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教案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824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食》教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美食》教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美食》教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美食》教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美食》教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食》教案6.docx

《《中国美食》教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食》教案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美食》教案6.docx

《中国美食》教案6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4中国美食(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中国美食》(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中国美食》是识字单元的第四课,教材是以图片配文字的方式来呈现的,与前三课识字的呈现方式不一样。

教材以中国人的家常美食为载体,分类呈现了菜肴和主食。

菜肴有七种,是以图片配文字的方式呈现,其中有三道素菜和四道荤菜,菜肴名称简单明了,图片色彩鲜明;主食有四种,列举在方框内,主食名称简洁,没有配图片。

这些菜肴和主食的名称中,包含了十种制作食物的方法,如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而这些表示制作方法的字大多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都和火有关;只有“拌”字是提手旁,这种制作方法和手的动作有关。

还有四个带草字头的生字“菠、茄、蘑、菇”也在美食名称中。

可见编者匠心独运,通过认读识记这些家常菜肴和主食,学生既能了解我国美食的烹饪方式,还能了解与火有关的汉字意思,感受汉字之妙,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和汉字文化的热爱,激发对先贤智慧的崇敬。

  教材右下角的“泡泡语”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交流更多的家乡美食。

在品尝家乡美食的过程中丰富所学,拓展认知;交流家乡美食的过程中,升华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些中国美食,孩子们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课教学应重在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观察思考,发现汉字独特的构字特点,从而理解字意,识记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火”和“灬”的字的意思,发现两个偏旁意义上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师述情景,交流美食

  “新年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全家团圆真热闹。

”妈妈准备为家人做一桌子的好菜呢!

(出示情景图)

  猜猜妈妈会跟我们做哪些拿手的好菜?

自由交流。

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吃着妈妈做的饭菜慢慢长大。

妈妈做的这些饭菜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识字——《中国美食》。

  

(二)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情境识字

  

(一)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过渡: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美食呢?

(翻书P35)快去读读这些美食名称吧。

  借助拼音和插图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词语读连贯。

  同桌互读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

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二)联系生活,配图识字:

“生活小菜篮”

  过渡:

要做出这些美食,得准备一些食材。

让我们挎上小菜篮,逛菜市场去吧。

  1.学习蔬菜名称:

菠菜、茄子、蘑菇。

  过渡:

菜市场有这些蔬菜,谁来叫出它们的名称?

(图片和词语同时出现)(“菠”、“茄”、“蘑”、“菇”)生字变红。

  

(1)这就是我们常吃的菠菜(出示“菠菜”图片)。

  (展开“菠菜”词卡)指多名读。

评价“菠”字读得准。

  读词:

菠菜葱绿葱绿的,男生读。

菠菜水灵水灵的,女生读。

这种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铁质,对身体特别好,一起读。

  

(2)(展开“茄子”词卡,出示茄子图片)这是——“茄子”。

  指多名读,相机指导读准“茄”。

  读词:

蔬菜也有不同的颜色,茄子是——(生答:

“紫色的”“白色的”),齐读词语两遍。

  (3)(展开“茄子”词卡)谁来读?

你来读。

一起读——“蘑菇”。

  你见过或吃过什么蘑菇?

指名发言后再读词语。

齐读词语。

  (4)这几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小结:

都是草字头,都和植物有关。

  还知道哪些蔬菜名称是草字头的呢?

拓展认识“芹菜”“萝卜”“蒜苗”“葫芦”等。

  小结:

古人真有智慧,造字很有办法,草字头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

  过渡:

买完了蔬菜,我们去卖豆制品的摊前逛逛吧。

  2.学习豆制品名称:

豆腐。

  

(1)菜市场还有(出示“豆腐”图片)——(生读:

豆腐)。

  

(2)教材里标注的是“腐”字本来的读音,但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指多名读。

  读词:

豆腐白白的,女生读;豆腐软软的,嫩嫩的,男生读。

豆腐是用黄豆做的,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起读;大家再瞧这个“腐”字,“府”字的里面有个“肉”字,豆腐的味道像肉一样鲜美呢!

再齐读。

  (3)你吃过什么样的豆腐?

  拓展:

还有好多好吃的食品都带有“腐”这个字,如“腐竹”和“腐乳”。

这些都是豆制品。

  过渡:

菜场里除了卖蔬菜和豆制品,还卖——

  3.齐读:

“鸡、鸭、鱼、肉”。

  过渡:

食材准备好了,我们还用这些食材做出了好多美食呢!

