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366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docx

建筑环保节能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资料名称

编号

1

盛世长安工程施工图纸

2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ZJSE.MS101-2006

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材料

4

国家环保总局履约中心业务用房精装修图

5

工程做法

88J1-1

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9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

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

1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1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

15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l42

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17

《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14294

18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J10313-2003

19

《节约能源法》

20

《室内灯具光度测试》

GB/T9467

21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l7625.1

22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

GB/T15144

2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2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

26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

2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1-621-2005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国家环保总局在负责国际公约履约活动组织管理的办公机构,为中国在多个国际环境公约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工程得到蒙特利尔多边基金执委会以及意大利政府的资金援助,结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特殊的背景,本工程将着力以环保节能为首要原则,本工程属于甲类建筑形体系数为0.13,窗墙比分别为南向0.36、东向0.32、西向0.34、北向0.29,总窗墙比为0.33,屋面天窗透明部分与屋面总面积比为0.09等均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工程建筑面积29290㎡,地下二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九层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

本工程各部位传热导系数和遮阳系数等均满足节能公共建筑要求。

本工程目标就是将大楼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保、节能有效的最佳实用绿色的示范建筑。

3环保节能设计

3.1环保设计

3.1.1新型的外围护材料采用新型隔热保温墙体如高效复合砌块、隔热反射Low-E玻璃断桥复合幕墙等,其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优于国家现行标准。

3.1.2环保节能型空调系统:

充分采用自然通风调节系统与室内空调系统相结合的环保节能空调系统,室内空调通风系统采用热回收新风系统,减少能耗及环境污染。

3.1.3能源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高效的楼宇系统设备能源控制系统,结合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及自动追光遮阳自然通风导流系统,组成一个从办公空间的空气温度调节、照明控制到系统主设备的运行控制的全方位的能源控制。

3.1.4绿色环保建筑装修材料:

采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建筑装修材料创造一个无污染的、绿色的办公工作环境。

3.1.5室内有机环境的创造:

室内环境中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水景的环境调节作用,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及适宜的湿度。

3.1.6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采用合理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3.2节能设计

3.2.1屋顶采用70mm厚挤塑板保温,屋顶传热系数Km[W/(m2·K)]为0.4;

3.2.2石材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等部分)均在外围护墙外侧粘贴最薄200mm厚防火岩棉保温板,外墙传热系数Km[W/(m2·K)]为0.41;

3.2.3地下一层非采暖空调房间顶板均采用55mm厚玻璃棉板保温吊顶,地下一层车库顶部采用棚26W,纸面石膏板保温吊顶,吊顶内加55mm厚玻璃棉板保温;

3.2.4天窗、窗、幕墙部分:

3.2.4.1屋顶天窗玻璃采用9.52+16Ar(氩气)+9.52中空Low-E玻璃,内外层均为4+1.52+4夹胶玻璃;

3.2.4.2外门窗、玻璃幕墙的落地玻璃均采用10+16Ar(氩气)+9.52(4+1.52+4夹胶玻璃)中空Low-E玻璃

3.2.4.3外门窗、玻璃幕墙的其它部分玻璃均采用8+16Ar(氩气)+9.52(4+1.52+4夹胶玻璃)中空Low-E玻璃;

3.2.4.4层间不透明部分玻璃采用6+16Ar(氩气)+6中空玻璃,;

3.2.4.5中空玻璃均为Low-E玻璃,外片内层镀双层镀膜;楼层间幕墙内片外层为烤釉玻璃,颜色最终以色卡定,中空内充氩气;

3.2.4.6装饰性玻璃幕墙以及幕墙的层间外墙外侧面粘贴最薄200mm厚防火岩棉保温板,按实墙保温设计,传热系数Km[W/(m2·K)]为0.41;

3.2.4.7所有天窗、窗、玻璃幕墙部分(考虑窗框折减系数)传热系数Km[W/(m2·K)]为1.7;

