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150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3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三) 第三单元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季度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还是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难以望其项背。

②在全明星赛后,他改头换面,不再只想着传球,而是主动投篮,整体投篮命中率更是高达66.7%,完全找回了自信。

③在冰雹灾害到来之前,这个市的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④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处心积虑,营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⑤见这孩子真心喜欢和热爱武术,他也不吝赐教,亲自示范各种动作。

⑥炫耀性消费,即人们通过财富、礼仪、服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的消费,这也许就是人们对某些奢侈品趋之若鹜的原因吧。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⑥D.②④⑤

D [①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

使用正确。

②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贬义词。

使用错误。

③防患未然: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使用正确。

④营私舞弊:

为谋求私利耍弄手段,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此处应为徇私舞弊。

徇私舞弊:

为了私利而做不合法的或错误的事。

⑤不吝赐教:

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敬辞,用于向人请教时。

使用不当。

⑥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

79942081】

A.这部电影目前以50亿票房成功登顶,成为国内电影单片票房排行榜第一名,导演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B.2017年9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将十万元捐助款交给病床上的钟女士,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钟女士的康复治疗的费用。

C.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某种程度上,1986年播出的《西游记》已成为我们对吴承恩名著《西游记》最重要的理解途径,六小龄童对我们并不陌生,成为两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

C [A项,“取得的成绩”和“得到了回报”搭配不当。

B项,“全部用于钟女士的康复治疗的费用”句式杂糅,可把“用于”改为“作为”,或删掉“的费用”。

D项,一是“六小龄童对我们并不陌生”主客颠倒;二是不合事理,“成为两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的不是“六小龄童”本人,而是“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导学号:

79942082】

A.国庆节本市同学聚会,欢迎光临,你的到来定会使寒舍蓬荜生辉。

B.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令嫒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A [B项,“家慈”称自己的母亲,改为“令堂”;C项,“斧正”为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

D项,“令嫒”或“令爱”是对别人家女儿的称呼。

]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

79942083】

智能手机__①__深刻地改变着我们:

在偏远的乡村也能买到书籍和商品,城乡的鸿沟有了拉近的可能,__②__互不相识也能够同处一室,__③__不必担心互相加害。

曾有人预言,互联网技术会让人们变得空前冷漠,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原子个体。

__④__我们能够看到的互联网,正让社会交往变得进步而美好,__⑤__还未成为现实,__⑥__是必然的趋势。

A

已经

虽然

B

就算

不过

哪怕

C

已经

哪怕

其实

就算

D

即使

虽然

D [第①处句中“改变着”是进行时态,排除A、C两项。

第③处有递进意味,用“而”更好。

第④处,“但”主要强调事情或者情况跟预期或者常理相反,重点是后面的部分;“不过”也表示转折,用另一种情况对前面的情况进行限制或修正,强调前后两方面。

因此,选择D项更恰当。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

79942084】

A.《华盖集续编》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6—1927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二篇,《记念刘和珍君》就是其中的一篇。

B.《挽歌》是陶渊明的一首平淡而有深意的古体诗。

本诗描写的是诗人想象自己死后出殡的情形。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显出诗人在死生问题上的豁达领悟。

C.巴金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

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D.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

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人士。

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出版过《浪漫的与古典的》和《文学的纪律》两本文艺批评专著。

C [“爱情三部曲”与“激流三部曲”包含的内容颠倒了。

]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4分)

【导学号:

79942085】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是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

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

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

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

“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

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做“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冰冷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

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

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

“写文章有什么用处!

”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

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

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

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

“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

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

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

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四合院实在太小!