一起瞧瞧吧。

  (三)自由读词,发现方法:

美味小厨房

  1.(出示七种菜肴名称)自由读读这些菜名,师生配合读。

  2.这些美食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呢?

再读一读,在这些食物的制作方法下打下记号。

  3.反馈交流,相机标红。

  小结:

制作食物的方法都藏在这些菜名里呢!

  4.中国美食不仅有美味的菜肴,还有丰富的主食。

读读四种主食名称,里面又藏着哪些制作方法呢?

指名找到“蒸”“炸”和“炒”。

  5.观察一下这些字,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指名发言,生字分类。

  小结:

(出示生字分类)这些字都是火字旁,这些字都是四点底。

只有一个“拌”字是提手旁,这种制作方法和手有关。

  过渡:

我们先来学习这些带火字旁的字。

  (四)结合字形,理解识字:

“快乐小厨师”

  1.学习烹饪方法——“炸”“爆”“烧”“烤”“炖”“炒”。

  “炸”(出示字卡)

  

(1)我们以前学过这个字——“炸”,读第四声。

在这篇课文中,它读——“炸”(第二声)。

  

(2)指多名读,齐读。

  小结:

炸是把食物放入热油中弄熟。

  (3)你们吃过哪些油炸食品?

  “爆”(出示字卡)

  

(1)指名读。

什么是“爆”?

谁能结合这个字的字形来猜猜它的意思?

指名发言(遇到火,突然一下炸开),指多名读。

  

(2)大家看(出示图片),把食材放入热锅中快速过油,就是——(齐读:

“爆”)。

  小结:

(出示“炸”和“爆”)这两种烹饪方法都用火,但爆的时间比炸的时间短。

  “烧”“烤”“炖”“炒”(出示生字)

  

(1)指名分别读,读准字音。

  随机评价读字:

  烧:

用火慢慢加热就是——(生读:

“烧”)。

红烧肉就是这样慢慢烧出来的。

  烤:

将食材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就是——(生读:

“烤”)。

我们可以烤……,烤……,烤……,啊!

真美味呀!

  炖:

一起读。

“炖”就是长时间烧煮。

我们可以炖排骨……,炖……;有耐心,多用心,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哦。

  炒:

用锅铲不断翻动

  食物就是“炒”。

我们可以炒青菜……,炒……,炒……;随着噼里啪啦的翻炒声,香味也渐渐弥漫开了。

一起读。

  

(2)(出示“炸”“爆”“烧”“烤”“炖”“炒”)齐读。

这些都是食物的制作方法,都是——(齐答:

火字旁)(同时标红偏旁),都需要用到——(齐答:

“火”)。

  2.学习烹饪方法——“煎”“煮”“蒸”。

  过渡:

这些带有四点底的字(标红偏旁),也是食物的制作方法。

  

(1)自由读字,随机认读,齐读生字。

  

(2)这四个点像什么?

  小结:

四点底就像把火字旁的四笔平铺整齐排列了一样,多像炉子上燃烧的小火苗呀!

原来四点底的字也和——(生答:

“火”有关)。

  (3)观看三个小视频,说说分别展示的是哪种烹饪方式?

  读字:

  这就是“煎”。

指名读。

  这就是“煮”。

分组读。

  这就是“蒸”。

热腾腾的,冬天吃最暖和了。

一起读。

  小结:

中国人真了不起,能根据不同的时节,不同的食材,选择不一样的烹饪方法,做出不同的美食供我们享用。

  3.总结烹饪方法。

  (出示这九个字)一起读。

  小结:

这些生字,有的偏旁是——(生答:

火字旁),有的是——(生答:

四点底),但它们都和——(生答:

火有关)。

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国美食烹饪特别讲究火候。

  三、再读课文,赏图读词

  过渡:

我们边学生字,边了解了烹饪方法。

看着这些美食,大家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吧。

(出示教材整页)

  1.练读词语,感知美食。

  

(1)自由练读,把词语读流利。

  

(2)谁来读读这些美食名称?

(读完)齐读。

  小结:

瞧,这三道菜是用蔬菜和豆制品做的,我们称为“素菜”;这四道菜是用鸡鸭鱼肉做的,我们称为“荤菜”;方框里就是我们吃的——(生答:

主食)。

  过渡:

这节课,我们先来品尝三道素菜美食。

  2.指导读词,品尝美食。

  

(1)(出示三道素菜图片和名称),指名领读。

  

(2)你吃过哪道菜?

