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396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docx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先研究报告

 

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

循环再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附图、附件

附表:

1.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

2.附表1-1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

3.附表1-2设备投资估算表

4.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

5.附表3分年资金投入计划与融资方案表

6.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7.附表5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8.附表6年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9.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0.附表8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11.附表9借款偿还计划表

12.附表10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13.附表11资本金财务流量表

14.附表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5.附表13资产负债表

16.附表14敏感性分析表

17.附表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附图:

1、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

2、厂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3、盈亏平衡示意图

4、敏感性分析图

附件:

1.发展改革部门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

2.发展改革部门的项目节能审查文件

3.环境保护部门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文件

4.国土资源部门用地证明(仅对需新征土地的项目)

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6.自筹资金证明、企业信用等级证明

7.贷款合同或授信协议

8.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9.近两年企业财务审计报告

10.企业其他附件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与概况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名称:

某县某食品厂

所有制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

XXX

某县某食品厂为个人独资企业,主营业务为牛羊肉、山野菜贮藏、加工、购销等。

2002年3月始建于某县柳林镇。

信用等级为AAA级。

该公司各项制度健全,企业采用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生产管理形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中、高级管理人员20名,生产专业技术人员17名,企业职工人数为80人。

1.1.2项目单位财务情况

某县某食品厂2009年底资产总额1255.24万元,固定资产750.00万元,流动资产505.24万元,负债总额505.24万元,所有者权益750.0万元,实收资本700.0万元。

实现经营收入222.00万元,利润5.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0.67%,资产负债率40.25%,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参见附件《财务审计报告(2009年度)》。

2010年底,某县某食品厂资产总额1350.26万元,固定资产750.00万元,流动资产600.26万元,负债总额500.00万元,所有者权益850.26万元,实收资本700.00万元。

实现经营收入3100.21万元,利润193.6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22.78%,资产负债率37.03%,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参见附件《财务审计报告(2010年度)》。

从财务审计报告中看出项目单位经营业绩良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

表1-1公司2009、2010年度财务状况(单位:

万元)

名称

2010年

2011年

备注

资产总额

1255.24

1350.26

其中:

流动资产

750.00

750.00

固定资产

505.24

600.26

负债总额

505.24

500.00

所有者权益

750.0

850.26

销售(营业收入)

222.0

3100.21

净利润

5.0

193.69

净资产收益率

0.67%

22.78%

资产负债率

40.25%

37.03%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及编制单位

1、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在原辅材料供应、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方案选择、产品市场与销售等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基础条件,确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设备选型及相配套的公用工程和生活福利设施,估算固定资产投资,并进行效益分析和评价。

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1)市场需求预测;

(2)生产规模;

(3)工程技术方案;

(4)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5)原材料供应;

(6)项目方案的财务评价。

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甘肃省轻工研究院,咨询证书编号:

工咨甲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1]1524号)

⑷《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

⑸《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⑺《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005

⑻《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⑼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证明材料

1.2研究工作概况

1.2.1研究工作概况

受项目承办单位委托,报告编制单位收集并掌握与本项目有关的政策、规划以及有关原料资源、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在承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项目编制单位根据委托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依照《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等有关要求,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坚持了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1.2.2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甘南州某县柳林镇。

2、建设规模与目标

本项目为某县某食品厂在原厂区现有基础条件下的技术改造项目。

根据企业原有原料资源状况、结合厂区的实际情况和现厂区工艺厂房布置现状,以及产品市场销售现状、生产线生产能力和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拟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屠宰生产线产生的羊肠、牛羊下水、血液等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并配套建设600立方米沼气工程,充分利用屠宰中产生的牛羊粪便,通过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化解污染源,同时达到废弃能源的综合利用。

本项目具体方案如下:

(1)利用公司生产线的3万副羊小肠建成年加工肠衣1500把;

(2)利用公司可收集的210吨/年牛羊血建成年加工35吨血粉生产线;

(3)利用公司生产线产生的4.5万副牛羊下水建成牛下水什锦、羊下水什锦生产线;

