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特点.docx
《一年级学生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学生特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学生特点
一年级学生特点
1。
思维特点
一年级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
如学习拼音的声母e时,可以给出一只天鹅戏水的图片,用儿歌“天鹅戏水eee”来帮助识记;分辨声母b和p时,用一首儿歌“bbb竖6b,拉开天线听广播,端起脸盆把水泼,右上半圆ppp"帮助学生识记,这些都是利用了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
2。
交往特点
一年级学生依恋心理比较重,对老师的信任几乎是无条件的,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
“老师说了……”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老师说的话、提出的要求如“圣旨",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
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再有就是容易受到同学的影响,见到喜欢的同学玩游戏,就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见到别人有的文具或课外读物,他们自己也要有.因此,一年级学生的好朋友换得很快,不能持久和某一个同学做朋友。
3。
语言表达特点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较为强烈,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回答老师问题,不管自己是否想好,非常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是学生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和希望被老师肯定的心理。
课间,一年级学生非常乐于向其他人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特别是那些觉得非常骄傲的事情,这样可以让同学觉得自己很棒,能赢得更多同学对自己的喜欢。
学生回家后,往往缠着爸爸妈妈要把自己在学校里面看到的、做过的事情讲给他们听,愿意让爸爸妈妈分享他们在学校的收获.这些都能为孩子语言发展提供良机,不管孩子是否能把事情描述准确,都是孩子语言发展的过程,都应该给以鼓励。
4.注意力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带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容易分心,注意力不持久,能保持的时间只有10—20分钟。
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否则很难完成持续性较长的任务,如学生上课时,新授课内容不能超过15分钟,否则,就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再如,一年级学生以朗读作业为主。
这些都是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小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既是人生中最富有绚丽色彩的时代,又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
如何使孩子的小学生活有一个好的开始,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每个家长的重视。
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现代教育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我们要尊重孩子,像奥运赛场上教练那样,用关爱目光欣赏你的孩子,能够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方式接纳他的幸福、快乐和失败、沮丧,安抚他,鼓励他,使他能够用健康的心态勇于面对各种顺境和挫折。
与孩子共同成长。
无论起跑成功与失败,但是我们的人生一定充实、快乐、幸福!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智慧、向上、拼博、坚韧!
我们要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努力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孩子的港湾,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充满阳光,充满自信,健康快乐学习,生活。
第一节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一、身体发育特点
一年级孩子身体发育情况: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
男孩子平均身高为114.7厘米,体重为19.2公斤;女孩子平均身高为113.9厘米,体重为18。
67公斤。
可以看出,男学生与女学生之间,在身高,体重,肺活量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
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大脑重量已达到1280克,接近成人脑重(1400)。
他(她)们的骨骼比较柔软,肌肉较细嫩。
为此,在运动时,应注意运动量不一过大,注意走路,写字,看书的姿势,避免身体畸形发展。
二、智力发展特点
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后速度逐步减慢。
一年级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变化显著。
其智力要素的主要特点:
1、对现时和空想。
对自己和他人的区别还很模糊,这是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叫做未分化的心理状态。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脱离幼儿期的范围,特别是在第一学期,还是幼儿思维方式的延续。
2、还认为,凡是动的东西都是活着的,都和自己一样,是有感觉,会思考的.
3、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文章中的意义而死记硬背。
例如:
能够流利的背诵流行歌曲中的歌词,随着曲调演唱,但从歌曲中抽出一段就不能自由的唱,都得从头唱起,否则就接不下来。
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一年级学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
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
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这些到二年纪就又明显的好转。
这一时期只要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
这说明一年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
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
三、其他心理特点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
在入学前,应该告诉孩子:
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在学校里将会学到许多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让孩子意识到,小学跟幼儿园是不一样的,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家长要关注以下方面,随时给孩子引导和鼓励:
1、希望和恐惧交织的复杂心理。
当孩子背起书包开始上学的时候,一进校门,幼小的心灵总是惶惶不安;“老师会对我好吗?
"“我是一个小学生了,课程比学前多了我能学好吗?
”他们对未来、对学校生活充满幻想和希望.
2、感到紧张而受约束。
孩子上一年级后,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半学半玩一下子变成完全受约束、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学校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不许乱动,饿了不准吃东西,人际关系复杂,老师要求严格。
与同学接触比与老师更难相处,都是同龄的独生子女,互不相让,都很任性,不断出现冲突,除了老师以外,没有人可以调解。
当孩子入学一个学期之后,同学之间熟悉了,将不断学会让步,听取对方的意见,开始自我调节,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起来,慢慢就适应学校生活了.