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

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

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

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

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

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

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

“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

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

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

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

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

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

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

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

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

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B.文章中有大量的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

C.“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

D.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

C [C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

]

7.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鲁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原文加以概述。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

从文中看,鲁迅的孤独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精神两个方面,作答时,要注意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示例)①生活方面:

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②精神方面:

鲁迅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

8.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中,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作者在文中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意在衬托鲁迅先生的孤独,要注意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答案】 (示例)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突出其“阴冷”“悲悯”的特点,并由此写到他的命运,突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以此烘托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大无畏抗争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14分)

【导学号:

79942086】

小狗鲍比

马中行

小弟说,美国比中国先进了一个世纪,你来过过下个世纪的生活。

来了个霸王请客,不由分说,把机票寄来了。

我到纽约才发现,小弟住着一个套房,可他为了省钱,把里屋转租给一个阿拉伯人。

无可奈何,他为我找了一个中国女医生家,与她和她的12岁的小儿子阳阳做房客。

我刚走到她门口,开门扑上来的,是一只小不点儿的、全身长着长长的白毛的、小球球似的狗。

我生平最怕小动物,见了毛烘烘的猫、狗,我全身的汗毛都会竖起来,感到皮肤发刺,心发紧。

这回找了个养狗的户,还和人家合住。

我吓得够呛,女医生连忙“鲍比!

”“鲍比!

”叫着,把它轰开了。

小弟为了多挣钱要上两个班,只有星期六、星期天带我出去猛玩。

平常我就关在家里,女医生出门时总要关照我,有人按铃,你就拿起话筒问他是谁,屏幕上会现出来人的形象,认得了,你再按开门的钮;还要我一定得把通凉台的玻璃门锁上。

特别要警惕黑人。

纽约就这么吓人。

小弟为解除我的寂寞,给我租了好多录像带。

每回我要看录像,就和鲍比展开了沙发争夺战。

它狗模人样,白天总是躺在正对电视机的沙发上睡觉。

我看着它那侧卧着安然入睡的小样儿发愁,用录像带顶着它的脊背叫它挪挪窝。

可它只要见我坐在沙发上,就要把它毛烘烘的身体偎向我,睁着一双蓝蓝的洋眼睛。

它那小样儿挺招人怜爱,但我怕那一身的毛。

当我轰它走开时,我看到它像小孩受到挫伤,不胜落寞地逃向床底下阴暗的地方。

它大概像我一样,也感到寂寞吧。

一次,我陪女医生出去遛狗,碰上住在隔壁的矮墩墩的日本女人,她操着生硬的英语说,白天我们不在家里,她常常听到鲍比哭。

它也会哭?

而且失声地哭?

当它再偎向我时,我试着去抚摸一下它,它马上就来舔我的手,还用它那尖锐的小狗牙,轻轻地咬住我的指头玩,舔我的脸,钻到我的腋下,爬到我的肩上,没完没了。

两个天涯沦落的灵魂,一个人,一个狗。

我们吃饭的时候,也是它最忙的时候,我坐在椅子上,它立起来正好够得着我的腿。

它把两只前爪放在我的腿上拍着要东西吃。

我把一块肉从高处丢下,它总能准确无误地用嘴接住,然后津津有味地、张大嘴嚼着。

我为女医生和阳阳表演我的拿手菜贵州鸡和红烧肉,阳阳一边大口吃着,一边抱怨他妈不给他做。

顺便我们也喂鲍比点,谁知它越来越挑剔,它先是不吃狗食了,然后是不吃面包要吃香肠和肉饼,到吃过贵州鸡、红烧肉以后,它连香肠也不吃了。

喂它吃的,它不再张开嘴接,而要用鼻子嗅,是贵州鸡或红烧肉,它才张开嘴,否则一律不接。

别看鲍比如此矫情,它从不敢找阳阳要东西吃,不但不敢斗胆去拍他的腿,甚至不敢挨着阳阳拍我或女医生的腿。

阳阳其实非常爱鲍比,但他是顽童式的爱法,没轻没重地拍它一下或吼它一声,鲍比坚决不接受阳阳这种爱的方式,总是远远避开他。

只要阳阳叫它一声,它马上悄悄躲进床底下。

女医生因工作忙,无暇养狗,决意把鲍比送给在洛杉矶的女儿,无论阳阳怎么抗议、闹情绪,女儿的朋友还是来接鲍比了。

女医生、阳阳和我三人送鲍比到机场,鲍比被关进了一个小铁笼子。

我们三人决意要一直把它送到登机口,和它一块儿通过X线检查。

我刚越过X线,看见迎面两个黑人女工作人员,捂着嘴、哈着腰笑得不可收拾。

我一回头,X线口的工作人员和入口的乘客也都在哄然大笑。

这时我才发现,在打开铁笼检查时,鲍比跑了出来,此刻它正立起来竖在地上,为自己冲出铁笼扬扬得意地蹦跳。

他们又把它关进笼子,放在登机口,等候检票。

这时,阳阳突然说,鲍比在哭!

