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370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新解读后感.docx

论语新解读后感

论语新解读后感

篇一:

论语新解读后感

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读《论语新解》有感

护理学院护理专业滨江二班学号:

201323200602022阮珮琼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在我们中学的语文学习中,都存在对论语的学习。

在高中时甚至有一本单独的书让我们学习论语。

由此可见,尽管论语历经了如此长的岁月,但却依然被世人所借鉴与推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论语进行了剖析,把论语的内涵与现时代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论语新解》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论语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

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

此书写于1963年,作者钱穆曾被评价为在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新儒学旗帜,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

钱穆一生中的著作有许多都是关于论语的解读,更体现了他对论语的独特见解。

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卷,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

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

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就是边学习、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联系生活,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所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不断地思考,学习学的就是一种兴趣,为满足自己而感到满足。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根据钱穆先生的解释,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

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这更适合运用于如今的生活。

在如今教育状况下的学习,我们都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仁爱修养的提高。

因此,多看书是永远适用于现在的我们的。

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钱穆先生解释为——品德不加意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

听到义的,不能迁而从之。

知道了不好的,不能勇于改正。

这是我的担忧呀。

孔子担忧他以及他的学生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是在当时,现在我们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历史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人们的道德水平也跟着时代发展而被消磨。

新闻报道的那些老人该不该扶,外国景点的中文提示都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

培养坚强的意志,树

立远大的目标,并要以坚持不懈的恒心努力奋斗。

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奋斗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现在的我们不需要说一定要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我们需要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这都表明我们要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这是我曾经最耳熟能详的课文之一。

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的才华,更是因为他所具备的“气质”。

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不被其所影响,甚至更好的利用周围所给予自己的一切。

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君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为学,当重德行。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学习钱穆老师所写的《论语新解》,让我再次重温经典,让我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身临夫子教导的场景,感悟到了经典的平凡智慧。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到了论语的从古至今深层含义,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修身正己,勤勉自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以后生活与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让书中的知识真正实践在生活中。

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还有的是对态度的培养,气质的养成。

才所谓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篇二:

论语新解体会

《论语心得》读后感

空闲时间仔细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心灵。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

于丹所诠释《论语》心得别具一格。

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

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她说:

“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

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

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

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

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

你有什么了不起?

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

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

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

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其实如何和谐的生活在现在的社会,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

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

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

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

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

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

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

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

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修身养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宋洪芳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

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

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多方面又十分精辟的道理,乃至读完,行人处事的一切尺度,豁然于眼前:

处世:

“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

但这种宽容变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

交友:

“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

即彼此相信又不至于过分粘乎。

对待事业:

“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

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定、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

夜以继日里,我终于读完了它,合上书的刹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

这些枷锁是虚妄之想的枷锁,庸人自扰的枷锁、面对不顺、不公、不义、不礼而只知一味或愤慨、或忧郁、或礼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极避之的枷锁。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说实话,我原意是准备把这本书读两遍的,但看到有那么多的人还在等着借阅,以自己看书的速度,实在不能有奢望等所有人都读过一遍、品味一遍、我想那是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或可会有更深的发现体会。

扪心自问,我没有达到君子的境界,漫漫人生途中,我会用生命去体会,用行动去感知,用至高无上却又简单至纯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贤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庄子自称写了一卷“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并且放言:

“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我在床头放了好几年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却一直不敢以为读懂一二。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我情愿用一生的体温去焐热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他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读大三那一年,中文系浩浩荡荡去游泰山,对中国文人而言,秦皇汉武曾经封天禅地的五岳之尊就是一个成人仪式的圣殿,可以凌绝顶、小天下、见沧海、现我心。

我们一群半大孩子,从凌晨三点就意气蓬勃,赶着去看泰山日出。

自中路而上,两边的石刻碑文像一卷徐徐展开的大书,古圣先贤端庄肃穆,一重又一重的激励怦怦荡开我们青涩年纪上正在长成的襟怀,因为相信“登山必自”,所以我们没有人用拐杖助力,一步步用青春躯体丈量过这条千古励志之路,真真切切体会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况味,一路晨光熹微,从墨黑的天色里透出月白、水蓝,直到嫣红姹紫,烧出满天云蒸霞蔚?

?

此一刻,我们刚好迎着山巅长风,感受了“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这条迎着生命朝阳的朝圣之路,让我忽然顿悟:

这就是儒家的践行之道,千里之行,积于跬步,直至天下担当。

下得山来,第二天休整,我心中却隐隐悬着一个不甘的愿望,想去看看传说中的后山。

于是一个人偷跑出去,自清晨开始从后山小路独自攀援。

80年代中期的这条路并没有修得太好,常常断路,需要四肢并用,一路上除了泰山挑夫,罕见游人。

然而那是怎样一番山川奢华的气象啊——遍山葱笼,蓊蓊郁郁,山花肆意烂漫,怒放得不计成本,整座仲夏时节的泰山,生机盎然,充满了灵动的深情?

?

我心中返响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句话,又一次开悟:

鲜有碑铭的后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对我生命的另一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庄子的微笑。

前山之路是儒,授我以使命,教我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后山之路是道,假我以羽翼,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自我超越,心灵遨游。

如果以《三五历纪》中盘古的寓言忖度,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当为“神于天,圣于地”,天地人三才共生共长。

那么,儒家给我们一方坚实大地,道家给我们一片自在天空,人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

儒家教我们承担了重任,而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

那一年,我十九岁,庄子成为我心中隐形的翅膀。

流光一闪二十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生命的成长一如庄子的另一句话:

“外化内不化”,对外在世界越来越多宽容感恩,融合于规则,而内心的执守日益打磨得坚毅无悔,不再怀疑是否真地可以用一生把梦想刻划成真。

所以,当《百家讲坛》选择了我的时候,我愿意把心中这双翅膀放飞到所有人心的晴空之上。

在电视的讲坛上,论的不是南华真经,读的不是哲学典籍,能用来“讲”的只是一己心得,但愿千心万心,有感有悟,性情所至,以庄子之名给自己一些华丽豪迈的梦想,让生命境界摆脱“有用”事功,化为鲲鹏,畅意一回天地遨游?

