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720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docx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

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关于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2008年是泉州商贸流通业发展中不寻常的一年,南方雨雪灾害、物价大幅波动、世界金融海啸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给商品市场带来了较大冲击和影响。

一年来,市贸发局按照国家商务部、省经贸委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引导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商品市场的健康运行。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6.11亿元,同比增长19.9%,超额完成年度增长16.5%的计划目标。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共同发展。

在政策引导和促销手段的推动下,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月均销售超过75亿元。

城乡市场全面发展,城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零售额达463亿元,同比增长23%;农村市场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增速明显加快,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347亿元,同比增长18%。

(二)贸易餐饮增长强劲,龙头企业效应显现。

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凭借足额的资金实力、规范的经营管理和灵活多样的促销手段,引领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766亿元,同比增长19%。

餐饮市场稳步发展,成为拉动消费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114.6亿元,同比增长23%。

(三)商品销售稳中见旺,结构升级较为明显。

受消费提升和物价的影响,吃穿类生活必需品零售额增幅较大,食品类、粮油类、服装类、日用品类限上零售业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56.5%、92.1%、36%和48.2%。

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生活享受型产品继续成为销售热点,有效拉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在限额以上纳入统计的25类商品类别中,化妆品类、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6.8%、39.3%、38.8%。

(四)市场物价先高后低,通胀压力得到缓解。

受宏观调控、市场自身调节等影响,粮、油、肉、菜等主副食品逐步克服通胀压力的影响,价格趋于平稳。

其中粮油价格涨跌幅在1%以内,肉禽蛋价格涨跌幅在3%以内,生猪批发价7.1元/斤,比4月上旬的9.77元/斤下降27.3%,鸡蛋批发价3.45元/斤,比春节期间的4.1元/斤下降16%。

成品油、钢材、水泥、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需求减弱,价格呈先升后降态势。

全市CPI从年初最高的7.4%下降为12月的-0.5%,全年同比涨幅为4.2%,通胀压力得到缓解。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民生为重,有效保障市场繁荣稳定

1.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

提升“食品放心工程”质量是市委、市政府200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督促指导,圆满完成任务。

全市新增无公害蔬菜基地2200亩,完成任务的110%;提升常年连片无公害蔬菜基地20片,完成任务的133%;引进培育蔬菜新品种10个,完成任务的100%;新增无公害畜禽、水产养殖基地7个,完成任务的140%;提升无公害畜禽、水产养殖基地11个,完成任务的110%;按行业一星级标准提升改造定点屠宰场7个,完成任务的140%;加强中心市区集贸市场主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蔬菜农残超标率为0.3%(省定治理目标为5%以内),水果农残超标率为零(省定治理目标为5%以内),水产品甲醛超标率为0.1%(省定治理目标为1%以内);在全市屠宰场进一步加强肉品品质检验工作。

在落实为民办实事任务中,我局举办了《提升“食品放心工程”质量技术培训班》,进一步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提高“放心食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动和指导副食品基地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以及名优农产品品牌认证,树品牌、求发展、打市场,14家生产基地的农产品申报了商标注册,其中7个品牌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

为永春锦斗佛手瓜、安溪桂林茭白、德化赤水雪莲果等无公害生产基地产品进入市区市场牵线搭桥;加强市场检测监控,在中心市区26个主要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生鲜超市检测室设置监控装置,督促市场开展食品安全检测。

2.保障城市副食品供应。

做好中心市区肉、蛋、菜、水产品等主要副食品的储备与供应工作,除指导各较大批发市场、生鲜超市以及供应专业户加大储备与调拨力度之外,还侧重抓住几个重点储备与供应单位。

提出市级生猪活体储备方案并组织实施,2008年全市落实生猪活体储备65920头,落实补贴资金221.26万元,其中市级储备10200头,补贴资金120万元。

召集全市36家生猪、蛋禽、蔬菜生产基地与市副食品基地办签定协议,以协议的方式落实政府可直接调控的货源。

加强肉、蛋、菜等主要副食品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及时掌握企业库存及购销情况,发布市场动态情况,防止囤积居奇和恶意炒作等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

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在中心市区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安全和市场供应大检查,进一步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

3.抓好副食品基地建设。

菜篮子基地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副食品基地总产值达564亿元,比增13.4%。

蔬菜基地面积6.52万亩,比增3%,基地蔬菜上市19325万公斤,比增15%;基地生猪上市57.8万头,比增38.2%;基地蛋品上市1250万公斤,比增21.9%。

生猪、蔬菜自给率已达70%强。

4.全力推进民生工程。

组织专门人员,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当前基本完成泉州肉品加工厂项目的前期工作。