和大家交流一下。

介绍哪个美美地读哪个。

  “凉拌菠菜”:

  为了保持菠菜的鲜绿和营养,“拌”着吃最好!

凉拌菠菜,软软的,滑滑的,淋上香油,真香啊!

请你来尝一尝(读),请你来尝一尝(读)。

凉拌菠菜看似简单,要做好可不容易。

(出示步骤图)

  小结:

中国人拌出了美味,拌出了营养,拌出了智慧!

一起读菜名。

  还吃过哪些凉拌的美食?

自由交流。

  “香煎豆腐”:

  把炉火调小,慢慢地煎,煎得两面金黄,你来读;煎得外焦里嫩,你来读;煎得香味扑鼻,你来读;再拌上萝卜丁和碎肉末,就更香了!

难怪这道菜名叫——(齐读)!

  你们还吃过哪些用豆腐做的美食?

  过渡:

要想做好“红烧茄子”也不容易。

  “红烧茄子”

  A.(出示步骤图)茄子切块,过油滚炸,再淋上酱油耗油和酱料一起烧。

光是制作酱料就需要七八种材料呢。

用中火慢慢地烧(指名读),用小火慢慢地熬(指名读),酱汁的醇香全都融进了茄块里!

菜汁稠稠的,红通通的(女生读);茄子软软的,油亮亮的(男生读);最后撒上小葱,咸咸鲜鲜的红烧茄子才算做好了。

色香味俱全!

谁想尝一尝?

一起读。

  B.茄子除了烧着吃,还可以怎样吃?

  3.联系生活,拓展美食。

  过渡:

中国地大物博,蔬菜品种繁多,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

  你还吃过哪些用蔬菜做的美食呢?

反馈交流。

  小结:

中国人多有智慧——简单的食材,多样的做法,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美食,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这就是我们的——(齐读课题)!

  小结:

我们这节课品尝了三道素菜美食,下节课我们再慢慢品尝四道荤菜和四道主食。

  四、指导书写,巩固总结

  1.出示生字:

“烧”“烤”“炒”“茄”,齐读。

  2.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归类。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提示重点笔画。

  4.范写“烤”,提示重点笔画——第八笔长撇,写舒展,延伸至左下格。

  5.观察占格,练习书写。

  6.展示作业,交流评价。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品尝更多的中国美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4中国美食(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

 《中国美食》(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火”和“灬”的字的意思,发现两个偏旁意义上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齐读美食

  我来问,你来答(依次出示词卡):

  

(1)菠菜怎样吃?

菠菜拌着吃(展开词卡,“拌”字标红)——“凉拌菠菜”(分组读)。

  

(2)豆腐怎样吃?

豆腐煎着吃(展开词卡,“煎”字标红)——“香煎豆腐”(分组读)。

  (3)茄子怎样吃?

茄子烧着吃(展开词卡,“烧”字标红)——“红烧茄子”(分组读)。

  过渡:

我们这节课又将品尝到哪些美食呢?

  

(1)学习新知,品尝美食

  1.品尝荤菜。

  (出示四道荤菜图片和名称)谁带着大家读读这四道美食的名称?

  相机评价读词:

  “烤鸭”:

  A.(出示图片)指名读。

  讲解:

鸭子烤着最好吃。

将整只鸭子放入旺火的挂炉中烤得色泽金黄,皮焦肉嫩。

(读)

  B.现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烤鸭,但还是北京的烤鸭最正宗。

(播放视频)。

  过渡:

普通的一只鸭子,经过代代创新传承,制作出了让外国人都赞不绝口的美食!

齐读词语。

  C.鸭子可以烤着吃,还可以焖着吃。

(出示“腊鸭焖藕”图片)这道“腊鸭焖藕”可是我们湖北地道的美食呢。

  “水煮鱼”:

  A.中国鱼类繁多,一般用草鱼来做水煮鱼。

(出示图片)这道菜里放了什么?

  B.把大量的尖椒花椒和草鱼一起煮,又麻又辣。

谁敢尝一尝?

指多名读。

  C.煮上一段时间,淋上油,油焖又烧煮,鱼肉真鲜!

指名读。

鱼肉真滑!

指名读。

鱼肉真嫩!

