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659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孟德尔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是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②完成“测交实验”并发现显性:

隐性之比约为1:

1,属于演绎推理

③“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离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④“为什么F2出现性状分离,而且比例都接近3:

1?

”属于提出问题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

2.用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后,将F2中的所有黑身果蝇除去后,让F2中所有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之比是()

A.3:

1B.5:

1C.8:

1D.9:

1

3.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

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四种类型,对性状的性状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母本所结的某个豆荚中的豌豆可能全为一种表现型

B.F1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为1/2

C.F1中杂合子的比例为3/4

D.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和Yyrr

4.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三种色素,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蓝色与黄色色素同时存在呈绿色,蓝色与红色色素同时存在呈紫色。

甲,乙两组均是纯合亲本,杂交获F1,F1自交获F2,甲组F2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

3红色:

3蓝色:

1白色,乙组F2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

3红色:

3绿色:

1黄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紫色表现型的矮牵牛可能有8种基因型

B.甲组亲本矮牵牛花瓣的表现型可能是红色和蓝色

C.乙组F1矮牵牛花瓣的基因型为AaBBDd

D.B/b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5.控制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A、B和C基因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且可以叠加。

已知基因型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40克。

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F1的果实重量范围为140~200克。

则乙的基因型可能是()

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

6.下面四幅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图②与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雌性生殖器官中

C.②④不可能出现在该动物的造血干细胞中

D.仅有图②和图③所示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

7.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分离的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分别是

A.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

B.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

C.非同源染色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

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9.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不育。

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为()

A.子代全是雄株,表现型全为宽叶

B.子代全是雄株,宽叶:

窄叶=1:

1

C.子代全是雌株,宽叶:

窄叶=3:

1

D.子代中宽叶雌株:

宽叶雄株:

窄叶雌株:

窄叶雄株=1:

1:

1:

1

10.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B.该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因变量的检测指标之一为子代噬菌体放射性情况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时,上清液中也能测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过长

D.将32P标记的噬菌体放人无32P化学培养基,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可能不含32P

11.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正确的叙述是()

A.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B.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中,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的数量相等

C.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体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12.玉米的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

把核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玉米的一个体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若该细胞连续进行6次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多有()

A.40B.64C.80D.128

13.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因具有遗传效应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④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⑤基因能够储存大量遗传信息⑥“基因”一词是由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

A.①③④⑤B.①⑤⑥C.②⑤⑥D.①②⑤⑥

14.某双链DNA有1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A:

T:

G:

C=4:

3:

2:

1,则该DNA分子()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第三次复制消耗腺嘌呤49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

T:

G:

C=7:

7:

3:

3

D.转录合成的RNA中U:

C=7:

3

15.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的结构、复制、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B.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各保留了一条旧链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核内的DNA边解旋边复制

D.在双链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碱基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16.流感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R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RNA中的嘌呤数目与嘧啶数目相等

B.过程①②③中都能发生A与U之间的碱基配对

C.图中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呼吸

D.即使已知图中蛋白质的序列,也无法准确推知+RNA的序列

17.基因P和Q位于大肠杆菌中,它们编码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如图,已知两基因翻译时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P指导合成蛋白质时,转录和翻译过程在空间上完全分开

B.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使用的模板链分别是a链和b链

C.若箭头所指碱基替换为T,对应的反密码子为TAG

D.基因P指导合成的mRNA上可能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18.如图所示的过程,在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B.④⑤

C.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

19.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核DNA分子上,含有如图所示的三个相邻基因a、b、c。

m、n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没有遗传效应。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的a、b、c基因一定控制三种不同的性状

B.若序列m和序列n中的碱基对数量改变,会导致基因突变

C.若a增添了18个碱基对,其合成的肽链可能减小6个氨基酸长度

D.基因a、b、c均可在细胞核中完成复制和表达的全过程

20.豌豆粒型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圆粒R/皱粒r)控制。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基因R、r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了豌豆的粒型(圆粒/皱缩)

