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590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docx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

【助力考研】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

思考题

1. 何谓“冷战”,试述冷战的缘起。

2. 简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

3. 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4. 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区别。

5. 试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进行分析。

6. 试析北约组织的形成及意义。

7. 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8.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具体内容。

9. 简述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0. 试述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1. 简述赫鲁晓夫外交战略的调整。

12. 赫鲁晓夫为什么采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么冒险的行为?

13. 苏联缓和政策的实质及美苏缓和政策的区别。

14. 卡特主义

15. 试述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内容、实质。

16. 简述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原因及表现。

17. 里根主义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8. 试述80年代里根战略的背景、内容及特点。

19. 苏联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及表现。

20. 试述一,冷战结束的原因思考。

21. 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秩序构想的区别。

23. 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24. 俄罗斯积极开展东方外交的目的。

25. 如何评价叶利钦全方位外交。

26.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

27. 试析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28. 美国霸权与历史上的其他霸权国的异同

 

 

绪论

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

第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

第二、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第三、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加深。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一, 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Who-when-what-how

三、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

㈠需要两种知识:

1.经验主义的知识(empirical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

2.概念与理论知识(conceptualandtheoretical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现实的概念抽象与规律的系统阐述。

  

㈡有关理论的几个概念:

1.“案例研究”(casestudies):

就是用一个特定事例,或是一组情况,或是选定一个特定时期,来验证一定理论的关键概念。

2.研究的途径(approach):

指探讨问题的门路、步骤和方法。

3.范式(paradigm):

如果某一种“途径”得到广泛的认可,最终取得支配地位,成为标准的研究和解释的框架,那么它就变成了该领域的范式。

㈢主要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四、中国对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状况

年青的学科:

文革后才起步。

1.成就:

第一,国际化与特色化;第二,功底扎实型;第三,多层面思考。

2.不足:

一是研究的深度不够。

二是研究的领域仍然相对集中三是研究的方法论方面,缺乏跨学科的研究

第一章 冷战的起源

第一节  冷战的性质

一、“冷战”一词的提出

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于1947年4月16日首次提出。

二、概念

1.学术争论:

⑴苏: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代末到60年代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对苏联所采取的政策,其目的在于断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剥夺苏联人民和世界和平与民主力量的胜利果实。

冷战反映了西方最反动的垄断资产阶级,尤其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安·安·葛罗米柯主编:

《外交词典》,第三卷

⑵美国:

冷战是利益冲突国家之间除直接军事冲突以外的全面对抗,东西方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

⑶中国:

冷战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

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一切领域,是一种埋藏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2. 冷战:

指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斗争与较量。

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斗争;第二,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

第三,地缘政治利益争夺。

特征:

既是战争,又是和平;既是对抗,又是合作。

三、学术争议

1.对冷战性质的认识:

⑴观念的角度,强调冷战是意识形态的斗争:

理想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建构主义学派。

优点:

有一定的道理。

缺点:

很大的片面性。

⑵强调冷战的性质是权力的斗争:

现实主义学派、地缘政治

优点:

说服力强,一目了然。

缺点:

简单化、片面化。

第二节  冷战的起源

一、学术争鸣

1.美国霸权论

⑴苏:

美国一手导演了冷战。

(谢沃斯季扬诺夫)

⑵中:

冷战有美国酝酿和发动,苏联是被动的应战者(竺培芬)

⑶美:

修正主义学派(阿尔佩洛维茨、霍洛维茨、威廉斯、费波)

①传统派:

认为冷战是斯大林和苏联的扩张政策导致的。

(塞缪尔.沃克)

②修正派(60-70年代):

认为冷战是美国的扩张主义而不是苏联的扩张主义导致的。

修正派又分为温和的修正主义者和强硬的修正主义者,前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即罗斯福的去世和杜鲁门的继任是冷战起源的关键;强硬的修正主义者则认为,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引起了冷战。

③后修正派(70年代末—80年代):

认为传统派和修正派都是错误的,因为冷战是不可避免的,是两极权力平衡的必然结果,没有人应该对冷战的起源负责。

再加上战后欧洲国家的脆弱所形成的权力真空,美国和苏联都争相进入这一权力真空,结果必然导致冲突。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2.苏联扩张论:

传统学派 3.美苏共振论:

中国学者,美国后修正主义学派

4.英国主动论:

中:

刘建飞

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5.综合作用论

二、冷战起源

㈠国际层面,国际环境。

1.欧洲霸权终结。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兴起。

3.民族、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出现第二次浪潮。

 

