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5104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docx

第4讲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教师版

课程主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

第4讲:

关联词+阅读理解之理解词语

学习目标

1.复习基础易错字词

2.复习课内重点课文

教学内容

课前热身

一、选关联词填空。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如果……就……

虽然……但是……不是……就是……只有……才……

只要……就……不管……总……即使……也……

1.()遇到什么困难,他()能想办法解决。

2.在旧中国,农民()遇到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3.太阳()离我们很远,()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4.()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5.我们()要向英雄学习,()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6.()勇敢地去劳动、创造,()一定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幸福。

7.星期天,我()去打篮球,()去踢足球。

8.()社会主义,()能救中国。

9.()猫头鹰是捕田鼠的能手,()我们要保护它。

10.()大家语言不通,()心里想的都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1.不管……总2.即使……也3.虽然……但是4.如果……就5.不但……而且

6.只要……就7.不是……就是8.只有……才9.因为……所以10.虽然……但是

课堂导入

理解词语含义。

(一)意思

小王给局长送红包。

局长:

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

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局长:

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王:

小意思。

局长:

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王:

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局长: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

是我不好意思了。

(二)方便

吃饭时,一人说去方便一下,老外不解,旁人告诉他方便就是上厕所。

敬酒时,另一人对老外说,希望下次出国时能给予方便,老外纳闷不敢问。

酒席上,电视台美女主持人提出,在她方便的时候会安排老外做专访。

老外愕然:

怎么能在你方便的时候?

美女主持人说,那在你方便时,我请你吃饭。

老外晕倒!

重点难点

【知识梳理】

关联词语分类

1:

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指句子的几个分句或者陈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陈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常见的关联词:

既……也;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指在句子的两个分句中,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或语意更进一层,或范围更广,或程度更深,或情况更甚。

常见的关联词:

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反而;尚且……何况。

3:

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指句子的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或几种情况,表示要从中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情或一种情况。

常见的关联词:

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4:

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指句子中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了一个弯,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或是对前句加以修改补充。

常见的关联词:

虽然……但是。

5:

假设关系

假设关系是指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另一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后出现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

如果……就;即使……也。

6:

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指句子中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

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都。

7: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指句子中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这个结果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所做的论断。

常见的关联词:

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8:

取舍关系:

几个句子分别叙述几种情况或几件事,描述的人经过比较后选择其中之一,这种句子就叫取舍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与其…不如

【例题精讲】

一、选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1.著名作家茅盾生前()写过一些宏篇巨著,()写过一些通俗读物。

2.()天下雨,运动会()如期举行。

3.小明检查作业很认真,()一个小数点()不放过。

4.()在校内校外,我们()应该讲礼貌讲文明。

5.星期天,你()去公园()去看电影?

6.()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交通事故。

7.一个人()骄傲自满了,()容易落后。

8.每天放学后,我()回家,()写作业。

9.()太阳离我们太远了,()看上去只有盘子大。

10.在演出时,小媛()跳舞()唱歌。

11.()你认真学习,()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12.爷爷()70多岁了,()精力仍然十分充沛。

13.这道数学题()用乘法做()用除法做呢?

14.小明和小红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

15.()雷锋离开了我们,()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16.雨花石()像晶莹透亮的珍珠,()像玲珑剔透的翡翠。

17.()遵守交通法规,()能减少交通事故。

18.()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参考答案】

1.不仅···还···

2.如果···就···

3.即使···也···

4.即使···也···

5.是···还是···

6.如果···就···

7.一旦···就

8.一···就···

9.因为···所有···

10.不仅···还···

11.只要···就···

12.尽管···还···

13.是···还是···

14.不仅···还···

15.尽管···可是···

16.既···又···

17.如果···就···

18.如果···就···

【课堂练习】

1.()天下雨,运动会的各项比赛()照常进行。

2.张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3.雨来()牺牲生命,()向鬼子说起交通员的下落。

4.这道数学题()用乘法做()用除法做呢?

5.()你决心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

6.孩子站在桅杆上,()一失足,()会跌在甲板上摔得粉碎。

()他不失足,()难以转身回来。

7.我()放弃看电影,()想把黑板报出好。

8.()在乡下受苦,()回爷爷那儿干苦力。

9.星期天,你()去公园()去看电影?

