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805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docx

一上数学知识点解析916

 

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制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知识点解析

 

肥城市教学研究室

2018年9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知识结构表

所属领域

单元

信息窗知识点

一、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窗1:

5以内数的认识。

窗2:

0的认识。

窗3:

6—10的认识。

窗4:

认识“<”、“>”和“=”。

综合与实践:

找找周围的数。

统计

概率

二、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窗1:

分类。

窗2:

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三、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加减法

窗1:

5以内的加法。

窗2:

5以内的减法。

窗3:

和是6、7的加法(6+0)。

窗4: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窗5:

和是8、9的加法;被减数是8、9的减法。

窗6:

和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

窗7:

连加、连减。

窗8:

加减混合。

空间

图形

四、有趣的游戏

---认识位置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智慧广场:

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五、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

窗1:

11--20以内数的认识。

窗2:

20以内的加减法。

智慧广场:

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空间

图形

六、谁的手儿巧

---认识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综合与实践:

分积木。

七、小小运动会

---20以内的进位和加和位减法

窗1:

9加几。

窗2:

8加几。

窗3:

7、6加几。

窗4:

十几减9。

窗5:

十几减8、7。

窗6:

十几减6及6以下的自然数。

八、雪山乐园

总复习。

校10

园以

窗1:

5以内数的认识

窗2:

0的认识

窗3:

6-10的认识

窗4:

认识“>”、“<”和“=”

综合与实践

1-5各数的意义

1-5的顺序

1-5各数的写法

1-5各数的组成

图中物体数量是几,就用几来表示。

都在田字格左半格书写,注意笔顺和占格。

将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分成2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

0的意义

0的写法

0的不同意义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田字格左半格,占满,右倾的椭圆

温度计上0表示分界点

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

体育比赛中0表示得分

6-10各数的意义

6-10各数的顺序

6-10各数的写法

6-10各数的组成

认识第几

认识符号“>”“<”和“=”,理解意义。

会写“>”“<”和“=”

运用符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找找周围的数

图中物体数量是几,就用几来表示。

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框架

 

信息窗1——1-5以内数的认识

一、知识点解读

1.1-5各数的意义(理解识记)

知识点:

图中物体数量是几,就用几来表示。

教学要求:

该知识点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数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数的正确外,还要关注学生能够利用图中的实物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有序地去数。

通过计数器拨一拨,让学生体会后继数。

2.1-5的顺序(掌握运用)

知识点:

从前往后数:

1,2,3,4,5。

从后往前数:

5,4,3,2,1。

教学要求:

教学该知识点时,要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在计数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就表示1,再拨一个就是2,以此类推,发现后面的数比前面多1。

3.1-5的写法(掌握运用)

知识点:

把1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右上方起笔到左下方收笔,写时略倾斜,不要写成竖直的。

把2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方起笔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写道左下方时向右拉平。

把3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方起笔写2个半圆,注意半圆要写的圆滑些,下边的半圆要比上边的大。

把4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两笔写成。

从左上方起笔向右下写竖,在中间虚线靠下的位置向右拉平,第二笔是一个略倾斜的竖,起笔位置在竖中线上,比第一笔的竖低一些。

把5偏左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两笔写成。

从左上方起笔向左下写竖,写到中间虚线时写半圆,注意半圆要写得圆滑些,第二笔是横。

教学要求:

教师在黑板田字格里示范书写,讲清楚书写要点,学生模仿并多加练习。

 

4.数的组成(掌握运用)

知识点:

把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可以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依次类推,直到分成几和1为止。

教学要求:

教学该知识点时,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分与合的动手操作,可以分方块,也可以分铅笔、小棒、橡皮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的操作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然后用图示的方法总结出数的所有的组成,使学生经历数的组成的抽象过程。

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认识和记忆,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2.知识拓展

认识相邻的两个数

方法一:

将这个数写成一排,看前后分别是谁。

方法二:

按照顺序,看前后,比这个数少1和多1的数。

3.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把每组物品与对应数量连起来。

2.数一数,写一写。

3.看图填数。

能力提升

1.分一分,填一填。

4可以分成()和(),还可以分成()和()。

2.看数涂色。

5

1

3

3.按顺序写数。

1()3()()

()4()2()

拓展应用

1.跳动的字符。

 

2.想一想,填一填。

4的前面一个数是(),4的后面一个数是()。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略2.2345

3.4分成3和1,5分成3和2,4分成2和2,3分成2和1。

能力提升

1.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2.略3.12345,54321。

拓展应用

1.12432.3,5;1,3。

信息窗2——0的认识

一、知识点解读

1.0的意义(理解识记)

知识点:

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教学要求:

该知识点通过情境图“摘苹果”活动,每摘掉一个,就问还剩几个,直到“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提问该怎么表示?