?

《庄子》选在春节开播,在中国人最在乎的这个大年里,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总会停下脚步,有意无意地做一番盘点。

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激活经典,用经典的力量还我们生命一副本来模样,可以天真,可以飞扬。

此刻,我乘坐的航班从香港飞回北京,一座光影斑斓的城市在机翼下舒展开它的辉煌。

再一次想起少年时储藏于心的那句话:

“乘物以游心”,我如同反刍一般咀嚼了二十多年,仍然感到力不从心?

?

“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列御寇御风而行,犹有待也,我们的一己人生,要酝酿多少智慧和勇敢,才可以终至于“彼且恶乎待哉”的骄傲境界?

穿越千古尘埃,用庄子的名义问自己一个问题:

今生今世,我们的心到底可以遨游到多远?

?

于丹

2007年2月12日

于香港至北航班上

文摘我有一个朋友,是做媒体出身的,后来开始从事房地产业,资产越做越大,事业越来越成功。

他离开媒体的时候非常痛苦,因为媒体是他最喜欢的事业。

但是为什么要去做房地产呢?

他说:

因为我要为我的家庭和将有的孩子负责,要给他们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违背我的心,我必须要有更多的金钱。

他结了婚,有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钱挣得也很多了,生活也应该挺好的。

忽然,他告诉我,他要移民了,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国家,而且是先让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去,而他自己还要留在国内挣钱。

我问他:

你那么喜欢你的妻子、儿子,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妻离子散的啊?

他的回答大家可能想不到。

他说:

以我们家现在的家产,这个孩子如果在国内上学的话,我每天都会担心孩子被绑架。

所以,我要把他们送走。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

“利”,真的是越大越好吗?

庄子把这些东西看得很淡了。

“利”束缚不了他。

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

俗话说: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却为名所累。

即使一个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

那么,庄子是不是在乎名分呢?

在高官美誉面前,庄子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名利名利,破名比破利还要难。

很多人可以不为金钱所动,但是,却难过名这一关。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臣武将一生追求的,就是死后追封的一个谥号,君王封他忠,封他孝,封他文,封他武,等等,等等。

当这个谥号刻上墓志铭,大概生前的一切失落都在这一个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补偿。

辛弃疾说:

“?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庄子在乎名吗?

我们知道,庄子这个人好学深思,富有雄才大略,但是他不爱说。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所以他不爱说什么。

《秋水》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庄子有个好朋友,名叫惠施,人称惠子。

惠施当时就是个天下有名的雄辩家。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就去梁国看望他。

当时就有人跑去跟惠子说:

庄子这个人来这里,是要代替你做梁国宰相。

那惠子一听,心里就害怕了。

于是,就发动他手底下的人到全国去找庄子,一连找了三天三夜。

他一定要找到庄子,千万不能让他直接见梁王,万一梁王真的把相位给他,自己怎么办呢?

庄子听说这个事,就自己直接去找惠子,说:

“南方有一

篇三:

夏云东:

读论语新解有感

重学重道,修身养性

——读《论语新解》有感夏云东

在怒江地税组织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

三读?

活动中,我拜读钱穆大师的《论语新解》。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千百年来很多名句被世人传诵,其实论语是对一代圣人崇高思想的高度概括,很多内容精辟难懂,读论语必兼读注,这已然形成一个传统。

这次有幸读到钱穆大师的《论语新解》,该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论语做了一个全面的、前所未有的注解,正如钱穆大师所说,这是一本现代人能看得懂的注解。

可谓温故而知新,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触动。

正如论语中所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论语〃为政》),学习就是边学、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特把这次重温经典著作的感受记录下来,这对我们每一个人今后工作和学习能有较大的启发。

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卷,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经典。

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

《论语》教育我们用一种简朴、温和的角度看待一切问题。

书中讲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用?

忠恕?

二字教会我们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让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和谐相处,达到?

第1页共4页

者不忧?

的最高境界。

《论语新解》用深入浅出的叙述,教会我们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使我们在处事时尽力避免?

过?

和?

不及?

,而道义,就是行事的原则和标准。

?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即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

对于当下存在的一些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孔子说,?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君子正是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才可以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

君子应修身养性、韬光养晦、恭敬谦逊,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利益。

孔子教导世人用?

君子?

作为自己的人格标准,正所谓?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就是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内心,以个人内心的强大去化解生命中诸多疑虑。

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这部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的著作,从太多方面给予世人以启迪,让我们在纷乱的思绪中找回自己内心真正的力量和渴望已久的平静。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税人,我是平凡的,每天与同事们一起默默的为地税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又是不平凡的,因为在我平凡的工作背后,肩负的为国聚财的重要使命。

新形势、新挑战、第2页共4页

新任务对地税人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不禁问自己,如何不断的锤炼自我,知难而进,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地税干部?

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

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

修身?

,是我们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

君子的自我修养应如《诗经》里说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

孔子教导我们修身,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修身正己,勤勉自律,要紧紧地抓住机遇,主动地应对各种挑战,积极地克服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各项税收工作持续有效的提高。

?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中记述了?

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仅仅具有一才一艺就行,而应该是一个能力高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