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454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

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9届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

语文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原创力是具有独一性的文艺创新能力,它基于文艺家对生活与现实的全新思考和把握,并有着创造性的艺术呈现。

提升文艺原创力是推动当代文艺创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前提。

而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提升文艺原创力意义重大。

提升文艺原创力必须杜绝平庸,拒绝重复。

黄庭坚有言: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文艺创作就需要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当代文艺产品,如文学、影视、音乐、视觉艺术乃至更广泛的文化产品,要成为精品,要拥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能量,就必须把创新理念贯穿文艺生产的各个方面。

文艺创新不能凌空蹈虚,艺术之花需绽放在历史与现实的沃土上。

伟大的作品具有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的把握。

文艺家对历史与现实的全新视角与观照是形成文艺原创力的关键。

历史与现实为文艺创新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原创资源,当代文艺实践也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当代文艺工作者有着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新机遇,但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定力和审美独立性,坚定对民族、国家、时代的文化自信,并将民族的审美特性融入个人的艺术追求中,才能超越前人,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

如果在文化自信上出现问题,在美学追求上出现动摇,一切以是否被外国人接受或者以市场是否热捧为追求,就不可能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精品力作。

文艺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更不能执着于虚妄怪诞。

在文艺创作中,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与追求怪诞、故弄玄虚有着本质的不同。

大胆创新之作,能够在前人的成就中探索艺术的未知领域,在题材、风格、手法、形式上突破固有规则,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艺术高度。

但怪诞之作并无真诚的艺术追求,表面上大胆新颖,实质上难以掩饰内心的不自信。

中国书法史上,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怀素,宋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盂顺,明代的董其昌……一代代的书法大家就像跑着“接力赛”,走正道、有耐力,在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出自家面目,登上书法,艺术高峰。

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不懈的创新努力。

但当代一些所谓书法家,把书法创新等同于笔墨杂耍,刻意求新求怪,哗众取宠、旁门左道,偏离了中国书法本质规律。

这种现象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也有不同表现。

只有不断提升文艺原创力,以持续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为敏锐而全面地反映时代、引领时代,从而更好地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有效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文艺产品在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先机,收获赞誉,从而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耸立起文艺创作新的“高峰”。

(摘编自叶青《提升文艺原创力要杜绝怪诞和平庸》)

1.下列关于文艺原创力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艺原创力是文艺家在对生活现实的全新思考和把握的基础上,在作品中对生活现

实真实反映的文艺创新能力。

B.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文艺原创力的重要保证,形成文艺原创力是文艺家对历史与现

实的全新视角与观照的关键。

C.提升文艺原创力需要创新,具备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新机遇,以及足够的文化定力

和审美独立性,就能超越前人。

D.提升文艺原创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为推动社会主义文

艺繁荣兴盛指明了一条路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点出文艺原创力的概念,中间阐明提升文艺原创力的注意事项,最后强调

文艺原创力的作用。

B.第二段引用黄庭坚的名言,从文艺家创作的角度来论证,是为了说明文艺创新能够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C.文中通过对比古代一些书法大家和当代一些所谓书法家创作上的不同追求,强调提

升文艺原创力不能执着于怪诞。

D.文章明写如何提升文化原创力并从两方面加以论述,也暗示出提升文艺原创力与文

化自信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为精品的文艺产品,往往弘扬了创新精神,把创新理念融入其中,并且立足于历

史和现实,深刻把握住个体、民族、国家命运。

B.如果艺术家在文化上比较自信,坚持美学追求,那么就不会出现以被外国人接受或

者以市场热捧为追求的情况,就会创作出精品。

C.书法上出现的追求怪诞、故弄玄虚的创作歪风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也有,这种做法偏

离了艺术的本质规律,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创新。

D.要使我国文艺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不断提升文艺原创力,把握时代,

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有效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苦菜的思念

尉峰

北方的春天是从青草长出芽尖开始的,当它们星星点点地在荒草中探头探脑的时候,苦菜还了无踪影。

但人们已在翘首期盼。

性子急的不信草芽上来了苦菜芽没上来,就会拿着挑铲和篮子或者口袋到地里走上一遭,抑或走上一天。

当看到土黄的田间光秃秃的田间确实找不到一丁点苦莱的灰绿的时候,才会无奈地返回。

不过,这时的心踏实多了,虽然馋苦菜,但已经能耐住性子了。

熟悉土地的人们知道,扬花挂满枝头、柳眉儿妩媚动人的时候,苦菜芽才会拱出地皮。

但是不多,这里一株,那里一株,稀稀拉拉的,如同一两只羊偶尔经过,落下几粒羊粪蛋,少得可怜。

乡亲们爱吃苦菜,我的朋友们也不例外,但逢聚会,总会点下这道菜。

吃苦菜不仅仅因为它是绿色食品、好吃、有药用价值,还因为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痛苦的回忆;特别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没人会忘记那些面黄肌瘦的日子、忘记苦菜的舍身相助。

