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总结终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7749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教总结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支教总结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支教总结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支教总结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支教总结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教总结终稿.docx

《支教总结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教总结终稿.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支教总结终稿.docx

支教总结终稿

第一章绪论

为进一步贯彻和实施团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批示精神,落实校团委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发挥大学生在当代社会的先进性作用,江南大学数媒学院在分团委带领下开展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数字媒体学院手拉手心连心爱心支教传递梦想”暑期支教活动。

在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同时结合我院特点,我院分团委从满足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入手,强化社会育人、实践育人的目标意识,努力探索和尝试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提高全面素质,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使命和职能。

1.1活动目的

通过亲身经历,了解西部学生生活教育现状,让更多人来关心关注国家西部教育,用实际行动让西部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给予他们在学习生活认知方面最大的帮助,缩小他们与发达地区学生的差距,让他们有学好知识建设家乡的意识,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思想。

1.2前期准备

今年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受到了学院党委和分团委的高度重视,全院投入了大量且适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各活动的顺利开展。

同时在各项工作开展方面,我院分团委组织青志实践部,从项目申报竞标、组织发动到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创新等各方面精心组织,切实落实,让各支走出校园的队伍都能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各项工作的开展办法,真正没有后顾之忧!

同时部门内部也组织了“筑梦西部”支教活动。

同时通过此次支教活动,并在该学校建立数字媒体学院社会实践基地,使支教活动长期化。

1.2.1充分的调查工作

在活动前我们对将要前往的支教区域做了充分的调查。

调查发现,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那里相对封闭,教育条件十分落后。

最终本院分团委决定将尧头镇中学作为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实践地点。

本次活动在锻炼大学生的同时也为弘扬我校教学之风尚,达到传递知识,传递爱心的目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投身这样的志愿活动。

我们学院之前有两个学姐在那所学校支教一年,我们主动联系到了那两个学姐对学校的地理位置、风俗民情、气候状况、当地的经济状况、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

除此以外我们也直接联系了校长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了确认,以保证我们的决策切实可行,从而推动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1.2.2严谨的招募工作

经过分团委各负责人的认真讨论我们确定了志愿者的选拔制度。

通过在学院短信平台等一系列宣传方式在全院进行招募,通知一经发下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很多同学都通过各种方式对此次活动进行咨询。

在确认好了报名名单后6月20日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志愿者招募工作,为了确保招募工作能够扎实有效我们特地请到了我们学院之前参加过支教活动的两位学姐参与指导及面试。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选出了11位优秀的志愿者参与此次的支教之行。

我们11人来自大一大二和研一、动画和数媒两个专业,是学院全体有着支教愿望热心奉献公益的同学的代表。

1.2.3有序的前期培训

在确认支教人选之后我们开始了志愿者的培训工作,首先我们请到了春晖的前负责人对我们的团队进行了关于支教的前期指导,通过学长的耐心讲授我们深深知道了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

之后我们团队开始了井然有序的备课工作,在备课之余我们也经常开会、一方面促进大家的相互了解使团队更加默契团结,另一方面我们就备课中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讨论,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模拟课堂演习以便大家能够更快的适应即将参与的支教活动。

在一个多月的备课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大一军训、大二课程设计等等时间不协调,坚持每两天一次的备课交流会。

成员集体开会模拟课堂

1.2.4积极的募捐行动

与此同时为了传递全院未能前去支教同学的爱心,我们筹划了募捐活动。

全院27个团支部积极响应微雨捐书行动,7个党支部参与一对一学生资助活动。

在一对一爱心资助活动中,各个党支部和团支部的同学都能够积极募捐,共募得捐款3500余元,成功资助了当地7名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

捐赠的图书

第二章怀揣希望踏上征程

7月4日,带着为当地学生准备的教学材料,我们踏上了西行之路。

为了把经费尽可能地用在学生身上,我们选择了乘坐硬座火车。

经过20多小时的奔波,团队中的很多成员第一次感受硬座的夜晚,都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都显得十分疲惫。

但当列车广播播报下一站是渭南的时候,兴奋又立即战胜了疲惫,大家都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

即将到达渭南火车站到达渭南火车站

2.1初入尧头,苦中有乐

下火车后,又经过将近一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尧头镇中学。

见到了已经等待已久的校长和其他老师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他们身上散发出那份农村老师的质朴,让初次见面的陌生感烟消云散。

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老师们竟然把自己的宿舍腾出来给我们住,旅途中的疲劳瞬间被感动所代替。

来到教师宿舍,眼前是一张已经收拾整洁的床铺,一张干净的桌子还有几把椅子,这可是学校里最像样的几件宿舍!

