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87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docx

交换技能鉴定复习题

第一章通信网概述

1、为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有效可靠地传递信息是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

2、通信网可抽象模型包括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信宿5个部分。

3、通信网必然涉及到寻址、选路、控制、管理、接口标准、扩展性、服务质量保证等因素。

4、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传输系统)和连接这些节点传输系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按照约定的信令和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5、在通信网上,信息交换可以在两个用户之间进行、两台计算机进程间进行、还可以在一个用户和一个设备间进行。

交换的信息包括用户信息(语音、视频、数据等)、控制信息(信令信息、路由信息等)和网络管理信息三类。

6、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网络设计的两个基本问题。

7、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是为通信的双方(或多方)提供信息传递途径,使处于不同位置的终端用户可以相应通信。

8、通信网的硬件要素:

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组成。

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传输。

通信网的软件要素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9、最常见的终端节点有机、传真机、计算机、视频终端和PBX等,它们是通信网上信息的产生者,同时也是通信网上信息的使用者。

其主要功能有:

(1)用户信息的处理:

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将用户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系统传输的信号以及相应的反变换。

(2)信令信息的处理:

主要包括产生和识别连接建立、业务管理等所需的控制信息。

10、交换节点是通信网的核心设备,最常见的有交换机、分组交换机、路由器、转发器等。

交换节点负责集中、转发终端节点产生的用户信息,但它自己并不产生和使用这些信息。

其主要功能有:

(1)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功能。

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组成。

(2)交换功能。

通常由交换矩阵完成任意入线到出线的数据交换。

(3)信令功能。

负责呼叫控制和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其他控制功能。

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维护管理等。

11、最常见的业务节点有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节点(SCP)、智能外设、语音信箱系统,以及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服务器等。

它们通常由连接到通信网络边缘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

(1)实现独立于交换节点的业务的执行和控制。

(2)实现对交换节点呼叫建立的控制。

(3)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有差异的服务。

目前,基本电信业务的呼叫建立、执行控制等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在交换节点中实现,但很多新的电信业务则将其转移到业务节点中了。

12、传输系统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传输信道,并将网络节点连接在一起。

通常传输系统的硬件组成应包括:

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传输系统一个主要的设计目标就是如何提高物理线路的使用效率,因此通常传输系统都采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等。

另外,为保证交换节点能正确接收和识别传输系统的数据流,交换节点必须与传输系统协调一致,这包括保持帧同步和位同步、遵守相同的传输体制(如PDH、SDH等)等。

13、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通信网网、计算机网、移动通信网等。

网是主要用来传送用户的话音信息;计算机网络则是办公场所最为常见的一种网络,它主要用于信息发布、程序和数据的共享、设备共享等(如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等)。

Internet是计算机的互联网络,它将全球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在一起,以实现更为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目前Internet已成为电子商务和娱乐的一个基础支撑平台。

移动通信网主要用于语音通信、短消息通信和移动增值义务。

14、各类通信网在传送信息的类型,传送的方式,所提供服务的种类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网络结构、基本功能、实现原理上都是相似的。

15、通信网络功能:

(1)信息传送。

它是通信网的基本任务,传送的信息主要分为三大类:

用户信息、信令信息、管理信息。

信息传输主要由交换节点和传输系统完成。

(2)信息处理。

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对最终用户是不可见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通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信息最终的语义解释一般由终端应用来完成。

(3)信令机制。

它是通信网上任意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为实现某一通信任务,进行控制信息交换的机制,例如网上的No.7信令、Internet上的各种路由信息协议、TCP连接建立协议等均属此畴。

(4)网络管理。

它负责网络的运营管理、维护管理、资源管理,以保证网络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的服务质量。

它是整个通信网中最具智能的部分。

已形成的网络管理标准有:

电信管理网标准TMN系列,计算机网络管理标准SNMP等。

16、从功能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

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如图1.4所示

业务网

业务网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如基本话音、数据、多媒体、租用线、VPN等,采用不同交换技术的交换节点设备通过传送网互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业务网。

构成一个业务网的主要技术要素有以下几方面容:

网络拓扑结构、交换节点技术、编号计划、信令技术、路由选择、业务类型、计费方式、服务性能保证机制等,其换节点设备是构成业务网的核心要素。

传送网

传送网是随着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在传统传输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管理和交换智能后形成的。

传送网独立于具体业务网,负责按需为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之间的互连分配电路,在这些节点之间提供信息的透明传输通道,它还包含相应的管理功能,如电路调度、网络性能监视、故障切换等。

构成传送网的主要技术要素有:

传输介质、复用体制、传送网节点技术等,其中传送网节点主要有分插复用设备(ADM)和交叉连接设备(DXC)两种类型,它们是构成传送网的核心要素

传送网节点与业务网的交换节点相似之处在于:

传送网节点也具有交换功能。

不同之处在于:

业务网交换节点的基本交换单位本质上是面向终端业务的,粒度很小,例如一个时隙、一个虚连接;而传送网节点的基本交换单位本质上是面向一个中继方向的,因此粒度很大,例如SDH中基本的交换单位是一个虚容器(最小是2Mb/s),而在光传送网中基本的交换单位则是一个波长(目前骨干网上至少是2.5Gb/s)。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