我俯下身去,果然看见它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哼哼叽叽地抽泣。

我赶忙打开笼子把它抱起来。

阳阳伸手要抱鲍比,可鲍比突然很愤怒地抗拒他,咬他。

虽然常和阳阳斗气,可从来没有真正咬过他,今天可没准,它是真的生气了,可能以为自己被送进笼子全是阳阳害的。

送走鲍比,我们回到家,再也听不见它欢乐的吠叫,看不见它那蓝蓝的眼睛和嬉戏的娇态、憨态。

没几天,女医生的女儿打来电话,说鲍比到洛杉矶后,天天都寻寻觅觅,似在找我们。

一天,带它上街,它远远看见前面一个妇人,以为是我,挣脱绳子,穿越马路,奔跑追去,被一辆急驰的汽车撞倒,猝然死去。

一个孤独的小生命,为了寻求爱,惨死轮下……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弟弟强行邀请“我”去美国,“我”去了美国后弟弟却将“我”安排在别人家居住,这说明生活在纽约的异乡人的艰辛与不易。

B.小说中的小弟为了生存玩命工作,“我”这个姐姐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也很少陪同,这表明美国社会里人伦关系的冷漠。

C.小说中,小狗鲍比对“我”给的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情节安排,不仅说明鲍比对“我”充满着一种信任与依赖,也说明小狗也像孩子似的胃口要求越来越高。

D.小说在写“我们”去机场送走鲍比时的情节中,运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来表现鲍比被关笼中的愤怒、委屈。

B [B项,“这表明美国社会里人伦关系的冷漠”属于过分解读。

]

10.在这篇小说里,“我”与小狗鲍比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发展变化过程?

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可以根据鲍比与“我”的情感由生疏到熟悉到依恋的过程,分点作答。

【答案】 ①刚进女医生家门,鲍比就扑上来,“我”生平怕小动物,皮肤发刺,心发紧。

(害怕)②为看录像,与鲍比展开沙发争夺战,招“我”怜爱,轰它时,落寞逃向床底。

(相争)③“我”与鲍比都感到落寞,亲近起来。

(亲近)④吃饭时,总找“我”要东西吃,而且要求越来越高。

(依赖)⑤机场送别时,鲍比抽泣,“我”抱起它,但最终还是送走了它。

(不舍)

11.这篇小说结尾的两段文字可否删去?

请结合小说,从情节结构、形象刻画、主旨表达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以结合小说的情节和主旨分析。

这类题目一般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1)不可以删去。

①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说的整体结构、故事的结局显得很突兀,也不完整。

②从小说的形象塑造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狗鲍比的形象与小弟的形象就不能构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无法揭示出小弟为了生存拼命打拼的艰辛遭遇。

③从小说的主旨表达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说通过小狗鲍比为了寻求爱而惨死轮下这一悲剧来揭示当今西方社会中缺少爱的主旨表达就显得不够鲜明。

(2)可以删去。

①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说的整体结构、故事的结局仍然显得很完整,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②从小说的形象塑造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狗鲍比的形象并不受到影响,它的遭遇实际上折射出“我”的遭遇。

③从小说的主旨表达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读者可以通过小狗鲍比在女医生家的遭遇想见它被送走后的遭遇,主题表达就显得含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14分)

【导学号:

79942087】

猫 冢

宗 璞

10月份到南方转了一圈,再回到家里,满眼已是初冬的景色。

小径上的落叶厚厚一层,树上倒是光秃秃的了。

风庐屋舍依旧,房中父母遗像依旧,我觉得似乎一切平安,和我们离开时差不多。

见过了家人以后,觉得还少了什么。

少的是家中另外两个成员——两只猫。

“媚儿和小花呢?

