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2803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docx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

探索国际人道法教案

第一部份:

红十字运动的内涵

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进展及机构职能

1、诞生和进展概况

一个人、一场战争、一本书、一个重要的标志、一个组织

2、红十字运动历史背景

1)文艺振兴运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广为传播。

2)从事战场救护的英国人南丁格尔是红十字运动的前驱人物。

3、红十字运动组织机构

红十字运动最高决策机构:

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ftheRedCross

),简称ICRC。

二、红十字标志

一、标志的起源和进展

二、标志的含义和利用

三、红十字运动大体原则

1、大体原则的形成

2、大体原则内涵

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第二部份:

国际人道法初探

什么是国际人道法?

指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出于人道的目的,以条约和老例的形式,保护不直接参加军事行动的人员,规定各交战国或冲突方之间交战行为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1.国际人道法=用來限制武裝冲突(国际和非国际性武裝冲突)所帶來的痛苦的条约和适应法。

(注:

减少痛苦,而不是完全取消痛苦。

2.目的:

•国际人道法保护没有参与,或再也不参与战斗的人员.

•国际人道法限制作战的方式和手腕.

3.国际人道法中包括有杀伤的权利。

它是以下因素间的平衡:

军事需要与人道要求,

实际需要与道德准则。

一、国际人道法的原则

概述:

人道原则、区分原则、军事需要原则、比例原则、禁止报恢复则

二、国际人道法的主要法律文书及大体规则

一、日内瓦公约与两个附加议定书

二、海牙公约、圣彼得堡宣言——限制武器的有关公约(激光武器、生化武器、燃烧武器、地雷)

3、保护条约——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环境污染

第三部份:

国际人道法探索1

Part1:

国际人道法的概念

一、小游戏:

给学生们一些旧报纸,让他们在报纸上找出和战争有关的字眼,并上台作说明。

2、头脑风暴:

战争让咱们想到的……

3、播放一系列关于战争创伤的照片(幻灯片),明确: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必然的政治、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武装冲突。

(战争的概念)

Q1:

你明白过去都发生过哪些战争?

Q2:

此刻世界上正在进行的战争有哪些?

在有历史记载的3400年里,那个世界只享有了250年的和平。

仅仅自1945年以来,全世界就已经发生了400多起武装冲突。

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严峻的危害,处于战环境下的人,生命和尊严受到最严峻的要挟。

以现阶段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展水平而言,战争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对处于战争环境下的人采取人道行动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保证人道行动的顺利开展,将战争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就必需成立必然的规则,这些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出于人道的目的,以条约和老例的形式,保护不直接参加军事行动的人员,规定各交战国或冲突方之间交战行为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合就是国际人道法。

国际人道法的根本(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与尊严。

但在现实中,在国际人道法具体实施进程中,却会碰到许多难题?

比如说:

在武装冲突中,任何手腕都能够利用吗?

在武装冲突中,莫非仇敌也应该受到保护吗?

是不是应该保护直接参与战争的妇女、儿童?

是不是应该给予被假装的民用设施保护?

……

在对国际人道法的探索进程中咱们将一一面对这些难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咱们第一要明确的是——

TINRA:

Thereisnorightanswer.

TINWA:

Thereisnowronganswer.

TINA:

Thereisnoanswer..

总而言之:

NoEasyAnswer.(任何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

Part2:

什么是人的尊严?

既然说到国际人道法的根本(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与尊严。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的尊严?

(头脑风暴)

这里有一个故事:

一个酷寒的冬季,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仁慈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招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激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惨白、骨瘦如豺的年轻人。

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眼前时,他仰起头,问: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一个仁慈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那个年轻人的目光马上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取得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

“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此刻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来讲。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明白若是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考虑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

“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

”说着就蹲在那个年轻人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

他站起来,说:

“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适才我的腰还很僵硬,此刻愉快极了。

”说着将食物递给了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那个年轻人,说:

“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若是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专门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

“别看他此刻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连年后,那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庞大的成功。

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问题: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尊严”究竟是什么呢?

