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难题初二.docx
《物理难题初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难题初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难题初二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13•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2013•绍兴)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B.13.60米/秒C.14.78米/秒D.14.17米/秒
二.填空题(共5小题)
3.(2004•郴州)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 ℃.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4.(2009•莆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沐浴着如酒、如月、如梅的茶香,修身养性的民族生生不息.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
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例如: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 ,这便是制茶业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现象越明显;
(3)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 ;
(4)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 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6)用水壶烧开水时,壶嘴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水壶的底面尽可能做得大些且有几个凹凸不平的同心圆,这样做是为了 .
5.(2009•番禺区校级模拟)2008年10月,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因为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时,水池中的水 ,水蒸气上升,遇冷的空气 的小水滴而产生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这此涂料 (物态变化) 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
6.(2011•乌鲁木齐)近些年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体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
(1)高速列车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 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 (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 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2)列车出站时,安全线内的压强比安全线外的压强 .列车行驶过程中,若以座椅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列车是 的,若以列车为参照物,上海站是 的.列车进站时,撤去动力.列车不能立刻停止,这是因为列车具有 ,进站过程,列车的动能逐渐 .
(3)列车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甲、乙两桥.通过1.4km的甲桥用时24s,通过2.8km的乙桥用时44s,列车通过甲桥的速度是 m/s,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乙桥的时间为 s.
7.(2008•嘉峪关)“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雪和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解答题(共9小题)
8.小刚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手边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B.家用寒暑表;C.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各一支.
(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哪支温度计?
答:
;
(2)如果该同学为了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这是不允许的.图1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3)水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 .(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如图2、3所示,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由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表示当时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把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
③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出,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继续对水加热lmin,则水的温度是 ℃
9.(2004•徐州)大温差问题.月球上的温度范围从﹣170℃到140℃,温差高于300℃(火星上仅为﹣155℃到5℃).请说出两条如此大的温度变化易对车产生的影响:
, .
据报道,我国已造出具有真正实用性的月球探测车“喀吗哆”,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送上月球.
10.(2008•山东校级模拟)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试说出这两种方式主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
这两种方式的相同之处有:
这两种方式的不同之处有:
11.(2009•广州)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 .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该物质的熔点是 .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
,理由是 .
(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
12.(2009•汕头)阅读下面的短文热管
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 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 “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 (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
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15.(2014•牡丹江二模)炎热的夏天,小明到餐厅就餐,要了一杯加冰的可乐,看到冰块浮在液面上,纸杯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小明在用吸管喝可乐时,想到以下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1)纸杯的外壁上为什么会出现一层水珠?
(2)为什么能够用吸管喝饮料?
14.(2008•大连模拟)小明到部队学军事,看到战士们在投掷手榴弹,每次投出的距离不同.他猜想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可能与手榴弹出手时的高度、角度和速度的大小有关.回家后,他利用能射出不同水流速度的两把水枪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探究一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枪管与水平方向夹角
水平射出的距离m
1
20°
5.3
2
30°
5.8
3
40°
6
4
50°
5.6
5
60°
4.7
探究二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枪管与水平方向夹角
水平射出的距离m
1
20°
7.7
2
30°
8.8
3
40°
9.3
4
50°
8.9
5
60°
7.6
(1)在研究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和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关系时,要保持 不变.
(2)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时,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
(3)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
水流射出枪口时的高度和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定时,
(4)为了探究“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和水流射出枪口时的高度的关系”,小明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水流射出速度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多次改变水枪口的高度h,分别测出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s.他发现h越大、S就越大.此时,小明能否得出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和水流射出枪口时的高度的关系?
.为什么?
.
16.(2013•淮安)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冰熔化实验时,发现冰熔化时有快有慢,他们想知道影响冰熔化速度的因素,于是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
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猜想2:
冰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1)请你列举生活中一个实例说明“猜想1”是合理的:
(2)小丽同学对“猜想2”有自己的想法,为了验证“猜想2”,小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量出50mL蒸馏水3份,分别倒入容积都为50mL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时间.
(d)用字母A、B、C分别给3个烧杯做标注.
(e)把模型盒从冰箱里拿出来,迅速将每个冰块放入对应的烧杯中.
(f)观察并记录三冰块熔化所用的时间.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实验中的三冰块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①该实验方案步骤(a)、(b)的设计目的是:
②小丽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冰块的形状会影响冰块熔化速度,在这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是:
,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13•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解答:
解: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A说法正确;
B、发生扩散现象也可能是固体或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以B错误;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是由于水首先汽化为热水蒸气,然后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C正确;
D、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应该在室内,所以D错误.
故选AC.
2.(2013•绍兴)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B.13.60米/秒C.14.78米/秒D.14.17米/秒
解答:
解:
由图知:
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t1=
=0.16s,
∵v=
,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1=v波•t1=340m/s×0.16s=54.4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经过的时间为t2=
=0.12s,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2=v波•t2=340m/s×0.12s=40.8m,
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sAB=s波1﹣s波2=54.4m﹣40.8m=13.6m;
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0.16s;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在B点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
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是t=1.12s﹣0.16s=0.96s,
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
=
=14.17m/s.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3.(2004•郴州)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 25 ℃.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50 ℃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解答:
解:
(1)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
;
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27℃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2)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则:
t=50℃.
故答案为:
25;50.
4.(2009•莆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沐浴着如酒、如月、如梅的茶香,修身养性的民族生生不息.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
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例如: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 汽化(蒸发) ,这便是制茶业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扩散 现象越明显;
(3)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 连通器 ;
(4)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 大气压 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5)茶夹是 费力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6)用水壶烧开水时,壶嘴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形成的.水壶的底面尽可能做得大些且有几个凹凸不平的同心圆,这样做是为了 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使水壶底部更加牢固等 .