10.对待困难,()被它吓倒,()将它克服。

【参考答案】

1.尽管···还是···

2.虽然···但是

3.宁可···也不

4.是···还是···

5.如果···就···

6.一旦···就···,如果···就···

7.之所以···是因为···

8.与其···不如···

9.是···还是···

10.要么···要么···

【知识梳理】

一、理解词语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大约两千多个,正确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为更好地阅读和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语中,很多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现的意义是不同的。

因此,理解词语的不同含义,是小学阶段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一般可分三类:

一类是由生字组成的,一类是由生字和熟字组成的,还有一类是由熟字和熟字组成的。

这三类生词,我们都可以自己来理解词义,一般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从字典中找出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而对于难以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的,则可以用下列方法来理解。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理解词义。

俗话说“词不离句”,如“骄傲”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词性就是不同的:

例如:

“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

”其中“骄傲”是“自豪”的意思,是褒义。

“这个同学学习有一点点进步就会骄傲。

”这个“骄傲”是“自以为了不起”,就是一个贬义词。

2.通过分析词的组成部分来理解词义。

例如:

在《精彩的马戏》一课中有“哄笑”一词,我们就要知道:

哄,是许多人在一起发出的声音,哄笑就是许多人一起大笑起来。

又如:

《颗粒归公》中“颗粒归公”这个词语,要想理解这个词语,我们就要知道“颗”和“粒”是指小的圆粒或小的块状物,“公”指公家,“归”就是归还,那么“颗粒归公”就是一颗一粒(这里指粮食)都要归还给公家。

运用分析词的组成部分的方法来解释词语的含义,可以比较确切地理解词义,并且易学,好记,学得活,记得牢。

即使临时忘记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分析词素正确理解它的意思。

3.用直观形象的方法理解词义。

有的词语比较抽象,很难用语言来解释,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来理解词的含义。

例如:

《上学路上》中有一个生字“另”,“另”字比较抽象,不好理解,难以用语言解释,我们可以用“左手拿一支红粉笔,右手拿一支白粉笔”来体会。

4.采用比较的方法辨清词义。

例如:

《第一次跳伞》中有“飘浮”一词,我们可以与“漂浮”一词进行比较,从“飘”与“漂”的不同上分清这两个词的不同含义。

除此之外,有些词语古今意义不同,那么,我们就要记住它们所不同的地方,如“假”,有“借助”的意思,例如:

“狐假虎威”;有“不真实”的意思,例如:

“这件事是假的”,等等。

二、理解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文章是一句句话组成的。

在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理解句子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同学们必须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提高理解句子的能力。

怎样才算读懂句子呢?

基本要求有三点:

(1)懂得字词的意思,特别是关键词语;

(2)了解句子中各部分的关系;

(3)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中所含的思想感情。

介绍六种学句法:

1.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意思。

一个句子里词语很多,但最能表达句意的词语只有一个或几个,这就是句子的关键(或重点)词语。

我们如果能抓住它,剖析明白它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整个句子的意思便清楚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也是主要方法。

这里的“上下文”,指有关的词句或段落。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句子意思

有些句子,阅读时联系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领会他的含义。

4.联系文章中心,理解句子意思

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必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含义

5.用缩句法,理解句子意思

理解长句子就得用这种方法。

句子一般由“谁(或什么)”和“做什么(或怎么样、是什么)”构成,如果能通过分析结构,先抓住“主干”,剔去“枝叶”,然后再分析这些“枝叶”的作用,就能掌握句子的意思。

6.用概括法,理解句子意思

比较复杂的句子,必须用概括法理解意思。

学会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对以后概括层意、段意、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加深理解课文都有帮助。

 

【例题精讲】

例1.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1)泄气:

①一道题把我难住了,我绞尽脑汁,可怎么也做不出来,真有点泄气。

()

②自行车后胎泄气了,不能骑了。

()

(2)伏:

①辛苦一夜的小螃蟹又伏下身子不动了。

()

②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

(3)讲义:

①“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

②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

(4)大概:

①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

②我不太清楚,只能说出个大概。

()

(5)名:

①且美其名日:

“龙舌兰”。

()

②我感到莫名其妙。

()

【参考答案】

(1)①没有信心了②跑气、漏气

(2)①趴着②秘密布置兵力(3)①老师平时备的教案②笔记(4)①也许②了解得不是很清楚(5)①名字②说

例2.请写出可以替换下列句子中的“毛病”的词语。

(1)他的这辆车出了点毛病,请你修理一下。

()

(2)他就是这个老毛病,总改不掉。

()

(3)她身上的毛病多,光吃药不行,还要加强营养和锻炼。

()

(4)他们在落实政策时闹出了点儿毛病。

()

【参考答案】

(1)故障

(2)习惯(3)疾病(4)差错

例3.阅读理解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按要求解释下面的词语。

犹豫:

镇定:

2.“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说明她,甚至有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英子流泪是因为感到委屈。

()

(2)同学们鼓掌只是因为英子的故事讲得好。

()

(3)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

4.假如你是英子,走下讲台时,你会想些什么?

