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570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雅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本质上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甘蔗榨汁

B.车胎爆裂

C.炭包吸附色素

D.鲜奶制成酸奶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药品D.

蒸发溶液

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把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会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无色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不可再分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离子能构成物质

D.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向固体中液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C.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浓硫酸可在实验室用作干燥剂

D.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为增加肥效,可把(NH4)3PO4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7.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有机物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

7:

8:

17

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

D.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9.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2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B.CO和CO2均可以制作碳酸饮料

C.CO2可作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1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B.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2.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ag

C.升高温度乙的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检验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CuSO4、NaOH、NH4NO3三种固体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观察现象

 

A.AB.BC.CD.D

14.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药品安全的是()

A.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

B.利用含重金属的工业明胶制作药物胶囊

C.含有黄曲霉毒素霉变的大米洗干净后,可放心食用

D.在食品加工中大量使用添加剂

15.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

B.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氮原子__________;

(2)二氧化锰__________。

17.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下列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青菜

B牛肉

C大米

D植物油

(2)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乘坐公共汽车禁止吃螺蛳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19.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硬水有很多危害,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0.海水晒盐工业流程中,得到的粗盐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④操作a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⑥中操作b的名称是:

________。

(3)如果将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则所制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代表转化,“—”代表反应)B可用于补钙,A和B属于同类别物质,C和E属于另一种同类别物质。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

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问题

(1):

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实验方案)方案①: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②:

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

乙同学得出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7(选填“<”或“≤”)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问题

(2):

酸和碱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丙同学对问题

(1)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I:

只有Na2SO4:

猜想Ⅱ:

有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儿发现___________

猜想Ⅱ成立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Ⅱ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有________(填字母)。

ABaCl2溶液

BMg

CFe2O3

DCu

EK2CO3溶液

六、计算题

24.20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6g。

求: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甘蔗榨汁是物理变化;

B、车胎爆裂是物理变化;

C、炭包吸附色素是物理变化;

D、鲜奶制成酸奶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是化学变化;

故选D。

2.C

【分析】

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非金属等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但是氧气本身不燃烧,没有可燃性。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故A不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水生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能少量溶于水,故B不正确;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故C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C。

3.D

【详解】

A、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错误;

B、倾倒液体时,要注意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选项错误;

C、使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注意“左物右码”,选项错误;

D、蒸发溶液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体飞溅,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该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把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由于铝能把铜置换出来,故铝丝表面会产生红色固体,同时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无色,该说法正确;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发生反应: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说法正确;

故选B。

5.A

【详解】

A、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可以再分,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该说法正确;

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离子能构成物质,该说法正确;

D、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该说法正确。

故选A。

6.B

【详解】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

,该说法错误;

B、向固体中液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浓硫酸可在实验室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具有吸水性,该说法错误;

D、(NH4)3PO4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该说法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而该物质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

B、该物质由氢、氮、氧、氯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C、一个H25N34O3Cl分子中原子总数为63,选项错误;

D、该物质中,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25:

34:

3:

1,选项错误,故选B。

8.A

【分析】

合金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

【详解】

A、不是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常温下汞是液体,故A不正确;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B正确;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都是金属材料,故C正确;

D、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故D正确。

故选A。

9.B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从微观上看:

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一定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

从宏观上看:

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一定不发生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详解】

A、在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由2个钾原子,6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钾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2,故A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反应后生成了氧气单质,则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反应前有两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单质,则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10.C

【详解】

A、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该说法错误;

B、CO难溶于水且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该说法错误;

C、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作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该说法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选项正确;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错误;

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选项错误;

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吸收热量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物质燃烧的条件有:

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t1℃时,甲的溶解度为ag,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升高温度乙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故将t20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0C时,有晶体析出,成为t10C时的饱和溶液,而对于乙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20C降温到t10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而在t20C时,物质乙的溶解度要小于t10C时甲的溶解度,故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要小,故选B。

考点: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3.B

【详解】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时产生特殊气味,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B、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但Na2CO3的水溶液也呈碱性,故无法通过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符合题意;

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有效除杂且不引入新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

D、CuSO4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可根据实验现象的不同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4.A

【详解】

A、小苏打可以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并产生大量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香甜,选项符合题意;

B、重金属对人体有害,服用重金属的工业明胶制作的药物胶囊会使人中毒,选项不符合题意;

C、黄曲霉素会诱发肝癌,且在高温下依然存活,故霉变的大米不宜食用,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利于生产生活,但是大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B

【详解】

A、生锈铁钉上的红棕色固体是氧化铁,氧化铁可以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B、氯化钡与硫酸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可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D、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故选B。

16.3NMnO2

【详解】

(1)三个氮原子用3N表示;

(2)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2。

17.

