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194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组织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组织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组织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组织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学知识点.docx

《组织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知识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织学知识点.docx

组织学知识点

组织学复习提纲

一.组织学绪论

1.组织

1构成:

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2类型: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光镜技术:

石蜡切片术(最常用)

①取材和固定

2脱水和包埋

③切片和染色

(1)切片:

5~10μm厚

(2)染色:

HE染色法(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最常用;苏木素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基质着红色)

3.电镜技术:

透射电镜术、扫描电镜术

二.上皮组织

1.构成:

大量形态较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

2.特点:

①排列紧密②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③无血管(营养物质透过基膜渗入上皮细胞间隙)④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5.内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3.分类:

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腺上皮(构成腺体)、感觉上皮(视网膜)

4.被覆上皮:

①单层扁平上皮:

(1)特点:

细胞呈梭形,核扁圆,居中

(2)功能:

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摩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3)分布: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

外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其他-----肺泡、肾小囊

②单层立方上皮:

(1)特点:

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圆居中

(2)分布:

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③单层柱状上皮:

(1)特点:

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状(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

(2)分布:

胃、肠、胆囊、子宫

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1)特点:

由柱状、梭形、锥形和杯状细胞构成,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

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基膜厚

(2)分布:

呼吸道

此类上皮有重要保护功能

⑤复层扁平上皮:

(1)特点:

扁平细胞层(表层)、多边细胞层(中层)、矮柱状细胞(基底层,有强大分裂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

(2)分布:

皮肤表皮(角化)

口腔、食管和肛门(未角化)

(3)功能:

主要具有保护作用,能耐受机械和化学刺激,并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阻挡细菌和异物的侵入

⑥变移上皮:

(1)特点:

细胞层数及表层细胞的形状随所在器官的功能状况变化而变化

空虚的膀胱-上皮厚,细胞层数增多,细胞呈大的立方形。

充盈扩张的膀胱-上皮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呈扁梭形。

(2)分布:

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

(3)功能:

上皮表层胞质丰富,嗜酸性强,形成较深的壳层,具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

复层柱状上皮:

(1)特点:

浅层细胞呈柱状,深层细胞多边形

(2)分布: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复层立方上皮:

(1)特点:

表层细胞多呈立方形

(2)分布:

汗腺导管、肛管、女性尿道近开口处

5.特殊结构

①游离面

(1)微绒毛:

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

状缘(肾小管);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2)纤毛:

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功能

②侧面

(1)紧密连接(闭锁小带):

屏障作用(阻碍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2)中间连接(粘住小带):

粘着作用,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

(3)桥粒:

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受摩擦力

(4)缝隙连接(通讯连接):

小物质通过

③基底面

(1)基膜

(2)质膜内褶(3)半桥粒

三.结缔组织

1.组成:

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

2.特点:

细胞散在分布、无极性

3.分类

1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网状组织

②特殊结缔组织:

血液、淋巴、软骨和骨

4.功能:

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

5.疏松结缔组织

①组成:

细胞、纤维、基质

细胞:

②成纤维细胞(数量最多):

细胞较大,多突起;胞质丰富弱嗜碱性;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分泌纤维和基质

③巨噬细胞:

有伪足;胞质嗜酸性;核小,卵圆形

(1)吞噬作用

(2)抗原呈递作用(3)分泌作用

④浆细胞:

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肥大细胞:

引起过敏反应

⑥脂肪细胞:

呈球形或多边形;内含一个大脂滴;合成和储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

⑦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增殖分化为成纤维、内皮

平滑肌细胞,参与创伤修复

⑧白细胞:

免疫防御功能

纤维:

①胶原纤维(数量最多)

2弹性纤维:

较细,富有弹性;强日光照使皮肤失去弹性

3网状纤维:

分布于网状组织、基膜

基质:

①蛋白聚糖(主要成分):

形成分子筛,限制细菌扩散

②纤维粘连蛋白

③组织液:

构成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产生或回流障碍,导致组织脱水或水肿

2.致密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丰富

①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构成肌腱、腱膜

②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粗大的胶原纤维纵横交织,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抵抗不同方向的应力;构成真皮器官被膜

