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1036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盐都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规划。

本规划纲要根据区委《关于制定盐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一章“十五”回顾  

  一、“十五”取得的成绩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区,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团结抗击特大洪涝、非典疫情、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抢抓战略机遇期,塑创发展新优势,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是我区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年均增长11.6%,比“九五”高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00元,年均增长12.5%,比“九五”高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7亿元,年均增长25%,比“九五”高14.4个百分点。

“十五”是我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最大、全社会投入最多的时期。

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8亿元,2005年完成投资50亿元,年均增长31.9%,比“九五”高21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30.3:

42.1:

27.6调整为20.4:

50.1:

29.5,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品牌产品不断增多,创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绿色食品4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41个;农业市场化步伐加快,以1家省级、13家市级为主的一大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成长壮大,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工业经济已形成纺织、机械、化工、轻工、建材、食品6大行业,定报工业企业发展到300家,骨干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其中20家重点企业实现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分别占定报企业的32%、31%、54%。

建筑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共获得“扬子杯”、“泰山杯”等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7项。

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市场兴旺,物流、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156家区直企业已有145家完成改制任务,乡镇企业内部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农技、农经服务体系改革基本到位;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十五”期间新增私营企业2200家、个体工商户13800户,注册资本金比“九五”期末净增18.3亿元;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231万美元,年均增长37.5%,实现自营出口额21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5.7%,外派劳务8890人,年均增长21%。

  (四)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以新区和中心集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新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形成了“八纵六横”的道路框架,建设面积达到57平方公里;投资软环境不断优化,亲商、安商的氛围基本形成。

交通、电力、电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登上新台阶。

交通上,建成二、三级公路67.6公里,通村水泥路561.4公里,提前二年实现五年规划目标,农村公路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电力上,新建投运了220千伏万盛、110千伏冈中、都城,35千伏龙冈、北蒋5个输变电工程,实现农村电网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区域电网已经形成双电源及环网供电,城乡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电信上,建成了通讯全数字光纤传输网络;水利上,新拆建圩口闸249座,排涝站23座,农桥37座、滚水坝51座,加固圩堤120多公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验收。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年成功申报省级以上星火、火炬项目176项,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41%、58%;“普九”主要指标超过省定标准,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发展,成人教育迈上新台阶,被表彰为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第一批中小学无危房县、改造薄弱学校先进集体和中小学布局调整合格区;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全国、全省领先水平,被评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文化精品迭出、文化网络健全,被命名为省首批“文化示范县(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列全市之首,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被确定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示范区;民政、科普工作成绩突出,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县、省科普示范区。

  (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6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58.6%和42.1%。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就业五年净增1.2万人,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达9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形成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教育救助等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区居民医疗统筹与救助制度。

  (七)公共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

财政结构趋于优化,一般预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1.6%,年均增长24.9%,位居全市前列。

乡镇公教人员工资实行全区统发,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民增收减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领域以及激励产业发展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

  (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登上新台阶。

坚持依法治区与以德治区紧密结合的方针,以“道德评议网络”、“农民市民化教育”为载体的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了扬善遏邪、创优争先的道德氛围,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四大育人工程”全面启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初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建设了一批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快速发展,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增强;“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区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平安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十五”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全区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发展路线,保证了“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是坚定不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努力营造敢想敢为的创业氛围,把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加快发展上。

  二是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作为第一抓手。

以项目推进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通过全面动员,机制创新,硬化责任,在全区上下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是坚定不移把新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在集中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构建优良的投资环境。

  四是坚定不移把改革创新作为基本方略。

企业改制转换了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制度创新、办法创新加快了政府职能转换,整体经济活力大大增强。

  

  第二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折期,只有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清醒认识区情实际,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促进我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及基础设施。

我区地处盐城市区的城南片区,随着盐城城市总体向南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尤其是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对新区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便捷的道路网络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新区投资兴业的环境优势得天独厚。

  2、农业资源。

我区粮食生产水平较高,畜牧、水产主导产业突出,生产基础扎实,先进实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通道和圩堤造林为骨架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拥有一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专业特色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工业基础。

工业经济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份,已形成纺织、机械、化工、轻工、建材、食品六大重点行业。

众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培育了纺织服装、制鞋机械和系列阀门等产业集群。

企业改制取得重大突破,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重点规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配套发展,延伸了产业链,初步形成行业门类广、产品种类多、外贸基础好、互补潜力大的基本格局。

