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3038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通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通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通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通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通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通论.docx

《古代汉语通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通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通论.docx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本学期课件及练习一(周玉秀老师心血)

古代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者字 所字

一、代词可分为五类: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四)无定代词

(五)辅助性代词(特别得指示代词)

二、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

(1)在上古汉语里,“我”与“予”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与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

《庄子·齐物论》:

“今者吾丧我”。

这就是一个典型得例子。

···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得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

(2)“朕”在先秦作第一人称代词,一般人可以用,秦以后专用于皇帝。

①皋陶曰:

“朕言惠.”(《书经·皋陶谟》)

②朕皇考曰伯庸。

(《离骚》)

(二)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乃、而.

这些代词分为两类:

一就是女、尔、若,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二就是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三)第三人称代词:

其,之。

①“其”作定语,“之”作宾语。

其=名词十之。

②在上古汉语里,实际上没有用作主语得第三人称代词。

在这种情况下,或者用名词做主语,或者省略主语。

“其”与“之"还可以灵活运用为自称或指称对方:

士季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左·宣二)

③“彼”就是指示代词,“她”就是“其她”,“别得"之义。

④“之”有时只就是虚指,实际上无得代只就是形式与为宾语放在动词后面。

不译。

填然鼓之。

(梁惠王上)(此为指示代词)。

(四)古汉语得复数形式与单数一般无别,要靠上下文义判断.有时第一、二人称代词后中以加“侪”、“属”、“曹”等字,表示不只一个人。

其义比较具体,与我们,您们有异。

(五)谦称为尊称都就是名词,不受代词规律得限制,但它们可以代替第一、二人称.

(六)古代汉语得人称代词用得少些,有两个原因:

①古汉语省略主语得地方较多,而且没有用作主语得第三人称代词;②谦称与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

三、指示代词

(一)古汉语得指事代词有“就是、此、斯、兹、彼、其、之、夫”等。

(二)就是、此、兹、斯就是近指;彼就是远指。

(三)“之”泛指,作定语与宾语;“其"特指作定语,义为“那个”“那种"等。

(四)“夫fú”远指,指示性较弱,不译.

(五)“若"作定语,表示近指,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上)“然”、“尔”作谓语,可译为“如此”,“这样”、“那样”等.

(六)兼词:

焉、诸。

四、疑问代词(略)

①分为指人、指事、指处所三类,有交叉;

②指人:

谁、孰

③指事:

何(作定、宾、状)、胡、曷、盍(状宾语).

④指处所:

安,恶(wū)、焉(状、宾)反问.

五、无定代词:

①或:

肯定性无定代词:

有人、有得人、有得、只用作主语。

②莫:

否定性无定代词:

有谁、没有什么东西,没有什么事情。

六、辅助性代词:

者、所

(一)这两个词可称代一定得人与事,但不能独立作句子成份,必须放在其她词或词组得后面或前面,构成“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

(二)者字得用法

①放在动词与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

②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得范围与种类。

③放在判断句得主语之后,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三)所字得用法

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构成“所"字结构,“所”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得对象.

(四)“者”“所”与及物动词结合后有区别:

“所”指代动作行为得对象,而“者”指代动作行为得主动者。

但在“所···者"结构中,“者”就是行为得承受者,而“所"起指示作用。

试比较:

①食者②所食③所食者④民之所食⑤民之所食者

(五)“所”还可与介词结合,指代介词所介绍得对象,它们所表示得就是:

行为发生得处所,行为赖以实现得工具手段与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得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得人物,等等。

“所以”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两种意义:

①“用来······得方法(工具)”②“导致······得原因。

"

[作业]:

1、古汉语得代词可分为哪几类?

2、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

“吾”“我"有何不同?

3、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

“女、尔、若”与“而"“乃"有何不同?

4、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

“其”与“之"有何不同?

5、古汉语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用得少得原因就是什么?

6、古汉语得指示代词有哪些?

其主要用法就是什么?

7、“或"“莫"得意义与用法就是什么?

8、“者”与“所"就是什么代词?

有什么特点?

它们各有哪些语法作用?

二者有何不同?