3.2.4.8中空Low-E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不小于58%,可见光反射率不大于18%,阳光透射率小于38%,阳光反射率不大于28%;遮阳系数不大于0.5;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m[W/(m2·K)]不大于1.2;

3.2.5室内中庭玻璃幕墙及中庭北侧落地门连窗部分:

3.2.5.1中庭玻璃幕墙透明部分的玻璃为6+9A(空气)+10.76(5+0.76+5夹胶玻璃)中空玻璃,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m[W/(m2·K)]不大于2.6,(考虑窗框折减系数)幕墙传热系数Km[W/(m2·K)]为3.0;

3.2.5.2层间不透明部分玻璃采用6+9A(空气)+6中空玻璃,内墙外侧面粘贴最薄150mm厚防火岩棉保温板,按实墙保温设计,传热系数Km[W/(m2·K)]为3.0;

3.2.5.3中庭北侧落地门连窗透明部分的玻璃为内外双层8厚钢化玻璃,双层玻璃内设置电动遮挡百叶;(考虑窗框折减系数)门连窗传热系数Km[W/(m2·K)]为3.0;

3.2.6针对热桥采取的保温或断桥措施:

3.2.6.1所有幕墙、天窗及外门窗均采用PA断桥铝合金框料;

3.2.6.2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

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附壁柱、装饰线等,粘贴20厚挤塑板保温;

3.2.6.3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粘贴20厚挤塑板保温;

3.2.6.4窗框与四周墙面应用发泡聚氨酯保温填实;

3.2.7遮阳设计:

3.2.7.1中空Low-E玻璃的遮阳系数不大于0.5;

3.2.7.2天窗外设置自动遮阳帘,根据阳光强度自动调节遮阳,并使天窗遮阳系数不大于0.5;

3.2.7.3所有外窗上部设500宽水平铝合金遮阳板,内部采用内遮阳窗帘及室内遮阳板,东南弧墙外设铝合金遮阳可调百叶,遮阳系数不大于0.6;

3.2.7.4南、北主入口设置旋转门,其它外门均设置风幕以减少冷风进入;

3.3保温隔热材料及施工构造的一般要求:

3.3.1保温隔热材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散发有害气体;

3.3.2所有隔热板均应比分隔尺寸稍大,以使保温隔热板之间挤紧,形成密闭连接;

保温材料的要求:

3.3.3挤塑板:

密度不小于30Kg/m3,压缩强度不小于250Kpa,导热系数不大于0.03W/m.K,吸水率不大于1.5%;

3.3.4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密度不小于35-40Kg/m3,压缩强度不小于150Kpa,导热系数不大于0.03W/m.K,闭孔率大于92%;

3.3.5岩棉板:

密度不小于100Kg/m3,导热系数不大于0.45W/m.K;

3.3.6局部采用内保温体系,应采取可靠的防潮措施;

3.3.7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

3.3.8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应采用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

3.3.9外门、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规定的4级;

3.3.10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中规定的Ⅲ级;

3.3.11外门窗、幕墙的其它性能及设计要求详外门窗、幕墙工程节能设计如下;

  1外窗、外幕墙节能设计:

石材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等部分)均在外围护墙外侧粘贴最薄200mm厚防火岩棉保温板,外墙的传热系数Km[W/(m2·K)]不大于0.41;

建筑首层外廊的顶板下皮、二层室外挑檐、阳台底板等部分均粘贴70厚岩棉板保温,传热系数Km[W/(m2·K)]不大于0.5;

2外门窗、幕墙等透明部分的设计说明:

地上外门窗、幕墙: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m[W/(m2·K)]不大于1.2;考虑窗框折减系数,玻璃幕墙、外门窗的传热系数[W/(m2·K)]不大于1.7;

地下外窗: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m[W/(m2·K)]不大于2.6;考虑窗框折减系数,玻璃幕墙、外门窗的传热系数[W/(m2·K)]不大于3.2;

室内中庭门窗、幕墙:

考虑窗框折减系数,室内中庭门窗、幕墙的传热系数[W/(m2·K)]不大于3.0;

外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2)中规定的4级;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规定的III级;

4施工部署及技术要求

组织结构

组长:

左灿

副组长:

何纯涛、吕伟才、张凡

组员:

向伟、姜红卿、李建、陈启年、徐东、邓力、李永昌

4.1建筑节能分项划分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划分

序号

分项工程

主要验收内容

1

墙体节能工程

主体结构基层;保温材料;饰面层等

2

幕墙节能工程

主体结构基层;隔热材料;保温材料;隔汽层;幕墙玻璃;单元式幕墙板块;通风换气系统;遮阳设施;冷凝水收集排放系统等

3

门窗节能工程

门;窗;玻璃;遮阳设施等

4

屋面节能工程

基层;保温隔热层;保护层;防水层;面层等

5

地面节能工程

基层;保温层;保护层;面层等

6

采暖节能工程

系统制式;散热器;阀门与仪表;热力入口装置;保温材料;调试等

7

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

系统制式;通风与空调设备;阀门与仪表;绝热材料;调试等

8

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系统制式;冷热源设备;辅助设备;管网;阀门与仪表;绝热、保温材料;调试等

9

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

低压配电电源;照明光源、灯具;附属装置;控制功能;调试等

10

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

冷、热源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空调水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监测与计量装置;供配电的监测控制系统;照明自动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等

4.2墙体节能工程

本工程外墙以及卫生间采用的是大孔密实轻集料砌块,内隔墙采用的是500㎜×500㎜石膏砌块,大孔密实轻集料砌块保温、隔声效果好,构造柱与腰带暗置预留在专门匹配的砌块内部,确保二次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存在胀模、漏浆等质量缺陷,本工程墙体为无需抹灰墙面,直接用粉刷石膏打底然后直接刮两道腻子即可。

地上墙体采用外墙外保温,采用保温、防火的岩棉进行外保温,地下室有窗井的外墙内侧采用50mm挤塑板保温,采用专用聚合物砂浆做粘贴剂。

4.2.1墙体节能工程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保温板粘结或固定;

3锚固件;

4增强网铺设;

5墙体热桥部位处理;

6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

7保温隔热砌块填充墙体。

同时要求隐蔽工程验收不仅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还应有必要的图像资料,这是为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记录隐蔽工程的真实情况。

有隐蔽工程全貌和有代表性的局部(部位)照片。

其分辨率以能够表达清楚受检部位的情况为准。

照片应作为隐蔽工程验收资料与文字资料一同归档保存。

4.2.2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等保护措施。

4.2.3墙体节能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墙面,每500~1000m2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为一个检验批。

2检验批的划分也可根据与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与验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商定。

原则上要求每层划分一个检验批。

4.2.4质量控制

1用于墙体节能工程的材料、构件等,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

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2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3墙体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

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

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检验方法:

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各抽查不少于6次。

4墙体节能工程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基层应符合保温层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5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

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

6墙体节能工程各类饰面层的基层及面层施工,应符合设计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饰面层施工的基层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基层应平整、洁净,含水率应符合饰面层施工的要求。

外墙外保温工程不宜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当采用时,其安全性与耐久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饰面砖应做粘结强度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不得渗漏。

当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采用饰面板开缝安装时,保温层表面应具有防水功能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外墙外保温层及饰面层与其他部位交接的收口处,应采取密封措施。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核查试验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7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应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砂浆砌筑。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的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90%。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核查施工方案和砌筑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用百格网检查灰缝砂浆饱满度。

检查数量:

每楼层的每个施工段至少抽查一次,每次抽查5处,每处不少于3个砌块。

4.3幕墙节能工程

本工程幕墙种类多样,包涵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石材幕墙、石材金属双层组合幕墙等,其中采用具备保温性能的防火岩棉,岩棉板的密度不小于100Kg/m3,导热系数不大于0.45W/m.K;幕墙的做法、性能如下:

4.3.1幕墙玻璃:

4.3.1.1玻璃(落底窗):

10+16Ar(氩气)+9.52(4+1.52+4夹胶玻璃)中空Low-E玻璃,Low-E膜置于外片内侧,三片均采用钢化玻璃;

玻璃(其它部分):

8+16Ar(氩气)+9.52(4+1.52+4夹胶玻璃)中空Low-E玻璃,Low-E膜置于外片内侧,三片均采用钢化玻璃;

楼层间不透明部分:

为6+12Ar(氩气)+6中空Low-E玻璃,内片外层为烤釉玻璃,双片均采用钢化玻璃;

中空玻璃双层均为Low-E玻璃,外片内层镀双层镀膜;楼层间幕墙内片外层为烤釉玻璃,颜色最终以色卡定,中空内充氩气;

4.3.1.2幕墙龙骨:

幕墙框架体系采用铝合金型材,幕墙框架构造为明框幕墙,PA断桥铝合金框料,幕墙龙骨颜色及表面处理方法为氟碳喷涂;

铝材:

所有幕墙立框、横梁、角码、门、窗、雨蓬框料及外露构件,均采用4mm厚铝合金单板,表面为氟碳喷涂,;

4.3.1.3钢材:

幕墙所有钢质螺栓均采用不锈钢螺栓,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支座采用表面热镀锌处理的碳素结构钢,主体结构内预埋件采用带预留槽的锚件。

雨蓬、金属蓬架、金属挑檐等处钢结构应进行热镀锌处理,表面作氟碳喷涂;

密封材料:

幕墙采用的橡胶制品已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密封胶条应为挤出成型,橡胶块应为压模成型;硅酮类密封材料应采用中型硅酮密封材料;

层间防火:

填充防火岩棉,上下均为1.5mm厚镀锌钢板面涂防火漆;

4.3.1.4幕墙物理性能要求:

风压变形性能:

根据工程所承受风荷载标准值、幕墙主要受力构件的允许变形情况等通过计算确定其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北京地区非超高层一般工程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规定的Ⅳ级;

空气渗透性能(气密性):

单位:

m3/m.h,其最低标准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规定的Ⅲ级;

4.3.1.5保温性能分级:

单位:

W/m2.K,考虑窗框折减系数,幕墙的传热系数[W/(m2·K)]不大于1.7;并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规定的Ⅲ级;

4.3.1.6隔声性能分级:

可根据周围声学环境及建筑具体使用功能等确定其隔声性能分级;一般最低标准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规定的Ⅲ级;

4.3.1.7耐撞击性能:

可根据建筑具体使用要求等确定其隔声性能分级;最低标准可为不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规定的Ⅱ级;

4.3.1.8防火性能:

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建筑防火分区和层间等位置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4.3.1.9幕墙材料及组装要求:

1金属装饰板:

装饰板表面处理厚度要求;装饰表面不得有明显压痕、印痕和凹陷等残迹,每平米内的划伤擦伤总数不得大于4处,划伤总长度不得大于100mm,擦伤总面积不得大于300mm²,划伤深度不得大于表面处理层厚度;

2幕墙所采用的金属附件等金属材料,除不锈钢外,应进行防腐蚀处理,并应防止发生接触腐蚀;

3当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时,应采用同一品牌机组分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应与硅酮耐候密封胶配套使用;

4.3.2金属板幕墙:

4.3.2.1金属幕墙为4厚铝合金幕墙,铝合金幕墙的钢材及铝材的技术要求、物理性能、材料及组装要求、质感等均同玻璃幕墙中钢材及铝材;

4.3.3石材幕墙:

4.3.3.1石材幕墙设计方案:

1干挂25厚大理石蜂窝复合板;

2干挂板缝为直缝形式、板缝宽度为10mm左右,分格详立面及相关图纸;

4.3.3.2钢材:

基本挂件以不锈钢板制作,螺栓、胀管螺栓、销钉等均采用不锈钢构件,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支座采用表面热镀锌处理的碳素结构钢,主体结构内预埋件采用带预留槽的锚件。

4.3.3.3铝合金装饰条、密封材料:

同玻璃幕墙中相关内容;

4.3.3.4石材幕墙物理性能要求、材料及组装要求:

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石材以实际样块为准;

4.3.4石材、金属双层组合幕墙:

4.3.4.1石材、金属双层组合幕墙设计方案:

1双层组合幕墙:

内层为4厚铝合金封闭幕墙,外侧干挂25厚大理石蜂窝复合板,面层不嵌缝;铝合金幕墙面层为灰色氟碳喷涂,颜色另详;

2干挂25厚大理石蜂窝复合板缝为直缝形式、板缝宽度为10mm左右,不嵌缝,3分格详立面及相关图纸;

4.3.4.2钢材:

基本挂件以不锈钢板制作,螺栓、胀管螺栓、销钉等均采用不锈钢构件,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支座采用表面热镀锌处理的碳素结构钢,主体结构内4.3.4.3预埋件采用带预留槽的锚件。

4.3.4.4铝合金装饰条、密封材料:

同玻璃幕墙中相关内容;

4.3.4.5石材、铝合金幕墙物理性能要求、材料及组装要求:

石材幕墙物理性能要求、材料及组装要求,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铝合金幕墙的钢材及铝材的技术要求、物理性能、材料及组装要求、质感等均同玻璃幕墙中钢材及铝材;金属幕墙的颜色最终以色卡定,石材以实际样块为准;

4.3.5当幕墙节能工程采用隔热型材时,隔热型材生产厂家应提供型材所使用的隔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性能试验报告。

4.3.6幕墙节能工程施工中应对下列部位或项目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和保温材料的固定;

2幕墙周边与墙体的接缝处保温材料的填充;

3构造缝、结构缝;

4隔汽层;

5热桥部位、断热节点;

6单元式幕墙板块间的接缝构造;

7冷凝水收集和排放构造;

8幕墙的通风换气装置。

4.3.7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等保护措施。

4.3.8质量控制

1用于幕墙节能工程的材料、构件等,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

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2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幕墙玻璃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中空玻璃露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全数核查。

3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1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密度;

2幕墙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中空玻璃露点;

3隔热型材:

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检验方法:

进场时抽样复验,验收时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同一厂家的同一种产品抽查不少于一组。

4幕墙的气密性能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要求。

当幕墙面积大于3000m2或建筑外墙面积50%时,应现场抽取材料和配件,在检测试验室安装制作试件进行气密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要求。

密封条应镶嵌牢固、位置正确、对接严密。

单元幕墙板块之间的密封应符合设计要求。

开启扇应关闭严密。

检验方法:

观察及启闭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幕墙气密性能检测报告、见证记录。

5气密性能检测试件应包括幕墙的典型单元、典型拼缝、典型可开启部分。

试件应按照幕墙工程施工图进行设计。

试件设计应经建筑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同意并确认。

气密性能的检测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检查数量:

核查全部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

现场观察及启闭检查按检验批抽查30%,并不少于5件(处)。

气密性能检测应对一个单位工程中面积超过1000m2的每一种幕墙均抽取一个试件进行检测。

6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且不得松脱。

检验方法:

对保温层采取针插法或剖开法,尺量厚度;手扳检查。

检查数量:

按检验批抽查10%,并不少于5处。

6遮阳设施的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遮阳设施的安装应牢固。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手扳检查。

检查数量:

检查全数的10%,并不少于5处;牢固程度全数检查。

7幕墙工程热桥部位的隔断热桥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断热节点的连接应牢固。

检验方法:

对照幕墙节能设计文件,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检验批抽查10%,并不少于5处。

8幕墙隔汽层应完整、严密、位置正确,穿透隔汽层处的节点构造应采取密封措施。

检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