3.年轻人在极度困难的情形下还不忘保护自己的尊严,如此做给他人生带来了什么转机?

假设,他没有如此做,他还会有以后的成功吗?

(讨论尊严的意义,能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自尊无价

有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破烂的铅笔推销员,顿生同情之情。

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杯中,就走开了。

但他又突然感觉如此做不妥,就赶紧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掏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怀。

最后他说:

“您跟我都是商人。

几个月以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

“您可能已忘记了我,我也不明白您的名字,但我永久忘不了,您就是那个从头给了我自尊的人。

我一直感觉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跑来并告知我,我是一个商人。

问题:

那个故事说明尊严是什么?

那个故事很简单,也因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使得一个处境窘迫的人从头树立了自信心,而且通过自己的尽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同情一个陷入窘境的人,伸出热情之手,给予他无私的帮忙,的确是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咱们还应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自尊价值——只有充分相信自己以后,才有决心去摆脱磨难,去证明自己绝不是一个弱者。

Part3:

旁观者的概念,能做什么?

一、关于“旁观者的概念”

1)集体讨论:

若是一个人为了帮忙生命或尊严受到要挟的人而做出危险或不受欢迎的情形,那么他会付出如何的代价?

2)归纳“旁观者”一词的概念:

旁观者是在危及他人生命和尊严的事件发生时,在场但并未被卷入其中的人,旁观者可能会决定(直接或间接地)干与此事件。

二、关于“旁观者能做些什么?

”:

向学生印发材料:

故事P45《独自坐在板凳上》。

然后由部份同窗用小品的形式来演出那个故事。

回答以下问题:

1.该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

2.在这种情形下人的生命与尊严受到何种要挟?

3.援救人员面临着什么阻碍?

4.你以为每一个在场的人都做出了哪些决定?

5.你以为哪些造成要挟的人在想些什么?

6.谁是旁观者?

他们做出了如何的选择?

为何?

他们面临着如何的压力与危险?

7.旁观者的行动致使了如何的结果?

起初如何?

后来又如何?

8.人们为何没有阻止格蕾丝·劳奇保护伊丽莎白·艾克福?

9.你有无类似的生活经历?

若是有,请你说说你那时想法和感受如何?

若是你曾经处在能够帮忙弱势群体的情境中,你有无伸出援助之手?

那时想如何做?

最后又是如何做的?

小结:

归纳小组探讨过的真实故事中的情形。

并回顾旁观者必需克服的障碍、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和他们尽力保护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向学生印发材料:

故事P41《战争以后》

结论:

旁观者是在暴力发生时,能够采取行动保护那些可能素不相识者的生命与尊严的普通人。

旁观者常常会采取行动,而不顾可能发生的个人危险或损失。

为保护弱势群体,世界各地的普通人都已经站出来反对那些不人道的行为。

咱们要继续尽力,勇敢地对不人道的行为说“不”!

Part4:

人道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一、关于人道行为的概念

问题——什么是人道行为?

人道行为是指对生命与尊严受到要挟之人加以保护的行为。

专门是保护那些通常不受保护之人的行为。

二、关于人道行为具有的特点

请学生看材料,并回答问题:

“当仇敌把我丈夫带走,把他关进隔离营时,一个敌方的人给他拿来了食物和衣服,他人都不明白这件事。

他无法阻止他们把我丈夫带走,但他已经尽了全力帮忙他。

我想见一见那个人。

——一名丈夫在战争中失踪的妇女

Q1:

发生了什么事?

Q2:

谁实施了人道主义行为?

对谁实施的?

做了什么?

Q3:

实施人道主义行为的那个人可能会有如何的危险和损失?