9、标点、翻译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她此其为厌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离娄下)

古代汉语二

第五单元

老子四章

一、背景材料:

1、 《老子》共81章,约五千余字。

基本上就是韵文。

分为道经(1-37章),德经(38—81章)两部分。

传统次序就是把道经放在前边,德经放在后边,故又称“道德经”。

2、老子就是道家学派得代表之一。

她得哲学思想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得,主张保守,反对进取,在政治上宣扬“绝圣弃智”、“知足不争"、“无为而治”,反对科学进步,主张退归原始。

从方法论来说,具有朴素得说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事物得存在就是对立得,互相依存得,而且就是互相转化得(“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等)。

3、《老子》对后世影响很大,韩非、王充等人吸收了其中得辩证法,成为进步思想家,有得人却吸收了其中保守、消极得成份,脱离现实。

二、常用词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为:

《说文》,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

下腹为母猴形.罗振王《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手牵象形。

该句中略等于“就是”。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下:

《说文》:

底也。

指事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低”。

3、就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处:

《说文》:

止民。

得几而止,从几,从夂,虍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治,作,施行”.

4、夫唯不居,就是以不去。

居:

《说文》:

蹲也。

从尸,古者居从古,段玉裁改作:

“居,蹲也.从尸,古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当”或“任”。

对比:

居—住—宿

5、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奉:

《说文》:

承也。

从手、从艹,丰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供养".

6、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徒。

什:

《说文》:

相什保也,从人,十.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十倍”。

对比:

十—什

三、词类活用及主要句式

1、小国寡民.

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四、相关知识:

1、无所:

古汉语凝固结构,所字词组作“无”得宾语。

可译为“没有……得地方(东西)”。

2、汉字部首:

尸部(功成而弗居)

宀部(凿户牖以为室)

手部(高者抑之;损不足以奉有余)

庄子·胠箧

一、背景知识:

本文就是《胠箧篇》中得一部分.文中从防止小偷撬箱、掏包,开柜谈起,一方面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得黑暗现实,对我们认识当时得社会有借鉴作用。

但另一方面,把窃钩,窃国得原因归结为圣人得存在,就是非常荒谬得。

并进而提出“绝圣弃智,大盗及止”得主张,要毁掉文明,阻止社会进步,使人们回到混混沌沌得原始状态中去,这显然就是消极、落后得。

二、常用词

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发:

《说文》:

射发也·从弓,癹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启封,开."

备:

《说文》:

慎也。

从人,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防备”。

对比:

完—-备

2、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竭:

《说文》:

负举也.从立,曷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干涸”。

3、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权:

《说文》:

黄华木也。

从木,雚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秤,秤锤.”

衡:

《说文》:

牛触,横大木其角。

从角,从大,行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秤"

对比:

权-——衡——度——量

4、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

斗:

《说文》:

十升也,象形。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量粮食得用具,十升为斗”。

5、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矫:

《说文》:

揉箭箝也。

从矢,乔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揉曲使直”。

三、主要句式:

1、则必摄缄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2、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就是重利盗跖也。

3、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4、擢乱六律,铄绝竽瑟。

5、灭文章,散五采。

四、相关知识:

六律,六律:

十二律相生得三分损益法。

十二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 吕

蕤宾林 钟夷则南 吕无射应钟 

五声宫商 角徵羽 

七声宫商角变徵 徵 羽变宫 

现代音名C#CD#DEF #F G#GA#AB 

三分减一 三分增一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四象

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洗 ………

庄子·百川灌河

一、背景知识:

本文就是《庄子·秋水篇》中得一段。

通过河神顺流东行,瞧到一望无际得大海后,对海神得一段谈话,说明了“天外有天”,“强中有强”得道理,对那些盲目自大得人,就是一面极好得镜子。

二、常用词

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时:

《说文》:

四时也。

从日,寺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按时”。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

《说文》:

危也。

从歹,台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危险”.

三、主要句式:

1、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4、我之谓也

5、 以为莫己若者。

四、相关知识:

1、望洋:

仰视得样子。

就是联绵词。

在构词上,联绵词得特点就是:

一个词素,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

故词中得每一个字,只表音节,不表意义。

(望洋向若而叹曰)

2、且夫:

略等于说“且",增加了“夫"字,表示要发议论.(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

3、以……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面——脸:

于就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5、 汉字部首:

页部(欣然自喜)

庄子·庄子钓于濮水

一、背景知识:

本文选自《秋水篇》,通过庄子对楚国使臣得回答,表明了庄子不愿做官,而要隐居山林得思想。

二、主要句式: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三、相关知识

1、往-—去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2、“以”得用法:

庄子钓于濮水

愿以境内累矣。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3、汉字部首:

页部(庄子持竿不顾曰)

庄子·惠子相梁

一、背景知识:

这段寓言故事,主要讽刺了那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得人。

庄子得朋友惠子就是用来指代这类小人得。

不一定就是史实。

二、主要句式:

1、惠子相梁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三、相关知识:

于就是惠子恐.

于就是鸱得腐鼠.