(4)利用牛羊育肥场(约360吨)、生产线(约640吨)的牛羊粪便建设600立方米沼气工程。

3、主要建设条件

(1)资源条件

草地和畜种资源是甘南州的优势资源,全州天然草场总面积为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理论载畜能力为620万个羊单位,地方优良畜种牦牛、藏羊是主体畜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畜产品是甘南州的优势产品。

2009年全州各类牲畜年末存栏为397.44万头(只),总增各类牲畜113.39万头(只)、出栏137.64万头(只)。

因此,本项目原料供应可以充分保证。

(2)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厂区布局规整,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周边道路通畅,产品运输方便,具有优越地理资源优势,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要求,选址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

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经处理后都能达标排放,不会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

(3)市场前景

天然肠衣加工是我国一项传统产业,历史悠久。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早年肠衣的生产极其落后,大部分为手工作坊,加工条件不符合要求,卫生条件较差,致使生产出的肠衣卫生质量差,产品的品质也难以保证,而且生产率低下。

因此,天然肠衣一度曾被人造肠衣代替。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品质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追求的第一要素,天然肠衣也会被更多的国内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

近几年,国内市场对天然肠衣的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因此对于天然肠衣生产加工企业而言,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其产品均具有充足的市场需求和光明的市场前景。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的影响,欧美等国家一直是肠衣消费的传统市场,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天然肠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了香肠制造商的最好选择。

因此,国际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4)其他条件

供电:

由某县电力公司供电所10KV专线供电线路供给。

供水:

项目单位用水为当地自来水公司自来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项目原有300m3的循环水池,供项目生产用水的循环使用。

供水方案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供热:

企业原有屠宰加工过程中使用一台1t/h蒸汽锅炉,管网采用聚氨酯保温管直埋。

本项目为了合理利用沼气工程产生的清洁能源,在原有锅炉房安装一台1t/h燃气锅炉,将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气作热源用于锅炉燃烧,替代部分原有锅炉的燃煤。

1.3研究结论

(1)项目立足于公司屠宰生产线产生的资源,建成肠衣、血液及下水什锦的生产线;同时建设沼气工程,对屠宰中产生的废弃物—动物粪便,进行综合利用产沼气,变废为宝。

项目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方向。

(2)项目的建成投产,使企业从单纯的屠宰精分割产品发展为既有精分割牛羊肉产品、又有生化制品,下水什锦产品,延长了企业的产业链,同时提高了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

(3)项目采用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质量有保障,市场前景乐观。

(4)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具备,原料资源有充分保证。

(5)项目利用动物下脚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源头消减污染物,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利于环境保护。

同时,项目还将对当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6)项目总投资为3874.89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3734.15万元,建设期利息69.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71.74万元。

(7)项目建成后,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84年(含建设期),项目投资基本方案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40%,财务净现值(ic=8%)为2441.24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17.82%,资本金净利润率为28.82%,主要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值,经济效益较好。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随着我国牛肉、羊肉的消费量在逐年增大,牛羊肉和副产品的深加工利用,是摆在畜产品加工工业的迫切任务,尤其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更为重要。

我国牛羊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现状是:

加工业的畜禽血液绝大部分被作为废弃物排放,仅有小部分被食用或加工,造成大量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畜禽血液的综合利用受到高度重视与实施,不但带来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活环境,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乃至全国的主要牧区之一,畜牧业是全州的支柱产业,有广阔的草场、优良的牧草和丰富的畜种资源,全州草原面积4048万亩,各类牲畜年末存栏289.3万头(只)。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甘南州向上争取畜牧业项目、扩大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甘州区已将畜产品加工业纳入2015年远景目标发展纲要中,建立一批规模化经营的牛羊肉制品加工企业是保持自治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牛羊肉加工的领军地位,实现甘肃省牛羊肉产业战略性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

甘南州每年产出大量的原料肉和相应的副产品。

提高原料肉向肉制品的转化,提高副产品血液、心、肝、肺、肚、肾、头蹄筋肉、骨骼的深加工比率,可以充分利用农畜产品加工废弃资源,既实现了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值,又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企业效益,增加农户收入,这对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某县某食品厂已成为当地畜牧业经济的主体部分,但目前的屠宰对副产品利用率不高,屠宰副产品主要以屠宰后的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多,相关下游产业不完善,急需配套建设屠宰副产品循环利用项目,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当地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延长畜牧业屠宰产业链条,在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在全州(区)范围内推广,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对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将发展循环经济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资源和原材料,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特征非常明显的“两高一资”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甘肃省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抉择。