㈡国家层面,美苏战略冲突与意识形态的对立。

1.美国战略目标:

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美对苏的战略目标:

缩小苏联的力量和影响,改变苏联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布雷顿森林协定(the BrettonWoods System):

1944 年7月4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了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并通过了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

参加会议的国家同意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制度,由新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辅助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来加以管理。

根据协定,确定了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美国承担接受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协定还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固定的汇率。

布雷顿森林协定所规定的两个挂钩,确定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

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多边协定及相应的组织。

1947年2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内瓦签订了该协定,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总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缔约方经济的发展。

2.苏联战略目标

⑴建立起环苏联的安全缓冲地带。

⑵建立“对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⑶推进世界革命,扩大社会主义的地盘。

第三节  冷战的开始

一、最初的裂痕

1.围绕五国和约的斗争。

2.德国问题成为美苏对抗中的热点。

3.日本问题上的争夺

二、争夺中间地带

在所谓的中间地带,包括在希腊、中国、伊朗、土耳其,苏美展开了互有攻守的争夺。

三、 遏制理论的出台到杜鲁门主义

1.遏制理论的出台。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乔治·凯南(Kennan·GeorgeFrost),曾为美国驻苏代办。

1947年7月,他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文章分析了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理论根据、政策目标,提出必须把苏联看成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并提出了美国应实施的遏制对策。

其理论对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

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

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3.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是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扩张计划的总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 “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区别。

第二章 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

第一节 冷战初期的美苏关系

一、从马歇尔计划到北约

㈠困难重重的西欧

1.经济困难。

2.社会政治动荡。

3.美国控制欧洲的计划。

三环外交:

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对外政策的构想。

鉴于英国大国地位的跌落以及欧洲的衰弱,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构想。

其“三环”分别指:

英联邦和英帝国、以美国为首的英语世界、联合起来的欧洲。

丘吉尔的战略意图是以第一环作为基础,借助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利用作为第三环的欧洲,取得西欧的领导权并运用西欧的力量对付苏联。

㈡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1.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又名《欧洲复兴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

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

马歇尔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

2.马歇尔计划的特点及评价

特点:

⑴故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反共的音调较低,强调对付贫困、饥饿的经济行为,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而不是公开号召同共产主义进行斗争。

⑵援助对象是整个欧洲,只要承认其援助原则的国家都可参加,而不是单个或数个欧洲国家,甚至没有排除苏联和东欧。

⑶援欧计划是一个长期的援助计划,目标是受援国的“自立”,而不是短期行为。

评价:

⑴美国:

既加深了西欧对美的经济依赖,又加强了美对西欧的政治控制。

⑵西欧:

促进了经济复兴;推动了西欧的经济联合;政治上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的统治。

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大西洋联盟的构想。

1947年12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首次提出关于建立大西洋联盟的设想。

  美国:

联欧抗苏的需要;欧洲:

需要美国的安全保障

2.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二战后西欧成立的第一个以美国为靠山,以英法同盟为核心的军事政治联盟组织。

由英国发起,法、荷、比和卢等国参加。

在美国支持下,1948年3月17日,五国外长在布鲁塞尔签订为期 50年的《布鲁塞尔条约》,1948年8月25日生效。

规定上述国家在遭到武装攻击时,缔约国应提供一切军事和其它援助。

设立最高司令部,任命英国元帅 B.L.蒙哥马利为总司令。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该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入北约组织,其它机构则继续存在。

⑴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立的背景:

美国联欧抗苏的战略需要;西欧国家普遍存在不安全感;英国既想充当西欧盟主又力不从心;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⑴过程:

范登堡决议案——华盛顿会议——北约组织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是西方国家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建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

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和冰岛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

稍后,希、土、联邦德国加入。

北约组织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长期以来,西欧国家依靠美国积极建立针对苏联的集体防务。

美国则把北约组织作为加强自身的实力地位、控制西欧、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

⑵意义与影响:

①巩固了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增强了对抗苏联的力量。

②表明传统的大国均势政策和通过联合国保证“集体安全”的做法已行不通了。

③埋下了内部矛盾的种子。

归纳总结:

西欧的衰落使其感到来自国内外的威胁。

西欧主要国家迫不得已调整外交政策、依赖美国。

通过马遏尔计划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壁垒。

通过建立北约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军事集团。

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㈠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东欧各国政权建立的特点:

⑴反法西斯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结合。

⑵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⑶苏军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⑷进行社会改革(土地改革、国有化、恢复经济)。

㈡经互会、情报局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1.经互会的建立。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

