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365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docx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

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

文件材料汇编

 

陕西省旅游局

 

目录

1、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讲话摘要

…………………………………………………………………第3页

2、在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第7页

3、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做大做强陕西旅游产业而不懈努力……………………………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第26页

4、唱响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

……………………………………………商洛市人民政府第50页

5、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打造森林旅游精品

为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作出贡献

……………………………………………………省林业厅第54页

6、加强文物遗产保护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省文物局第60页

7、勇攀历史新高峰

………………………………………………西安市旅游局第63页

8、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努力建设一流精品景区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第67页

9、通过企业改制优化企业结构做大做强旅行社

………………………………中国旅行总社西北有限公司第70页

 

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文件材料之一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讲话摘要

陕西省旅游局

(2011年1月27日)

为及时传达贯彻陕西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陕西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现将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省长赵正永在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的工作报告中有关旅游工作方面的指示作一摘录,请全省旅游行业认真学习,积极落实领导指示精神,扎实做好今年的旅游发展工作。

赵乐际书记2010年12月20日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坚持面向民生、生产和城乡,大力发展物流配送、旅游商贸、家政服务等现代和新型服务业,预计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5%。

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以建设泾渭新区和沣渭新区为突破口,认真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带动关中更快发展;大力发展陕北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红色旅游,加快陕南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建设,壮大绿色产业规模,三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项目战略,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文化基地建设加快,印刷复仿、演艺娱乐、创意动漫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盛大开园。

赵乐际书记2010年12月23日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结束时的讲话摘录:

近几年,陕西旅游文化活力明显激发,陕西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努力做好明年的工作”中强调:

一是协调拉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拓宽文化休闲、假日经济等新兴服务消费。

二是突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家政、餐饮等生活型服务业,做精旅游、文化等产业,在提升发展层次上有新举措。

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关中重点是加快西咸新区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推动创新发展;陕北重点是加快推进资源深度转化,积极发展非能源产业,促进持续发展;陕南重点是强化清洁、低碳、安全发展,保持青山绿水,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循环发展。

赵正永省长2010年12月22日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摘录:

在“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力度加大”中表示:

省市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全面完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成,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影响。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强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会展等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将我省打造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在“切实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在城镇化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中提出:

进一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依据建设“一高地四基地”的目标,促进关中实现创新发展,推动陕北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陕南实现循环发展。

在“完善外贸发展促进机制”中提到:

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

赵正永省长2011年1月18日在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摘录:

在“去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中提到: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文化产业增加值去年达到226.6亿元、增长22%,旅游接待量1.45亿人次、总收入983亿元,分别增长26.1%和28.1%,其中入境游客增长46.3%。

在“‘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中讲到:

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基本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5%和42%,形成21个产业集群和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上千亿的企业。

继续加强生态建设,进一步保护大秦岭,建设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打造公路、铁路千里绿色长廊,让三秦大地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中指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提升服务质量、建设精品景区和加大促销力度为重点,进一步壮大旅游业规模,将我省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物流中心。

通过培育消费热点与优化环境并举,拉动消费进一步增长。

举全省之力办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园会,全面展示陕西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办好西洽会、农高会等品牌展会和各种节会,促进会展、旅游、文化消费联动发展。

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

 

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文件材料之二

在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

(2011年1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全国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形势和任务,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

今年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志听取了国家旅游局党组的工作汇报,对过去一年来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年和“十二五”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王志发同志刚才传达了岐山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

岐山副总理强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持久地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岐山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下面,我代表国家旅游局,讲几点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保持了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发41号文件,形成了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

――确立了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的工作思路。

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要通过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要通过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工作思路。

全国旅游行业按照建设大产业、推进大融合、加快市场化、促进产业化、提升现代化的要求,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找准旅游业的工作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找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不断争创旅游业发展新优势。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121号文件,将41号文件的各项重点工作分解到中央国家机关47个部门分工负责抓落实。

20个省区市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19个省区市已经召开或近期将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省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大都调整为主要领导担任,各级财政对旅游业投入较大幅度增加。

