种过程能创造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

4.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没有改变DNA的空间结构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

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要

5.(易错题)下列有关单倍体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B.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体细胞中不可能含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

D.体细胞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6.下列有关共同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是指各种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一起进化

B.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对捕食者无此作用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D.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没有影响

7.为调查可变性红斑角化症遗传方式并绘制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先调查基因型频率,再确定遗传方式

C.通常建立系谱图必需的信息不包括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8.(2012·舒城模拟)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A.②→③→④B.③→④→①

C.①→②→④D.①→③→④

9.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10.如图为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时期合成蛋白质为DNA复制准备了条件

B.c时期mRNA因b时期DNA含量增加而增加

C.诱变育种过程中诱变剂在b时期发挥作用

D.杂交育种中基因重组发生在d时期

11.(2012·洛阳模拟)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

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③⑤

12.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

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

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

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

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13.(预测题)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之前,染色体必须断裂。

断裂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时间不同,造成的结果不同。

如果在染色体复制之前发生断裂,会造成()

A.断裂以后,如果发生断裂的两段染色体在断裂处原位愈合,仍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分裂期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发生改变

C.分裂期的一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发生改变

D.分裂期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

14.(2012·敦化模拟)在一个数量足够大的种群中,下列因素不改变基因频率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由于体型和正常人的差异很难找到配偶

B.雄羚羊之间为争夺雌羚羊发生争斗

C.小麦通常自花传粉,不能自由交配

D.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发生基因突变

15.(2012·郑州模拟)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

A.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B.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

C.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

D.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16.如图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Ⅰ2不含甲病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

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5可能携带两种

致病基因

D.Ⅰ1与Ⅰ2再生一个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6

17.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B.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C.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后,营养成分必然增加

D.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18.(2012·鹰潭模拟)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则关于以上两种情况,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属于基因突变,且两种情况都发生在精子中

B.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卵细胞中,后者发生在精子中

C.属于基因突变,两种情况都发生在卵细胞中

D.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精子中,后者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中

19.下表列出了两个杂交组合及后代染色体的数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狮(38)

虎(38)

白菜(20)

甘蓝(20)

后代

狮虎兽(38)

白菜-甘蓝(20)

A.狮与虎能交配产生狮虎兽,无生殖隔离

B.狮虎兽个体间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C.体细胞杂交获得的“白菜-甘蓝”可育

D.白菜和甘蓝杂交产生的白菜-甘蓝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20.(易错题)下列是对基因型为AABB和基因型为AaBb两个野兔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中控制非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由AaBb快速培育AABB的个体,可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得到

C.AABB种群后代灭绝的机会高于AaBb的种群后代

D.两个种群迁移在一起成为-个新种群,则新种群没有进化

21.由于环境保护和采取有效的防盗猎措施,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在两年中增加了近万只,藏羚羊数量上升一定导致()

A.种群基因库增大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C.产生生殖隔离D.基因产生定向突变

2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3.在试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设想利用该植株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应有()

①诱变育种②单倍体育种③转基因技术

④组织培养技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4.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

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

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Ⅴ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25.(13分)如图是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____________引起的。

(2)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__,请在图中

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

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

(4)a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两种优良性状。

请利用已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用遗传图解表示)。

26.(14分)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善小麦的遗传性状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

(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________,选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__________。

(2)如果想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_________(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

其中的F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工作者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选择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_________植株。

(5)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__________(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27.(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

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一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请分析回答:

有甲病、

无乙病

无甲病、

有乙病

有甲病、

有乙病

无甲病、

无乙病

男性

279

250

7

4464

女性

281

16

3

4700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________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3)假设被调查群体中患甲病的纯合子为200人,则被调查的人群中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4)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庭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①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②如果Ⅳ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③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

④现需要从第Ⅲ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__________。

(5)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针进行检测,这一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8.(8分)(预测题)动物多为二倍体,缺失一条染色体是单体(2n-1)。

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

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从变异角度看,单体属于____________。

请参照果蝇染色体组成示意图,绘制出能繁殖后代的单体果蝇的染色体组成。

(3)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

无眼

野生型

F1

0

85

F2

79

245

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3)中判断结果,可利用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探究创新题)原产某地的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植株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

(3)预测上述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如何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c植物的后代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了具有庞大的种群外,还应具有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物质改变。

2.【解析】选A。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碱基种类或数量的改变,细胞的分裂期DNA不复制,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3.【解析】选B。

诱变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故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不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误区警示】诱变育种尽管能提高突变率,但处理材料时仍然是未突变的个体远远多于突变的;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一般有害的特性决定了在突变的个体中有害变异仍多于有利变异,只是与自然突变相比较,二者都增多。