项目到位资金7800万元,海域使用权证已报送省政府待批,陆域形成开工在即。

5.做好油品市场供应。

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油源。

协调、组织中石化、中石油确保全市辖区内加油站、重点建设项目、重点生产企业和重点社会农村加油站优先供应,适度放开直销油供应,满足生产消费用油需要。

全市成品油销量约150万吨,其中中石化森美泉州分公司销售量78万吨,比增5.87%;中石油泉州销售分公司销售量26.7万吨,比增15.2%;中油油品、中油通用、南安中油等3家批发公司销售量21.3万吨,同比降14.67%;其他18家社会成品油批发企业销售约24万吨。

为配合中化集团筹建油品销售网络,向省经贸委上报增加加油站规划网点82个。

(二)坚持项目带动,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1.商贸后劲逐步增强。

2008年14个省、市商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7亿元。

为新建或续建的泉州农产品市场、中国粮食城、石狮服装城、闽台农产品市场、中国水暖城、环球家俱城、中国石材城、安溪农产品批发市场等9个专业市场(共完成投资41924万元)服务,筛选上报国内公共服务平台2家,电子商务重点项目7家,重点市场2家,龙头企业3家。

扩大商业对外开放,为国内外商业集团沃尔玛、麦德龙、永辉等在泉州申办5家大型超市开绿灯。

2.扩大内需有新举措。

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在嘉信茂广场公司牵头举办迎新春年货展销会;组织汽车同业公会会员单位开展汽车促销活动;牵头发动商贸企业和移动、电信、邮电部门,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平台,开展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收购进城,实现双向流动;开展社区“双进”工作,加强示范社区商业建设。

丰泽铭湖社区、鲤城和平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丰泽东美社区、圣湖社区被命名为福建省社区商业示范社区,捷龙超市被命名为福建省示范社区龙头商业,鲤城义全机电商业街被命名为福建特色商业街。

3.会展经济持续升温。

组织企业参加2008福建商贸行业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东盟采购博览会、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定货会等,为企业搭建向外展示平台,提高商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中,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闽台农产品市场举行,设有400个标准展位,签订合作项目21个,合同金额19.6亿元。

2008福建商洽会共签订合同3个,合同金额5.6亿元,意向金额1亿多元,现场销售260万元。

第五届中国—东盟采购博览会,泉州采购团共采购农副产品、医药商品、日用百货商品1000多万元。

4.市场开拓步伐加快。

积极引导大型超市、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新华都丰泽店、好又多丰泽店被评为达标大型超市。

引导商贸街区和商贸企业发展,千亿商贸大街招商工作进展顺利;新门街实行捆绑销售,积极打造时尚精品购物街;嘉太名优酒有限公司注资1500万元,与永春顺德堂醋厂联姻。

5.农村市场稳定发展。

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巩固提升原有1845家农家店的功能。

拓展农家店经营范围,由重建设转向重管理,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由重速度转向重效益,增加药品、邮政、电信等经营功能,实现“一网多用”。

开展农家店回访活动,加强群众监督,提高配送率,保证商品质量。

2008年新增承办龙头企业1家,新建农家店35家、配送中心2个,全市累计农家店总数达到1880家。

(三)坚持监督管理,市场经济秩序日趋改善

1.市场整规得到强化。

深入开展整顿与规范食品卫生安全,打击商业欺诈、传销和走私,整顿农村市场。

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3255人次,查处市场5110个(家),查处案件总数7506个,涉案金额7455.2万元,罚没总值2829.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6件。

不断完善泉州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工作机制,集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知识产权“进企业、进校园、进展会”工作,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经市政府下发实施。

组织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与餐饮企业签订诚信公约。

2.屠宰管理力度加大。

加强屠宰场升级改造,晋江青阳、安海,南安城关,惠安东园,泉港峰尾、南埔,石狮永宁7个定点屠宰场完成一星级标准改造提升。

巩固猪肉专项整治成果,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市场、农村市场和街头早市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全市共开展牲畜定点屠宰专项执法检查1484次,查处违法案件86起,捣毁私宰窝点6个。

县以上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已开展定点屠宰乡镇的定点屠宰率达96.5%。

3.市场监管能力增强。

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督管理,全市30家成品油批发、仓储企业经核查合格24家,619家成品油零售企业经核查合格561家。

做好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信用评级工作,611家零售企业中被评为A级140家、B级301家、C级20家、D级58家。

受理并上报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变更21家,新(改、扩)建加油站规划确认初审、核实17家;推进市区集贸市场和早餐工程整治工作,督促、纠正市场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搭乱盖、早餐工程超时经营等行为;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初步规划,泉州中心市区、德化城区被列为全省首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指导商贸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发展循环经济。