庄子·运斤成风

一、背景知识:

本文通过匠石运斤成风得寓言,说明了做一件事,需要主客观两方面得条件都具备,缺少一方,就无法做好得道理。

二、常用词: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

听:

《说文》:

聆也.从耳, ,壬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由着,放任,任从”。

三、相关知识:

1、吾无以为质矣。

无以: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2、尝试为寡人为之。

臣则尝能斲之.

庄子·曹商使秦

一、背景知识:

本文讽刺了那种不顾国格,人格,谄谀别人而得到利益得人。

二、常用词:

2、破痈溃痤者,得与一乘.

吕氏春秋·察传

一、背景知识:

《察传》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

主要论述了对于传言要进行仔细考察研究,而不要盲目听信得道理.文中指出,传闻得事物多“类非而就是”或“类似而非”,如果对传言不加考察,而妄听轻信,小则可能上当受骗,大则会酿成身死国亡之祸,不得不谨慎从事.只有“缘物之情及人之情”,即遵循事物得规律与人得情理,才能达到察传得目得.

二、常用词:

1、察传

察:

覆也。

从宀,祭.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

观察,审察。

2、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过:

《说文》:

度也。

从辵,呙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过错"。

3、重黎又欲益求人.

益:

《说文》:

饶也。

从水,皿。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多"。

4、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

《说文》:

竹约也·从竹,即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关键”。

5、就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经:

《说文》:

织也。

从系,声.

该句中得意思就是“原则,界线”。

三、主要句式:

1、闻之于宋君.

3、以平天下。

4、然则何以慎?

四、相关知识:

1、连词“而":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辞多类非而就是,多类就是而非.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2、汉字部首:

辵部(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参考书目:

1、朱谦之《老子校释》2、陈鼓应《老子译注及其评介》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泽》4、梁启雄《荀子简释》

5、梁启雄《韩非子浅解》 6、陈奇猷《韩非子集释》

7、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8、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

古代汉语通论(十三)

连词介词

一、连词

虚词得基本作用就是连接与附着。

连词用来连接各类实词,介词附着在各类实词或实词词组前面。

我们学习虚词,要掌握其语法特点:

(1)它连接、附着得就是哪类实词;

(2)表示什么样得语法意义。

连词连接具有并列关系得词、词组或句子。

从连词连接得成分瞧,有得就是词或词组,有得就是分句。

每个连词必定要连接一定得成分,而且要表达一定得关系。

(一)与:

“与”字作连词,连接平列得两个词,与现代汉语得“与”、“同”相当。

“与"字只连接名词(或用如名词者),不连接形容词或动词,那就是“而”字得任务。

(吕叔相《文言虚字》)

例: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

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

3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吕始春秋)

4、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论语·子罕)

(二)及:

“及”与“与"大致一样,它所连接得也就是两个平列得名词性成分。

例:

1、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

2、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史记·陈涉世家)

3、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吕氏春秋·察传)

(三)且:

可以连接实词,也可以连接小句。

它连接得实词主要就是形容词,也可为动词.(表示更进一层得意义。

)连接动词或小句时,表示意义更进一层;连接形容词时,不表示转所,只就是顺接。

连接形容词时,不表示转折,只就是顺接。

意义相当于“而且”、“再说”

例:

1、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

2、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论语·微子)

3、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秦伯)

△“且夫”也就是连词,作用同“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四)而:

不连接名词,只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还可以连接句子。

若连接形容词,表示两种性质得联系;连接动词,则表示两种行为得联系。

从它所表示得关系上大致可以分为顺接与逆接两种。

若“而”连接名词,则名词活用为动词。

顺接与逆接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可以分清得,但有时却难以辨别.所谓顺接,就是指所连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关系或相似,中间没有转折。

这种“而”可译为“且”“而且”或不译。

如:

1、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

“美而艳"。

杨伯峻注:

“逆,迎也。

人从对面来,先以目迎之;既过,则以目送之。

美言其面目姣好,艳言其光彩动人。

"

按:

孔父,名嘉,孔丘得祖先。

2、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所谓逆接,就是说相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就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就是有转折.这种“而"可以译为“却"、“但就是”等。

如: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韩非子·五蠹)

△有时候,“而"字用在一句话得主谓之间,表示不应有而有得情况。

或表示假设.如:

5、子曰: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而”字可以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为顺接.如:

7、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赵策)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今按:

“而”字得基本用法如上所述,它还有一些特殊用法,王引之《经传释词》解之甚详,今简录数条于次:

(1)而,犹“与”也,“及”也.

a、《墨子·尚贤》: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言善与不善也.

b、《韩子·说林》:

“以管子之圣,而隰朋之智。

”言管钟与隰朋也.

c、《庄子·外物》:

“与其誉尧而非桀”。

《大宗师》“与"作“而".