C.豌豆根尖细胞中基因突变形成的新基因不能遗传给后代

D.构成基因R和基因r的脱氧核苷酸链的长度相同,序列不同

21.下列图示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情况,丁图中的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乙所示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乙表示植物的体细胞,则图乙代表的生物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丙是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若图丁是雄蜂的体细胞,则该雄蜂母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22.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图示四个家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家系是乙、丁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几率为1/2

D.家系丙中,父亲、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杂合子

23.如图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B.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

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

24.下列有关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及共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其进化理论的核心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并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但是他完全否定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地进化

D.随着时间推移,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在种群所占比例的变化不属于共同进化

25.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判断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①A或a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②基因频率改变③基因型频率改变④没有进化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二、实验题

26.玉米的花是单性花,雄花内只有雄蕊,着生于植株顶端;雌花内只有雌蕊,着生于叶腋。

甜玉米和非甜玉米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T、t控制。

为了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甲、乙两组同学都将纯合的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间行种植,分别挂牌,试图按孟德尔的实验原理进行操作,以验证F2的分离比。

两组实验的亲本均按如图所示进行人工杂交(箭头表示人工授粉)。

甲组实验: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F1全为非甜玉米,F1自交得到F2,F2有非甜和甜两种类型,甜玉米约占1/4。

乙组实验:

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经统计分别约占9/10和1/10。

研究发现,出现偏差的原因是由于人工杂交的套袋操作失误,发生了亲本自交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实验表明,甜玉米是_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

甲组实验F2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实验中,能确定一定发生了自交的亲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乙组实验中亲本B所结的全部玉米粒(F1)播种、栽培,并自由交配,产生的F中甜玉米:

非甜玉米=____________。

(4)若另有丙组同学也做了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相互杂交的实验,但不确定实验过程中显性亲本在杂交过程中,是否也同时发生了自交,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该问题,则实验思路应是:

将该亲本所结的全部玉米粒(F1)播种、栽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7.下图甲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

A、B、C细胞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

(2)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一对等位基因R、r,则图C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该基因的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变异)。

(4)请在图乙的空白坐标系中画出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坐标曲线图________。

28.下图所示为中心法则及其拓展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的整个实验中,涉及的过程有________

(2)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分别储存在________

(3)过程③_________

(4)大多数生物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在下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下划线“0”处表示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是_______

29.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

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f表示)。

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

(2)雄性亲本的正常次级精细胞中,Y染色体的条数是_____。

(3)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4)实验室有纯合直毛和分叉毛的雌、雄果蝇亲本,若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基因Ff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交配。

30.某昆虫的残翅、中翅和长翅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飞翔能力越强。

现有一个该昆虫的种群分散到了甲乙两个海岛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昆虫表现型差异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

(2)若干年后,甲乙岛屿的昆虫种群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说明两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质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3)该种昆虫各种翅型的出现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多样性。

(4)海岛上昆虫的天敌与昆虫长期共存,天敌所吃掉的大多数是昆虫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参考答案

1.B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是孟德尔进行实验发现问题的过程,不是对分离现象的验证,①错误;

②完成“测交实验”并发现显性:

隐性之比约为1:

1,属于实验验证,②错误;

③“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③正确;

④“为什么F2出现性状分离,而且比例都接近3:

1?

”属于提出问题,④正确。

故选B。

2.C

【分析】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相互交配,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

Bb:

bb=1:

2:

1

【详解】

F2基因型为BB:

Bb:

bb=1:

2:

1。

灰身果蝇中,b的基因频率为1/3,自由交配的后代bb出现的概率为1/9,显隐性比例为8:

1,故选C。

3.D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

皱粒=3:

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

绿色=1:

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

【详解】

A、母本所结的某个豆荚中的豌豆的数量较少,且每个豌豆的表现性互不影响,故母本所结的某个豆荚中的豌豆可能全为一种表现型,A正确;