增强商贸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的环保意识,普遍实行有偿使用包装袋,减少使用塑料袋,抑制过度豪华包装;积极有效地开展酒类流通备案制度和随附单制度,全市酒类经营企业备案1100多家,发放随附单3万多份;加强拍卖行业管理,新增拍卖企业2家、拍卖分公司3家。

全市31家拍卖企业举行拍卖会300多场次,总成交额25.16亿多元,实现佣金收入1000多万元;加强对典当行业的监管,组织22家典当行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培训。

推荐新增典当行7家获批,新增注册资金16888万元。

积极拓宽典当业务经营领域,全市典当行期末质押典当额9亿多元,实现效益2500多万元;加强民爆行业管理,9家民爆经营企业经考评均获92分以上,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的管理,回收拆解报废汽车1840多部,及时做好报废汽车资金补贴工作。

(四)加强干部管理,机关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1.重视人事干部管理工作。

组织实施每两年一次的科级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考核工作,充实科级后备干部库;积极推进经贸学院、慈山分院、财贸干校、食品公司、粮油储运中心岗位设置和牲畜屠宰管理站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抓好院校建设。

经贸学院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

规范考录经贸学院13名教师和政治辅导员。

认真审核报批12名教师转正定级。

审核审批7名干部的辞职或退休手续。

审核和推荐参评专业技术人员63人,其中副教授和高级讲师32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15人。

2.加强依法行政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实行市贸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并汇编成册。

开通“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公众信息网站”,设置“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等栏目,支持和服务政府信息网上公开。

组织局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建设法制型政府网络培训。

梳理行政执法依据21件、行政执法行为90项,并在政务网上公布,同时编印成册。

制定《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并将行政自由裁量权细化。

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系列创建活动。

3.加强文明安全创建。

强化创安工作。

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完善应急演练、节日防范等安全措施。

今年共查找出各类隐患40多条(处),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解和禁毒工作,全系统平安单位6家,市贸发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竞赛活动,重新确定省级示范单位2家、市级示范单位8家。

积极创建“迎农运示范窗口”,推荐命名为示范窗口4家。

市直财贸系统拥有省级文明单位1家、市级文明单位4家、市直文明单位2家,市贸发局再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4.强化协调服务能力。

指导各县(市、区)经贸部门和市直财贸系统各单位开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和企业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服务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安排好肉、蛋、菜等副食品供应,组织“迎农运十佳农家菜”评选活动,编印出版画册《泉州农家菜》赠送各地宾客。

协调批发企业帮助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受灾地区解决水果、蔬菜等一些农产品积压问题。

积极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探望走访慰问老干部制度,局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走访慰问老干部90多人次,支持财贸系统老体协开展活动。

做好计生对口帮扶、新农村建设挂钩帮扶、困难职工帮扶等工作。

(五)践行科学发展,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从10月中旬开始,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开好局、起好步。

深入思想发动,狠抓学习培训,在职党员参学率达到100%,机关离退休干部支部党员平均年龄75周岁,克服行动不便等困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参学。

确定4个调研课题,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和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听取建议和意见,努力破解发展难题。

紧密联系商贸流通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四求先行”大讨论。

深入开展“提升商贸水平、发挥先导作用”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促商富农、食品放心、商品促销、人才强商等四大工程建设。

2.加强系统党建工作。

加强党员的理论武装,组织191名科级干部参加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

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当先锋、尽心尽责作奉献”主题实践活动,并在市委机关大院宣传栏举办先进事迹图片展。

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据不完全统计,财贸系统1798人捐款387351元,单位集体捐款100多万元,582名党员主动交纳“特殊党费”246134元,为灾区重建做贡献。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迎奥运、农运活动。

深化党建创先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

对财贸系统6个申报“五好”党支部、7个申报先进“五好”党支部进行考评。

召开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一先两优”表彰会,对1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1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市直财贸系统1个总支、7个支部完成换届工作,1个总支、1个支部补齐缺额的委员。

组织22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财贸系统共吸收18名预备党员,27名预备党员按期办理转正。

开展党建理论研讨,发动党务干部撰写调研文章,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

3.深入开展廉政建设。

狠抓廉政教育。

开展“理想、信念、传统”教育学习月活动,增强勤政廉政、奉公守法意识。

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

向市区各主要商家发出“共同依法守法廉洁过年倡议书”,向党员干部职工发出过好“廉关”公开信,重申有关法律法规。

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知识问答;狠抓制度建设。

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制度,参加“政风行风热线”接线活动,面对面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建立纪检监察月巡查制度。

全程跟踪、监督泉州肉品加工厂等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工作。

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国有企事业单位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加强效能监察和办事公开。

抓好“菜篮子”工程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执法监察。

今年来,泉州商贸流通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一是拉动内需的难度加大。

消费价格上涨助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扩大,实际上经济效益却未能相应地增长,居民、企业、财政实际支付能力增长有限。