1.答案:

犹豫:

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镇定: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2.答案:

很为难害怕热情的支持很大的鼓舞

3.答案:

(1)×

(2)×(3)√

4.点拨:

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了自卑、忧郁的心理,鼓起了生活勇气。

示例:

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要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堂练习】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饱:

A.足足地;充分B.充实;充足C.满足了食量

①饱经风霜()

②饱满()

③我吃饱了()

(2)穿:

A.破;透B.表示彻底显露C.通过孔洞D.把衣服等套在身上

①穿鞋()

②看穿了他()

③穿针()

④水滴石穿()

(3)打:

A.表示举和提的意思B.因撞击而破C.使容貌好看D.争吵;打斗

①打个洞()

②打伞()

③打扮()

④打闹()

(4)绝:

A.断绝B.完全没有了;穷尽C.气息终止;死亡D.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E.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F.极;最G.绝对(用在否定词前)

①年轻的小仲马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

()

②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

③好好学习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

④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

(5)负:

A.享有B.背弃;辜负C.担负D.具有E.败(和“胜”相反)

①最负盛名。

()

②这个负担太重。

()

③这件事由你来负责。

()

④比赛胜负难料。

()

⑤宁叫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

(6)临:

A.靠近;对着B.来到C.将要;快要D.照着字画摹仿E.姓

①居高临下()

②临老师来了()

③这是他临走时说的()

④双喜临门()

⑤临摹()

【参考答案】

(1)①A②B③C

(2)①D②B③C④A(3)①B②A③C④D(4)①A

②D③G④F(5)①A②C③C④E⑤B(6)①A②E③C④B⑤D

2.阅读理解。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

”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因为:

3.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1.点拨: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答案:

快活高兴时刻瞬间

2.点拨: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答案:

这难道不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吗?

3.点拨:

仔细阅读课文即可找出相应内容。

答案:

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4.点拨:

这句话作为结尾是庆幸,因为父亲爱鸟而不会伤害鸟,这样写也表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照应了开头。

答案:

很庆幸,因为父亲爱鸟而不会伤害鸟,也表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

小试牛刀

工作,工作,工作!

周总理是世界上最忙的领导人之一。

他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地工作,为人民操碎了心。

总理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个小时以上。

他处理完当天的工作,临睡前总是预先规定好起床的时间,要警卫员按时叫醒他。

这使警卫员很为难,规定的时间到了,警卫员来到总理卧室门口,听到总理香甜的鼾声,脚步又缩了回去。

总理啊,您日理万机我们怎能忍心叫醒您?

多睡一会儿!

三五分钟也好啊!

有一次,总理连续工作了几个昼夜,又听取了代表的汇报。

当时,他的病犯了,就站着,用椅背顶住腹部,耐心地听着。

身边的人几次请总理坐下,总理低声说:

“我不能坐,一坐下会睡着的。

怎样才能叫总理休息呢?

工作人员想了许多办法,藏了他的眼睛或关掉电灯,但都无济于事,大家只好联名写了一张意见书,贴在总理的门上。

意见书开头是“周恩来同志,我们向您提意见……”接着便要求他保重身体,并提出了补充建议。

总理看了看意见书,爽朗地笑了起来。

他感谢同志们的关心,并在意见书上写道:

“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怎样实践□我们的好总理向来尊重群众意见□但在休息问题上实践得并不好□他常说□老了要用有生之年□为人民多做工作□

工作□工作□工作□敬爱的周总理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1.在短文中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日理万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济于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啊,您日理万机我们怎能忍心叫醒您?

”改成“总理啊,您日理万机我们不能忍心叫醒您。

”好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总理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标点符号

“怎样实践?

