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100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栖息(qī)挟持(jiá)嫉妒(jí)如法炮制(páo)

B.纤细(xiān) 愧怍(zuò)谛听(dì)长吁短叹(yù)

C.渲染(rǎn)省悟(xǐnɡ)拮据(jié)鞠躬尽萃(cuì)

D.狩猎(shòu)挑衅(xìn)贪婪(lán)略胜一筹(chóu)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___________,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②大自然用“死”的物质______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______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③最后,夏洛克刚巧陷入这个法网,________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他确有运用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_______法官判决他败诉。

A.庸俗制造/创造如果/就B.庸俗创造/制造因为/所以C.粗俗创造/制造如果/就D.粗俗制造/创造因为/所以

3.选出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为建设节约型杜会,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我们应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修改:

在“生活质量”前加“提高”。

B.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症”,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表现方式。

修改:

删去“表现方式”。

C.环保局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为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修改:

删去“达标”。

D.在笫十二届全运会吉祥物的征集活动中,组委会收到社会各界作品大约1070件左右,斑海豹“宁宁”最终被选定为十二运吉祥物。

修改:

删除“大约”或“左右”。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论语》《出师表》《己亥杂诗》《小石潭记》是按照写作朝代先后顺序排列的。

B.《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李煜是五代南唐国主,“相见欢”是词牌名。

D.李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行路难》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他的作品。

5.选出对陶潜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景、情、理浑然融合。

6.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西安门,祥子碰到了老主顾曹先生,曹先生正需要一个车夫,祥子便高兴地来到曹家拉包月。

曹先生和曹太太待人非常和气。

B.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后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白龙马加升为八部天龙。

C.格列佛在大人国,发现利立浦特岛国以鞋跟的高低来划分党派,还看到这个国家与邻近岛国不来夫斯古之间的战争。

格列佛帮助该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

D.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

7.请将下面的语句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不抄标点)(2分)

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背景资料:

4月20号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

截止22日已造成188人遇难,25人失踪,一万多人受伤,17.1万人受灾。

(1)请你拟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家帮助灾区人民,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分)

(2)如果你的一个笔友在这次地震中受伤,请你拟一条短信发给他,要在名著中提炼一则材料作为论据,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现实。

(2分)

9.古诗文默写。

(12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 ,铜雀深闺锁二乔。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5)文人饮酒,饮的是浪漫,是际遇,是心胸,是情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饮的是恬淡和闲适,“停杯投箸不能食,▲”是怀才不遇的怨叹,“▲  ,梦回吹角连营”是壮志难酬的愤懑;“ ▲,鬓微霜,又何妨”是文人的狂放;“浊酒一杯家万里,▲”是征人的思乡。

(6)杜甫在《望岳》一诗抒发了自己早年的远大抱负,其中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所得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爱无私,真情无悔”,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来向世人诠释了这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不朽的感情。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0~13题。

(10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

上①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

是岁,天下大稔②,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③粮,取给于道路焉。

上谓长孙无忌曰:

“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

‘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

’又云:

‘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

’唯魏徵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朕用其言。

今颉利④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⑤,徵之力也,但恨不使封德彝⑥见之耳!

”徵再拜谢曰:

“突厥破灭,海内康宁,皆陛下威德,臣何力焉!

”上曰:

“朕能任公,公能称所任,则其功岂独在朕乎!

房玄龄奏:

“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曰:

“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⑦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注释】①上:

唐太宗。

②稔:

庄稼成熟。

③赍(jī):

带。

④颉(xié)利:

东突厥可汗。

⑤袭衣冠:

受到文明礼教的熏染。

⑥封德彝:

隋朝重要大臣。

⑦乂(yì):

治理,安定。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

⑴咸来问讯(▲)⑵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⑶米斗直绢一匹(▲)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既克,公问其故

B.其酋长并带刀宿卫。

其真无马耶

C.但恨不使封德彝见之耳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是岁,天下大稔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3.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⑴乙文中有着与甲文相同社会风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⑵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美好的愿望,为实现这一愿望,唐太宗采用了怎样的政策(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4~20题。

(20分)

五十五个信封

⑴班主任邓老师正在办公室里备课,听到有人喊报告,抬头一看,是班里的何皓皓同学。

⑵“老师,我放在书包里的二百块钱被人偷了。

”何皓皓慌慌张张,一副难过的表情。

⑶“哦,怎么回事?

⑷“钱放在书包笔盒里,今天不见了。

⑸“知道谁拿了吗?

或者怀疑哪个了吗?

⑹“不知道。

老师,这钱是我妈前几天给我买球鞋的,我没买到球鞋会被妈妈骂死的。

你一定要帮帮我,你就告诉我妈,说我的钱被人偷走了。

”何皓皓急得涨红了脸。

⑺“你不能亲自告诉你妈吗?

⑻“我妈不相信我的。

求求你告诉我妈好吗?

⑼“你不想找回自己的钱了?