归纳总结:

人道行为的特点

1)保护人的生命与尊严;

2)对象常常是你在平时并非会加以保护的人;

3)极可能存在个人风险或损失。

3、社会压力的讨论

人道行为通常要求行为人要顶着社会压力来保护受害者。

利用社会压力线来表明支持或反对实施人道行为的社会压力有多大。

社会压力

反对保护同意保护

 

请看以下三个例子:

1.我碰到了一名带着孩子逃难的妇女。

她只有一个没有米的罐子。

情形真是糟透了。

我问她为何要回到战区去。

她说她想要回她的村子。

我说:

“你只有罐子却没有米,你从我的米袋里拿走一半口粮吧。

”于是,我给了她我的一半口粮。

在谢过我以后,她说了一句话令我终生难忘。

她说她从未碰到过像我如此好的士兵。

(一名士兵)

2.由于战败而溃逃的士兵通过咱们镇。

虽然他们是仇敌,可是,咱们镇的人却给了他们一切所需的帮忙。

他们超级感激,以后咱们把他们带到了边界。

他们越过了边境,电视摄制组把这些拍了下来,他们取得帮忙——药品和一切。

(一名战争寡妇)

3.我的儿子关押了一些人——他抓住了七、八个迷路的。

他说:

“我要痛打他们”,因为他失去了他的父亲。

但第二天他回来了,说他把他们放了。

(一名母亲)

试探:

1.你会把这些行为放在这条线的哪个位置上,为何?

2.自告奋勇保护他人的生命与尊严会受到社会环境如何的影响?

3.若是身处险境的人是咱们不熟悉的人,或被咱们以为是仇敌,那有什么别离吗?

4.人道行为极可能存在个人风险和损失,可能存在那些方面的风险?

(例如:

情感、社会、心理、身体等等方面的风险)

结论:

人道行为是指对生命与尊严受到要挟之人加以保护的行为。

专门是保护那些通常不受保护之人的行为。

在这种行为中,极可能存在个人风险。

在某些社会环境下,实施旨在保护生命与尊严的人道行为可能相当困难,尤其是当所要帮忙之人被以为是“敌方”的一员时更是如此。

Part5:

旁观者的两难窘境的概念及特点

关于“旁观者的两难窘境”的概念:

一、请你解释“左右为难”和“进退维谷”这两个成语。

二、你可否举例说明什么是两难窘境。

3、两难窘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需要在两种可选择的行为之间作彼此选择

2)所有的选择都有利有弊

4、举例说明1:

P45《勇敢的店主》

Q1:

若是我(店主)帮忙他(男孩),会产生:

好的结果——

坏的结果——

Q2:

若是我(店主)不帮忙他(男孩),会产生:

好的结果——

坏的结果——

举例说明2:

介绍温迪叙述的两难窘境——P59《他在找乐子》。

问题:

1.若是你们是温迪,你们会考虑怎么做?

2.你们选择这么做可能致使什么后果?

3.对于那个被关押者的人格尊严,温迪和狱警别离可能是如何考虑的?

同过小组讨论一路完成P61“两难窘境作业表”。

问题:

行为1:

赞同:

反对:

行为2:

赞同:

反对:

行为3:

赞同:

反对:

决定以及做此选择的理由:

延伸问题:

(1)你所提出的方案,在以下方面可能产生什么结果:

1.被关押者

2.温迪想见到她被关押朋友的愿望

3.狱警目前(和未来)的行为

4.温迪被关押的黑人朋友

(2)你的行为在人道的方面将会产生什么踊跃的后果?

(3)选择你的方案在某个方面会使情形恶化吗?

对谁而言会有尔后果?

结论:

在实施人道行为的许多情形下,人们可能都会面临两难窘境;若是对他们本人或对他们尽力保护之人而言,如此做可能意味着风险或代价,那么是不是还要给予保护。

任何一种选择都是受个人观念及外部条件一路的影响而做出的,都会对所有相关人员产生复杂而又长期的影响。

第四部份:

国际人道法探索2

Part1:

武装冲突中设立规则的必要性

一、武装冲突中,存在哪些可能令人道主义行动难以开展的障碍?