分男女生读。

  D.重庆的水煮鱼最有名。

因为那里潮湿多雾,吃辣可以驱寒,吃麻又能除湿。

  E.“年年有鱼”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过年时,餐桌上一定会有一道用鱼做的美食。

你们还吃过哪些用鱼做的美食?

指名说。

我们武汉的清蒸武昌鱼就特别鲜美。

  小结:

相同的食材,不同的做法,无一不传承着地域的文化,凝聚着国人的智慧。

  “葱爆羊肉”:

  A.(出示图片)大家看,这是——(生读:

葱爆羊肉)。

我们大西北牛羊成群,羊肉最为鲜美。

(读)用大火和大葱爆炒,羊肉鲜嫩多汁,让人回味无穷!

分组读。

  B.羊肉最为温补,冬天吃羊肉能增暖驱寒。

谁为我们呈上这道美食?

做动作,读词语。

齐读词语。

  小结:

美食的创造,用心良苦,精益求精。

  “小鸡炖蘑菇”:

  (出示图片)指名读。

“炖”——需要很长时间,在小火慢炖里,鸡肉的鲜香慢慢渗进蘑菇里,蘑菇的滑嫩也透进鸡肉里,有时还会配上绵实的粉条,那营养价值,真是高;那口感滋味,真是美!

  

(2)指多名读。

齐读。

  总结:

辽阔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用丰富的食材制作出各具特色的美食。

这就是我们的——(齐读题目)!

  2.齐读菜名。

  过渡:

丰盛的菜肴摆满桌,主食也该登场了。

  3.品尝主食。

  

(1)说说有哪些主食?

  过渡:

就让我们慢慢来品尝这些主食吧。

  

(2)出示主食图片字词,识记生字,朗读词语。

  “蒸饺”:

  A.(出示字卡“饺”)指多名读。

  小结:

“饺”的左边是食字旁,表示和食物有关,右边是个“交”字。

饺子又叫“交子”,中国人有在除夕之夜吃饺子的习俗,寓意新旧交替,守夜辞岁。

我们吃的是中国美食,品的是中国文化。

  B.(展开词卡“蒸饺”)水烧开了,热气冒出来了,搁在蒸笼里的饺子鼓起来了,读;热气腾腾的饺子真好吃。

再读词语。

  小结:

饺子皮一般是用小麦磨的面粉做的,馅料五花八门,都凝聚着人们制作美食的匠心。

  “炸酱面”:

  (出示“酱”字)你吃什么时会沾什么酱?

指名说,指名读。

  A.(出示“炸酱面”图片)这道主食是面,面也是用小麦磨的面粉做的。

拌的是炸酱。

指多名读。

  B.酱的制作最复杂,也最讲究。

肉末过油爆炒,做成炸酱,用来拌面最香了,女生读;再配上各色蔬菜丝,好看更好吃,男生读。

这就是——(齐读:

炸酱面)。

  C.除了炸酱面,你还吃过什么面?

自由交流。

  小结:

小麦除了可以做饺子皮、面条,我们中国人常吃的主食——包子、烧麦、油条,都是小麦磨的面粉做的。

  “小米粥”:

  A.(出示字卡“粥”)指多名读。

  B.你喝过什么粥?

指多名说,指多名读。

  读词:

粥热乎乎的,一二组读;粥黏稠稠的,三四组读;粥真香啊!

全班读。

  C.(出示词卡)这是什么粥?

(小米粥)猜猜小米粥是怎么做出来的?

  很有营养的小米粥,谁想尝一尝?

指多名读,全班读。

  小结:

“粥”的中间是个“米”字,和米饭一样,都是稻谷做的。

中国盛产稻谷,米糕、粽子也是稻谷做的。

  “蛋炒饭”:

  A.(出示字卡)指名读“蛋”。

谁用这个字组个词?

再读字。

  B.(出示词卡)我们都吃过蛋炒饭,那是妈妈的味道,指名读;大厨炒的蛋炒饭,饭粒粒分开,每粒都沾着蛋,指多名读;扬州的蛋炒饭最有名,指名读。

  小结:

小麦和水稻是我国的两大农作物,可以做饺,做面,可以做粥,做饭。

这些简简单单的美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呀。

  (3)齐读四种主食。

  4.美食拓展。

  我们品尝了七道菜肴和四道主食,我们家乡还有哪些美食呢?