4.【解析】选C。

基因重组包括重组类型、交换类型和人工DNA重组技术,人工DNA重组技术可产生定向的变异;DNA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交叉互换不会改变DNA的空间结构;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5.【解析】选D。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所以单倍体的体细胞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若物种是四倍体,则该物种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而且也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所以A、B、C三项均错误。

【误区警示】体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体细胞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6.【解析】选C。

共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也使猎物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7.【解析】选C。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调查遗传方式则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需从系谱图中进行推导,建立系谱图必需的信息不包括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

8.【解析】选B。

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p要逐渐减小,最终AA基因型降至非常低。

9.【解析】选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受诱变因素影响,可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方法技巧】根据生物类型以及生殖类型来判断可遗传变异来源

(1)病毒——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

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②进行有性生殖即存在减数分裂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0.【解析】选C。

根据对细胞周期的认识,可以判断出:

b时期是DNA复制的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该期。

c时期则是DNA复制后的时期,合成蛋白

质主要是为分裂期作准备,该时期mRNA的增加是转录的结果。

图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没有基因重组。

11.【解析】选C。

①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属于基因重组。

②染色体的移接属于易位。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④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⑤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属于基因重组。

12.【解析】选B。

双亲都是含47条染色体的21三体综合征患者,所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各有23条和24条两种,故产生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46、47、48条三种,其中因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故后代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的占2/3,所以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2/3×1/2=1/3。

异常的精子竞争力较低,不易完成受精。

13.【解析】选B。

A项中,发生断裂的两段染色体在断裂处原位愈合,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

B项和C项中,染色体复制之前发生断裂,通过染色体复制,使同一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发生改变,B正确,C错。

D项,染色体数目变异通常由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引起,或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引起。

14.【解析】选C。

A项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由于没有找到配偶,没有产生后代,这位患者死亡后,致病基因在种群中减少,这种情况属于基因漂变,会改变基因频率。

B项中,雄羚羊之间为争夺雌羚羊发生争斗,这属于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范畴,影响基因频率。

C项中,自交情况下,仅改变基因型频率,不改变基因频率。

D项中,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频率。

15.【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

(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自交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2.解题关键:

判断每个选项中基因频率是否改变。

【解析】选C。

A项中,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控制桦尺蠖浅色基因逐渐淘汰掉,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生物发生了进化。

B项中,通过选择作用,小麦发生了进化。

C项中,自交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基因频率不变。

D项中,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频率,生物发生了进化。

16.【解析】选C。

双亲没病,子代出现了甲病和乙病患者说明甲病和乙病是隐性遗传病。

A项中,Ⅰ2不含甲病基因,由此判断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项中,Ⅱ4患乙病,由此判断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项中,Ⅱ5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

D项中,Ⅰ1与Ⅰ2再生一个患甲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4,再生一个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4,Ⅰ1与Ⅰ2再生一个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6。

17.【解析】选D。

八倍体小黑麦能产生可育配子,所以A项叙述是不正确的;八倍体小黑麦是通过远缘杂交,然后诱导染色体加倍(即多倍体)而培育的新物种,不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B项错误;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后,植株茎秆粗壮,一般情况下代谢产物会增加,但营养成分是针对人类(或动物)而言的,不一定增加,所以C项叙述不正确;多倍体在植物中很常见,动物中较少,所以D项正确。

18.【解析】选D。

由于染色体变异,导致男孩多一条性染色体。

如果母亲色盲、父亲正常,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产生了染色体组成为XY的精子。

如果父亲色盲、母亲正常(不携带色盲基因),男孩的两条X染色体可能全部来自母亲,父亲提供Y染色体,染色体变异发生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也可能一条X染色体来自母亲,XY染色体来自父亲,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误区警示】该男孩色觉正常,不要误以为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父亲或母亲一方,男孩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Y,可能是XBXbY,X染色体可能来自父母双方。

19.【解析】选C。

狮虎兽和白菜-甘蓝均是种间杂交产生的,二者体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两个染色体组来源于两个物种,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狮虎兽和白菜-甘蓝减数分裂时不能联会,二者是高度不育的。

体细胞杂交获得的“白菜-甘蓝”是四倍体,具有同源染色体,可育。

20.【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

(1)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基因库范围广,种群适应环境的范围更广。

2.解题关键:

注意题干是动物种群野兔,野兔不存在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

【解析】选C。

A项中,如果控制非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B项中,动物不存在单倍体育种。

C项中,AABB种群后代比AaBb的种群后代表现型种类少,AaBb后代适应范围广,更容易适应环境。

D项中,两个种群形成一个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种群

发生了进化。

21.【解析】选A。

A项正确,一个种群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种群数量增加,基因库就增大;B项错误,基因突变的频率不会提高;C项错误,藏羚羊是一个物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D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22.【解析】选A。

细菌由于变异本身就有差异,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