  4、第三产业发展空间。

盐城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人口集聚加快,产业不断壮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为旅游、房地产、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金融、商务、物流、科技研发、职业培训等生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5、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

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广东、浙江、上海、苏南等地项目、资本也纷纷向外寻找投资机会,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区拥有区位、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及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可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优先承接区和资本落户的目的地。

  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

  1、思想观念。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一些干部、企业经营者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在经济发展上较为保守,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足;一些普通群众注重自身利益或眼前利益,缺乏发展的眼光和全局观念,对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支持参与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经济结构。

目前我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工业产业层次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初加工产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严重不足;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仍然较大,农业人口偏多,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化和全面小康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速度。

  3、科技创新。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完善,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完全形成推动科技进步的合力;科技开发能力薄弱,技术创新能力较差,自主知识产权少;科技投入强度不足,科技人才缺乏。

  4、投融资能力。

招商引资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利用外资的大项目偏少;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不够到位,未能充分发挥民营资本促进和激活经济发展的作用;受金融政策调整影响,企业从金融部门得到资金支持的能力降低;企业利用存量资产融资的意识不强,导致大量资产闲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5、各种资源的制约。

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本加大;面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日益增强的竞争,接轨世界经济贸易的人才短缺;国家对环境、土地、能源等管理更加严格,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

  

  第三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盐都的目标定位和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主题,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集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步伐,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围绕“领先苏北、争先苏中、城乡一体、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力争200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年均增长15%,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00元,年均增长17.5%,力争四年翻一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0:

50:

40;财政总收入2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达到3年翻一番,力争5年翻两番;固定资产投资额155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达到3年翻一番,力争5年翻两番;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年均增长50%,“十一五”期间达5亿美元以上;自营出口2亿美元、外经营业额1.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30%、25%,是“十五”期末的3倍以上。

新区经济总量超百亿,一档镇达到苏中乡镇领先水平,二档镇达到盐城市乡镇领先水平,三档镇达到盐城市乡镇平均水平;全区城市化率达到55%以上。

  2、社会和谐发展。

“十一五”期末,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R&D占GDP的比重达到1.5%,农业、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5%和55%左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均达9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率均达95%以上。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依托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力争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着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4、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年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上;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8平方米,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航道)比重达100%;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达220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40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5%;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20%,恩格尔系数稳步降低到35%以下。

  5、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动生态建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十一五”期末,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森林覆盖率达2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理率均达100%;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占全区镇、村总数的50%以上。

  

  第四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加快新区开发建设

  按照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突出强化新城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配套功能,加快聚集人气,彰显特色文化,展示城市发展底蕴和个性,使文化经营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新区建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带动力大、辐射能力强的新型现代化城市,成为盐城工业重点项目的集中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服务业的新热点。

  1、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41.5%;财政总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80%以上。

  2、做大做强开发区。

做优做美57平方公里新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70平方公里西区规划,拉开建设框架。

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力争到“十一五”期末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把新区打造成百亿园区、特色园区和国家级开发区。

围绕接轨大市区工业,重点抓好纺织、汽配、机电、现代食品、生物工程五大产业发展,建成外资工业园、上海工业园和职教园三大园区,开创“凤还巢”与高新技术两大创业基地,培强十大重点骨干企业,带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

以做靓新区、集聚人气、增加税源为目标,把新区建成城南商贸集中区、商务服务中心、物流集散地、专业特色市场带。

加快培育和完善医药、盐业、汽配、纺织等物流中心,抓好汽车销售、装饰装璜、高档家具等一批销售超亿元的特色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科技研发业、工业设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建成全市生产服务业高地;高起点建设高力家居港、金庭·世纪广场、驿都国际大酒店等一批商贸流通业、宾馆餐饮业项目,积极推进建设职教园、一中南校区、三院分院、文化中心等项目,构建便捷宜人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房地产、社区服务、工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建成10个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建成市区旅游休闲首选地。

  3、加快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把新区作为城市区来建设,把城市区作为新区来开发,加强科学规划引导,高起点布局城市发展空间和方向;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突出路网、管网、环境、防洪、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城市精品和标志工程,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以各种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建立起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创新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全面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二、建设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期间,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镇村建设。

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结合现代化示范镇创建活动,高起点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提供良好的投资平台,建成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信息共享的镇级工业集中区。

“十一五”期末,形成销售收入超50亿元工业集中区1个,超20亿元工业集中区2个,超10亿元工业集中区4个。

科学编制全区村庄整治布局规划;开展“康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三集中”建设,切实解决工业布局集聚度低、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基础设施配套难和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城乡互动并进的发展机制。