发改、财政、农业、工信、交通、铁道、民航、金融、通信、文化、外宣、广电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国家旅游局与9个部门签订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合作文件。

旅游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各类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旅游业的热情普遍高涨。

我国旅游业正在由小产业向大产业转变,“大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重点工作加快推进。

积极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做好《旅游法》起草工作。

完成了设立“旅游日”的方案征集工作。

启动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编制。

完善了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责任险统保范围稳步扩大。

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

组织了《旅行社条例》宣贯工作和全国执法大检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检查。

组织制订修订了9项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全国11个省市县、67家企业开展了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完善了五星级饭店和5A级景区退出机制。

首次召开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对全国五星级饭店服务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导。

开展了“品质旅游伴你远行”、“旅游服务进社区”活动。

按季度开展并公布了全国50个旅游重点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初步建立起以游客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按季度开展旅游经济形势分析和市场预测,认真完成了黄金周等假日旅游市场预测、安全保障和组织协调工作。

(二)着力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在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启动了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了广东、云南、海南、重庆、福建等省市旅游改革先行先试。

深化了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新一轮省级机构改革中,旅游局(委)都进入行政序列,并相应增加了职能。

积极探索不同形式和发展模式的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设立了广东南海西岸旅游产业园和苏州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

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和各类企业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制定颁布了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试点办法。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加强了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的指导和引导,举办了中国旅游产业节、旅游商品博览会,推动了旅游装备制造业和旅游新业态发展。

在全行业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制定下发了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和工作指南,与相关部门建立了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文物旅游健康发展的措施。

――旅游培训创新发展。

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大规模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国家旅游局直接组织举办了各类培训班90期,全行业培训总量超过400万人次。

开展了高级导游员考试试点。

在34个城市举办了46场“名导进课堂”专题讲座,120名导游为3.3万名在校学生及一线导游员授课,38名名导游被旅游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讲师。

在全国自下而上开展了导游员大赛和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评选出12名全国模范导游员、285名全国优秀导游员,推出了一批全国岗位服务技能标兵。

――规划体系不断健全。

适应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精心组织了“十二五”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完成了一批区域旅游规划,开展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信息化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国家规划纲要、要素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规划、各省区市地方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十二五”旅游规划体系。

(三)贯彻中央重大部署,认真完成上海世博旅游等重要任务

――圆满完成上海世博旅游各项任务。

按照上海世博组委会的要求,在海内外广泛开展世博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在全球27个国家、237个城市推出“全球百城世博旅游推广月”,组织了1000多场世博旅游推广活动,在国内123座城市组织开展“全国百城世博旅游推广周”和世博旅游大篷车等系列大型活动。

实现了上海世博入园游客730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425万人次、团队游客2088万人次,超过预期目标。

认真做好世博旅游接待服务,广泛开展了“文明观博旅游团队”活动,旅游团队实现了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零责任事故,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

特别要指出的是,上海市旅游局和全市旅游系统在世博会前后全力以赴、顾全大局、真诚奉献,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周边省份和全国旅游行业与上海密切配合,共同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旅游系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为全行业赢得了荣誉。

――积极开展旅游对外交流合作。

扩大开放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目前已达140个、其中已实施110个。

与6个国家签署了7项旅游交流合作协议。

胡锦涛主席先后出席了中国与加拿大旅游目的地协议签字仪式、中国与葡萄牙旅游合作协定签字仪式。

组织召开了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第四届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对话会议、海南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积极参加了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会议、T20旅游部长会议、中美商贸联委会和中俄人文分委会旅游工作组会议。

中国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深化两岸四地旅游交流合作。

成立了海峡两岸旅游协会台北办事处,举办了一系列海峡两岸旅游交流活动。

沉着应对和妥善处理了大陆赴台游客“10?