简称经互会。

1949年4月,苏、保、匈、波、罗、捷等6国正式宣布成立。

经互会是苏联推行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的步骤,由此形成了苏联东欧经济集团。

莫洛托夫计划(MolotovPlan)。

马歇尔计划出台以后,苏联为了抵制该计划并限制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在1947年7-12月间分别与保加利亚等六个东欧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这些协定被西方称作“莫洛托夫计划”。

通过这些协定,东欧与西方经济联系开始中断,以苏联为中心的经济贸易圈初步形成,这为成立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奠定了基础。

1947年7月苏捷决定签订长期贸易协定。

12月,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供货和支付协定;贸易和航运协定;科技合作协定。

 7月苏与保签订了货物和支付协定,苏与匈签订供货与支付协定及贸易与航行条约,同月苏与阿签订一项经济协定。

8月苏与波、南、罗分别签订了贸易协定。

2.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

二战后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建立的交流情报和经验的组织。

1947年9月日,苏、南、波、罗、保、匈、捷、法、意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一小城成立该组织。

据决议规定,成立情报局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各党之间的联系,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使各党配合行动。

实际上,情报局成为了苏联从政治上控制东欧的工具。

1956年该组织中止存在。

3.华约组织的建立。

二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的、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简称华约。

1955年5月14日,苏、阿、保、民德、波、罗、捷、匈等8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

华约总部在莫斯科。

主要机构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

华约各国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统一战略方针,经常举行军事演习。

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一、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

㈠调整的动因

1.从国际形势上来看,世界范围内国际力量对比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美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力减弱。

2.国内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3.斯大林逝世(1953年3月5日)

㈡赫鲁晓夫的外交新思想

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3--1964),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1964)。

1956年2月,在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

对外政策目标可概括为:

缓和、联手、控制、渗透。

1.内容:

⑴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⑵和平共处⑶和平竞赛⑷和平过渡

2.战略考虑:

⑴缓和冷战的紧张对峙情绪,消除战争危险,为国内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⑵以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为契机,改变美攻苏守的被动态势,力争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

⑶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为苏联赢得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加大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3.评价。

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列宁和斯大林的和平共处思想做了战略性的解释和延伸,并对经济竞赛做了新的发挥。

⑵矛盾性表现在:

A、既强调“和平共处”,同时也强调对抗,特别是阶级对抗。

“和平共处”还具有双重标准。

B、既强调战争可以避免,又提出资本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并继续奉行扩大军备的战略。

C、既强调资本主义暂时不可替代,但同时仍然强调斯大林的总危机理论,由此继续推进世界革命。

⑶总之,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反斯大林主义运动在对外战略上的反映,它犹如赫鲁晓夫的国内改革政策一样具有很大的矛盾性甚至随意性,这就决定了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不可能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它仅仅是一种“回流”。

从本质上来说赫鲁晓夫仍然奉行的是维护自身势力范围的传统政策,国家利益、和平共处、世界革命,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外交战略并未实质性的改变。

二、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㈠艾森豪威尔的全球战略

艾森豪威尔(D.D.DwightDavidEisenhower,1890—1969),第34任美国总统(1953—1961),陆军五星上将。

在外交上提出“解放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大规模报复”和“战争边缘”的核讹诈政策。

1957年提出插手中东、与苏联对抗的计划,即“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具体内容

1.“新面貌”安全战略。

核心是建立对共产主义的战略包围和推出大规模报复战略

⑴致力于粉碎苏联的包围和政治战。

⑵同盟战略和集体安全

⑶大规模报复战略。

基本出发点是:

在不大幅度增加军备开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展核力量,对苏联进行有效的威慑。

⑷“战争边缘”政策。

本质在于把威胁和讹诈结合起来,用大规模报复和实力地位政策,谋求美国单方面的利益。

2.解放政策

“那些被奴役的人民是应该有自由的人民。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这些被奴役人民的解放问题。

不过,解放并不是解放战争,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

”——杜勒斯

㈡肯尼迪的全球战略

肯尼迪(J.F.JohnFitzgeraldKennedy ,1917—1963),1961年任美国第35任总统。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和平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

1.“灵活反应”军事战略:

实质是打“有限战争”,即用“特种部队”、“特种战争”对付民族解放运动;用常规战争对付“有限战争”;用核武器作为遏制战争的威慑力量,注重发展导弹。

“我们的国防姿态必须要既灵活又坚定。

任何一个期望用任何种类的武器——常规武器或核武器——对自由世界任何一部分发起袭击的潜在侵略者都必须懂得我们的反应将是适当的、有选择的、迅速的而又有效的。

2.“两个半战争”理论:

即准备在欧洲与亚洲同时与苏、中各打一场大战。

与此同时,还要有能力在其他地区应付局部的紧急情况(即半个战争)。

3.“和平战略”:

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手段,从思想意识形态上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三、美苏缓和与争斗

㈠苏联调整与西方的关系

1.《奥地利国家条约》。

1955.5.15,由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维也纳签订的和平条约。

全称《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

   

内容包括:

①恢复领土主权;②禁止德奥合并或缔结任何同盟;③成立民主政府;④解散法西斯组织;⑤不得拥有、制造和试验原子武器等32条款。

(见教材p91)

条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其分割占领的状态,奥地利成为一个独立的并受大国保证的中立国家,消除了欧洲地区的一个紧张源,有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

条约消除了苏联与西方缓和中的一个障碍,为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铺平了道路。

2.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

1955.7.18-23,日内瓦四国首脑(美英苏法)会议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艾森豪威尔、艾登、富尔、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

议题:

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裁军问题和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接触问题

意义:

在一定时期内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展现了各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态度。

3.苏联与西德建交。

1955年9月9-13日,阿登纳访问莫斯科。

德方提出了建交的条件:

德国统一、交换战俘。

苏在战俘问题上让步。

13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意义:

对联邦德国来说,缓和了与苏联的关系,减轻了压力,提高了其国际地位,为垄断资本敲开了通向东方的大门。

德国的分裂被固定下来。

有利于苏联借助联邦德国的技术和资金来改善苏联的经济状况;壮大了苏联“和平攻势”的声势,改善了其国际形象。

 

4.苏联与日本恢复邦交。

1956年12月12日

恢复邦交的前提:

朝鲜战争结束、经济交往的需要。

日方的条件:

遣返;领土;捕鱼;加入联合国。

苏方的条件:

领土问题并不愿松口。

焦点:

领土与恢复外交关系孰先孰后。

双方都有让步,日将领土与复交分开,苏联则答应在签订和约后把齿舞和色丹交还日本。

  

1956年10月15-19日,签署恢复邦交的协议。

(12月12日协议生效)但北方领土问题仍是苏日关系的瓶颈。

(见教材第96-97页)

㈡美苏的缓和与争斗

二、美苏的缓和与争斗

1.戴维营会谈与“戴维营精神”。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并在9月27-28日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进行了戴维营会谈。

会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

柏林问题;裁军问题。

会谈无果,但美苏关系得到缓和。

这种为缓和关系而做出的相互退让与妥协,被赫鲁晓夫称之为“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

指美国U-2飞机侵犯苏联领空的事件。

 1960年5月1日,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深入苏联领空1200公里,当飞机飞到斯维尔德洛夫地区上空时,被苏联火箭部队击中。

飞行员鲍尔斯跳伞后被俘。

事件恶化了正在得到缓和的美苏关系,计划召开的维也纳四国首脑会议不欢而散,所谓“戴维营精神”随即宣布破产。

 

3.美苏首脑维也纳会谈。

1961年6月3日美苏两国领导人就裁军和柏林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没有结果。

 

4.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11月底,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使西柏林在六个月内成为一座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并接受联合国的监督。

否则苏联将单独与东德签订和约。

美国当即拒绝。

西柏林问题一直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沿东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边界。

18日,美国派遣1500名士兵通过民主德国检查站增援西柏林。

接着,双方互相以核武器试验进行威胁。

当危机达到高峰时,赫鲁晓夫态度软化。

10月28日,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宣称,如果西方国家准备解决德国问题,苏联将不再坚持要在12月31日前缔结和约,撤销了“六个月的期限”,从而结束了这次持续3年多的“柏林危机”。

⑴背景:

①经济的差距;②柏林分裂而没有边界,倒卖马克给民主德国的经济带来消极影响;③赫鲁晓夫的冒险。

⑵经过:

①8月12日,根据华约缔约国莫斯科会议的建议,东德做出加强边界管理的决定,苏军、东德军队开始向柏林集结,并于13日封锁了东、西柏林墙。

②坦克对峙。

③13日起在分界线上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与此同时,东柏林人采取各种方式逃往西柏林。

④肯尼迪总统派副总统约翰逊访问西柏林,并派遣1500人的增援部队于8月20日到达西柏林。

肯尼迪在联大的发言中所说,西方不会放弃西柏林。

⑶结果:

柏林和德国问题被冻结起来,危机宣告结束。

⑷影响:

A.巩固了德国的分裂。

B.对东德来说,防止了来自西方的颠覆、破坏和对经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