3、紧张与疲劳感.孩子入学后,为了适应学校生活,一般处于相当的不安与紧张状态之中。
由于身心负担都很重,耗费了很大精力,必然要疲劳,孩子表现出贪睡,用充分睡眠消除疲劳.一年级上学期,很多孩子的体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同时,有的孩子很容易感冒和患其他疾病,有些孩子放学无心去玩,没精打采,食欲不振,也有的孩子异常兴奋,好闹,夜里难以入睡,说梦话,个别的爱哭。
这都是由于环境变化而带来的精神与紧张所致。
4、自豪感。
孩子入学后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自豪感,在孩子心里出现了“自己张大了”,已经成了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在上学的路上,一遇到来上学的幼儿时,便自豪的挺气胸来,炫耀自己已经是学生了。
由于家人、亲朋好友的祝贺和鼓励;自豪感不断增强,孩子开始感到爸爸妈妈的期待,期待对自己的肯定,愿意做一个好学生。
这时候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一定要诚恳,要细化,要具体.不要过头,不该表扬的也表扬,错误的也表扬。
5、自尊和骄傲.一年级学生出现一种特有的自尊感,认为自己是学生了,长大了。
他们开始模仿高年级学生,喜欢独立。
这是即幼儿反抗期之后力求摆脱父母而独立地第二阶段。
有时还象幼儿那样撒娇。
这是因为一年级正处于幼儿向儿童转变的时期,还有相当多的幼儿特征的缘故.一年级学生是一只脚已踏入了儿童期,另一只脚还离不开幼儿期。
对孩子自尊和耍娇,要理解。
6、以自我为中心.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
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
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
做事很少考虑别人.在游戏时,高年级学生愿意集体一块玩,而一年级学生的游戏,在中心位置是自己,往往是独自在那里玩,或独自站在旁边看热闹。
一年级学生很少能说出谁是自己的朋友,他们常常把“近邻”、“谁帮了他”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谁给他好东西了,谁就是他的好朋友。
他们是根据谁对自己有好处,谁跟自己亲近来交朋友,这也是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7、对老师的态度.一年级孩子对老师,尤其是对班主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称班主任为“咱们老师”,对其他老师仅叫“老师”。
老师说的话,对他们很有权威,常常用“咱们老师说的”,周围论据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老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高、大、全”形象,他们绝对听老师的话,时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身心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时期,他们一只脚迈进童年,另一只脚还在幼年,身体进了学校,心理还依恋着幼儿时自由自在的玩耍生活,显露出一些童年期的特征,两个发展时期的交替转换,构成了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帮助孩子适应学校学习生活
年轻的父母为孩子上学念书而高兴,然而可能没有想到从这时起,孩子就要告别无忧无虑,以游戏为主的生活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要的学生时代。
孩子肩上的担子重了。
学校生活是全新的内容,孩子入学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过着严格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学习系统的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从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在这个转折和飞跃面前,有些孩子是不适应的,如,有的孩子怕上学,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有的孩子不懂每天要完成学习任务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孩子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校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有的孩子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与惶恐,特别是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更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家长在孩子刚入学的这一时期,就要特别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常关心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及时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
有些事情在大人眼里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他一生的一道坎,不能草率了事。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较为胆小的学生,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本来就不强,如果没有家长的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是很难去面对新环境的。
这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也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诸多不良因素。
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孩子养成对学习的兴趣.
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
因此,孩子每天放学后,除了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与复习功课外,要让孩子有玩耍的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这样要求孩子,孩子是接受不了的,会使孩子厌烦学习的,无法培养学习兴趣。
2、安排好作息时间,适应学校生活和要求。
其一,知道上学不能迟到,不早退,有事要提前请假。
教育孩子放学立即回家。
其二,保证孩子睡眠时间,每天保证9—10个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其三,要培养孩子定时定量吃饭的好习惯。
3、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孩子入学后,他所接触的老师和同学,很多是以前不熟悉的。
孩子如何同他们交往,把自己归属新的集体?
家长教育孩子与老师交往,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有困难多给老师讲,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
同时,要支持孩子与小朋友来往,向同学学习,关心同学,与新朋友建立友谊,让孩子在群体中健康成长。
4、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教是在特定环境里进行的,有其特殊性。
当孩子上学之后,家长怎样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呢?
家风非常重要,家里如果扑克、麻将、酗酒不断,孩子会成什么样子?
家长一想就知道。
(讲故事)
第一,给孩子准备好一个学习地点.
