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3 金色的鱼钩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3 金色的鱼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3 金色的鱼钩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案
13*金色的鱼钩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这个故事生动感人,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在具体的描写中,作者抓住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老班长崇高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采用学习前面课文的方法去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描写人物的语句中感悟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进而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激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意识,培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志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班长的感人事迹。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3.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这句话的含义。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七律·长征》,引出本文。
导语: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哪位同学能背诵?
(指名背诵诗歌。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了解到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经历的千难万险,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板书:
金色的鱼钩。
)
思考:
读了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预设:
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板书。
示例:
(1)谁的鱼钩?
(2)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3)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师:
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其实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
大家有信心自己找到答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3)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过渡:
同学们,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自读提示读课文。
2.教师巡视课堂,掌握学情,随机指导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读好书。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颧稞搪哽咽弥饵蚯蚓敛搀噎瞻锈
(2)区别形近字。
搪——糖——塘厉——历——励敛——险——脸
(3)认识多音字。
宿:
sù(宿舍)xiù(星宿)xiǔ(三天两宿)
缝:
fénɡ(缝补)fènɡ(缝隙)
(4)认读、理解词语。
皱纹安顿严厉收敛粗糙抽噎瞻仰奄奄一息
喜出望外热气腾腾重重叠叠无边无涯三长两短
预设:
采用比赛抢答的方式来理解词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由教师出示词语,两组学生抢答解释词语的意思,看哪个组答得又快又准确。
另外,本文中的四字词语比较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读、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
4.小组交流生字新词,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5.通读课文。
预设: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理清顺序,把握大意。
(1)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
(事情发展顺序。
)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设: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个感人故事,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少不了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把六要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时间——1935年秋天
地点——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
人物——炊事班长(主要人物)、三个病号
起因——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病号
经过——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想尽办法给他们弄吃的,
自己却挨饿
结果——老班长壮烈牺牲,三个病号走出草地,怀念老班长
(3)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第3—22自然段):
护送病号。
第三部分(第23—33自然段):
壮烈牺牲。
第四部分(第34自然段):
怀念班长。
7.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考课题的含义。
明确:
本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有着深刻的意义,“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初识老班长。
(1)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句子。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品读第一句话,掌握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特点。
填空:
这句话是对老班长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他清瘦、操劳、饱经风霜的特点。
(3)引导学生为老班长画一张肖像简笔画,注意要突出表现老班长的特点。
(4)品读第二句话,说说你从“老班长”的称呼中得到的体会。
预设:
结合“岁数大”“特别亲”可以体会到“老班长”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2.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过渡:
在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本来就困难重重,可是可亲可敬的老班长还是毅然接受了指导员派给他的任务。
他将怎样护送这三位病号走出这茫茫的草地呢?
这一路上老班长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呢?
他做了哪些让人感动的事呢?
预设:
学生读课文第3—33自然段,了解老班长带领三位病号走出草地的经过,画出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内容,把感受与大家分享。
(1)了解老班长面临的困难。
①指名读第3自然段,概括老班长面临的困难。
(“三个病号走不快”,“饥饿威胁着我们”,“我们一天天瘦下去”。
)
②从“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预设:
教师提醒学生这句话也为下文写老班长自己不吃鱼汤做了铺垫。
(2)老班长为了解决困难想出了什么办法?
①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
②重点理解“喜出望外”这个词语。
预设:
学生在学习字词环节已经弄明白了“喜出望外”这个词语的意思,教师在这里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这个词语中感受老班长对三个病号的关切之深,进一步体会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
(3)老班长还做了哪些令人感动的事?
感动之一:
硬咽草根和鱼骨头
出示句子: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老班长,你怎么……”
①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想象画面。
②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预设:
引导学生抓住老班长的动作和神态以及“我”当时的心情来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明确:
老班长的动作——“捧着”“嚼着”“硬咽”;老班长的神态——“皱紧眉头”。
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逼真地表现了食物实在是难以下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我”的心情——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这是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我”当时难受的心情,反衬了老班长的高贵品质。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片段,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感动之二:
耐心劝导小梁
出示句子:
“小声点儿,小梁!
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
①明确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
②引导学生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示例:
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竭力稳定小病号的情绪,悉心照顾他们的身体,用尽心思鼓励他们走出草地。
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担半点忧。
③创设情境:
假如你是小梁,听了老班长的这番话,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学生自由发言,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课堂,相机点拨。
感动之三:
夜里钓鱼摸野菜
出示句子: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①这个片段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预设:
引导学生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来体会老班长寻找食物极其艰难,非常辛苦。
②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支撑着老班长坚持这样做。
(老班长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对党无比忠诚,对伤病同志真挚关怀。
)
感动之四:
命令战士喝鱼汤
①齐声朗读第20—2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②思考: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预设:
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语句,弄清楚老班长的表情变化;再结合刚刚想象的情景体会老班长的表情为什么会变化;最后概括从中感受到的老班长的精神品质。
明确:
老班长的表情变化:
笑着说→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产生变化的原因:
老班长一开始“笑着说”是安慰大家,不让大家了解钓鱼难的事情。
他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因此“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③揣摩“我”当时的心理。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千斤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准确地反映了“我”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不忍心自己喝下鱼汤的沉重心情。
)
B.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难过、沉重的心情。
)
预设:
教师在这里除了引导学生揣摩“我”的心理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比理解“我”的心“沉重极了”和老班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从而感受老班长高大的形象。
感动之五:
奄奄一息让鱼汤
①轻声朗读第28—33自然段,注意进入情境,读出感情。
②为了伤员,老班长几乎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示例: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他在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份光和热。
③展开想象:
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就要走出草地了,他却不能动了。
此时,战士们会怎样呼唤他呢?
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提示: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的悲痛欲绝。
(4)教师总结。
小结:
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更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肩负的职责。
这充分表现了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我们不禁对他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肃然起敬。
四、升华情感,拓展运用
过渡: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牺牲自己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鱼钩。
这个鱼钩闪烁着金色光芒!
1.为什么说这个鱼钩“闪烁着金色光芒”?
明确:
这个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记录着他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这个鱼钩上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他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2.宣扬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出示句子:
我想:
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假如现在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提示: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2)注意把故事中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
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
我适时给予朗读和理解上的指导,通过范读拨动学生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这篇文章的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如,文中多处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我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语句,品读、思考这几处描写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领会了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总之,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多元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长征的艰辛,感受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交流中也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挖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
我在5里外的村小上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3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
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
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
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①……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
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
“平娃娘,平娃娘!
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
你看我家二丫,发3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
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
“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②……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
”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