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5214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docx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知识要点

第1章绪论

一、填空

1.细胞生物学是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分子水平等3个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2.细胞最初由胡克在1665年首先发现的。

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5.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等内容。

6.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

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7.生命体的生长、发育、遗传等生命活动的研究都要以细胞为基础。

核心是将

遗和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8.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三大基本问题:

基本表达,结构体系和细胞器的组装,生命活动的调节

9.生物科学的发展阶段:

以形态描述学位主的生物科学时期:

实现生物学时期;精细定位与定量的生物学时期

三、简答题

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2章细胞概述

一、填空题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化学元素是C、H、O、N。

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般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等。

3.酶分子的主要特性有高效、特异和可调。

4.真核细胞的超微结构可分为生物膜系统和遗传信息表达体系、细胞骨架体系三大类。

5.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有:

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

6.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与RNA完整的代谢系统。

7.由于发现了类病毒,有理由推测RNA是最早形成的遗传信息的一级载体。

8.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支原体。

9.原核细胞的核是原始状态的核,主要表现在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10.细胞是由细胞膜包围着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核所组成。

11.细菌三种形态:

杆菌、球菌、螺旋菌。

12.蓝藻细胞:

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又是最简单的自养植物类型之一。

用十分简单的光合作用结构装置。

二、名词解释

1.病毒:

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一蛋白质复合体。

2.类病毒:

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生命体。

3.朊病毒:

1980年发现的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4.原生质:

原生质,构成细胞中的所有生命物质,它由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和水、无机盐、糖类、脂类等生物小分子组成。

5.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指细胞中存在的那些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酶等三大类物质为典型的生物大分子,它们是由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等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既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又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或体现者。

三、简答题

1.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认为病毒是细胞演化产物的观点依据?

目前存在三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病毒和细胞;③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2.认为病毒是细胞演化产物的观点依据:

①由于病毒的彻底寄生性,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复制与增殖,才能表现基本生命现象,没有细胞就没有病毒繁殖。

②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断的碱基序列相似。

从而认为病毒癌基因起源于细胞癌基因。

③病毒可以看作是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大分子,与细胞内核蛋白分子有相似之处。

④真核生物中,尤其脊椎动物普遍存在的第二类反转录转座子的的两端含有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结构与整合于基因组上的反转录病毒十分相似

2.细菌细胞的表面结构

①细胞膜、细胞壁、特化结构:

中膜体、荚膜与鞭毛。

②细菌细胞膜含有丰富的酶系,具有多功能性,区别其他细胞膜的一个特点。

③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细胞膜内陷形成。

④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共同的成分一肽聚糖。

由乙酰氨基葡萄糖、乙酰胞壁酸与四五个氨基酸短肽聚合成。

革兰氏阳性菌壁酸含量多。

⑤荚膜:

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

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

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醛酸。

少量多肽与脂质。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还可作为营养物质。

鞭毛:

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与真核生物的鞭毛完全不一样。

出鞭毛蛋白构成。

3.说明对细胞不同组分进行分离所用方法的基本原理?

细胞内不同组分的分级分离的常用方法有超速离心法、层析法、电泳法等。

超速离心技术可将细胞匀浆中的不同细胞器或生物大分子进行有效分离。

因为不同形态、大小和密度的细胞器以及不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在离心力作用下沉降速度各不相同。

超速离心分离法又分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两种。

差速离心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分离法,常用于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分离,因为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颗粒越大沉降越快,反之则沉降较慢。

这种离心方法只能将那些大小有显著差异的组分分开,而且所获得的分离组分往往不很纯。

而密度梯度离心则是较为精细的分离手段,这种离心方法的关键是先在离心管中制备出蔗糖或氯化铯等介质的浓度梯度并将细胞匀浆装在最上层,在此条件下离心,细胞不同组分将以不同速率沉降并形成不同沉降带。

呈密度梯度的介质可以稳定沉淀成分、防止对流混合。

层析法是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手段,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其大小和所带电荷不同,当它们通过某种介质而与其发生互相作用时,会被不同程度地滞留或吸附,这样便使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分子移动的快慢不同,从而得以分离。

如根据蛋白质的大小、所带电荷或特殊的化学基团选择不同的基质的层析,如凝胶过滤柱层析、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或亲和层析等更可有效地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电泳法是分离蛋白质、核酸的有效方法,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或核酸所携带的净电荷(正与负)的性质或多少不同,它们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中会按所带净电荷、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以不同速度在电场中移动,从而得以分离成不同的电泳带谱。

4.最简单、最小的生命形式及最小的细胞各是什么,为什么?