”我和仲同时发问。

回答说,它们出去玩了,吃饭时会回来。

午饭之后是晚饭,猫儿还不露面。

晚饭后全家在电视机前小坐,照例是少不了两只猫的。

媚儿常坐在沙发扶手上,小花则常蹲在地上,若有所思地望着我,我总是和它说话,问它要什么,一天过得好不好。

它以打哈欠来回答。

有时它试图坐到我膝上来,有时则看看门外,那就得给它开门。

可这一天它们没有出现。

“小花,小花,快回家!

”我开了门灯,站在院中大声召唤。

平常晚上我也常常这样叫它,叫过几分钟后,一个白白圆圆的影子便会从黑暗里浮出来,有时快步跳上台阶,有时走两步停一停,似乎是在闹着玩。

有时我大开着门它却不进来,忽然跳着抓小飞虫去了,那我就不等它,自己关门。

一会儿再去看时,它坐在台阶上,一脸期待的表情。

小花被家人认为是我的猫。

叫它回家是我的差事,别人叫,它是不理的,仲因为给它洗澡,和它隔阂最深。

一次仲叫它回家,越叫它越往外走,走到院子的栅栏门了,忽然回头,见我站在屋门前,它立刻转身飞箭似的跑到我身旁。

没有衡量,没有考虑,只有天大的信任。

对于这样的信任我有些歉然,因为有时我也不得不哄骗它,骗它在家等着;等到的却是洗澡。

可它似乎认定了什么,永不变心,总是坐在我的脚边,或睡在我的椅子上。

再叫它,它还是高兴地回家。

可是现在,无论我怎么叫,只有风从树枝间吹过,好不凄冷。

20世纪70年代初,一只雪白的、蓝眼睛的狮子猫来到我家,我们叫它狮子。

它活了5岁。

它是被人用鸟枪打死的。

当时它刚生了一窝小猫,好的送人了,只剩一只长毛三色猫,我们便留下了,叫它花花。

花花5岁时生了媚儿,因为好看,没有舍得送人。

花花活了10岁左右,也还有一只小猫没有送出。

也是深秋时分,它病了,不肯在家,曾回来有气无力地叫了几声,用它那妩媚温顺的眼光看着人,那便是它的告别了。

猫不肯死在自己家里,怕给人添麻烦。

孤儿小猫就是小花,它是一只非常敏感、有些神经质的猫,非常注意人的脸色,非常怕生人。

它基本上是白猫,头顶、脊背各有一块乌亮的黑,还有尾巴是黑的。

它的尾巴常蓬松地竖起,如一面旗帜,招展得很有表情。

它的眼睛略呈绿色,目光中常有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常常抚摸它,对它说话。

若是它忽然开口讲话,我一点儿不会奇怪。

小花有些狡猾,心眼儿多,还会使坏。

一次我不在家,它要仲给它开门,仲不理它,只管自己坐着看书。

它忽然纵身跳到仲的膝上,极为利落地撒了一泡尿,然后很快躲到一个角落去了。

“连猫都斗不过”成了仲的一个话柄。

小花也是很勇敢的,有时和邻家的猫小白或小胖打架,背上的毛竖起,发出和小身躯全不相称的吼声。

“小花又在保家卫国了。

”我们说。

它不准邻家的猫践踏草地。

但是小花和媚儿极为友好地相处,从未有过纠纷。

媚儿比小花大4岁,今年已快9岁,有些老态龙钟了。

它浑身雪白,毛极细软柔密,两只耳朵和尾巴是一种娇嫩的黄色。

小时可爱极了,所以得一媚儿之名。

它不像小花那样敏感,看上去有点儿傻乎乎。

它曾两次重病,都是仲以极大的耐心带它去小动物门诊,给它打针服药,终得痊愈。

两只猫洗澡时都要放声怪叫。

媚儿叫时,小花东藏西躲,想逃之夭夭。

小花叫时,媚儿不但不逃,反而跑过来,想助一臂之力,其憨厚如此。

它们从来都用一个盘子吃饭。

小花小时,媚儿常让它先吃。

小花长大,就常让媚儿先吃。

有时一起吃,也都很谦让。

可它们不见了!

两只漂亮的、各具性格的、懂事的猫,你们怎样了?

据说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