引入0的意义。

2.0的写法(掌握运用)

知识点:

“0”像鸭蛋,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书写,从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画弧,虚线以下碰左线,再碰下线、右线,画成一个斜斜的椭圆,向上回到起笔的地方为止;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教学要求:

先让学生说一说“0”像什么,再找几个同学到展示台上在方格纸上写“0”,引导其他同学观察书写顺序,进行评价。

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写“0”的正确笔顺。

师在黑板上板演“0”的书写过程。

学生模仿练习书写。

3.0的不同意义(理解识记)

知识点:

在温度计上0表示分界点;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在体育比赛中0表示得分。

教学要求:

该知识点可以从实际问题入手。

通过询问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0”?

它表示什么意义?

展开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具体分析。

二、知识拓展

介绍“0”的发展史:

其实,最初在阿拉伯数字中没有“0”,那么“0”是怎样演变来的呢?

课件展示小资料——“0”的形成过程:

0是极为重要的数字,0的发现被称为人类伟大的发现之一。

0在我国古代叫做金元数字,意即极为珍贵的数字。

据说,印度人在约公元5世纪时发明了0这个数字。

在1202年时,一个商人写了一本算盘之书,由于运算上的需要(当时数学在东方是以运算为主,在西方以几何和逻辑为主),自然地引入了0这个数。

在中国很早便有0这个数字,很多文献都有记载。

教师的介绍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此外,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知识点

基础训练

1.数一数,填一填。

2.连一连。

0

32

14

3.填一填。

 

能力提升

1.看图填空。

 

1.按顺序写数。

()1()3()()

()4()2()()

2.猜猜我代表几?

代表比1还小的数,我是()。

拓展应用

1.你能用数字0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2.你能说出0的几种意义?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5432102.五角星3.3和0

能力提升

1.1;3,12.012345,543210.3.0

拓展应用

1.故事略

2.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温度计上0表示分界点;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在体育比赛中0表示得分。

信息窗3——数字6-10的认识

一、知识点解读

1.6-10各数的意义(理解识记)

知识点:

图中物体数量是几,就用几来表示。

教学要求:

该知识点是借助情境图数数,得到物体的数量是几,就用几来表示。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有序数数;利用点子图、数字卡片等,逐步抽象出6-10各数,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防止学生只“唱数”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6-10的顺序(掌握运用)

知识点:

从前往后数:

6的后面是7,7的后面是8,8的后面是9,9的后面是10.从后往前数,10的前面是9,9的前面是8,8的前面是7,7的前面是6.

教学要求:

教学该知识点时,借助情境图,按顺序数一数不同事物的个数,借助点子图直观展示出来。

并通过横档计数器,进一步体会后继数。

3.6-10的写法(掌握运用)

知识点:

把6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方起笔,往左下方运笔,到左下格画一个圆圈,注意圆而且占满格。

把7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方起笔向右写横,再往左下方运笔,注意竖要倾斜到左下角。

把8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右上方起笔,先写一个S形,再往右上方写,运笔要圆滑,占满格,上半圆不封口。

把9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右上方起笔,逆时针写小圆回到左半格右上方,再往左下方写竖,上半部分要圆,占满左上半格,竖要稍向左倾斜。

10由1和0两部分组成,左半格写1,右半格写0。

教学要求:

教师在黑板田字格里示范书写,讲清楚书写要点,学生模仿并多加练习。

 

4.各数的组成(掌握运用)

知识点:

把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可以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依次类推,直到分成几和1为止。

教学要求:

教学时,借助小磁扣,在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边操作边说,形象直观,便于理解记忆。

5.认识第几(掌握运用)

知识点:

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要求:

借助情境图“老鹰捉小鸡”,问“扎辫子同学排第几”的问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再带领学生,跟着多媒体动态一起从前往后数,从后往前数,感受第几。