(1)病毒:

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一蛋白质复合体。

类病毒:

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生命体。

朊病毒:

1980年发现的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细菌病毒。

目前主要按病毒的核酸类型、形态大小、有无包膜及理化性质分类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2)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具有典型的细胞膜,一个环状的双螺旋DNA,

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

具有多形态性,因为没有细胞壁。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与机能是:

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RNA、核糖体、酶。

5.为什么说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①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膜包围的原

生质团,通过质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

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市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值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第3章

一、填空

1.电镜制样技术有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技术,冷冻断裂和冷冻蚀刻技术、三维重构技术、喷镀技术

2.常用的固定剂有戊二醛、甲醛、饿酸、高锰酸钾

3.脱水剂:

技能与水相溶,又能和包埋剂相溶。

最常用的是乙醇和丙酮系列,脱水的过程中分上行梯度和下行梯度。

4.目前常用的包埋剂是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等。

5.细菌细胞内生孢子:

又称芽孢。

是对不良环境有抵抗力的休眠体

6.蓝藻细胞:

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又是最简单的自养植物类型之一。

用四份简单的光合作用结构装置。

7.超薄切片技术路线:

固定,脱水,包埋,修块,切块,染色

8.超薄切片技术路线:

除了单独应用于组织细胞的结构观察外,还可以与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细胞化学,免疫电镜和电镜原位杂交等技术结合,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

9.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

同位素引入(注射,饲喂,培养);制片常规石蜡切片;涂乳胶液体感光剂;曝光;显影、定影;染色、观察

10.负染色技术,又称阴性反差染色,由Hall(1955)和Huxley(1957)首先采用。

负染法是将颗粒或者纤维样品分散在具有亲水性支持膜的载网上,然后滴加磷钨酸或醋酸双氧铀等染料,并随即吸去多余的染液,样品干燥后残余燃料将沉积在样品的周围以及样品的凹陷、缝隙处,而样品本身呈浅色,所以称为负染。

一、问答题

1、理想包埋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①粘度低,容易渗透组织,对组织没有化学作用,并且便于操作。

②聚合均匀,硬化时收缩力小,使细胞结构不受损伤。

③软硬度适合,便于调整。

④容易切片,且超薄切片易展平。

⑤经得起电子束的轰击。

透明度好,不显示本身的结构。

材料易得,对人体无害。

2、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技术有什么优点缺点?

又称为冷冻蚀刻、冷冻断裂,是一种由冷冻断裂和复型相结合的样品制备技术。

由Hall于1950年提出,1957年开始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制备。

操作步骤:

迅速冷冻使样品固定、硬化,在真空中切断,使冰升华,暴露出断裂面的结构,再在切面上喷镀一层铂,碳投影,形成复型膜,在电镜下观察。

优点:

①能较好的保存生物大分子的天然特征;②可用于显示各类膜结构;③分辨力强,反差好;④显示图象具有立体浮雕感;⑤样品可长期保存。

缺点:

技术难度大,易产生冰晶损伤。

三.名词解释:

1.非细胞体系:

包含有进行细胞内正常生物学过程所需的成分但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体外实验反应体系。

一般由活细胞经裂解破碎、超速离心除去某些成分后制备而来。

非细胞体系在研究探讨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合成、核膜及染色质的组装等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细胞融合:

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

同核细胞融合、异核细胞融合。

3.细胞拆合:

把核与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细胞质与核相互融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

第4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一、填空题

1.单位膜结构模型的主要特点是:

流动性、不对称性

2.膜脂的类型有三种:

磷脂、糖脂、胆固醇

3.细胞外被的功能有:

保护作用、细胞识别、决定血型和免疫应答。

4.细胞质膜上的中性糖主要有:

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

5.胆固醇不仅是动物细胞质膜的构成成分,而且还可以调节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在相变温度以下,流动性强。

6.透明质酸在早期胚胎和关节液中含量丰富,由于含多个羧基基团且能吸引阳离子和水分子,起润滑作用,有利于细胞运动和增殖。

7、纤连蛋白的类型有血浆纤连蛋白、细胞纤连蛋白、胚胎纤连蛋白

8、就溶解性来讲,质膜上的外周蛋白是水溶蛋白,而整合蛋白是脂溶性蛋白。

9.决定红细胞ABO血型的物质是糖脂,它是由脂肪酸和寡糖链组成,A型血糖脂上的寡糖链较O型多一个N-乙酰半乳糖,B型较O型多一个半乳糖。

10.磷脂是构成质膜的基本成分,约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

为双型性分子。

11.根据与膜脂的结合方式以及在膜中的位置的不同,膜蛋白分为外在蛋白内在蛋白锚定蛋白。

12.外周蛋白又称为外在蛋白为水溶性蛋白性的,分布在细胞膜的表面,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的亲水部分结合。

13.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

带3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等。

14细胞连接根据行使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16.细胞粘附分子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

可大致分为五类:

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

17.糖胺聚糖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长链多糖

18.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19.细胞膜只是真核细胞生物膜的一部分,真核细胞的生物膜包括的内膜系统、细胞器膜和核膜和细胞膜。

20.最简单的糖脂是脑苷脂,它只有一个半乳糖残基作为极性头部;变化最多,最复杂的糖脂是神经节苷脂。

21.胆固醇只存在于真核细胞膜上,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三分之一,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

它是一种双性分子。

功能是提高脂双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22.可用荧光标记技术和光脱色恢复技术检测膜蛋白的流动性。

二.名词解释

膜转运蛋白:

细胞膜中的一类具有转运功能的跨膜蛋白。

能被这类蛋白转运至膜内或膜外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及代谢产物等。

通常每种转运蛋白只转运一种特定类型的分子。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其转运物质进出细胞的机理不同。

脂质体:

是根据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一种人工膜。

脂质体可用于细胞膜的研究,转基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膜骨架:

是指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它的特点是粘质性高,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血影: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系统,细胞膜既有良好的弹性又有较高的强度,并且细胞膜和膜骨架的蛋白比较容易纯化分析。

红细胞经过低渗处理,质膜破碎。

内容物释放。

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壳。

称为血影。

三.简答题

1.生物膜主要有哪些分子组成?

这些分子在膜结构中各有什么作用?

人体及动物的细胞膜是有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特殊结构。

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类,蛋白和糖类。

脂类以磷脂和胆固醇为主,有些细胞还含有糖脂。

作为既有极性头部(亲水)和非极性尾部(疏水)的兼性分子,磷脂在细胞膜中可形成作为膜主体结构脂质双分子层,其亲水的头部朝向细胞内外,与水相触,而疏水的尾部则两两相对位于膜的里面。

由于脂质分子可以进行各种运动,使得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胆固醇是人和动物细胞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膜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脂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另一类物质,它们在膜中的含量,种类和分布决定着膜的主要功能。

在一般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质的含量各占一半左右。

对于膜蛋白,按其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位置可分为外周蛋白和镶嵌蛋白两类。

外周蛋白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是以α螺旋为主的球型蛋白,常以非共价键与膜上其他成分相连,易于用人工方法以膜上分离下来。

镶嵌蛋白以不同的程度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并以共价键与膜脂相结合,故不宜人工分离。

有些镶嵌蛋白贯穿分布于脂双分子层成为跨膜蛋白。

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

它们有些是转运物质进出细胞的载体;有些是能接受化学信号的受体;还有些是催化某种反应的酶等。

膜脂与膜蛋白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都是不对称的,糖类是细胞膜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常以低聚糖或多聚糖的形式共价结合于膜蛋白或膜脂分子上,形成糖蛋白或糖脂,但大部分糖分子都结合于膜蛋白,而且暴露于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分子上大多都连有糖残基,这样,位于细胞外表面与膜蛋白或膜脂相连的糖残基链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构造——细胞被或糖萼。

细胞膜中的糖分子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细胞保护、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等重要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之所以成为研究衰老的重要模型,主要原因是什么?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系统,细胞膜既有良好的弹性又有较高的强度,并且细胞膜和膜骨架的蛋白比较容易纯化、分析。

红细胞经过低渗处理,质膜破裂,内容物释放,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壳,称为血影。

因此,是研究膜骨架的理想材料。

3.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

组成成分:

主要组成成分为脂类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不对称性:

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流动性:

膜蛋白和膜脂可作各向运动。

4.胞间连丝的功能?

实现细胞间由信号介导的物质有择性的转运;实现细胞间的电传导;在发育过程中,胞间连丝结构的改变可以调节植物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5.钙粘素的作用?

介导细胞连接,在成年脊椎动物,E—钙粘素是保持上皮细胞互相粘合的主要CAM,是粘合带的主要构成成分。

参与细胞分化,钙粘素对于胚胎细胞的早期分化及成体组织的构造有重要作用。

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钙粘素表达的种类与数量可决定胚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通过细胞的微环境,影响细胞的分化,参与器官形成过程。

抑制细胞迁移,很多种癌组织中细胞表面的E钙粘素减少或消失,以治癌细胞易从癌块脱落,成为侵袭与转移的前提。

因而有人将E钙粘素视为转移抑制分子。

6.细胞外被的作用有哪些?