例如:

报复欲、缺少信息、物资匮乏、恐惧、极端仇恨等等

二、假想一下:

若是任由以上这些障碍进展而不加以阻止,会造成哪些后果?

3、引导学员进一步试探:

既然后果严峻,那么该能够采用哪些方式加以制止呢?

明确:

必需制定两边都能认同的规则来尽可能限制及减少武装冲突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国际人道法的确立就是基于那个起点。

国际人道法是由条约或适应确立的一套国际规则,它限制武装冲突中暴力的利用,力图在军事需要和人道原则之间寻求(现实有效)的平衡。

4、那么究竟国际人道法中包括有那些具体规则呢?

让咱们一路来结合事例探讨一下。

Part2:

平民与战斗员

一、哪些人在战争中容易受到伤害?

(头脑风暴)

例如:

贫困的人、妇女、儿童、老人、学生等等

介绍照片:

“被汽油弹击中的越南小姑娘”

作为这名小姑娘,受到的伤害有哪些?

在战争中可否如此对待这位小姑娘?

为何?

是什么致使了美军做出了如此严峻违背人道主义的行为?

若是美军辩白解决平民是因为怀疑他们曾经帮忙过敌方,那个理由能够同意吗?

假设你是作为旁观者的摄影记者,能够做些什么?

做的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结论:

平民是非战斗员,不该对平民发动解决,若是对平民的身份有疑问,应将其视为平民而不是战斗员。

人们有时候会对已发生的违法行为给出各类理由,其中包括报复在居民区作战、以为平民正在援助仇敌等。

旁观者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对相关人员产生复杂而长期的影响。

二、介绍照片:

“面对武器——同意仍是拒绝”,要求学员假想自己就是这名老太婆或递给老太婆武器的人。

老太婆可能在想什么?

递给老太婆武器的人又在想些什么?

让学员和他的一名同伴讨论他们的想法。

建议学员依次讨论以下问题:

1若是老太婆拒绝同意武器,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若是老太婆同意了武器,你感觉原因可能是什么?

她会用武器做些什么呢?

3你同意老太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为何?

请每小组以老太婆的所面临的选择难题,完成两难窘境作业表。

4老太婆一旦选择了拿起武器采取敌对行动,她还应该受到保护吗?

结论:

所有的选择都有利有弊,都将致使一系列的后果。

一旦平民直接参与了敌对行动,他们即成为战斗员,失去了所享有的保护。

3、介绍照片:

“小火箭筒手”、“小巡逻兵”,提出问题:

你有何感想?

照片上的孩子看起来多大?

若是他们是你的亲友,你希望他们的生活是如何的?

现实中,他们是志愿拿起武器的吗?

若是是志愿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若是是被迫的,原因又可能是什么?

对于这些儿童兵是不是应该给予保护?

他们参与战争或武装冲突,对他本人、其家庭和社会别离有哪些后果?

是不是应该对征兵的年龄有所限制?

那个年龄应该是多大?

为何?

(小组调查)

结论:

在武装冲突期间,必需保护儿童。

必需规定士兵入伍的最低年龄限制,避免他们变成战斗员从而失去本来作为平民应得的保护。

Part3:

如何对待丧失战斗力的人员

探讨故事P176《我应该阻止他吗?

小组成员分析故事、情景演出。

能够选择的角色有:

中尉、那名战俘、审讯者、那名中士、排里的其他士兵、留在指挥部里的上司

若是让你选择,你支持谁的做法?

为何?

若是那名战俘掌握了重要情报却不肯透露,怎么办?

小组讨论:

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丧失战斗能力的人?

结论:

冲突各方必需搜寻并照顾在其控制范围内的敌军伤病员。

禁止杀害或杀死已经投降或丧失战斗力的人。

应予以战俘礼遇和人道对待。

Part4:

军事目标与民用目标

一、战争中除平民和丧失战斗力的人员应该受到保护外,有哪些场所是应该受到保护的?