二是流通企业景气指数明显下降。

受信贷、能源、土地、交通等“瓶颈”的影响,流通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企业景气指数下降明显。

三是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市场上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仍然存在,三鹿奶粉等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信心。

三、2009年商贸流通工作思路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泉州市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商贸流通工作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按照“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保持商品市场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多做贡献。

(一)以满足民生消费为基础,着力保障市场繁荣稳定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巩固和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1880家农家店功能,增加配送品种,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使农家店的乡(镇)、村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和农贸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财政补贴的“家电下乡”工程,扩大农村家电消费。

扎实推进“农村信福工程”,为农民提供农副产品产、供、销信息。

加强产销衔接,组织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与产区农户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高度重视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扩大副食品基地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办好办实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为民办实事项目——继续提升“食品放心工程”质量。

新增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巩固提升常年连片无公害蔬菜基地20片;新增畜禽水产基地6个,巩固无公害畜禽、水产养殖基地15个,引进培育蔬菜新品种10个;4个牲畜定点屠宰场星级改造;加强肉品品质检验。

加强市场检测监控,充分发挥首批26个中心市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重点生鲜超市检测室监控系统的作用,督促市场主体开展食品安全检测,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继续抓好品牌带动,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健全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市区本地城镇人口每人每天2两肉、7天消费需求确定和落实猪肉储备。

加快畜禽屠宰场建设改造,确保三年内在县以上城区推行禽类集中屠宰。

(二)以扩大消费规模为重点,着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

2009年是泉州市“项目建设年”。

要按“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要求和能上快上的原则,科学组织实施,督促各县(市、区)抓紧启动开工建设一批重大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大型批发市场等商贸流通项目。

全力推进泉州肉品加工厂建设,确保上半年陆域形成,下半年厂房等地面建筑物完成招投标并动工。

重点指导推进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石湖港石材物流区、南安石材及粮食物流等30个项目。

支持中化集团重油深加工项目建设,协助形成与其相配套的成品油销售网络。

努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规模。

致力于扶持和引导专业市场发展,指导晋江鞋都、石狮服装城、福建环球家俱城、南安官桥粮食城、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暖城、安溪茶都等专业市场做大做强,使其规模效应、辐射能力、经济效益等得到充分释放。

积极搭建市场营销公共平台,引导商业企业与工业企业联手开拓市场,组织工业产品下乡和进超市活动,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以拓展消费领域为突破,着力提升城市商贸档次

认真研究本地的消费特点和地方特色,着力推进城东片区、东海片区商业网点建设,构建多业态商贸服务中心,优化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消费环境。

积极培植都市商圈、特色商业街,推进新门街名门时尚一条街、千亿大街等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商贸档次,增强商贸活力。

进一步推动商贸服务品牌建设,加大对“老字号”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指导企业争创“中华老字号”和“福建省老字号”。

发展地方特色餐饮业,以重点餐饮企业为龙头,提高行业现代化水平。

积极发展各类消费服务业。

继续推进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选择一批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满足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需要。

进一步规划好早餐工程的经营布局,扩大早餐覆盖面,提高早餐企业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商贸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加快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规范并大力发展旧货市场,加快不同收入群体联动消费。

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促进商品二次流通。

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四)以改善消费环境为关键,着力依法依规管理市场

加强流通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牲畜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查处私屠滥宰行为。

推进屠宰场的清理整顿和升级改造工作,督促全面完成县以上城区定点屠宰场的星级改造,组织开展现有屠宰场的资质审定和换证工作,整合不合格屠宰场。

积极推进农村屠工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加强商务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积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继续发挥12312举报投诉服务体系功能,形成商贸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随时接受举报投诉,开展咨询服务。

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工作,着力抓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组织实施工作。

加强对成品油、报废汽车、酒类、拍卖、典当等特殊行业的监管和粮油、副食品等各类民生商品市场的消费情况监测,提高对市场运行的预警和调节能力。

加大对流通企业日常监管,规范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交易行为,维护公平交易秩序。

加强对安全生产经营的行业指导监督工作。

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落实全市商场、市场、超市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通过“三年行动”,促使商贸企事业单位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商贸行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认真落实《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对民爆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适时组织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完善经营条件。

(五)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着力提高机关行政能力

继续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体安排,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的积极性,认真完成分析检查阶段、整改提高阶段等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促进商贸流通业科学发展。

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和机关党支部以及离退休党支部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制度。

通过举办辅导讲座、交流学习体会、推广学习经验、在泉州财贸党建网开设学习专栏、开展心得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以“机关党建创先”、“三级联创”及“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为载体,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式和内涵,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继续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加强对系统工青妇群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推进本系统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以围绕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