保护作用:

细胞外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去掉细胞外被,并不会直接损伤质膜。

细胞识别决定血型。

7.纤连蛋白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介导细胞粘着,进而调节细胞的形状和细胞骨架的组织,促进细胞铺展;②在胚胎发生过程中,纤连蛋白对于许多类型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必需的;③在创伤修复中,纤连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迁移到受损部位;④在血凝块形成中,纤连蛋白促进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受损部位。

8.蛋白聚糖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

显著特点是多态性:

不同的核心蛋白,不同的氨基聚糖;软骨中的蛋白聚糖是最大巨分子之一,赋予软骨以凝胶样特性和抗变形能力;蛋白聚糖可视为细胞外的激素富集与储存库,可与多种生长因子结合,完成信号传导。

9.磷脂分子的结构特征:

①一般有一个极性头(磷酸和碱基)和两个非极性的尾(脂肪酸链);②脂肪酸碳链为偶数;③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类型:

①甘油磷脂: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肌醇;②鞘磷脂。

10.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胆固醇:

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②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链越多越不饱和,使膜的流动性增加;③脂肪酸链的链长:

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④卵磷脂/鞘磷脂:

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⑤其他因素:

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11.简述叙述细胞膜的功能。

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⑥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⑦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遗传病、恶性肿瘤,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第5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填空题

1.cAMP信号途径包括刺激型信号途径和抑制型信号途径两种,前者与AC结合导致细胞内cAMP升高,后者与AC结合使细胞内cAMP降低。

2.偶联G蛋白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类型包括cAMP信号途径;cAMP信号途径;Ca2+信使途径;甘油二酯和三磷酸肌醇信使途径。

3.根据通道蛋白的闸门打开方式的不同,分为电压门控型、配体们控型和压力激活型。

5.根据调节信号的不同,介导被动运输的通道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6.膜受体的特性是结合特异性,效应特异性,与信号分子空间结构互补性,饱和性。

7.亲脂性信号分子的代表有甾类激素、甲状腺素,它们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8.受体交叉是指受体与配体交叉结合的现象。

9.细胞识别作用引起三种反应:

接受信号、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特定基因表达,引起应答反应。

10.膜转运蛋白是指镶嵌在膜上和物质运输有关的跨膜蛋白。

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11.质子泵的类型有V、F、P。

12.膜泡运输完成大分子和颗粒型物质的跨膜运输,因质膜形成囊泡而得名,又称批量运输。

13.胞内体是有动物细胞内有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传输由胞吞作用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中被降解。

14.通道内蛋白特征:

一是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二是离子通道是门控的。

类型:

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15.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源主要有:

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间接提供能量;光能驱动。

16.胞吞泡的形成:

配体和受体结合、网格蛋白聚集、有被小窝、有被小泡、去被的囊泡和胞内体融合。

17.胞吞作用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二、名词解释

1.第一信使与第二信使:

第一信使是指细胞外的化学信号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而第二信使是指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后诱使胞内最先产生信号物质,如环腺苷酸(cAMP)和肌醇磷脂等。

亲水性的第一信使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发挥作用,而是通过诱导产生的第二信使发挥特定的调控作用。

2.G蛋白:

全称为结合鸟苷酸调节蛋白或称为信号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10万左右的可溶性膜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构成。

位于细胞表面受体与效应器之间,当细胞表面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时,释放信号使G蛋白激活,通过与GTP和GDP的结合,构象发生改变,并作用于效应器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水平,产生特定的细胞效应。

作为一种调节蛋白或偶联蛋白,G蛋白又可分为刺激型G蛋白和抑制型G蛋白等多种类型,其效应器可不相同。

3.离子泵:

细胞膜中存在的能对某些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镶嵌蛋白。

它们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水解ATP获取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某种离子进出细胞。

例如能主动转运钠离子与钾离子的钠钾泵(Na+-Ka+泵);主动转运钙离子的钙泵(Ca2+泵)和主动转运氢离子的氢泵(H+泵)等。

4.胞饮作用:

细胞对液体物质或细微颗粒物质的摄入和消化过程。

当细胞对这类物质进行转运时,由质膜内陷形成一个直径约0.1um的吞饮小泡,将待转运的物质包裹起来进入细胞质。

小泡中含有的被吞物质被细胞降解后利用。

大多数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摄入和消化所需的液体物质和溶质。

5.载体蛋白:

是在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

可以和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溶质的主动和被动跨膜运输。

6.通道蛋白:

是横跨质膜的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顺梯度通过,又称为离子通道。

7.主动运输:

是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的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

8.胞内体:

是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传输由胞吞作用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中被降解。

9.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10.细胞识别: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1.信号通路:

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的过程称为细胞信号通路。

12.受体:

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多为糖蛋白,一般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与配体结合的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

三、简答题

2.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过程和特点。

受体介导的吞饮作用:

配体和受体结合→网络蛋白聚集→有被小窝→有被小泡→去被的囊泡和胞内体结合→溶酶体。

3.什么是通道蛋白,有哪些类型,有什么特征?

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顺梯度通过,又称为离子通道。

特征:

一是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二是离子通道时门控的。

类型:

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4.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反应链:

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IP3→胞内Ca离子浓度升高→Ca离子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磷脂酶C(PLC)→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促Na离子/H离子交换使胞内PH。

5.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