例如:

学校、医院、福利机构、教堂、民宅、文化古迹、使领馆等一切民用物体。

战争中有哪些场所是能够解决的?

一切军事目标——指其性质、位置、目的和用途对军事行动具有踊跃影响的战斗员和物体,而且破坏它能够带来肯定的军事利益。

讨论:

若是在一所医院顶楼架设了机枪,作为一个超级重要的制高点,而该医院还有大量的伤员和医护人员,是不是还应该给予这所医院保护?

为何?

结论:

民用物体不该该受到解决

一旦民用物体被用于辅助军事行动,它们即成为军事目标,失去了所享有的保护。

二、照片:

“遗祸无穷的地雷”

地雷在战争中应该禁止吗?

为何?

还有哪些武器应该在战争中被禁止利用?

若是不约束这些武器的利用,会致使什么后果?

结论:

禁止利用某些不分皂白的武器,它们不能区分战斗人员和平民,不能区分军事目标与民用目标,除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伤害外,对受害者的家庭、社会、国家和国际社会也会造成庞大的伤害和损失。

Part5:

国际人道法的大体规则

武装冲突中还需要其他哪些规则?

小组讨论,罗列并展示。

介绍“国际人道法有哪些大体规则”

第五部份:

国际人道法探索3——识别违法行为

Part1:

P157—159探索专题3A

Part2:

国际人道法的贯彻实施

国际人道法是为了保护未参加战斗或再也不参加战斗的人而设立的,它限制作战的方式和手腕。

力图在军事需要和人道原则之间寻求(现实有效)的平衡。

国际人道法的确立包括着人们尽可能限制及减少武装冲突给人类带来的痛苦的良好愿望。

可是,现实永久是残酷的——

照片组:

“虐囚事件”

视频:

“伊拉克平民强烈谴责美国对伊战争”

试探:

若是一部法规条例老是被违背,那么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可参考P9一、P159相关内容,让学员预备、组织一场

 

探索专题1A:

旁观者能做些什么?

(第1课时)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旁观者的概念

2、了解旁观者对他人行动可能产生影响

3、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在暴力局势下,旁观者应该采取适当的手段保护他人的生命与尊严。

培养学生乐于做人的精神。

二、准备

选择准备使用的故事、道具、制作课件等。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

什么叫旁观者?

2、师生共同给“旁观者”下定义

3、小组阅读故事: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

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给警察。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4、小组讨论:

(1)该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

(2)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命与尊严受到何种危险?

(3)谁是旁观者?

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4)旁观者的行动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5)为什么旁观者会做出如此的选择?

5、阅读材料并思考

   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

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以为还有更好的解释。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

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

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在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样,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

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可能更多的是在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不太可能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用这个效应试想一下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孩子落水事件。

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想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

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

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

居然没人下水!

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他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混杂在一起。

思考题:

(1)你认为大多数旁观者是否存在这种心理?

(2)在生活中,如果有以上的事件在你身边发生,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5、角色扮演:

(1)要求通过故事或事例来表现旁观者对于保护他人的生命和尊严所产生的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表现形式不拘,可以以故事、小品等来表现。

6、民主评议

   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民主意识,对学生活动过程给予评价(评价等级:

非常棒、比较好、需努力)。

评价的内容与形式如下表:

项目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参与活动态度

 

 

 

发言交流的质量

 

 

 

角色扮演的质量

 

 

 

小组合作的效果

 

 

 

7、教师总结本课

8、结束语:

   中国有一句话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也不是必然的定论,社会上出现一些状况时,「当局者清,旁观者迷」不也是常有的事吗?

因此希望我们大家不要袖手旁观,不要逃避责任,不要隔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毕竟不多了,大家要勇敢的站出来,「人之所好而好之,人之所急而急之」,关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身边所发生的事。

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高度文明,世界才会充满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