第二,准备好读书学习的桌椅和学习用品、学习工具书等。
桌子上面不要摆放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如:
玩具,吃的等,以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分散精力.
第三,组织一些家庭学习活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让孩子看15分钟课外读物,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等,为孩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补充一些课外阅读。
阅读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家长可为孩子读一些趣味故事、智力测验、趣味数学、趣味识字等书,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现在我们学校开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家长结合学生的识字量的增加,多读古今中外经典的篇章,可以买一些孩子可以看懂的儿童版的名著,这既可以发展孩子的智力,拓宽孩子的提高孩子的语文、数学水平,又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5、眼睛的保护。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视力没有定性,有假镜视,所以,要对孩子的用眼要保护,电视要有限制,看书的距离要关注,不好姿势要纠正。
6、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第一,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据有关数据反映,目前交通事故中,小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孩子刚脱离父母,自己独自上学,对交通安全常识不清楚。
为此,家长要对孩子进行交通规则教育,教孩子怎样过马路口,记住“一看,二慢,三通过”七个字。
第二,家庭安全教育。
有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基本的安全常识,知道不听信陌生人的话,了解一些应急电话号吗,能正确记忆自已家的地址和父母的联系方式。
当今社会,孩子上学,父母上班,家庭安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家长要教育孩子出入时带好钥匙,锁好门,不能让外人(特别是生人)进自己的家;尽量不到别人家去玩;不跟生人外出,避免发生意外;教育孩子注意家庭用电安全,也要教会使用液化气,并懂得其安全常识。
第三,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要配合学校在这方面做好工作。
第四、准备手工工具。
削铅笔的工具转笔刀;包头的剪刀,不要给孩子准备带尖的剪刀。
第三节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习惯是由于重复式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经常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练习的基础上养成,也可以在无意中多次重复同意动作的基础上形成.孩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习惯一但养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是很难加以改变。
习惯对孩子日常生活、学习、性格等等都有很大影响。
有人说:
“习惯决定人的命运。
”确实,习惯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效率,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事业的成功。
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在孩子诸多习惯中,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在一生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学习.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生长的基础。
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才能在生活上脱离低级趣味。
因此,有见识的家长,都特别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认真实践。
所以,家长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良好习惯。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要半途而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孩子抓良好的学习习惯。
1、抓学习目的的教育。
为什么要学习?
一年级孩子是不太清楚的。
他们学习多为父母,为老师。
家长要向孩子反复讲清学习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什么用处,要在孩子的头脑中生根、开花、结果,这样才能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在小时侯他的妈妈每天给他讲故事,有一天,他问妈妈这些故事是哪来的?
他妈妈告诉他是人写的,他就问妈妈,我能不能写故事?
他妈妈告诉他,可以呀。
他说,我也写吧,不会的字怎么办?
他妈妈说,我帮你!
你说我写.就这样,他说妈妈写,一直坚持下来,后来就写成了一本故事,还出版了.这个孩子的写作兴趣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所以,家长要做有心人,要抓住时机,孩子有趣是事情等方面.
2、抓学习态度的教育。
要使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学习,百学不厌。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求知欲,来源于儿童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要求。
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伟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
或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
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
比如说语文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
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
其它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
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
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
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小学生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习惯的养成至少要一个月,但是如果没有养成,那就要继续,千万不能半途尔费。
十种最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有:
第一是学会倾听的习惯。
养成课上听讲的习惯,要专心、精神集中(注意教师的眼睛、黑板、课本)。
还有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不能东张西望,要让孩子能够坐得住.如果坐不住,听课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家里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能听懂老师的每一句话,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第二是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懂就问。
要求孩子读书、听讲、读书时要善于动脑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对于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第三敢于提问的习惯.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发现疑问,决不走马观花,粗心大意,不求甚解。
有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有新的看法能够提出。
第四自主读书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大量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的家长把孩子领进阅读的大门,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起到家长是第一位老师的示范作用,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经常带着孩子到书店里看书,培养孩子爱书,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要让孩子能够博览群书。
另外还要教孩子如何爱惜书,用好书,现在我们的教材是免费的,要循环使用。
第五认真书写的习惯。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手距笔一寸,眼距书一尺,胸距桌子一拳)。
写字要要专心、认真,专心致志,作业要清楚、整齐,独立完成,不马虎。
第六遵守时间的习惯。
做到上课铃响后立即回教室,不要等到上课了才去方便.