⑽“也不知谁偷的,不找了。

”何皓皓嗫嚅道。

⑾邓老师定定的看着何皓皓,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但何皓皓一直低着头,不敢看老师。

⑿这个一贯调皮捣蛋的学生今天似乎变了一个人。

难道就因为二百元钱?

⒀“不行,我一定要帮你找回来。

”邓老师很坚决地说。

⒁课上,邓老师说:

“今天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个学生,家里很穷。

一天,同学们出去游玩,在游玩的时候,他捡到10元钱。

当时10元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对他来说更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买到很多自己一直想买而没买的东西。

看看周围并没人注意自己,他赶紧把钱装到裤袋里了。

一阵“咚咚”心跳以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又跟大家一起玩了。

后来丢钱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钱丢了,急得直哭。

那同学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把钱掏出来还给人家,但他始终没有掏出来,毕竟10元钱对他的诱惑太大了。

但是,回去以后,一直不敢花这10元钱,以至几十年后,这10元钱成了他的一个心结,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阴影。

他,就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那个丢钱的人就是我。

他让我一定要把他的故事告诉我的学生。

⒂邓老师语气沉重又严肃地说:

“今天,何皓皓同学的二百元钱被人拿了。

”邓老师顿了顿,也不拿眼睛扫描全班同学,双眼向上,左手反复将短头发向后拢,若有所思。

⒃同学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仿佛要看出谁是偷钱的人。

⒄邓老师接着说:

“要找出拿钱的人一点也不难,只要把大家的书包和口袋翻一遍就可以了,很简单。

但这样的话,拿了钱的同学就烙上了一个小偷的印记。

我为什么说拿而不说偷,就是因为你们还是一孩子,见钱起贪念是难免的,犯点错误也很正常,我不想你们因为一时的糊涂,给你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在我眼里,你们都是可爱的孩子。

⒅邓老师亲切的话语,如春风细雨丝丝缕缕飘进同学们的心里。

⒆“但是,钱一定要还给何皓皓同学。

”邓老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强调,“现在,我给你们每人发一个信封,拿了钱的同学回去后将钱装进信封里,没拿钱的同学在信封里装两张白纸,封好后下午交给老师,好吗?

⒇“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21)下午,全班五十五个信封都投到了一个纸箱里,邓老师一封封地拆着信封,从一个个信封里抽出的白纸向邓老师表明着同学们的纯洁。

……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全都是两张白纸。

(22)果然不出邓老师的意料。

(23)邓老师将早已准备好的二百元钱从一个信封里抽出来,大声地宣布:

“同学们,何皓皓的二百元钱还回来了。

(24)教室里顿时掌声雷动。

(25)唯有何皓皓同学一脸诧异。

(26)下课了,何皓皓怯生生来到了邓老师办公室,将二百元钱还给邓老师:

“邓老师,我错了。

钱被我玩游戏花了,我不敢告诉我妈,所以想了一个歪点子。

这钱是你的,我不能要。

(27)“我知道。

”邓老师很平静地说,“但你怎么跟你妈交代?

如实告诉她?

你妈那么辛苦赚来的钱,就被你这样花了,她非气死不可。

(28)“但是,你的钱,我不能要。

”何皓皓倔强地说。

(29)“我们来个约定怎么样?

”邓老师语气和缓。

(30)“什么约定?

”何皓皓抬起了头,好奇地望着邓老师。

(31)“为了不让你妈伤心,也不让你妈骂你,我们就保守这个秘密。

这二百元钱你先拿去买鞋,但条件是以后再也不许玩电脑游戏。

”邓老师说。

(32)何皓皓沉默不语。

(33)“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行吗?

等你以后长大工作了,再还我,怎么样?

”邓老师把钱塞给何皓皓,满脸慈祥。

(34)“好,老师,我一定会还你的。

我们拉钩。

”何皓皓伸出右手食指,与邓老师的右手食指紧紧扣在一起,使劲拉了一个钩。

14.请阅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

(4分)

段落

⑴~⒀

⒁~⒇

(21)~(25)

(26)~(34)

内容

A

邓老师教育并启发学生还钱。

B

何皓皓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玩游戏并承诺长大后还钱。

15.赏析第⑽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也不知谁偷的,不找了。

”何皓皓嗫嚅道。

16.第⒂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7.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⒅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3分)

18.第(22)段“果然不出邓老师的意料。

”邓老师意料到什么?

(2分)

19.请你分析邓老师为什么要以“五十五个信封”这种方式来找回二百元钱。

(2分)

20.选文中邓老师是位很有爱心的老师,你认为她还有哪些特点?

(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1~25题。

(15分)

              从微博到微信

⑴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

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

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⑵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⑶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⑷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⑸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⑹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

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

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

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

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

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⑺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

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

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

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⑻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

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

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⑼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21.选文第⑴段提到两条消息有哪些作用?

(3分)

22.根据第⑹段内容,回答问题。

(5分)

(1)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2)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分)

23.第⑺段说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

24.第⑹段和第⑺段不能调换顺序,原因是什么?