可利用几个学生现场排队,加深理解。

让学生体会确定事物的排列次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那个事物的次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总数中的某一个。

二、知识拓展

1.运用序数的方向性解决排序问题

数第几的时候要考虑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数的方向不同事物的排列次序也不同。

“几”表示一共几个,“第几”表示按顺序得到的其中的一个。

2.初步认识单数和双数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连一连。

2.看图接着画。

3.填一填。

能力提升

1.给彩虹涂上漂亮的颜色。

2.找规律,填一填。

2,(),6,8,()

(),3,5,(),()

3.填一填。

从前往后数,第()和第()个是三角形。

从后往前数,圆形排第()。

拓展应用

1.排第1的足球队员的是5号,1和5各表示什么?

2.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练习

1.略2.略

3.(横着看从上往下)542364

能力提升

1.1,5,7,涂色略。

2.246810;13579。

3.3,5;4。

拓展应用

1.1表示第一,是序数词,这里的5既不是表示5个,也不是表示排第5,而是此运动员的代号。

2.5,3,5

信息窗4——认识“>”“<”和“=”

一、知识点解读

1.认识符号“>”“<”和“=”,理解意义。

(掌握运用)

知识点:

9比10小可以写成:

9<10,读作:

9小于10。

10比9大可以写成:

10>9,读作:

10大于9。

10和10相等可以写成10=10,读作:

10等于10。

教学要求:

借助教材情境图“拔河比赛”,比较两边人数的多少,引导学生学会摆圆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得到10人比9人多,9人比10人少。

进而讲解,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兄弟可以表示数的大小,接着用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继续演示情境现在跑来了一个人,两边都是10人,用“=”表示。

2.会写“>”“<”和“=”

知识点:

>占左半个田字格,书写在左半田字格中间,开口向左。

<占左半个田字格,书写在左半田字格中间,开口向右。

=占左半个田字格,横中线上下各一条线,一样长。

教学要求: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法,学生模仿练习。

3.会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知识点:

0<1<2<3<4<5<6<7<8<9<10

10>9>8>7>6>5>4>3>2>1>0

教学要求:

借助儿歌,帮助理解和巧记方法。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跟着大数跑,

尖尖对着小数笑,

两边相等画等号。

二、知识拓展

1.运用推理法解决填数问题

例:

想一想,填一填。

5>□3<□□<□

分析:

在5>□中,大于号的左边是5,说明5大,□里的数比5小,所以可以填0~4中的任意一个数;

在3<□中,小于号的左边是3,说明3小,□里的数比3小,所以可以填4、5等;

在□<□中,中间是小于号,只要保证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就可以,如1<2。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先想一想可以填哪些数,再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数填一填。

2.运用移多补少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找出多的部分,然后把多的部分分成相同的两份,即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看图填一填。

2.在里填上“>”“<”“=”。

2

45

34

4

9

107

76

5

3.给数字娃娃拍拍队。

能力提升

1.数叶子,比一比。

2.括号里可以填几?

6>()1<()<54<()<8

3.

 

拓展应用

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863105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怎样使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变得同样多?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

 

2.<>=;<=>3.7>6>5>3

能力提升

1.

 

2.5到0,234,567任意一个数,不唯一

3.

 

拓展应用

1.0<1<3<5<6<8<92.右边的小鸡走掉2只;或者右边的小鸡到左边1只,不唯一。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单元框架

 

信息窗1——分类

一、知识点训练

1.感受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理解识记)

知识点:

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教学要求:

该知识点是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2.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运用,教学难点)

知识点:

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要求:

教学该知识点时,让学生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放在一起,而物体有多种特征,按不同的特征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比如常见的特征:

形状、颜色、用途这些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二、知识拓展

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方法一:

先把各个物体化分一定的标准,再按照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方法二:

可以按物体的特征和颜色先分类,再确定标准。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 把以下四个图形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2.把动物圈出来。

3.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能力提升

1.想一想,分一分。

2.天上飞的画“√”,地上跑的画“o”,海里游的画“Δ”。

 

3.分类。

 

拓展应用

1.

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2.把下面的树叶分在3个盘子里,用线连一连。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小树2.蝴蝶小鱼小鹿青蛙3.文具衣帽

能力提升

1.可以按形状分类,也可以按颜色进行分类。

2.

 

3.

 

拓展应用

1.

2.