”我们的好总理向来尊重群众意见,但在休息问题上实践得并不好。

他常说:

“老了要用有生之年,为人民多做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敬爱的周总理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2.日理万机释义:

理,处理、办理;万机,皇帝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

意为工作勤奋至极,借以形容工作繁重。

无济于事释义:

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3.不好,反问更能加强人们对总理的关心的语气。

4.为人民着想,鞠躬尽瘁,兢兢业业。

巩固训练

【课后作业】

换活儿

草棚里住着老黄牛、大青马和小黑驴。

多少年来,一直是牛耕田,拉马车,驴磨面,各尽其职,干得不坏。

可是,时间一久,它们就不满自己的工作了。

一天晚上,老黄牛说:

“我天天跟泥土大交道,真没意思,马老弟不错,整天拉着车儿到处跑,一路上游山观景,多带劲啊!

“你知道个啥!

”大青马不服气地嚷道:

“我天天在外面跑呀跑呀,四之蹄子没个停,身上一直流汗,实在累得很呀!

我看驴小弟才好呢,干活连大门也不出,真够舒服的。

“可不是这样,”小黑驴反驳道:

“我天天关在磨房里,眼睛遮起来,啥也看不见,以后一个劲围着磨盘转,转个没完,黄牛老哥才舒服呢,干活像散步一样。

“哞——拉车才好呢!

”牛说。

“磨面才好呢!

”马说。

他们的嗓门一个高过一个,差点儿把草棚顶冲破。

“这样吧!

”老黄牛说:

“干脆,咱们把活儿换一下吧!

“这个注意好!

”大青马、小黑驴都表示赞成。

第二天,他们都高高兴兴地干起活来,老黄牛拉车、大青马磨面,小黑驴耕田。

大家干了一天,到了晚上,老黄牛、大青马、小黑驴就相互埋怨起来了。

老黄牛懊丧地说:

“别说了,我真傻,怎么看上拉车这活儿,车子一上路便不停地跑,哪有功夫游山观景!

大青马也垂头丧气地说:

“别说了,我原想磨面这活儿不错,谁知道不用劲,磨不动,劲用多了,磨盘也被拉塌了。

小黑驴更为后悔,他说:

“干耕田这活儿看着是慢慢悠悠的,但拉起来却很重,我拼死也干不了这活儿,都是老牛哥不好,想出了换活儿这个坏主意。

算啦谁也不怪啦这个主意是大家赞成的大青马叹口气说现在看来大家都觉得还是各自干本分的活儿合适以后咱们谁也不要再异想天开啦

就这样,它们把活儿又换回来,大家都安心干好自己的工作。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各尽其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每个人完成自己的工作。

2.“算啦!

谁也不怪啦!

这个主意是大家赞成的。

”大青马叹口气说,“现在看来大家都觉得,还是各自干本分的活儿合适,以后咱们谁也不要再异想天开啦!

3.每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应该这山望着那山高。

 

报童

“卖报、卖报……《乌鲁木齐晚报》!

”一个清脆的童音在岗降临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新。

寒风把她的声音送向远方。

每当她卖掉一张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变漾满了笑容。

我不知是怜爱这个冷风中的女孩还是被她那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我掏出两毛钱:

“小姑娘,给我一张。

”她迅速的抽出一张报纸,恭敬的递给我,又从小口袋里掏出零钱数着给我。

这时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刚迈步,小女孩连忙喊:

“阿姨!

等一等……钱!

”我想把那八分钱留给小女孩,就头也没回的地上了公共汽车。

我刚坐下,那清脆的声音又响在我的身旁:

“阿姨,你的钱!

”我吃了一惊,为了那八分钱,她(竟然忽然突然)上了车,真不可思议……。

“阿姨,找给你八分钱,还有十块钱……”

“十块钱?

怎么回事?

”我诧异了。

“嗯,你刚才买报纸掏手套时,钱掉在地上了。

”她把八分钱和十块钱塞到我的手里,并轻松地长舒了一口气。

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我被她的纯真打动了,我暖着小女孩的双手:

“你为什么要出来卖报?

“我”?

她有些不好意思,“我的邻居张奶奶病了,我放了学就替她卖报。

”说着,她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冲我笑了。

车到了下一站,小女孩跳下车,钻进人群里,她瘦小的身影消失了。

她那清脆的童音却(回荡振荡激荡)在我的耳旁,久久难息。

啊!

多好的孩子!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1.画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诧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