说一说。

  二、趣读美食

  我们不仅品尝了美食,还了解了十种制作美食的方法。

民以食为天,一份主食,搭配一、两种菜肴,就最好不过了。

  

(1)(出示教材图片)为自己合理的搭配一份中餐。

自读。

  

(2)指多名交流。

齐读。

  三、巩固方法,发现联系

  过渡:

这些美食都是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做成的。

  1.出示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齐读。

  过渡:

那凡是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是不是都和火有关呢?

  2.出示三组字,说说每组字的特点,归纳每组的部首。

  3.说说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读一读,说一说。

  例:

生灶要用火,火苗就是“焰”,和火有关。

  小结:

这些带有火字旁、火字底和四点底的字,大多和火有关。

中国人造字充满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凝聚着智慧和创造;美食中藏着汉字,更蕴藏着文化,传达着中国人的精神和追求。

  四、欣赏视频,赞扬美食

  欣赏视频,感受中国美食文化。

  小结:

从古到今,我们大中华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自然赐予我们的每一种食材,在精心烹制每一道美食的过程中,非凡的智慧无处不在。

这些美食不仅让我们感受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让我们品尝到了自豪的味道。

  五、指导书写,总结所学

  1.出示生字:

“鸡”“鸭”“肉”“蛋”“饭”,齐读。

  2.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归类。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提示重点笔画。

  4.范写“蛋”,提示重点笔画——第四笔撇和第五笔捺写伸展。

  5.观察占格,练习书写。

  6.展示作业,交流评价。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我国美食的烹饪方式,品尝了美食之妙;还了解了与火有关的汉字意思,感受了汉字之美。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4中国美食部编版

识字4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等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

1、各种方法识记生字,读准词语。

2、继续了解形声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部首归类识字法,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学生:

每组一份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1、同学们,这几年非常流行一档电视节目,有关美食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2、看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答)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美,而且色香味俱全。

这些只是我们许许多多中国美食中的一部分。

今天,王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王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识字4中国美食》,学生齐读。

2、初读词语,认识美食

1、说到美食,王老师带来一份美食菜单,这么多的美食,你认识吗?

2、学习素菜: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

出示图片,学生认识,小老师领读。

总结:

这些都是素菜。

过渡:

只吃素菜,营养不够,再看看菜单上还有什么美食?

3、学习荤菜:

水煮鱼小鸡炖蘑菇烤鸭葱爆羊肉

出示图片,学生认识,小老师领读。

总结:

这些都是荤菜。

注意轻声的读法。

过渡:

荤菜也有了,还缺主食。

4、学习主食:

小米粥蛋炒饭蒸饺

同法学习并练习。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出去吃饭,一般先上开胃的凉菜素菜,再上热腾腾的肉菜,最后上美味的主食。

看我们中国人,连上菜都这么讲究,可见中国的饮食文化多么博大精深啊!

5、(出示美食菜单)所有美食都在这儿了,没有拼音的帮助,你还会读吗?

3、分类识字,指导书写

1、生字宝宝自己从美食中出来了,你还认识吗?

出示本课生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读给你的同桌听,不会读的圈起来多读几遍。

2、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减一减,数字加偏旁,换偏旁”同时穿插处理多音字:

炸字谜:

粥并组词。

告诉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

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1)按结构分类找朋友

(2)食材和制作方法找朋友

(3)美食名称找朋友(4)部首归类找朋友

利用易课堂拍照上传,然后组长上台汇报。

重点讲解部首归类识字法:

“艹”的字一般与植物有关,还知道哪些“艹”的字。

“火”和“四点底”的字还有亲戚关系呢,播放视频。

巩固学习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声的特点,猜一猜有上面两个偏旁的字的读音。

4、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

烤: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火字旁的一二笔是左低右高,最后一笔是点,考的第四笔撇要写舒展。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相点评。

4、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1、圈出课本35页美食的制作方法,强调个别制作方法,拓展还知道哪些用这个制作方法制作的美食?

2、(PPT)欣赏中国有代表性的美食图片:

浙江的东坡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羊肉泡馍、东北的地三鲜、四川的宫保鸡丁。

3、说一说:

你知道哪些我们家乡的美食?

(出示图片认识欣赏)

教师小结:

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我们祖国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把中餐馆开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中国美食享誉世界!

(板书:

享誉世界)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

让我们带着自豪感齐读:

中国美食享誉世界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