 

信息窗2——比较

一、知识点解读

1.比长短(掌握运用)

知识点:

比较物体的长短,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或者分别量一量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教学要求:

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图中挂着的两条裤子,引导学生先做出直观判断:

你觉得哪条裤子长?

由于裤子挂的高低不同、长短接近,学生很容易出现争议,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会想到把两条裤子放在一起比一比或者把两条裤子分别量一量的方法。

但因为情境图中的裤子拿不下来,借此冲突,引导学生想出可以用别的物体代替裤子的办法,用小纸条或者其他学具来代替裤子,通过动手操作比较两个学具的长度,从而对两条裤子的长短作出判断。

2.比高矮(掌握运用)

知识点:

比较物体或人的高矮,要把相比较的物体或人置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

教学要求:

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图中的两个花瓶,比较花瓶的高矮。

因为两个花瓶的高度相差较大,通过观察就比较出来了。

此时,可以出示没站在同一水平面上但身高相同的两人,学生自然地感悟:

比较物体或人的高矮,要把相比较的物体或人置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

3.比轻重(掌握运用)

知识点:

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比较压手的物体就重;还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天平沉下去的那一端上称的物体较重。

教学要求:

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图中的琉璃球,借助直观经验或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天平称一称,沉下去的一端重,所以大琉璃球比小琉璃球重,或者说小琉璃球比大琉璃球轻。

二、知识拓展

1.比多少

比较事物的多少,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也可以数出物体的数量进行比较。

2.比大小、粗细

比大小、粗细时,用眼睛直接观察进行比较。

3.借助中间量法

比较三个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中间物体比较另外两个物体的轻重。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比一比。

2.在多的后面画√。

 

3.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能力提升

1.轻的画√,重的画○。

白菜萝卜茄子

□□□

2.厚的画√,薄的画○。

□□

3.()最重,()最轻。

 

拓展应用

1.哪根绳子最长?

最长的画√。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上面一根画√,上面一根画○。

2.苹果。

3.轮椅上的人高

能力提升

1.茄子画√,白菜画○。

2.字典画√,故事书画○。

3.梨最重,西红柿最轻。

拓展应用

1.第三根。

2.最左边的最高,最右边的最矮。

 

第三单元

10以内的

加减法

信息窗1

5以内的加法

信息窗2

5以内的减法

信息窗3

得数是6、7的加法

信息窗4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信息窗5

得数是8、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信息窗6

得数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

信息窗7

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信息窗8

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1.理解加法的含义。

2.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1.理解减法的意义。

2.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5以内的减法。

3.有关0的减法。

1.得数是6、7加法的计算方法。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3.关于0的加法计算。

1.减法的意义。

2.6、7减几的计算方法。

1.得数是8、9的加法。

2.被减数是8、9的减法。

1.和是10的加法算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算法。

2.一图四式。

1.连加的意义。

2.连加的算法。

3.连减的意义。

4.连减的算法。

1.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

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框架

 

信息窗1——5以内的加法

一、知识点解读

1.理解加法的含义(理解识记)

知识点:

求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在加法算式中用“+”连接,读作“几加几等于几”。

教学要求:

该知识点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分成及比较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要可以借助示意图,联系实际意义来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学具,放手先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讲解时可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练习时要设计形式多样又有趣的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写算式时,教师可演示写法,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运用)

知识点:

通过数数能够口算5以内简单的加法,并能借助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要求:

教学该知识点时,要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出算式并组织汇报交流,要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用加法计算,算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看图写算式时,必须弄清楚图意,如果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列式时,还要看清楚每部分分别是多少,不要把数量看错。

二、知识拓展

方法培养题:

等量代换法

+=4+=5

=()=()

方法:

这里的正方形和三角形分别代表一个数,先想哪两个相同的数组成4,算出正方形是2,然后把右面算式里的正方形换成2,2和3组成5,求出三角形等于3。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

2和3合起来是。

 

2.看图写算式。

 

3.在○里填上“>”“<”或“=”。

2+2○53+2○54+1○41+2○41+4○5

能力提升

1.

+=

(只)

2.

+=

(根)

3.2+()=4()+1=5()+2=33+()=5

拓展训练题

1.

 

2.叮当猫要买5条小鱼,可以怎样买?

用算式表示出来。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5

2.2353+2=5

3.比大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