一方面,作为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力度逐步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加强,工业发展形势严峻,富民强省任务艰巨。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发挥资源优势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弱化资源对重化工业的约束,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闯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

实现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通过推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利于探索资源型省份科学发展的路子,为西部大开发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甘南是我国西藏之外的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位于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门户”和“天然长城”,大部分区域属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近年来,甘南初步形成了以水电能源、农畜产品加工、藏医药开发、矿产品加工、建材、旅游等为主体的主导产业体系。

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甘南湿地萎缩、草原“三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渐凸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因此,甘南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发展循环经济。

2009年12月24日,甘肃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甘南被确定为“生态循环经济基地”。

国家、省上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甘南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也为甘南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项目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线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深加工,并利用屠宰后产生的的排泄物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产品生产线的供汽供暖;沼气发酵的副产物——沼渣和沼液可作为肥料出售给当地农民用于种植,部分含水量大的沼液经过污水处理,达到农田灌溉的标准后,在农灌季节进行农田灌溉,非农灌季节经处理达标,直接排放。

该项目的实施是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将使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也是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从制定22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入手,明确提出“突出区域特色,培育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大搞系列开发”号召的需要。

同时,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顺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可使当地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扩大区域产品知名度,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某县某食品厂在原厂区现有基础条件下的技术改造项目。

公司现有年屠宰3万只羊、1.5万头牛的生产线,厂房及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公司建厂之初,以牛羊肉的精分割加工为主,对血液及下水没有做加工设计。

根据企业原有原料资源状况、结合厂区的实际情况和现厂区工艺厂房布置现状,以及产品市场销售现状、生产线生产能力和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拟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屠宰生产线产生的羊肠、牛羊下水、血液等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并配套建设600立方米沼气工程,充分利用屠宰中产生的牛羊粪便,通过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化解污染源,同时达到废弃能源的综合利用。

根据公司屠宰生产线产生的副产物现状,并结合项目单位实力的综合分析,本项目拟建肠衣生产线、血粉生产线、牛下水什锦、羊下水什锦生产线、沼气工程及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等建设内容。

最终形成年处理3万付小肠、210吨/年牛羊血、4.5万副牛羊下水、牛羊粪便1000吨。

项目无废弃物产业链循环经济运行模式见下图:

 

牛羊待宰圈

饲草种植

沼气工程

沼肥还田采暖

肉制品销售

沼气供热

肉牛屠宰及精分割

副产品深加工

销售

生活及采暖

图3-1项目产业链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图

3.2产品方案

3.2.1产品方案

(1)利用公司生产线的3万副羊小肠建成年加工肠衣1500把;

(2)利用公司可收集的210吨/年牛羊血建成年加工35吨血粉生产线;

(3)利用公司生产线产生的4.5万副牛羊下水建成牛下水什锦、羊下水什锦生产线;

(4)利用牛羊育肥场(约360吨)、生产线(约640吨)的牛羊粪便建设600立方米沼气工程。

3.2.2产品包装:

(1)肠衣:

15m/根,20根为一把;

(2)血粉用25kg编织袋包装;

(3)牛下水什锦、羊下水什锦以250g复合袋包装,外包装为纸箱。

(4)项目配套建设600立方米沼气工程,利用待宰圈及屠宰线产生的牛羊粪、粪污水经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活及采暖;沼液和沼渣堆肥呕制后,用于饲草种植肥料,达到粪污合理化利用的目的。

整体方案形成“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利用”的清洁循环模式,实施运行过程中减少了资源消耗,延长了产业链,并实现了清洁生产,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3产品标准:

1、原肠采集标准

为了保障肠衣产品的质量、数量,企业成立原肠采集质量检查小组,严把原料质量关,对原肠采集制定标准如下:

(1)原肠采集人员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原肠采集人员按标准要求,保证原肠无差错、无油块、无浪费(包括断肠、肠头)、无垃圾后,方能装袋运回厂区。