B、F1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为=1-F1中基因型同于亲本(YyRr、yyRr)的比例=1-(1/2×1/2+1/2×1/2)=1/2,B正确;

C、F1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F1中纯合子的比例=1-(1/2×1/2)=3/4,C正确;

D、根据分析,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和yyRr,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D

【分析】

由题意可知,紫色基因型为A_B_D_,红色基因型为aaB_D_,绿色基因型为A_B_dd,黄色基因型为aaB_dd,蓝色基因型为A_bb__,白色基因型为aabb__,据此判断。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紫色基因型为A_B_D_,可能有2×2×2=8种基因型,A正确;

B、根据甲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

3红色:

3蓝色:

1白,也就是A_B_D_:

aaB_D_:

A_bb__:

aabb__=9:

3:

3:

1,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D_,所以甲组亲本的可能类型包括AABBDD与aabbDD、AABBDD与aabbdd、AABBdd与aabbDD,或者AAbbDD与aaBBDD、AAbbDD与aaBBdd、AAbbdd与aaBBDD,B正确;

C、根据乙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

3红色:

3蓝色:

1黄,也就是A_B_D_:

aaB_D_:

A_B_dd:

aaB_dd=9:

3:

3:

1,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Dd,C正确;

D、无论甲组的杂交组合还是乙组的杂交组合,B/b和D/d基因中都确定有一个纯合:

乙组确定BB纯合,甲组中有可能DD纯合。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确定B/b和D/d基因的位置关系,有可能连锁或者自由组合,不影响性状分离比。

无论自由组合还是连锁,总是和B或者D同时出现在配子中,对表现型的作用相同,D错误。

故选D。

5.A

【分析】

由题意知: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40克,每个显性基因增重(240-120)÷6═20克,又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基因型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40克”,可知6个显性基因增重240-120=120(克),即每一个显性基因可增重20克。

F1的果实重140~200克,说明含1~4个显性基因。

【详解】

A、若乙的基因型是AaBBCc,其产生配子的最多有3个显性基因,最少只有1个显性基因,与甲的配子Abc、abc结合,子代显性基因的范围为1-4个,A正确;

B、若乙的基因型是AaBbCc,其产生配子的最多有3个显性基因,最少只有0个显性基因,与甲的配子Abc、abc结合,子代显性基因的范围为0-4个,B错误;

C、若乙的基因型是aaBbCc,其产生配子的最多有2个显性基因,最少只有0个显性基因,与甲的配子Abc、abc结合,子代显性基因的范围为0-3个,C错误;

D、若乙的基因型是aaBBcc,其产生配子的最多有1个显性基因,最少只有0个显性基因,与甲的配子Abc、abc结合,子代显性基因的范围为0-2个,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基因的累加效应的现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果实重量判断体细胞中含有显性基因的个数。

6.B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图①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为4,A正确;

B、图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该生物可能是雄性个体或雌性个体,B错误;

C、图②和图④细胞进行的都是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殖器官中,不可能出现在该动物的造血干细胞中,C正确;

D、图①和④所示细胞中着丝点已分裂,仅有图②和图③所示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B。

7.B

【分析】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详解】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基因会彼此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自由组合;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会发生交叉互换。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B

【分析】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

A、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B。

9.B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

杂合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

【详解】

杂合体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雌配子为XB、Xb,由于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所以雄配子只有Y一种,则后代基因型为XBY、XbY,所以后代全部为雄株,一半是宽叶,一半是窄叶。

故选B。

【点睛】

本题以花粉致死为背景,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推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考生在解答过程中,能够利用配子的概率进行计算;明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的计算与常染色体上的区别。

10.C

【分析】

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该实验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

A、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菌体分离,A错误;

B、该实验都为实验组,相互对照,因变量的检测指标之一为子代噬菌体放射性情况,B错误;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时,上清液中也能测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正确;

D、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在培养基中不能独立生活,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11.D

【分析】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