(2分)

2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分析微博是否会被微信取代之前,特别介绍了博客,因为这三者一脉相承。

B.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是大众化,而微信更私人化,但也能“偶遇”陌生人。

C.开心网等网站曾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备受冷落了。

D.国内外已经有语音微博的研发,这为微博和微信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6~30题。

(15分)

谈用人

⑴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说过这样的话:

“发现并运用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得60分;如果你想得100分的话,就必须容忍一个人的缺点,发现并合理利用他的缺点和不足。

”这话既有新意,又富有哲理。

  ⑵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是绝对的,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短。

在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

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

用人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这个人而不用那个人,而在于怎样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

有人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但他同时必然颇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轻易附和;有人办事缓慢,手里不出活,但他同时往往办事有条有理,踏实细致;有人性格不合群,经常我行我素,但他同时可能有诸多发明创造,甚至硕果累累。

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

⑶古今中外,善用人短者不乏其人。

⑷唐朝大臣韩幌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来求职的年轻人,此君在韩大人面前表现得不善言谈,不懂世故,脾气古怪,介绍人在旁边非常尴尬,认为他肯定无录用希望,不料韩幌却留下了这位年轻人。

因为韩幌从这位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处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为“监库门”。

年轻人上任之后,恪尽职守,库亏之事极少发生。

⑸清代有位常胜将军叫杨时斋,他认为军营中没有无用之人。

聋者,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因耳塞少听可避免泄露重要军事机密;哑者,派他传递密信,因守口如瓶可免通风报信而令其传递密信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之外,再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跛者,命令他去守护炮台,因艰于行走很难弃阵而逃;盲者,听觉特别好,命他战前伏在阵前窃听敌军的动静。

杨时斋的用人观点虽有夸张之嫌,但却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任何人的短处之中肯定蕴藏着可用的长处。

⑹现实生活中,善用人短的大有人在。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

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

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

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

柯达公司管理层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结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还给公司增加了可观的利润。

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胜过正常人,真可谓善用人短,化短为长。

⑺深圳有一家公司,在对全部员工进行综合测评时,除了根据各人的专长与优点分工外,还采用了按照每个人的缺点来编排岗位的办法,千方百计地用人之“短”,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他们让爱吹毛求疵的人去当产品质量管理员;让谨小慎微的人去当安全生产监督员;让一些斤斤计较的人去参加财务管理;让爱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的人去当信息员;让性情急躁争强好胜的人去当青年突击队长……结果,这家企业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公司效益成倍增长。

 ⑻唐人陆贽说:

“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任何人有其长处,就必有其短处。

用人所长固然值得提倡,而从人的短处中挖掘出长处,由善用人长发展到善用人短,化短为长,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

26.选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27.选文开头引用一位人力资源专家的话有何作用?

(3分)

28.选文以例证为主,有人认为用四个事例多了,如果让你删去其中一个事例,你觉得删去哪个好?

为什么?

(3分)

29.下列不能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日本的川口寅三在《发明学》一书中提出了“善用缺点”的主张,并强调说:

“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与否巧用缺点有关。

B.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缕香。

C.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周扬

D.然人之才智,有长于彼而短于此者,若因其短而并弃其所长,则天下之才难矣。

————朱元璋

30.结合生活中的寻常事例,谈谈你对“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三、写作(满分6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人生旅途常常伴随离别。

你一定有过与亲朋好友的离别,你也许有过与父母短暂离别的经历;一次旅行,再愉快充实,也要告别那里的山山水水,一本名著,读到结局,也如同一次作别;你一定还记得小升初时的恋恋不舍,眼前,你即将与初中生活挥手告别……

请以“又是别离时”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我把送给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题目

(一),直接作文,文体不限。

选择题目

(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入“微笑”“孝心”“尊重”等),再依题作文,文体不限。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D2.B3.C4.A5.C6.C

7.书写正确、规范、整洁即可得满分,抄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8.

(1)示例:

涓涓细流也能汇成爱的海洋。

(使用修辞或修辞不当,扣1分。

(2)示例:

灾难是最好的试金石。

保尔历经了病痛的折磨、战火的摧残,但始终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最终成为真正的强者。

你也一定能够战胜灾难,用微笑照亮自己的人生!

(论据不当,扣1分;表达没有条理,扣1分。

9.本题有错别字不给分。

每空1分。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黑云压城城欲摧(3)东风不与周郎便(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拔剑四顾心茫然;醉里挑灯看剑;酒酣胸胆尚开张;燕然未勒归无计。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

10.每个词语1分。

⑴询问消息⑵邀请⑶值

11.B

12.每句1分。

(1)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

13.

(1)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2)放弃武力,重视教化(文化)。

附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时,关中地区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贞观二年,全国出现蝗灾;贞观三年发大水。

太宗勤勉听政,并加以安抚,百姓虽然东乞西讨,也未曾抱怨。

这一年,全国大丰收,背井离乡的人都回归故里,一斗米不过三四钱,整个一年犯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个人。

东到大海,南至五岭,均夜不闭户,旅行不带粮,只是在路途上取食物。

太宗对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