人们常说,从小吃啥,长大以后便爱吃啥。

这话不假。

反正我是这样,依然爱吃小时吃过的苦菜、玉米面水饸铬、烧山药……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吃食极少,能填饱肚子已实属不易。

不可否认,记住那个年代其实是从记住那个年代的粗茶淡饭开始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丰富,对那时饭菜的印象就越来越深刻,有如一块块经过精雕细琢的石碑,刻满那个岁月的痕迹,潜藏在脑海深处。

我在部队待了13年,每天不是白面就是大米,但依旧没有改变少时养成的饮食习惯。

以至我每每回乡探亲,总要饱餐几顿儿时爱吃的饭菜后,才会恋恋不舍地归队。

转业回到故乡后,自然而然,一日三餐拿起又放下的仍是小时爱吃的茶饭。

我想,少时的茶饭不仅仅是一种记忆,还蕴藏着一种思念,这种思念无时不在,就像风,从春刮到冬、从小刮到大,还将刮到老,不知疲倦,也不会停歇。

有时呼呼的,有时柔柔的,从心头刮过,从脑海刮过,看似虚无,却充盈着每一个思念的空间。

这种思念也许不是痛苦的那种,却和亲人息息相关,甚至相融相杂,人牵着事,事连着人,分不清彼此。

我对母亲的思念就是如此,不知道是因为想母亲而想起苦菜,还是因为想苦菜而想起母亲。

一次,战友们在一起聚餐,照例点了鲜嫩的苦菜芽,我吃着吃着就走神了,拿着筷子的手在空中悬了好大一会儿。

战友们以为我喝多了,其实我是想起母亲了。

那一刻,我的思念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老家东崖头村、回到了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回到了母亲身边、回到了她老人家调拌好的苦莱旁,贪婪地嗅着那诱人的鲜香……

记得有一年我从部队探亲归来,正是苦菜肆意生长的季节。

母亲为了让我顿顿吃上新鲜可口的苦菜,每天都会早早地去田野挑苦菜。

归队前,母亲问我,你们首长爱吃苦菜吗?

城市里有卖苦菜的吗?

我蓦地想起,战友们也爱吃苦菜,只是吃法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更喜欢生吃,把苦菜择洗干净后直接蘸甜面酱吃,不像家乡的人们,要么用水焯了凉拌,要么和白萝卜丝一起腌制成酸菜吃;吃不了的就晒干,等冬天享用。

当母亲听说我的首长和战友们也爱吃时,就又到田间挑了两天苦菜,让我带给他们。

那几天,即使母亲戴着草帽、带着水壶,脸膛仍被晒得黝黑,嘴唇脱皮,两个裤腿的膝盖处无不沾满黄土,拍也拍不掉。

母亲分明是蹲不下了跪着挑的苦菜啊!

瞧着母亲疲惫的样子,当时我懊悔不已,悔不该告诉她实情。

那一年,母亲已年近七旬。

如今母亲已辞世多年,但不管以前还是现在,只要一吃苦菜,我就会想起她挑完苦菜后,虽疲倦却喜悦的神情、虽昏花却认真的眼神,以至于每每泪花模糊了双眼。

看来,想起苦菜似乎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如同想起母亲、梦见母亲一样,久久不愿醒来。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初春时节人们到地里找苦菜的心情变化,表现出人们对苦菜的喜爱,也

为下文写作者对苦菜的思念作了铺垫。

B.一些人喜爱吃苦菜不仅是因为苦菜是绿色食品,有药用价值,也是因为苦菜在苦难

的日子里救助了饥饿的人们,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C.文中写战友们也爱吃苦菜,重在表现不同地方的人吃苦菜方法的不同,也暗示出母

亲的勤劳善良以及关爱他人的品质。

D.文中多次使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语言平易朴实,感情自然真挚,作者运用动作和

肖像描写刻画出母亲挑苦菜的感人场景。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少时的茶饭不仅仅是一种记忆,还蕴藏着一种思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苦菜的思念”为题,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早地接受优质的国际教育,我们的留学人员低龄化也愈发明显。