③弹性组织

3.脂肪组织:

保温、保护、缓冲

4.网状组织:

分泌网状纤维;不单独存在,构成造血和淋巴组织的基本成分

四.血液

1.组成:

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

2.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血浆含有可溶性蛋白—纤维蛋白原

3.观察血细胞形态的方法:

Wright(瑞氏)或Giemsa(吉姆萨)染色法染血涂片

4.红细胞(男4.0~5.5x1012/L女3.5~5.0x1012/L)

①形态:

双凹圆盘状,中央部呈浅红色,直径约为7.5μm

②成熟红细胞无核,无任何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使红细胞呈红色;老化的红细胞经过肝脏和脾时,被巨噬细胞吞噬。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称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0.5%~1.5%

③血红蛋白<10g/L—贫血,血红蛋白与CO结合更牢固,易发生煤气中毒

5.白细胞(4.0~10x109/L)

1分类:

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②中性粒细胞(50%~70%)

(1)数量最多

(2)核呈分叶状,分叶越多越衰老;胞质呈极浅粉红色,含有许多

细小颗粒。

浅紫色为嗜天青颗粒,占颗粒总数20%,颗粒较大,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种酸性水解酶,能消化吞噬的细菌和异物。

浅红色为特殊颗粒,内含溶菌酶、吞噬素(防御素),具有杀菌作用

(3)在吞噬、处理大量细菌后,自身死亡,成为脓细胞

③嗜碱性粒细胞(0%~1%)

(1)数量最少

(2)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

(3)参与过敏反应

④嗜酸性粒细胞(0.5%~3%)

(1)核多分为两叶

(2)内含粗大鲜红色嗜酸性颗粒

(3)含有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抑制过敏反应)

⑤单核细胞(3%~8%)

(1)体积最大;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较浅

(2)在血流中停留12~48h,进入结缔组织或其他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等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⑥淋巴细胞(25%~30%)

(1)大部分为6~8μm的小淋巴细胞,小部分为9~12μm的中淋巴细胞。

(2)慢性感染、病毒性疾病,淋巴细胞的比例会发生变化

6.血小板

①是红骨髓巨核细胞掉落的胞质小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细胞

②聚集成群,中央部由蓝紫色的血小板的颗粒(颗粒区),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透明区)

③参与凝血和止血,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修复血管。

寿命为7~14天

五.肌组织

1.分类: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2.构成:

大量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其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3.骨骼肌

4.心肌(分布于心脏,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无肌卫星细胞)

①LM

(1)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

(2)核1~2个,卵圆形,居中

(3)有周期性横纹,肌原纤维位于周边,核周胞质染色浅,胞质内可见脂褐素

(4)细胞间以闰盘连接

②EM

(1)肌原纤维粗细不等,线粒体丰富

(2)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

(3)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小而少,多形成二联体

(4)闰盘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

纵位部分存在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交流和点冲动传递,使心肌舒缩同步化

5.平滑肌(分布于中空性器官管壁内)

①LM

(1)长梭形,大小和形状因所在部位和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异

(2)无横纹,胞质嗜酸性

(3)单核,杆状或椭圆形,切片常呈扭曲状

②EM

(1)无肌原纤维,可见粗肌丝和细肌丝及中间丝,若干粗肌丝聚集形成收缩单位(肌丝滑动导致收缩)

(2)胞膜上有密斑,胞质内有密体,为细肌丝附着处

(3)细胞间有发达的缝隙连接,使功能同步化

六.神经组织

1.组成

1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

②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

2.神经元

①胞体

(1)是神经元的营养代谢中心,有圆形、锥形、梭形和星形。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2)细胞核:

大而圆,着色浅,核仁也大而圆

(3)细胞质:

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具有强嗜碱性。

在大神经元,呈粗大的斑块状;在小神经元,呈细颗粒状。

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的神经调质)和神经原纤维(在HE染色下无法分辨。

由神经丝、微管和微丝构成,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既分布胞体,又分布在突起)

(4)细胞膜:

可兴奋膜;性质取决于膜蛋白,有些是离子通道,有些是受体

②.树突:

由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构成;功能是接受刺激;树突和树突棘扩展了神经原接受刺激的表面积

③.轴突:

每个神经原只有一个;起始部—轴丘,表面的胞膜—轴膜,胞质—轴质;没有尼氏体,有神经原纤维;无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传导神经冲动;慢速轴突运输(神经丝—轴突末端)、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胞体—轴突末端)、快速逆向轴突运输(轴突末端—胞体)

3.神经元的分类

①按突起数量:

多级神经元(轴突1树突多)、双极神经元(轴突1树突1)、假单极神经元

②按轴突长短:

高尔基I型神经元、高尔基II型神经元

3按功能: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4按神经递质的化学性质:

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4.神经干细胞

1分布于大脑海马、脑和脊髓的室管膜下区

2标记物—巢蛋白

3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④可治疗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和创伤性疾病

5.突触

①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称突触,分别形成轴-树突触、轴-棘突触、轴-体突触、轴-轴突触、树-树突触

2分类:

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电突触(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

③组成:

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

4神经冲动传递

(1)神经冲动沿轴膜传导轴突终末,引起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由细胞外进入突触小体

(2)突触小泡移动,附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3)突触后膜的受体与特异性神经递质结合

6.神经胶质细胞

①中枢神经系统

(1)星形胶质细胞:

构成血-脑屏障;分为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白质)、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灰质)

(2)少突胶质细胞:

是中枢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3)小胶质细胞:

表面有许多棘突

(4)室管膜细胞:

产生脑脊液

②周围神经系统

(1)施万细胞:

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

(2)卫星细胞:

分布于神经节

7.神经纤维和神经

①神经纤维组成: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1)有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其施万细胞为长卷筒状,分三层,中层为多层细胞膜同心卷绕(可达50层)形成的髓鞘。

有郎飞结(没有髓鞘),相邻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作结间体;中枢神经系统其少突胶质细胞的多个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可包卷多个轴突

(2)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其施万细胞的膜不形成髓鞘包绕其;中枢神经系统其轴突外面没有特异性的神经胶质细胞包裹

②神经

(1)组成:

神经纤维集合形成纤维束,若干条纤维束又聚集

(2)神经外膜(包裹在神经表面)、神经束膜(包裹在神经纤维束的外面)

8.神经末梢

①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末端)

(1)游离神经末梢:

产生冷、热、轻触和痛的感觉

(2)触觉小体:

感受应力刺激,参与产生触觉

(3)环层小体:

感受较强的应力,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

(4)肌梭:

属于本体感受器,感受肌张力

②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细胞的收缩,调节腺细胞的分泌)

(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七.循环系统

1.心脏

①心壁的结构(从内向外)

(1)心内膜: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薄,为细密结缔组织,含丰富弹性纤维和少量平滑肌纤维。

外层靠近心肌膜,也称心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

(2)心肌膜(最厚):

主要有心肌纤维构成,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在心房较薄,左心室最厚;在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实的支架结构,称心骨骼;心房肌纤维含心房特殊颗粒,颗粒内含心房钠尿肽,具有很强的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作用

(3)心外膜:

减少摩擦,利于心脏搏动

(4)心瓣膜:

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防止血液倒流

②心脏传导系统

(1)起搏细胞:

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中央部位的结缔组织中,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2)移行细胞:

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周边及房室束,其传导冲动的作用

2.动脉

①大动脉(弹性动脉)

(1)内膜:

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内皮细胞有W-P小体,参与止血凝血过程

(2)中膜:

很厚,含40~70层弹性膜(由弹性蛋白构成)

(3)外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小血管和神经,小血管为外膜和中膜提供营养,故称营养血管

②中动脉(调节身体器官的血流量)

(1)内膜

(2)中膜:

较厚,由平滑肌纤维构成,细胞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③小动脉(调节组织血流,维持血压)

④微动脉:

无内外弹性膜,中膜含1~2层平滑肌纤维

3.毛细血管

①特点:

管径最细、分布最广,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代谢旺盛的器官,毛细血管网很密

②结构:

管壁由一层内皮及其基膜构成;内皮与基膜之间分布周细胞,具有收缩功能,可调节毛细血管血流。

毛细血管受损时,周细胞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③分类

(1)连续毛细血管:

以质膜小泡的方式在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内皮连续;胞质中有大量质膜小泡,在细胞游离面或基底面形成,转运到对侧,以胞吐方式释放内容物;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胸腺和肺

(2)有孔毛细血管:

内皮连续,但有孔;有选择性交换小分子物质;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

(3)血窦(窦状毛细血管):

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间隙大,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甚至血细胞进出血管;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

4.静脉(数量多、管径粗、管壁薄、弹性小):

三层膜分界不清

八.内分泌系统

1.功能:

是机体的调节系统,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控制生殖,影响免疫功能和行为

2.特点:

①无导管②细胞排列成团索,呈滤泡状③毛细血管丰富④分泌物为激素(分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含氮分泌细胞有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分泌颗粒。

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较多的线粒体)

3.甲状腺(实质由大量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组成)

①甲状腺滤泡

(1)特点:

大小不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2)组成:

滤泡壁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嗜酸性)

(3)滤泡上皮细胞:

合成分泌甲状腺素(分泌过少,成人粘液性水肿,幼儿呆小症。

分泌过多,甲亢)

②滤泡旁细胞:

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和滤泡上皮之间;细胞稍大,胞质内有黑色的嗜银颗粒,分泌颗粒内含降钙素

4.肾上腺(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成)

①皮质

(1)球状带:

细胞较小,核小染色深;分泌盐皮质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离子及排除钾离子

(2)束状带:

细胞较大,排列成细胞索,胞质内含大量脂滴;分泌糖皮质激素,促使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并转变成糖,抑制免疫应答及抗炎症

(3)网状带:

细胞较小,核小,着色深,胞质嗜酸性,内含较多脂褐素和少量脂滴;分泌性激素

②髓质

(1)组成:

由排列成索或团的髓质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边形

5.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构成)

①腺垂体(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

(1)嗜色细胞

1)嗜酸性细胞(数量多):

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生长素,较多巨人症,较少垂体性侏儒症;催乳激素细胞,男女皆有,分泌催乳激素

2)嗜碱性细胞(数量少):

促甲状腺素细胞、促肾上腺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2)嫌色细胞:

数量多体积小,胞质着色浅,细胞界限不清

(3)中间部:

分泌黑素细胞刺激素

(4)结节部:

含有丰富的纵行毛细血管,主要是嫌色细胞

②神经垂体

(1)组成:

由无髓神经纤维和垂体细胞组成,含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2)下丘脑中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催产素)

(3)储存并释放下丘脑产生的激素

九.消化管

1.消化管壁的结构

①组成(由内向外):

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

②黏膜

(1)组成:

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

(2)上皮:

(口腔、咽、食管及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

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

(3)固有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

(4)黏膜肌层:

为薄层平滑肌(1~2层)

③黏膜下层:

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与淋巴管;在食管及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分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在食管、胃、小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皱襞

④肌层:

除食管上端与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其余为平滑肌;分两层,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之间由肌间神经丛

⑤外膜:

由薄层结缔组织称纤维膜,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端。

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称浆膜,分布于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其表面光滑,利于肠胃活动

2.食管

①黏膜:

上皮为复层扁平,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黏膜肌层有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②黏膜下层:

结缔组织中含有许多黏液性的食管腺

③肌层:

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

④外膜:

纤维膜

3.胃

①黏膜(表面有不规则小孔—胃小凹,胃腺开口)

(1)上皮:

为单层柱状,主要由表面黏液细胞组成,没有杯状细胞

(2)固有层:

有紧密排列的大量管状腺,分为胃底腺(又称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主细胞又叫做胃酶细胞,数量最多,分布于腺的下半部,细胞呈柱状,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在腺的上半部,呈圆锥形,核圆而染色深,胞质呈嗜酸性,有细胞内分泌小管,富有微绒毛。

分泌的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

分泌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在肠道内不被酶分解)、贲门腺和幽门腺

(3)黏膜肌层:

由内环行与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4)胃黏膜自我保护机制:

存在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主要由不可溶性黏液凝胶构成,含大量碳酸氢根,中和氢离子,黏液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

②黏膜下层:

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含较粗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③肌层和外膜:

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构成;外膜为浆膜

4.小肠

①黏膜(皱襞环形,表面有许多细小的肠绒毛,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

(1)上皮:

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呈高柱状,在光镜下可见纹状缘,电镜下由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构成)、杯状细胞(散在吸收细胞之间,分泌黏液,有润滑和保护的作用)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小肠腺除上述细胞外,还有帕内特细胞(位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底部。

细胞呈锥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杀灭肠道微生物。

)和干细胞

(2)固有层:

疏松结缔组织有较多的淋巴组织。

中央乳糜管,管周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在回肠为若干淋巴小结聚集形成的集合淋巴小结;绒毛内有少量平滑肌细胞,收缩使绒毛变短

②黏膜下层

(1)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有大量十二指肠腺,为黏液性腺,分泌黏稠的碱性黏液,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

5.大肠

①盲肠、结肠与直肠

(1)黏膜:

表面光滑,无绒毛;结肠袋之间有半月形皱襞;上皮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和大量杯状细胞组成;固有层内有稠密的大肠腺,有孤立淋巴小结

(2)肌层:

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外纵行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

(3)外膜:

在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为浆膜。

在升结肠、降结肠的前壁为浆膜,后壁为纤维膜。

在直肠上1/3段的大部、中1/3段的前壁为浆膜,余为纤维膜

②阑尾:

管腔小而不规则,大肠腺短而少;固有层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大量淋巴小结突入黏膜下层,致使黏膜肌层不完整;肌层很薄,外膜为浆膜

十.消化腺

1.胰腺(表面覆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将实质分为许多小叶。

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①外分泌部

(1)腺泡:

每个腺泡含40~50个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和蛋白酶抑制因子;腺泡腔有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的泡心细胞,染色淡

(2)导管:

由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和主导管组成;闰管细而长,管壁为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远端逐渐汇合形成小叶内导管;小叶内导管汇合成小叶间导管,后者再汇合成一条主导管

②内分泌部(胰岛;胰岛是由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团,分布于外分泌腺的腺泡之间)

(1)A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总数20%,多分布在胰岛周边部,分泌胰高血糖素

(2)B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总数70%,位于胰岛中央部,分泌胰岛素

(3)D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总数5%,分散在胰岛周边部,A、B细胞之间,分泌生长抑素,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

2.肝

①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极复杂多样的生物化学功能,成为机体化工厂。

肝产生的胆汁作为消化液参与消化。

肝合成多种蛋白质和多类物质。

肝参与糖、脂类、激素和药物代谢;表面覆以致密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将实质分为许多肝小叶,肝小叶之间各种管道密集的部位为门管区

②肝小叶(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周围是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

(1)肝细胞:

呈多面体形。

核大而圆,有1至数多个核仁,双核细胞较多。

胞质嗜酸性,含有弥散分布的嗜碱性团块,有各种细胞器(粗面内质网:

合成多种重要的血浆蛋白;滑面内质网:

胆汁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和激素代谢;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由三种不同的功能面,血窦面、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面

(2)肝血窦:

位于肝板之间,腔大而不规则,窦壁由有孔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外无基膜,细胞间隙宽。

肝巨噬细胞,形态不规则,清除抗原异物、衰老的血细胞和监视肿瘤

(3)窦周隙:

为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窄间隙;充满血浆;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渗入窦周隙,是肝细胞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有形态不规则的贮脂细胞,又称肝星状细胞,胞质含有许多大脂滴,参与维生素A的代谢、储存脂肪,当肝脏收到物理化学及病毒感染,产生细胞外基质

(4)胆小管:

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封闭管道,运送胆汁,在肝板内连接成网

③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小区;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小叶间静脉是门静脉的分支,管腔大而不规则,管壁薄。

小叶间动脉是肝动脉的分支,管腔小,管壁厚、、

十一.呼吸系统

1.导气部:

从鼻腔到肺内终末细支气管司传导气体;呼吸部:

从肺内呼吸性细支气管至末端肺泡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