第七与人合作的习惯.现在无论我们干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与人合作.学习也是一样,从小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非常重要。
第八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拖延。
放学后,回家先写作业,后出去玩。
在动笔之前先复习,想一想老师今天讲了哪些新课,要求掌握哪些内容,然后开始写作业。
不要在学习时开小差。
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让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骚扰,不要随意打乱孩子的思路。
(关心,吃东西等)
第九自查自改的习惯.做完作业自己检查正误;对老师改出来的错题、错字、错句,必须认真改正。
第十收集资料的习惯。
培养孩子收集资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都有帮助,在网络上学习收集资料,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可能刚学习生字,让孩子找报纸,包装袋上面的生字等,我们家长在孩子刚开始时,可以为孩子提供帮助,但是不能包办代替。
以免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认识生字可以收集生字。
第十一复习和预习的习惯.一是抓复习与预习。
常言道:
“温故而知新。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每天写完作业以后要及时复习当天学过的课程,使新学的知识在脑海中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使学过的知识更巩固,更扎实,然后再预习第二天要讲的内容,找出其中不懂的问题,对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集中解决疑难。
第十二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
现在的课程动手的比较多,美术书,水彩笔体育课上穿运动鞋等,只要老师要求的让孩子必须养成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负责.特别是现在有的孩子丢三落四,老师要求带的不带,到学校了,打电话让家长送。
以后碰到的事情,不送,让老师批评,以后养成习惯就好了。
上学前就给孩子讲清楚,自己事情自己要负责,对因为不负责产生的后果自己承担责任,这个家长要训练.
第十二认识书本、文具并会正确使用的习惯。
爱护书、学习用具.
第十三学会看课表的习惯.并在下课时安排好下一节课的书本.
第十四整理书包和书桌的习惯。
学会整理书包,做到快速、整齐. 现在由于家长喜欢包办代替,帮孩子整理铅笔盒,书包和书桌等,让孩子养成了依赖的心理。
孩子大了,家长就不管了,孩子不会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埋怨孩子。
实际上,是家长自己把孩子惯的不会的,责任在家长身上。
现在有的家长接送孩子给孩子背书包,手里拿着吃的、喝的,生害怕孩子饿着了,接的时候都吃饱了,该吃饭了,他吃不下,你要怪孩子,这些看似小事情,你觉得没有啥,但到有了问题就是大问题。
家长一定要从小事方面培养,千万不要有我做了就行了的意识,你的任务是培养孩子,不是惯出个“小皇帝”。
4、学习要知难而进。
孩子往往对感兴趣的东西爱学,对不感兴趣或有困难的东西不爱学。
要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泄气,要鼓励孩子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具有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
5、抓定时、定点学习.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订时间表。
如,早晨八点起床,晚上十点入睡,早晨要适当锻炼身体。
时间表一经制订,就要严格执行,使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对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要从“强制”入手。
小学生学习习惯从入学起抓。
儿童心理可塑性较大,只要合理培养,就可以抓好,关键在于坚持。
6、劳动习惯。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它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是谋生的手段。
为此,要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本领,逐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一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二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扫地、檫桌子、自己端饭、打水、洗手帕、洗袜子等。
;三是积极参加集体劳动。
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等。
7、卫生和生活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摆放整齐,并会背好书包。
勤洗手,洗澡,理发等。
8、文明的习惯.培养孩子举止文明,待人有礼貌,学会“十字”文明用语,不说粗话、脏话,不叫别人绰号,打招呼懂得老少辈数;说话要和气,不高声叫喊;学会礼貌待人,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与老师或家长说话要声音响亮,目光正视对方;待人要真诚,热情接待来家客人;父母长辈谈话时不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谈话;做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与伙伴有合作意识,有不同意见可以正面提出,不打架,不自私;不影响别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乘车主动让座等;遵守公共规则,不随地吐痰,扔纸屑,上下楼靠右走;学会站队和排队行走,知道在队列中不乱走,放学后等待家长接再离开队伍.文明玩耍,爱护公共财产,学校、社区的等地方的公物、绿化带,不在墙上乱画,爱护门窗等的教育,家长要重视。
9、有爱心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尊重、谦让、帮助别人。
要尊重生理上有缺陷的人。
10、有自信心,遇到困难不低头,先想办法解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寻求老师和家长、朋友的帮助。
生活态度乐观、不哭闹。
11、有明辨非的能力,能分清好坏事,培养正义感。
12、认识人民币,同时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不要随便给孩子零花钱,教给孩子学会理财.
以上讲的这些习惯一定要抓细,具体,要经常抓,抓经常,直到习惯养成.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长期抗战的思想准备。
一但养成,是有利于孩子终身的幸福。
要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