一股难言的感动又涌向心头。

虽然这里没有家的舒适,没有空调,全校更是只有一个水龙头可以打水,平时忙的时候都需要我们排队,而且还会时不时的停水,从宿舍到厕所要走很长的一段泥路。

洗澡和上厕所都很不方便,但校长和老师们的这份心意已经远胜过物质上的任何东西!

简单整理之后,老师们就领着我们参观了教室,看到里面破旧的桌椅,更觉那里学习条件的艰苦,也更觉心里沉甸甸的,也成为我们认真准备课程的动力。

第一天到学校,条件艰苦但当地老师们对我们的关怀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充满了感动。

达到尧头中学学校唯一的水龙头

2.2实践表达爱心,支教传递梦想

揭牌授书仪式

7月6日上午,我们在澄城县尧头中学正式举行了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澄城县教育局杨局长、尧头镇中学王校长、李书记以及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分团委书记包羽老师、辅导员张薰以老师等参加了本次挂牌仪式。

会上,包老师和张老师将各个党支部捐赠的钱物一一颁发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将带来的128本募集图书捐赠给尧头镇中学。

本次揭牌仪式还受到渭南当地多家媒体的关注,其中澄城县电视台和渭南晚报都对本次支教活动做了相应报道。

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次支教实践活动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关心和参与到西部教育建设中,我们支教团队开通了“数媒学院筑梦西部实践团”新浪微博,坚持及时上传支教活动最新动态,包括我们与孩子们生活的点滴和每位成员的实践日记和支教感想,与每一位关心我们支教活动的爱心人士进行网上交流和经验分享。

2.3素质拓展,拉近你我

第一天下午就是我们和孩子们的见面时间,和预想的一样,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都比较腼腆,于是我们按计划进行了素拓活动。

通过“兔妈妈买菜”、“蒙眼过障碍”几个游戏,原本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和我们消去了隔阂。

同学们通过素拓认识了老师,也让我们对他们的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几个胆大的学生甚至和我们开起了玩笑,游戏过程中两个班级的气氛由沉闷到活跃。

事实证明,素拓为之后上课先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同时也教会他们团结合作互相友爱的重要性,给教学开了好头。

素质拓展教室板报上孩子的作品

之后通过与当地老师的交流,我们对当地教学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了解到尧头中学包括本年已毕业的学生共210人,其中初一、初二各70余人,我们将参加支教活动的学生分为两个班,每个年级一个班。

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基础都不是很好,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即使有个别学生家庭状况较好,但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教育方法也不得当,造成当地教育水平低下。

尤其普通话、音乐鉴赏能力、动手能力等不够重视。

我们还发现,很多同学在绘画等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却缺乏正规地引导。

为此,我们团队经过开会讨论,重新调整了教学计划,新增了素描、音乐课程。

2.4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第二天,终于等到了正式上课。

孩子们一早就来到了学校在教室门口等着。

两个班主任各自在班级召开班会,选班委、安排值日,一切都有序地运行开来。

之前班里所有的班委都是老师指定,支教的第一节课我们用来竞选班委,而我们采取竞选演讲和同学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一位同学同等的机会。

一开始大家都不敢走上讲台。

经过我们的再三鼓励和引导,很多同学勇敢的跨出了第一步。

有的孩子由于太紧张说话语无伦次,有的在喊出自己要竞选的职位后忍不住哭了。

但是所有有勇气站上讲台的同学,全班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和发自内心的敬佩。

各项安排结束后各任课教师上课,我们开设的课程项目不仅有数学、英语、地理等传统的文化课,也有计算机、手工、音乐等拓展课程,总共种类多达12种,涉及到了各个知识领域,并额外设立了话剧、手语舞、道具制作、体育等兴趣小组,希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一面,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而讲课的形式也结合了我院的专业特点,上课多运用多媒体和计算机。

孩子们专心地上着计算机课

由于学校的机房无法使用,所以在电脑课时我们支教团队的成员将大家的笔记本电脑贡献出来作为上课的工具,让孩子们能在上课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熟悉操作方法。

通过之前的了解虽然有些孩子家庭条件不错,不过由于受到当地教育水平的限制,在孩子们看来,电脑更像是一个资源丰富的音乐播放器和游戏机,几乎没有人去引导他们真正了解计算机的有意义的用途。

不过当我们传授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时学生们都很认真的听讲,而且他们也会认真的去尝试使用、操作新学到的知识。