21”灾害事故,赢得海峡两岸的好评。

有序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新开放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省区赴台旅游业务,全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到1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进一步完善了内地与香港、澳门旅游工作磋商机制,开展了高层互访和业界的深度交流,加大了对港澳地区的旅游宣传推广,推进了CEPA补充协议中旅游条款的全面落实。

――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健康发展。

全面完成了第一期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红色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推动了全国红色旅游城市战略合作和重点区域联合。

统筹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了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加强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各地组织培训班1100多期,培训了9万余人。

会同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力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第二期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和第二期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编制工作。

全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4.27亿人次,增长21%,综合收入达1302亿元。

此外,全国旅游系统,特别是青海、甘肃两省旅游部门,全力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工作,为灾后旅游业恢复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了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旅游行业广大干部员工团结拼搏、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旅游战线的同志们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旅游市场秩序长期失范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客宰客“顽症”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市场秩序还没有根本好转。

二是人才不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善。

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导游结构不合理,尤其中高级导游和外语导游数量偏少。

宾馆饭店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专业技能人才不足。

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的专业化人才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三是旅游中介机构发育不健全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

推进旅游行业协会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行业协会自我发展、自主办会、行业自律水平还比较低,桥梁纽带作用、行业自律作用发挥不充分、不明显,与整个旅游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不相适应。

四是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粗放经营比较普遍,市场集中度较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少,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少。

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原因,找准工作对策,从工作力度、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上加以推进。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启示和“十二五”的主要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全国旅游行业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重大战略机遇和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有利时机,妥善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甲型流感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素质不断提升、综合功能全面彰显,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

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全国旅游行业服务国家大局的能力明显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提高,把握旅游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十分宝贵,带来的启示影响长远。

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

五年来,各级旅游部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在贯彻国家战略中找位置、谋发展、作贡献,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

面对重大冰冻灾害、特大地震灾害、严重流感疫情和各种突发事件,全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面投入救灾救险和灾后重建工作。

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方针,以国内旅游为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旅游消费,千方百计为保持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稳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我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我们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大就业指导和培训力度,实现了每年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的目标。

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大力支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发展,全力支持地震灾区和新疆、西藏、青海等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自觉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有序推进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开放,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旅游交流合作机制,提升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水平。

认真落实CEPA补充协议,扩大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促进了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开放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团体业务,促进了两岸旅游业双向交流。

实践证明,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善抓机遇、顺势而为,才能不断争创旅游业发展新优势。

二是必须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旅游需求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主动适应“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努力增加旅游供给的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升级。

在进一步巩固观光旅游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了度假休闲、商务会展和专项旅游的快速发展。

过去五年,我们大力推进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积极推动了邮轮游艇旅游、冰雪滑雪旅游、医疗健康旅游、体育文化旅游,推出了一批旅游新产品,培育了一批旅游新业态,形成了一批旅游消费热点。

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旅游业才能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三是必须始终把以人为本贯穿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业的满意度。

旅游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权利,提升国民的旅游福祉,让人民群众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抓好旅游质量、优化市场秩序和保障游客安全作为重要任务,注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了公共信息服务,构建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切实维护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努力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了旅游诚信体系建设,针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检查和联合执法,推动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我们积极发挥旅游在就业、富民方面的优势,促进了广大农村居民、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特定人群的就业,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特定区域的转型和发展。

实践证明,以人为本、服务游客,让旅游业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业重要体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和创新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我国旅游业3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和不断创新。

五年来,我们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大企业集团的支持力度,旅游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我们开展了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推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旅游区、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不断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推动了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利共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的形成。

我们积极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方式,推动中国旅游业更好地融入世界旅游业发展格局。

推进了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旅游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推进。

实践证明,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保持旅游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形成有利于旅游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是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珍贵的历史文化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础。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五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保护与开发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与环保、建设等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加强对旅游开发经营过程的监管,在全行业开展节能减排,积极倡导低碳旅游、绿色消费,取得了明显进展。

实践证明,只有在旅游业发展中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才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才能凸显。

同志们,“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攻坚期,旅游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加,旅游需求更为旺盛;我国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更为便利;国际旅游市场将实现恢复性增长。

同时也存在不利的因素:

国内经济通胀预期可能对居民旅游消费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国际国内各类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因素,以及各种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旅游业发展将带来不确定性;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对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旅游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

各级旅游部门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