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4802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绐:

欺骗。

(选自《晋书·

文苑》,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b.孔子云:

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2)以为求之必得。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答案】9.(4分)

(1)好像

(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a11.(4分)

(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每句2分,意对即可)12.(2分)画绝痴绝(每点1分)

4.(2010·

四川省乐山市,6-8,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

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

“乘船遇风,惊而得之。

”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

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

“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文忠因言: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予因谓公曰:

“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

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

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

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公遂大笑。

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初似儿戏,然或有验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殆未易致诘也思而不学则殆

c.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医问其得疾之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

东坡,即苏轼。

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答案】6.a7.b8.b

5.(2010·

四川省眉山市b卷,23-24,5分)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23、24题(5分)全品中考网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

“不可。

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

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②虞(yú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③虢(guó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

⑤德,恩德。

⑥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分)

【答案】23.①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②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1分;

其它文从字顺得1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

(1分)

示例一唇亡齿寒。

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示例二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示例三假途灭虢。

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6.(2010·

浙江省杭州市,19-23,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

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

一人得之,万夫敛手。

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

”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高祖顾谓群臣曰:

“今日畋,乐乎?

”世长对曰:

“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高祖色变,既而笑曰:

“狂态发耶?

”对曰:

“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

“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

何雕丽之若是也!

”高祖曰:

“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

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

“臣实不知。

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

若是陛下所造。

诚非所宜!

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当此时,亦以为足。

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

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注:

①畋:

打猎②倾宫鹿台:

高耸的宫殿和楼台。

鹿台:

纣王所修的台。

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b.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d.诚非所宜(应当)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遂笑而释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淫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骈死于槽枥之间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

22.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答案】19、c20、bd

21、(1)“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2)“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

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

22、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

7.(2010·

浙江省东阳市,21-23,8分)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

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

“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

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

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2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     )   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

③拥经而前(     )   ④抚荣垂涕(      )

22.翻译句子(2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2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答案】21这全部走上前眼泪

22每当桓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

23围绕“尊师”回答即可。

8.(2010·

浙江省宁波市,22-25,8分)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

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

“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

到,走到。

②缪:

“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

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b.乃入见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2分)

【答案】22、①d;

②a。

23、b.

2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2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9.(2010·

浙江省衢州市,21-24,10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

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

苛刻严峻。

②上帝:

老天。

③犹子:

兄弟之子。

④家人:

仆人。

⑤飧(sūn):

熟食品。

⑥无可如何:

无可奈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岂有不爱之理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d.辍耕之垄上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1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

【答案】21.

(1)让、使

(2)适合(3)吃22.d

23.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

24.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10.(2010·

浙江省温州市,21-23,11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

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先主曰:

“吾不忍也。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

“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先主曰: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节选自《三国志·

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

指曹操。

②表:

指刘表,任荆州牧。

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

③先主:

指刘备。

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

④辎(zī)重:

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会表卒

(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4)或谓先主曰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答案】11.(2010·

浙江省义乌市,19-22,8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9-22题

[甲]元岳柱字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2,诘之曰:

“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3也?

”何大惊异。

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乙]“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4,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

宋子京5于《李靖传》乃6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7矣。

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

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

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选自《滹南遗老集》

【注释】1元岳柱字止所:

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

2金钏:

金手镯。

3为:

即“为之”,做那样的事。

4偶语:

随便结合的词语。

5宋子京:

即宋祁,宋朝史学家。

6乃:

却。

7安:

妥当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金钏可易(换)酒b疾(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暇(空闲)塞哉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

2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b雷以(因为)其疾

c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d皆以(认为)美于徐公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22.[甲][乙]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

【答案】19.d20.c21.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

22.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12.(2010,甘肃省兰州市,13—15,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始四望惨淡予:

②泫然不能自已也已:

(2)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

①风渐劲时:

②风大起时: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

【答案】

(1)①我②停止

(2)亦甚雄快(愉快)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3)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13.(2010,江西省,11—15,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

穆父从旁观曰:

“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日:

“何故?

”穆父曰:

“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

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

宋哲宗赵煦年号。

②山谷: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

③绍圣:

④涪陵:

地名。

⑤怀素:

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

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

⑥已:

同“以”。

⑦不诬:

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罢:

()

(2)从: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2分)全品中考网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

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结束(完了,停止)(1分)跟随(1分)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1分)信(1分)

(5).

(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

(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1分))

14.(2010·

江苏省连云港市,9---12,1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江南悉平。

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全品中考网(选自晋·

陈寿《进<

诸葛亮集>

表》)

【注释】①魏武帝:

曹操。

②举州委质:

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

人数少。

④建:

提出。

⑤吴会:

吴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二)(15分)

9.d(a拜访/看见b计谋/鞭打c出使/假如d都)

10.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

(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

(“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

(“既”“足”“以……为”每处1分。

“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

12.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

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

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

(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附译文: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

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

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

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

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

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

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

刘备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

江南全都平定了。

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

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

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16.(2010·

四川省成都市b卷,3-5,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

”冯谖署曰:

“能!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辞曰: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

“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

“诺!

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

齐策四》)

①孟尝君:

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

他以好养士而著名。

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②责:

通“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