业务网交换节点的连接是在信令系统的控制下建立和释放的,而光传送网节点之间的连接则主要是通过管理层面来指配建立或释放的,每一个连接需要长期化维持和相对固定。

目前主要的传送网有SDH/SONET和光传送网(OTN)两种类

17、支撑网

支撑网负责提供业务网正常运行所必需的信令、同步、网络管理、业务管理、运营管理等功能,以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质量。

支撑网包含三部分:

(1)同步网。

它处于数字通信网的最底层,负责实现网络节点设备之间和节点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信号的时钟同步、帧同步以及全网的网同步,保证地理位置分散的物理设备之间数字信号的正确接收和发送。

(2)信令网。

对于采用公共信道信令体制的通信网,存在一个逻辑上独立于业务网的信令网,它负责在网络节点之间传送业务相关或无关的控制信息流。

(3)管理网。

管理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时和近实时来监视业务网的运行情况,并相应地采取各种控制和管理手段,以达到在各种情况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保证通信的服务质量。

另外,从网络的物理位置分布来划分,通信网还可以分成用户驻地网CPN、接入网和核心网三部分,其中用户驻地网是业务网在用户端的自然延伸,接入网也可以看成传送网在核心网之外的延伸,而核心网则包含业务、传送、支撑等网络功能要素。

18、通信网的分类:

1.按业务类型分

按业务类型,可以将通信网分为通信网(如PSTN、移动通信网等)、数据通信网(如X.25、Internet、帧中继网等)、电报网、传真网、广播电视网等。

2.按空间距离分

按空间距离,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国际、长途、本地、农村通信网,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

3.按信号传输方式分

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将通信网分为模拟通信网和数字通信网。

4.按运营方式分

按运营方式,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公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

5、按传送介质分:

有线通信网(明线、电缆、光缆)、无线通信网(卫星、中短波)

6、按交换方式分:

电路、报文、分组、宽带交换网。

7、按网络拓扑分:

网状、星形、环形、复合形、总线形、树形网、以太网。

8、按信息传递方式分:

同步转移模式的ISDN和异步转移模式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9、按网络功能分:

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

从管理和工程的角度看,网络之间本质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实现技术的不同,其主要包括三方面:

交换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业务实现方式。

而决定采用何种技术实现网络的主要因素则有:

用户的业务流量特征、用户要求的服务性能、网络服务的物理围、网络的规模、当前可用的软硬件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等。

19、通信网服务质量总体要求:

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递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和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1)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递性:

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递性是对通信网的基本要求,即网络保证合法用户随时能够快速、有保证地接入到网络以获得信息服务,并在规定的时延传递信息的能力。

它反映了网络保证有效通信的能力。

影响可访问性的主要因素有:

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网络的可用资源数目以及网络设备的可靠性等。

实际中常用接通率、接续时延等指标来评定。

(2)信号传输的透明性和传输质量的一致性:

网络保证用户业务信息准确、无差错传送的能力。

它反映了网络保证用户信息具有可靠传输质量的能力,不能保证信息透明传输的通信网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实际中常用用户满意度和信号的传输质量来评定。

(3)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可靠性是指整个通信网连续、不间断地稳定运行的能力,它通常由组成通信网的各系统、设备、部件等的可靠性来确定。

一个可靠性差的网络会经常出现故障,导致正常通信中断,但实现一个绝对可靠的网络实际上也不可能,网络可靠性设计不是追求绝对可靠,而是在经济性、合理性的前提下,满足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即可。

可靠性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失效率:

系统在单位时间发生故障的概率,一般用λ表示。

(2)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相邻两个故障发生的间隔时间的平均值,MTBF=1/λ。

(3)平均修复时间(MTTR):

修复一个故障的平均处理时间,μ表示修复率,MTTR=1/μ。

(4)系统不可利用度(U):

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系统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通常我们假设系统在稳定运行时,μ和λ都接近于常数,则

20、网络分层的原因:

(1)可以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度

(2)方便异构网络设备间的互连互通(3)增强了网络的可升级性(4)促进了竞争和设备制造商的分工。

不同的网络中,层次的数目、每一层的命名和实现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其分层设计的指导思想却完全相同,即每一层的设计目的都是为其上一层提供某种服务,同时对上层屏蔽其所提供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细节。

21、协议

在分层体系结构中,协议是指位于一个系统上的第N层与另一个系统上的第N层通信时所使用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一个通信协议主要包含以下容:

(1)语法:

协议的数据格式;

(2)语义:

包括协调和错误处理的控制信息;

(3)时序:

包括同步和顺序控制。

图1.10描述了一个五层结构的网络。

通常将位于不同系统上的对应层实体称为对等层(Peer),从采用分层结构的网络的观点来看,物理上分离的两个系统之间的通信只能在对等层之间进行。

对等层之间的通信使用相应层协议,但实际上,一个系统上的第N层并没有将数据直接传到另一个系统上的第N层,而是将数据和控制信息直接传到它的下一层,此过程一直进行到信息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