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中心镇,确保建成7个省级现代化示范镇和30个康居示范村。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大力实施农民创业致富、农民大转移和大培训致富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就地吸收转化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通过发展建筑业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国外转移,大幅提高农民纯收入中生产性、工资性、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的比重。

全区每年向外转移劳动力1.5万人以上,向境外输出3000人左右,到“十一五”期末,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2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0%,其中有组织规模转移超过16万人,占转移总量的80%,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增长部分的80%。

  3、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依据资源特点与产业基础,以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优质生态农业为取向,大力实施科技致富工程,突出培育优质稻米、啤酒大麦、特色蔬菜、优质畜禽、花卉苗木、观光农业、蟹稻共育七大主导产业,逐步实现生产品牌化、规模化、设施化、集约化。

大力实施龙头带动致富工程,大力培植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重庆啤酒、盛嘉纺织、日升纺织、荣华纺织、海王食品、联益肠衣等龙头骨干企业,扩展专业生产基地和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放手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增值率达200%,建成销售超500万元龙头企业100家,超亿元龙头企业12家,实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4、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提高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对市场流通、劳动就业、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通过整合资源放大优势,培强企业壮大产业,集聚项目扩大集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

  1、工业布局。

依托新区和宁靖盐高速、盐淮高速合理安排工业布局,总体上形成“一区两线”格局,“一区”就是以新区为中心,“两线”就是沿两条高速公路重点发展潘黄、龙冈、郭猛、大冈、秦南、义丰6个工业集中区。

  2、产业发展定位。

一是重点提升纺织、机电、化工三大支柱产业。

纺织业:

重点培育以悦达、宏大、日升、荣华、卓杰、芭比、斑竹等企业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主攻织造薄弱环节,在拓展延伸悦达、宏大织造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引进一批新项目,尽快填补产业链空档;抓好现有染整企业的调整提高,配套发展技术先进的染整项目;改变服装企业小而散、贴牌加工、无序竞争的状况,打出品牌,做强服装企业,建成苏北“一流水平”的纺织生产基地。

机电业:

引导恒力、锅炉、华星、阀门等重点骨干企业用足自身优势,抢抓市场机遇,加大投入拓规模,迅速成为行业龙头;瞄准盐城市建造汽车城的规划部署,依托世钟、大元、真永、安得、艾文德等一批企业,重点发展汽车配件产业,建成苏北规模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带动农机、柴油机相关配件加工企业加快档次提升,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以建设意大利鞋机工业园为契机,加快大冈鞋机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迅速形成产业优势。

化工业: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培育南京医药、克胜药业、科俐文等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的制药企业,努力建成生物医药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末,实现纺织、机电、化工三大产业销售分别达到150亿元、100亿元、110亿元。

二是开拓发展新兴产业。

以优化我区工业结构和提高产业层次为目标,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高新技术产业:

在加快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开发以环保热电、备能电池、长备能源为龙头的新型能源产业。

现代食品产业:

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发展重庆啤酒、金威麦芽、海王食品等一批现代食品龙头企业。

特色用品产业:

重点发展体育器材制造业、宠物用品业、医用器材业等特色用品产业。

  3、吸纳产业转移。

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广东、浙江、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资本纷纷向外寻找投资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区的产业基础和丰富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资本和产业向我区转移,促进我区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4、培育产业集群。

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促进产业整合、创建集群品牌、完善发展环境等角度,加大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

“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形成纺织服装、系列阀门、制鞋机械等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以悦达、日升、荣华、众想为龙头,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建设相结合,实施精密纺、汽流纺、梳织、针织、染整等项目,带动百户服装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十一五”期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

系列阀门产业集群:

以高中压阀门、火电设备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区铸造资源,延伸阀门前道坯件铸造项目,做大做强圣科、钮科等一批配套企业,“十一五”期末,使系列阀门形成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的产业群体。

制鞋机械产业集群:

以意大利制鞋工业园为龙头,建立研发机构,创立自主品牌,拉动台兆兴、晨龙、闳业等60多家鞋机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成为全国最大的鞋机生产基地,“十一五”期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

  5、做大做强企业。

按照“培育新企业、改造老企业、催生大企业”的思路,引导规模骨干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通过挂靠、联合、兼并等手段,进入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发展主业、扩大规模;引导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有竞争力的成长型企业,突破积累式发展模式,借助外来资本兼并同类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

充分利用“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的优势,支持和促进重点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