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087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docx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份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3月份

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要推动劳动者自身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也将为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座

  近日,一组数据让职业教育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根据教育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报告,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

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已经成为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也逐渐扭转了读职校“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

这既为广大“蓝领”赢得更多尊严,同时也验证了职业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那就是:

职业教育要推动劳动者自身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也将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座。

  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领域的软肋。

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还普遍存在。

寒假期间,浙江海盐某中学向学生群发短信,提醒“不要和职高生混”。

这虽然是个案,但也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和少数教育者的偏见。

职业教育要想找到自己的蓝海,需要通过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

“在黑板上耕田”“在课本上开机器”,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就不会有春天;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为职业教育赢得应有尊重。

  在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的今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更加精准。

春节过后,广州某制衣厂日工资400元招工遭受冷遇;福建泉州某工艺品公司月薪4000元并包住宿,也鲜有人问津;与此同时,四川成都不少“火锅厨师”却过剩了。

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折射出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也在拷问职业教育的精准性。

尤其在今年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不能缺位。

通过创新农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式,促进下岗工人走进职业教育课堂等方式,有助于培厚人力资本的土壤,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实践的精准结合。

  打造“职教升级版”,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也是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这同样是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的做法。

比如,去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关停一些院校文科专业,侧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2014年,我国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正是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

为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适应“机器换人”催生的人才需求,各地已开始迅速部署。

如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校推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沈阳中德新松职业教育集团并购了有百年历史的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等等。

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当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就会更加畅通。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一定会开遍原野,让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

以“岐黄之术”助力健康中国

解决世界性的医疗、医改难题,建设健康中国,都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药

  九九消寒图还没写完,中医药就迎来了拂面而来的春风。

近日,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医药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拉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序幕,古老的中医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

当作为“舶来品”的西医进入中国,“爬山、吃肉、骂中医”曾被当作一种时髦,中医药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进而被人忽略、忘却,乃至一度沦落到被废除的边缘。

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中医药如同遗落的珍珠重放光彩。

拭去厚厚的历史灰尘,中医药独特的价值正在重现。

《纲要》明确: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

  “中西医并重”一直是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

有人说,中西医早已不是“并重”问题,能“并存”就不错了。

话虽偏激,却反映了现状。

1949年,西医师8.7万人,中医师27.6万人。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西医师增加了30多倍,中医师只增加了不到1倍。

《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76.0亿人次,其中中医类总诊疗人次8.7亿人次,只占11%左右。

  中西医发展不对称,原因之一是中医药不被重视。

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曾做过统计,上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拨出的卫生事业费,西医占97%,中医占3%。

而在拨给中医的这一块里面,中西医结合的占97%,纯中医的占3%。

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再加上造血功能不强,导致中医严重“发育不良”。

用当时流行的话说“打着梅兰芳的牌子,却唱着流行歌的调子”。

“以西养中”的结果是中医院普遍西化,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纲要》提出:

“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

如此明确地要求二者“一碗水端平”,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在目前西医药一家独大的现状下,中医药如何赢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让《纲要》落到实处?

需要完善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机制,激发中医从业的热情,培植中医发展的沃土。

更为关键的,是给中医药“松绑”,借中医药立法的时机,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需要提醒的是,落实《纲要》不能变调走样,以西律中、以中适西,让中医药变得不中不西,名存而实亡。

中医药的发展,须打好传承的根底,决不能背离本来规律,更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纲要》要求,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

我们离这个目标尚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深入挖掘中医药这个伟大宝库。

赢得中西医平等地位,拼的是发展实力,靠的是创新方法。

通过现代科技、引入“互联网+”思维等手段,让中医药谱写新篇章,必能助力健康中国,为人类健康造福

妥善安置职工,为转型升级蓄力

  把化解产能过剩看做实现整体经济健康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才能客观看待由此造成的部分职工下岗问题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化解过剩产能可能会涉及的180万名煤炭、钢铁系统职工,今年中央将拿出1000亿元,用于职工安置。

这一表态为相关行业的职工注入了信心,也表明了中央通盘考虑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准备。

  化解过剩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

以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作为此次化解产能过剩的切入点,意味着全面化解产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严重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都可能面临同样的任务。