同时,学生和家长也意识到,在低年级出国留学,学生面临生活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战。

伴随着学生家长对留学的日益关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留学生人数,从2002年的208万到2017年的452万,每年的出国人数都在增加,且增幅达到了恐怖的217.3%。

2016年的数据显示,其中光是中国留学生就有54.45万人,而当中自费留学的人占大部分,是总体人数的91.5%。

2016年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共有410万国际学生,前八大主要留学目的国为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及德国,这八个国家接收了全世界81%的国际学生。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

中国留学生在韩国、日本的国际学生中所占比极高,接近或超过半数。

其次在美、加、英、澳、新等英语国家国际学生中占比都接近或超过20%,而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因为地缘、语言等因素,中国留学人员在国际学生中占比远低于英语国家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教育优选《2017中国出国留学发展趋势报告》)

材料二:

1997—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增长人数与增长率

(摘编自《2017年留学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通过各类公派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

比如,2015年创设“未来科学家”项目,重点面向国家急需、薄弱、空白、关键领域,培养顶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大师级人才。

留学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如何将中国的发展变化介绍给老师、同学,甚至海外民众,让自己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很多留学生思考日深并付诸实践。

留学生可以通过平时的表现,比如在学校做课题、写论文等具体的场合中举一些中国的例子,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给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摘编自《中国发展推动留学潮涌》)

材料四:

投入产出不能只算经济账。

首先,留学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之下,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父母和老人的呵护,独立性较差。

而出国后他们不得不快速成长,自己料理衣食住行,独立应付各种问题,应付学业,管理自我。

其次,把孩子从小学、初中就送出国的父母,首要考虑的根本不是孩子今后能赚多少钱,看重的是让孩子接受国外创新的教育方式,提升外语水平与思维能力以及获得国际化的视野。

这些才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好处。

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说,中国的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与最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学生出国,可以把先进的科技和教育理念带回来,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

调查显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且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所以,总体上出国留学还是值得的。

(摘编自《出国留学不值得吗》)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留学生低龄化愈发明显,这些低年级学生出国之后面临着生活、心理等挑战。

B.近年来,全球留学人数激增,中国所占比重大,并且绝大部分是自费留学。

C.材料二显示,中国留学人员增长率经历了几次起伏,增长率均与上年相差10%以上。

D.留学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提升外语水平、思维能力,有利于获得国际化视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留学生在韩国、日本的国际学生中占比极高,另有占2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到

美、加、英、澳、新等英语国家学习。

B.材料二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近十年间一直呈正增长,每年增长人数均超过1万

人;2015年出国留学人员增长数量最多。

C.材料二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长率在2009年达到近十年的最高值,此后四年每

年都有小幅度下降,但最近几年则持续上扬。

D.近十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

这从侧面体现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9.我国为什么要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要归纳。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程瑀,字伯宇,饶州浮梁人。

少有声太学,试为第一,累官至校书郎。

适高丽使回,充送伴使。

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

提举人舡王殉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

瑀渡淮,见民丁挽舟如故,遂劾珣,珣反奏瑀违御笔。

诏命淮南提单潘良贵核实,良贵奏珣言非是。

金人入侵,求可使者,瑀请往。

未行,会钦宗即位,议割三镇,命瑀往河东,秦桧往河中。

瑀奏:

“臣愿奉使,不愿割地。

”不报。

除左正言,即言股肱大臣莫肯以身任天下事,且论:

“苟且之习复成,最时病之大者。

”帝曰:

“朕非不知此,虑有未尽,决意行之有失耳。

”瑀曰:

“事固当熟虑,然优柔不断,实隳事功。

”金酋斡离不、粘罕争功,瑀因言金兵围我重镇数月不能解莫若遣使议和然谨饬边备徐观其变使未行瑀复言别选英贤共图大计帝嘉纳之。

时御史李光言星变,帝疑以问瑀,对言:

“陛下毋问有无,第正事修德,则变异可消。

”高宗即位,瑀条上十四事,皆切时务。

居父母丧,服除,知严州,徙宣州,复奉祠。

俄召赴行在,除兵部侍郎兼侍读。

因论:

“邓禹尝言‘兴衰在德厚薄,初不论大小’。

光武不数年定大业,禹言如合符契。

今英俊满朝,岂无为陛下画至计者,愿厉志而已。

”寻迁翊善。

论:

“金人入侵,未尝一大衄,有轻我心,岂可保其不背盟。

宜省费抑末,常赋外一毫不取于民,民日益厚,兵日益强,使金人不敢窥为长计。

”除兵部尚书。

桧既主和,瑀议论不专以和为是,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

会大水,桧见瑀奏牍,谓同列曰:

“尧之洪水,不至如是。

”瑀遂称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卒,年六十六。

瑀在朝无诡随,尝为《论语说》。

有《奏议》六卷。

(节选自《宋史·程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瑀因言/金兵围我重镇/数月不能解/莫若遣使议和/然谨饬边备/徐观其变/使

未行/瑀复言/别选/英贤共图大计/

B.瑀因言/金兵围我/重镇数月不能解/莫若遣使议和/然谨饬边备/徐观其变/使

未行/瑀复言/别选/英贤共图大计/

C.瑀因言/金兵围我/重镇数月不能解/莫若遣使议和/然谨饬边备/徐观其变/使

未行/瑀复言/别选英贤/共图大计/

D.瑀因言/金兵围我重镇/数月不能解/莫若遣使议和/然谨饬边备/徐观其变/使

未行/瑀复言/别选英贤/共图大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汉武帝时始置太学。

B.服除,即服阙,指在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

古代官员遭逢父母丧事须辞官回乡守丧。

C.《论语》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汇编,儒家六经之

一。

D.奏议,是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瑀颇有文才,捍卫国家尊严。

他就读太学时,曾考得第一;金人进犯,他主动请

命出使;钦宗派他去河东,他愿意出使,但反对向金人割地。

B.程瑀维护诏令,弹劾王珣违规。

朝廷下诏禁止征调民夫在岸上拉船,程瑀以此弹劾

王珣,王珣反诬告他,经潘良贵核查落实,王珣所说违背事实。

C.程瑀为官尽职,多次进谏皇上。

他向高宗上奏十四件事皆切合实际;他以光武帝为

例,为劝皇帝激励英才;为防范金人,他建议节省费用,富民强兵。

D.程瑀思虑长远,受到秦桧排挤。

秦桧力主与金人议和,程瑀认为不能一味讲和,应

图长久之计;秦桧借洪灾事诋毁他,他称病离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即言股肱大臣莫肯以身任天下事,且论:

“苟且之习复成,最时病之大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疑以问瑀,对言:

“陛下毋问有无,第正事修德,则变异可消。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利剑

韩愈

利剑光耿耿①,佩之使我无邪心。

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

决云中断开青天,噫!

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注】①耿耿:

明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写出利剑寒光四射的特点和佩剑的作用,暗示了人与剑的密

切关系。

B.三、四两句道出了利剑的来历和友人赠剑的用意,借以交代“刺谗夫”的原因,为

下面诗句作铺垫。

C.本诗造语奇特,全诗以“剑”与“心”双股纠合作为骨干行文,“利剑”与“我心”

都有勇敢的特质。

D.“我心如冰剑如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写出剑之锋利,又写出“我”玉洁冰清的

理想。

15.本诗在奇幻的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奔放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当时

的人们一味投机取巧,践踏社会规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整体远

景角度描绘了夔州秋天雄浑壮阔的景象,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3)韩愈在《马说》中认为,世上如果没有伯乐,那么千里马再有才华,也可能沦落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被称为千里马的悲惨境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

时至今日,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海洋,不仅决定了这颗星球的色调,也容纳了许许多多的生命在其中繁衍生息。

但如果走到沿海地带看一看,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这片亘古流传的蔚蓝,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

在关于环境保护的网站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许多多__________的图片:

大洋深处的信天翁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逐渐腐朽的尸身里,泄露出若干__________的塑料碎块;海龟在幼年时被塑料拉环套住,终其一生也不能__________,只能带着葫芦形的身躯艰难生存。

渔民废弃的渔网随波漂流,将不幸与其相遇的海豹或是海豚裹挟其中,()……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许许多多海洋生物的生活,乃至命运。

最终,人类也将在劫难逃。

举例而言,传统的塑料难以自然降解。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成一块“垃圾大陆”,在大洋上形成特定区域。

而在漂浮的过程中,一部分塑料垃圾会进入海洋动物的身体,并且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

曾经被随意排放到海洋里的污染物,如今却令人类__________。

不过,幸运的是,目前科技已经提供了一些清理污染的可能性。

愿这些努力终成燎原的星火,还给海洋曾经的蔚蓝与恬静。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触目惊心五光十色为所欲为自食其果

B.胆战心惊五光十色随心所欲作茧自缚

C.触目惊心五颜六色随心所欲自食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