【详解】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课内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18.A分子总在不断运动中

【详解】

(1)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

B、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C、大米富含糖类;

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

故选A;

(2)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螺蛳粉特殊气味分子不断运动到人的鼻孔中,刺激人的嗅觉细胞使人闻到气味,影响他人乘车舒适度,所以密闭交通工具中禁止食用有异味的食物;故答: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中。

19.氢气氢元素、氧元素煮沸

【详解】

(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玻璃管a连接的是负极,故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硬水有许多危害,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故填:

煮沸。

【点睛】

硬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有:

用硬水烧水时,锅炉中水垢太多,易引起锅炉爆炸;用硬水洗衣服时,比较浪费肥皂;长期饮用硬水会引起结石等。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工业上常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

20.引流蒸发氯化钙

【详解】

(1)步骤④操作a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该操作是过滤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步骤⑥中操作b是从精盐水中获得精盐,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

(3)步骤②和步骤③分别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分别是用于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的,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钙;如果将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过量的氢氧化钙与步骤⑤中加入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则所制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氯化钙。

21.CaCO3

(答案不唯一)

【分析】

根据题意,B可用于补钙,则推测B为CaCO3;又A、B为同类别物质,故A为盐类物质,且A能转化为B,推测A为可溶性碳酸盐;由B能转化为E,推测E可能为水或二氧化碳;又C、E为同类别物质,即C也为氧化物,且C能转化为E,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水,但是水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故推测C为CO2,E为H2O;D既能和A反应,又能和C反应,即D能和碳酸盐反应,也能和CO2反应,则D应为Ca(OH)2或Ba(OH)2。

【详解】

(1)B可用于补钙,则推测B为CaCO3;故填:

CaCO3;

(2)A为可溶性碳酸盐,即可以是Na2CO3或K2CO3等,D为Ca(OH)2或Ba(OH)2,此题答案不唯一,可填:

22.锥形瓶AAE

【详解】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故填:

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A装置,故填:

A;

(3)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发生装置也为固体加热型,即A装置,又因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极易溶于水,收集方法应为向下排空气法,所以选择E装置进行收集,故填:

AE。

【点睛】

在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时,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选择相应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选择相应的收集装置。

23.红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Na2SO4和H2SO4溶液变成红色BCE

【详解】

[实验方案]

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为无色,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故填:

红;

[交流讨论]

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若要证明是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导致pH减小的,则需要测得pH小于或等于7;故填:

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

[提出猜想]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还含有氢氧化钠(但溶液为无色,故不含氢氧化钠);若硫酸有剩余,则还含有硫酸,即溶质为硫酸钠、硫酸;故填:

Na2SO4和H2SO4;

[实验设计]

若猜想Ⅱ成立,即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酚酞外,还含有Na2SO4和H2SO4;则取少量该溶液慢慢滴加NaOH溶液后,NaOH先与H2SO4反应,当H2SO4反应完全后,过量的NaOH使溶液中的酚酞变红;故填:

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反思]

为了验证猜想Ⅱ成立,即是要证明溶液中含有H2SO4,BaCl2与Na2SO4和H2SO4都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Cu与Na2SO4、H2SO4都不发生反应;Mg、Fe2O3、K2CO3溶液都只与H2SO4反应且有明显现象;故填:

BCE。

24.

(1)0.4g

(2)19.6%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20g+100g=120g,由于反应后生成了氢气,故反应后总质量减小了120g-119.6g=0.4g,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

,故填:

0.4g;

(2)设参与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解得x=19.6g

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