看到他们对新事物有好奇之心和探索研究之欲,我们也感到很是欣慰,或许这是他们从来不曾接触的知识,不过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真的深深令我们每一位队员震撼。

音乐课是他们很喜欢的课程之一,从一开始的音乐剧欣赏到教唱英文歌,孩子们始终抱着极大的热情。

虽然一开始大家都不敢大声唱歌,对节奏和音调也没有感觉,但慢慢得,听他们可以跟着齐声唱《雪绒花》的英文歌词时,还是非常欣慰的。

音乐课既是培养审美的美学教育课,也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课。

美育教学甚至比知识更重要。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唱歌教乐理,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的梦想,追求真善美。

给我们最深刻印象的还要数手工课。

一方面,孩子们对于这方面表现出来很大的兴趣。

另一方面,这与之后的文艺汇演相联系,我们计划让孩子们通过手工课的学习来为自己的文艺汇演准备道具。

看着孩子们在上课时那种认真的劲头,

看着那些文艺汇演的道具一件件的出炉,看着他们送给我们的成果。

很欣慰,我们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带给了他们欢乐。

孩子们手工制作的文艺汇演道具孩子们写给我们的信

每天除了有课的老师去上课外,没课的老师也要去旁听并做好听课记录。

我们还坚持实行我们的领队张老师提出的一天一会制度,这个制度对我们的支教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每天上完课,大家就集中在一起开个简短的会议,读一读学生给我们的信件,了解他们对我们的建议和他们的需求,为之后的支教方式作出适当调整。

也交流当天上课之后的感想,听课的老师也发表自己听课后的感受,自己或者其他人有哪些不足,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这样既做到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对第二天上课的队员有很大的帮助,也增进了我们间的默契和感情。

期间,我们之中恰好有两位队员生日,虽然条件比较艰苦,课时工作也很紧,不过大家利用仅有的一点晚上时间,更有队员走了好几十里路才买到一个生日蛋糕,老师、学生一起为他们庆生,没有在家里那般的面面俱到,但整个聚会简单却温馨。

相信没有人会忘记支教伙伴带来的最纯的感动,没有人会忘记那天生日里的欢乐,也没有人会忘记孩子们质朴却真挚的祝福。

孩子们为我们庆祝生日

在接下来的十天时间里,队员们开始渐渐开始表现出水土不服:

第一次来到严重缺水的黄土高原,风沙很大,桌子一天不擦就会积起厚厚一层灰尘,一天下来的头发是涩涩的,打水洗完头倒水的时候,盆底都是黄沙;很多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一觉起来,身上就会多出很多红点,奇痒无比;有些成员有中暑症状后就用传统的“刮痧”处理;还有我们带队的张老师因为感冒整夜地咳嗽,好几天都没好好睡过觉;我们很清楚,十天的支教时间短,我们想在十天里教给他们我们知道的所有,带他们感受外面的世界,开拓他们的眼界。

我们知道,十天过去了就不再来,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放松。

支教的几天里,有些同学的调皮捣蛋也会使我们为之动怒,有些同学的内向腼腆不肯说话也让我大伤脑筋。

但通过会心的沟通和耐心的交流以后,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他们青春洋溢的笑脸和以及简单朴素却透露着乖巧懂事的话语。

孩子们的每一个改变都让我们欣慰和感动!

和孩子谈心孩子放学的路上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做好联系,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虽然这里已经推行素质教育很多年,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不足,一直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不二标准,所以原本我们以为孩子会对我们的家访计划有所抵触,不过令我们吃惊的是孩子们都很希望我们可以去家访。

最终我们通过讨论决定每两位成员为一组,前往去家访。

一边走着孩子们每天都经过的凹凸不平的路,一边和他们聊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同时询问一些他们的家庭情况。

到达学生住处之后,我们的亲身经验和家长聊了些孩子们在这个年纪的出现的问题,并为他们提出来一些解决方式。

2.5倾听你心中的故事

通过家访,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虽然大部分的家长的教育理念并不落后,但是由于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学生平时课业重,处于青春叛逆期且缺乏正确引导等因素,农村学生与家长普遍缺乏有效的沟通,甚至学校都没有家长会,家长只能通过一纸成绩单来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以我们的两个学生为例:

雷哈楠同学一直以为父母亲并不爱她,并因此形成了很强的自卑心理。

但通过家访我们发现,她的父母其实一直都很关心哈楠,却由于不恰当的表达方法和极少的面对面谈心,才会导致这一矛盾的产生;另一位学生李佩莹平时活泼开朗,但偶尔会有欺负同学,调皮的坏习惯。