(3)原肠采集人员滤粪便时必须按5根为一把,20根装一袋。

(4)原肠进厂后要及时卸车,分批,分类,整齐有序摆放,并注明标识,卸车后将场地卫生打扫干净。

(5)泡肠人员按照原肠的新鲜程度挑选,分批泡入桶中,保证数量标准无误,并及时上报肠衣车间负责人员做好记录。

(6)原肠采集负责人员对各地原肠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屠宰场原肠质量不合格,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具体指导和检查调整。

(7)原肠采集负责人员必须保证原肠出成率,军区、肉联厂及西宁的原肠出成不得低于15.8m,达到每100m达到6.33根;张掖、武威及各地区的原肠出成不得低于15m;其他地区的每100m不得高于6.7根,全年平均不得高于6.6根。

2、肠衣清洗肠粘膜标准

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损耗,肠衣车间要严格控制水量和原肠数量,每500~600付原肠的肠粘膜含水量不得超过4吨。

3、成品肠衣检验标准

为确保肠衣产品质量,制定成品肠衣检验标准如下:

(1)灌水分路:

肠衣冲水必须按肠衣标准口径进行分类,口径误差不得超过2mm。

(2)量码:

量码人员必须准确掌握量码手法,每把肠衣误差不得超过0.5m。

(3)腌制:

肠衣单根腌盐,腌制必须认真、细致,不得出现上盐不匀,影响肠衣品质。

4、其他标准

企业根据行业相关标准制定下水什锦、血粉等产品的企业标准执行。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

4.1厂(场)址地点与地理位置

某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东经102°40′~104°02′,北纬34°~35°。

东与定西市岷县、漳县为邻,南与迭部县相接,西与碌曲县、合作市毗连;北与临夏州的和政、康乐接壤;中部与临潭县环结。

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属高寒阴冷气候区。

甘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全州辖七县一市,其中五个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一个是省扶贫困县,总人口64.5万,贫困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0%以上,5%的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甘南州作为甘肃省的主要牧区,丰富的草场和牲畜资源是广大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畜牧业发展对甘南乃至全省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州委、州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但由于对畜牧业的投入不足,农牧民科学养畜的意识比较淡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牲畜品种严重退化,牲畜良种比例不高,单畜产值不高,超载放牧和草地“三化”极为普遍,导致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畜牧业增产不增收。

本项目建设厂址按照方便项目建设、利用现有设施、节约建设成本、增强辐射带动力的原则,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某县柳林镇。

省道213线横贯某县南北,县城距甘南州政府合作市105公里。

距铁路枢纽点陇西214公里,距兰州378公里。

厂区总占地面积为3662.75,呈梯形分布,东西最长约68米,南北最宽约68米。

厂区布局规整,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周边道路通畅,产品运输方便,具有优越地理资源优势,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要求,选址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

在某食品厂原有生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本项目技术改造工作,各项条件都非常适合。

厂址区域位置见附图2012-KY099-01。

4.2项目建设条件

4.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地形高亢,地貌类型多样,高低变化剧烈,植被类型差异明显,西部以亚高山草甸和灌丛草甸为主,东北部由草甸植被向草原植被过渡;东南部森林植被占优势。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项目区地震烈度,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4.2.2气候、水文、自然资源情况

甘南州自产水资源量为101.10亿m3。

全州入境水量为153.00亿m3,地下水量为41.11亿m3。

全州分别地处黄河干流、洮河、大夏河和白龙江上游,江、河两岸无大的污染源。

从水质化验结果看,大夏河、洮河水质均为一级,黄河属一般满足人畜饮水、灌溉和一般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

全州年均温度1~6℃,年降水量444~783毫米,无绝对无霜期,牧区≧10℃的天数23~63天,积温259~731℃,年生理辐射量在172.36-2688.53兆焦/㎡,日照时数1800~2600小时;年均空气相对湿度在58%~66%之间,年总蒸发量1137~1973毫米之间,海拔2000米以下为半干旱区,海拔2000~2870米为半湿润区,海拔2870米以上为湿润区。

草地和畜种资源是甘南州的优势资源,全州天然草场总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