分析:
(1)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4)壶盖开一个小孔,可以使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从而利用大气压;
(5)使用时动力臂长的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是等臂杠杆;
(6)壶底面积大可以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增大壶底和桌面的摩擦力,可以提高茶壶的稳定性.
解答:
解:
(1)新鲜的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加热茶叶可以加快茶叶中水分的汽化;
(2)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壶身和壶嘴下部是相通的,是连通器;
(4)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
(5)茶夹是一个杠杆,使用时动力臂(大致等于支点到手握地方的距离)比较短,是费力杠杆;
(6)壶底做的比较大,可以使茶壶加热时吸收更多的热量,提高热效率;壶底的几个同心圆可以增大壶底和桌面的摩擦力,是茶壶放置时更稳定.
故答案为:
汽化;扩散;连通器;大气压;费力;液化;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使水壶底部更加牢固等.
5.(2009•番禺区校级模拟)2008年10月,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因为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时,水池中的水 汽化 ,水蒸气上升,遇冷的空气 液化 的小水滴而产生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这此涂料 升华(熔化) (物态变化) 吸热 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
解答:
解:
(1)发射台下是水池,而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则水是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即发生汽化,从而能从周围吸取热量;这些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遇到冷空气从而液化成的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2)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该材料是固态,故在与空气摩擦时,或发生熔化、或发生升华,从而从返回舱外壳吸取热量,使得舱内的温度正常.
故答案为:
(1)汽化;液化;
(2)升华(熔化);吸热.
点评:
本题是利用了“神舟七号”飞船这一载体来考查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这是中考的一种热点题型,所以学习物理也需要对生活热点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多加关注.
6.(2011•乌鲁木齐)近些年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体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
(1)高速列车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 产生 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 dB 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2)列车出站时,安全线内的压强比安全线外的压强 小 .列车行驶过程中,若以座椅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列车是 静止 的,若以列车为参照物,上海站是 运动 的.列车进站时,撤去动力.列车不能立刻停止,这是因为列车具有 惯性 ,进站过程,列车的动能逐渐 减小 .
(3)列车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甲、乙两桥.通过1.4km的甲桥用时24s,通过2.8km的乙桥用时44s,列车通过甲桥的速度是 70 m/s,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乙桥的时间为 40 s.
解答:
解:
(1)①控制噪声要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高速列车噪声小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着手控制的;
②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故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不同;
③噪声是以dB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2)①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的速度很大,人靠近列车时,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外侧压强大于内侧压强,即安全线内的压强比安全线外的压强小,所以人在安全线以内时,在内外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有被卷入车底的危险,故应站在安全线以外;
②被研究的物体是列车,选择以乘客为参照物,列车和乘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故列车是静止的;若以列车为参照物,上海站和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上海站是运动的;
③列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列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
④列车在进站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故动能变小.
(3)火车过桥时,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
∵v=
,v=v甲=v乙
∴v甲=
=
﹣﹣①
v乙=
=
﹣﹣②
综合①②解得:
v=70m/s,L=280m;
②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乙桥的时间为:
t=
=
=40s.
故答案为:
(1)产生;不同;dB;
(2)小;静止;运动;惯性;减小;(3)70;40.
7.(2008•嘉峪关)“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雪和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凝华 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答:
解:
雪和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答案为:
凝华;放出.
三.解答题(共9小题)
8.小刚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手边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B.家用寒暑表;C.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各一支.
(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哪支温度计?
答:
C ;
(2)如果该同学为了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这是不允许的.图1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乙 .
(3)水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 升高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 不变 .(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如图2、3所示,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由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9 ℃;表示当时大气压 小于 标准大气压.(选“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把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5 min.
③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出,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继续对水加热lmin,则水的温度是 99 ℃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了解各温度计的量程.体温计、家用寒暑表、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都不会达到100℃.
(2)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的示数会发生变化,并且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
(3)要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知道水沸腾的位置、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特点.沸腾前吸热升温,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再上升.
①当水达到一定温度后继续加热,而温度不再升高时,说明水已达到沸点;如果沸点低于100℃,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断定其当地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②从图象上找到89℃和刚开始沸腾对应的时间差.
③液体沸腾时,液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解答:
解:
(1)体温计的量程在35℃~42℃,家用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水银温度计的量程为﹣10℃~110℃,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5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应选择水银温度计.
(2)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水的沸点,所以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因此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故乙同学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3)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达到沸点后,吸热沸腾,温度保持不变.
①分析数据可知,当水温达到99℃时不再升高,说明这一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同时根据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此时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②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初温是89℃,从开始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沸点,所以从89℃到开始沸腾所用时间为5min.
③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继续对水加热1min,水的温度仍为99℃.
故答案为:
(1)C;
(2)偏小;乙;(3)升高;不变;①99;小于;②5;③99.
9.(2004•徐州)大温差问题.月球上的温度范围从﹣170℃到140℃,温差高于300℃(火星上仅为﹣155℃到5℃).请说出两条如此大的温度变化易对车产生的影响:
会使车胎熔化 , 会影响电路的导电性 .
据报道,我国已造出具有真正实用性的月球探测车“喀吗哆”,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送上月球.
解答:
解:
因为橡胶的熔点约为65℃左右,而月球上的最高温度为140℃,因此会使车胎熔化;由于月球上的温差高于300℃,因此会影响电路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