(2)而,犹“以”也。

a、《墨子·尚贤》:

“使无下之为善者可而劝也,为暴者可而沮也”。

又“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

b、《庄子·天下》:

“其风窢(xù:

逆风声。

)然,恶可而言?

c、《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

d、《吕氏春秋·不屈》:

“惠子曰:

‘若王之言,则施不可而听矣。

’"

(五)“以”

“以"与“而”不同, “以"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时间上一先一后得两种动作行为。

用“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得时候,往往有两种情况:

①后一行为就是前一行为得目得;②后一行为就是前一行为产生得结果。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僖公三十年)

“以”也可以连接状语与动词,但不象“而”那么常用。

如:

c、挟太山以超北海.(孟子)

“以”以有时也可以连接形容词,如:

d、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与;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礼记·乐记)

这种“以"可以用“而”替换,在骈文中它经常与“而"对举。

e、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滕王阁序)

f、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与“而”一样,“以”也与“与”“及”同义,今录《经传释词》数条于次:

①《广雅》曰:

“以,与也.”

a、《易·鼎》初六曰:

“得妾以其子".言得妾与其子也.

b、《论语·微子》:

“而谁以易之”?

言谁与易之也。

c、《吕氏春秋·乐成》:

“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樂成功.”“与”“以”互文.

今补《西门豹治邺》一例;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以乐成。

②以,犹“及”也。

d、《周语》引《汤誓》:

“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言无及万夫也.

③以,犹“而”也。

e、《大戴礼·曾子制言》: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f、《左·闵二年》:

“亲以无灾,又何患焉?

g、《昭二十年》: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h、《晋语》:

“狐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贾佗多识以恭敬。

I、《论语·为政》:

“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

(六)则

(1)连接条件复句中得分句,可译为“就”、“便"。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左·宣二年)

“则”还常常用于紧缩句中。

b、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就是夫!

”(论语·述而)

(2)有时候,“则”所连接得两项并不就是条件与结果得关系。

只就是第二件事得出现,不就是第一件事得实施者所预期到得,这时也用“则”,有“原来已经”之意。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枯矣。

(孟子·公孙丑上)

(3)则字又可以用在意思相对待得并列分句里,表示一种对比。

d、(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饷之,曰: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

"对曰: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

“虽然,何以报我?

"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gāo:

矢套.)鞬(jiàn:

弓套、),以与君周旋.”(左·僖一十三年)

(4)“则”字用在两个并列分句之间时,有时其前得词语就是表示时间修饰得.

e、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就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就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

此之谓王资。

(韩非子·五蠹)

(5)“则”字有时表示让步,意思为“就是”,“例就是”,先承认前者,再转入正题。

如:

f、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庄子·徐无鬼)

g、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许行)

这种用法得“则”一般用在分句得主谓之间。

何则=何也?

然则=如此,那么。

(七)然,然而;虽然,虽

“然”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如;

已而吕后问:

“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

”上曰:

“曹参可。

”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hàng,zhuàng),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史记·高祖本纪)

“然而”在上古就是两个词,“然”为代词,“而"为连词,意为“如此,可就是······”

“虽"作为连词,有两种用法,一就是表示承认一件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存在得,相当于“虽然”。

如: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

二就是表示承认一个假设,相当于“即使”。

如:

古人有言曰: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左·宣十五)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虽然"就是一个结构,“虽”为连词,表示承认一件事实.“然”字有实意,相当于“如此”.

如: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庄子·徐无鬼)

(八)故,就是故

故=所以

就是故:

本义为这种缘故,译为“由于这种缘故”,即“因此”,“所以"。

如:

就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九)况,而况

“况”,何况,常与“而”连用,上句又往往有“尚"、“且”、“犹”等字相呼应。

本句后常有“乎"字呼应.注意,此词文言只用在问句,不用在现代用“况且”得地方,文言在这种地方一般用“且”字。

(文言虚字)

“而况”与“况”意义相同,它们都不等于现代汉语得“何况”。

如: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解牛)

管仲犹且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孟子·公孙丑下)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隐元)

(十)若、如、苟:

均为表假设得连词。

二、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同它们合起来,一同表示动作、行为得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得词叫作介词。

(一)以:

说文:

“用也”.本义为用,就是动词。

介词“以”得用法主要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依据得工具、依据、方式等。

可译为“用”“拿"等.

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凭借)

②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

(后汉书·张衡传)(凭借)

③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左·僖四年)(用,凭借)

④子归,何以报我?

(左·成三年)(方式)

⑤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