我们与佩莹的妈妈详细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和她平时在家的表现,知道她的母亲在县城给她读高三的哥哥做陪读,母女俩平时的交流谈心的时间不多,导致李佩莹在家就养成有些叛逆的性格。

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沟通之后,佩莹与妈妈间的问题迎刃而解,她在之后的几天里让我们看到了非常明显的可喜改变。

和佩莹的妈妈聊天

2.6付出,努力,爱留心间——运动会,文艺汇演

在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准备了很久的运动会和文艺汇演。

这一场运动会可以说是我们支教成员这一生所可以经历的最不正式的运动会了,不过这却可以说是我们所参与的最有意义的一次运动会。

从开始的运动会报名,到之后的运动员训练,再到最后的运动会的正式开始,孩子们虽然之前对足球、羽毛球等几个项目都是零基础,但是他们每天放学后都认真努力地去准备和训练这些项目。

等到运动会那天,那天很热,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场景,他们在足球场上奔跑争抢的身影,在乒乓球桌上的来回相持,到羽毛球网前的相互攻防,他们为呈现这样一场高水平的运动会付出了很多,他们的努力,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底。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听着他们的加油声。

虽然大家分离在即,气氛依然很愉快。

奔跑在球场上的孩子们一起加油

下午我们策划并顺利举办了尧头中学的首届文艺汇演。

孩子们穿着他们自己手工课制作的道具服装,虽然没有专业的演技,不过之前孩子们的准备很用心,在放学后一遍又一遍排连,在演出中,每个学生都走上舞台展示自己,声情并茂的表演和大声的歌唱声中饱含着他们从羞涩内敛到大胆自信的蜕变。

当所有表演结束,全体学生整齐的喊出:

我爱尧头中学,我爱你们!

这一刻,我们所有的小老师心中都莫名的激动起来,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我们要走的那天,孩子们一直围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问:

“老师,你们明年还会过来吗?

”会的,为了校方的期待,更为了尧头中学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明年,后年,江大数媒的“老师们”都会如期而至,继续我们共同的梦想!

10天,记录了我和那群孩子的欢声笑语。

10天,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

10天,更是书写了或许是我人生中永远都不能重来的浓墨重彩一页!

大合影

2.7梦想从这里起航

短短十天的支教时间,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如白驹过隙般,我们刚开始习惯这里,却又该说再见,十天,在教学上,我刚刚看见他们开始克服腼腆,开始有人在课堂上举手,问问题。

翻看他们的笔记,还有很多想教给他们的,有遗憾,也有收获。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知道了应试之外的课程——音乐、表演、设计,知道了除了语数英外,还有有趣的东西。

并且也看到了许多对此感兴趣的孩子,也鼓励他们能有不一样的梦想。

比较起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学习到的课外知识很少,但正如一开始所期望的,是给他们的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如第一次上课和最后一课时问的:

你的梦想是什么?

前后的回答变化了很多,很多孩子有了更大更精彩的梦。

韩愈曾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短短的十天虽不能完成多少受业和解惑的工作,却足以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对未来的期望。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几天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

在生活上,我们经历和体会了那些远离城市的日子,不带手机,自己挑水洗衣、洗澡,每天洗澡要花很多时间在抬水上。

远离了网络和很多时候看来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后,觉得人变得沉静了,简单的生活的确会让人感觉到真正的快乐。

每天认真地备课、上课,晚上总结一天的教学活动,和支教的团队一起,分享或不如意或喜悦的心情,也是一种特别的体会。

经历过才能铭记,一群都热爱孩子,都想为他们带去梦想的志愿者一起,度过的这十天支教的日子,感动常在。

孩子灿烂的笑容

我们团队大一大二的学生居多,除了两名研究生同学有过些许教学经验外,其他同学都没有站过讲台。

都是刚进入大学校门不久的孩子,自己尚且一脸稚气,又如何能约束得了正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呢?

然而支教开始后大家的表现还是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意料:

还未开始正式上课团队中的四名同学就已经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每天完成教学任务后不管多累,大家都会准时聚在一起开例会,做好会议记录并安排各自的任务;课间休息时我们这些小老师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但是到了上课的时间又立即严肃起来,一丝不苟的对待教学。

支教对所有小教师来说,都是一次磨练。

它要求我们在物质匮乏、硬件设施缺少、以及尚未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开展各项工作。

这需要我们兼顾教学任务与生活琐事,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较高的抗压能力。

在短短的十多天里,我们行动变得越来越沉稳,思考问题变得越来越缜密了。

此次活动还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江南大学的社会影响,并提高了知名度。

通过本团队队员的热情服务,在往年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上,今年我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又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

本次支教活动所在地都受到当地领导的重视和当地群众的欢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渭南日报对本次支教活动的报道

澄城县电视台对本次支教活动的新闻报道

2.8实践中增强的社会责任感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不仅仅是同学们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优秀平台,也是分团委开展团学工作,深化团的职能建设,树立团的形象的重要平台。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可以使一大批同学用自己的经历教育自己,影响别人,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培养一批有能力的优秀学生。

从刚刚加入支教队开始,经过前期的团建训练,后期的强化训练,再到支教前的准备,到后来终于来到陕西尧头中学进行支教活动,完整的结束了十天的支教调研活动。

在这期间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好多,对于支教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现在社会上对于短期支教有很多的顾虑。

但我一直认为短期支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以看出成效的。

我们这次的支教调研活动走访了不少学生及其家庭。

发现了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些关于学生学习、心理、家庭情况和一些学校社会的问题。

有很多初中的学生都谈到英语是现在学习的一大难题。

当然老师是很负责任的,教的也是很认真的,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没有过显着的提升。

第二个是学生的心里问题,当地学生出现最多的心里问题就是缺乏爱,尤其是父母的爱。

因为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的村名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所以孩子都是老人帮着带或着直接就只有小孩自己在家。

还有就是当地一个家庭都有很多的小孩,父母就算在身边也完全照顾不过来。

父母对于孩子的不重视因该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第三个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当然也是当地普遍的经济状况。

很多的学生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第四个很重要的就是学生的父母,我们采访了一些在家的学生父母,他们对于我们的支教好多都是一无所知,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好多都是一点不知道的。

但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虽然有些对于学习并不是很支持。

我们的支教是没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的,但我们的支教肯定是有用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支教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

在一个支教团队内,光有凝聚力有热情也是不足的,还必须有严谨的纪律和明确的任务分工,这就要求队伍的核心人物也就是队长必须有很强的领导能力才行。

对于我们支教队员在支教途中的纪律这个问题,在采访老师的时候也有问到。

老师表示我们的纪律是没有刚开始支教的时候严谨。

这是我们此次支教所发现的一个问题,希望以后的支教可以更注重纪律。

注重队员的一言一行,因为这都可能影响到一个学生。

当然如果是作为一个队长肯定是要付出的更多而且不能要求回报,尤其是对于和学生关系的期许必须降到最低的限度。

因为队长必须得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而且队长必须时刻保持激情才能带给团队以活力。

所以队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决定了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

就我们团队来说我们从培训一直到支教一路走过来,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也真正让我知道了团队的凝聚力就是战斗力。

第三章支教结语

3.1爱引领我们前行,你我能做的还有很多

自愿到贵州山区支教的徐本禹曾经说过:

“我愿做一滴水,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而我们没有如他一般伟大的奉献精神,对于渺小的我们来说,我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甚至不祈求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能够为他们带来知识上的积累,我们仅仅希望能够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种下一个走出大山的梦。

就是这个小小的梦想,我们一行12人开始了我们的支教生活。

面对质疑声,面对身后别人的反对,我们依旧义无反顾来到这片厚重的黄土地。

相信参加过支教的大学生,一定都会有一个深深的感触:

山区的孩子们理应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真的是一些孩子心中最大的梦想。

我们理应积极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未来的日子里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支教,带给孩子们的,相信是好处大于坏处的。

十天的支教生活很短暂,但这十天的生活却又充实而富有意义。

我们支教中逐渐成长,相互信任。

回忆支教,浮现在脑海中的是,在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上,包老师和张老师把图书交给孩子的笑脸,是校长那句语重心长的“因为你们还来”,更是当我们即将离别是,孩子们眼角的泪光。

难言离别,就像在文艺汇演最后是,我们师生一起合唱的《朋友》一样,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那些我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学习的日子不会再来过,但是日子的点点滴滴将被我们铭记。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都将各自回归到自己的轨道上,继续着我们的人生路。

或许他们有时也会想起有几个小老师陪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

我们也会念着他们有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信爱将引领我们继续前进。

在学校里,我们也会继续的发动爱心图书的募捐,继续开展“一对一帮扶计划”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的起学,同时我们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也会每年都组织志愿者到尧头中学继续着我们小小的梦想。

帮助他们的路还有很长,我们也将竭尽所能贡献我们的力量。

3.2“老师”寄语

张薰以:

十天很短,对孩子们的影响却很长,千言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