虽然化解过剩产能不可避免会造成行业职工的下岗失业,但无论是社会和市场就业环境,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已非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可比。

因此,有人把这次化解过剩产能理解为“第二次下岗潮”,显然与事实不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实体经济发展“三去一降一补”的需求日益显现。

曾有业内人士调侃,一吨钢材的利润买不来一支冰棍,煤炭卖不出黄沙价。

正因如此,才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过剩产能,转变生产方式,通过转型升级让其涅槃重生。

这也是不少发达工业国家都曾经历过的阵痛。

尤其是煤炭和钢铁行业,无论是曾经的“如日中天”,还是如今的产能过剩乃至进入“暮年”,都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对此,人们不必过于悲观。

  化解产能过剩是实现整体经济健康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客观看待由此造成的部分职工下岗问题。

妥善安置这部分下岗甚至失业职工,事关整体改革的推进,也关系到这些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

财政拿出1000亿元资金用于职工安置,既体现出国家对相关企业下岗职工的责任意识,更体现出人文关怀。

有国家巨大投入的支持,有各种保障制度的维护,有创业优惠政策的辅助,有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和创造条件的吸纳,有广阔的再就业市场环境,解决好180万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并不是太大的难题。

  尤其要看到,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不应求格局,为吸纳这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形势乐观,交通运输服务、技工、操作工和销售业务等职业求职竞争压力较低,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这些都和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有着很大不同。

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更有充分的就业岗位,加上下岗的这些国有企业职工本身具有良好的职业和文化素质,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只要政府部门善于引导,市场完全可以消化。

  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关系到企业职工的民生,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全面化解产能过剩的顺利推进。

在保持信心与乐观的同时,更应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让相关的国企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并引导就业,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和复制的行动指南。

中国司法在公开中积厚行远

  司法公开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飞跃,逐渐从传统庭审旁听的“现场正义”,报纸广播的“转述正义”,到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的“可视正义”

  人民群众最期待司法公开透明,中国法院正刷新司法公开历史。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以一串串翔实的数据,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司法公开的巨大成就。

  刚刚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铺设的关于司法公开的制度轨道,深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

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基本建成辖区统一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总访问量达87.85万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布裁判文书1448万余份……凡此种种,都为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正义,拓展了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的出现与运用,为司法公开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

随着最直观、最动态的庭审视频直播的铺开,司法公开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飞跃,逐渐从传统庭审旁听的“现场正义”、报纸广播的“转述正义”,到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的“可视正义”。

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利用云数据与微博等社交媒体,我国很多法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观看庭审直播的“即视正义”。

小小手机,三寸屏幕,即可打开司法公开的无限空间。

  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定分止争、实现社会正义的手段,公开透明是本质要求。

但由于其专业化,往往也具有神秘主义的倾向,成为世界范围内司法公信力普遍不高的一个因素。

而中国的司法公开,正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司法公开担当表率。

白皮书显示,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建设法院政务网站、法院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院长信箱等,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公开平台。

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法院正在通过一刀不剪的直播、完全透明的司法、身临其境的庭审,创造触手可及的正义。

  信任源于了解,了解促进公信。

实践已经证明,司法公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司法公信,增强了司法权威。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司法公开始终在路上。

也要看到,在司法人员素质、司法能力上,人民法院依然存在短板;司法腐败时有发生、涉诉上访压力未消,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仍然有待继续提高。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按照中央部署,人民法院去年从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跨区审理与巡回法庭等多渠道入手,推进诉讼便民措施、保障律师权利、切实推进司法民主、重拳打击“老赖”、防范外部干预过问案件等举措。

这些努力与司法公开一起,形成系统合力,共同推动了新形势下的司法改革。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上德若谷,不弃不休”。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公开平台,人民法院不仅在防止司法腐败、倒逼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权公信力上成就巨大,更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诉讼的便利,增强了对法院公正司法的信心,彰显了中国司法的价值和德性。

通过司法改革,实现司法能力与司法公开的齐头并进,中国司法公开正积厚行远。

中国两会,为世界注入信心

  中国信心,不仅仅来自两会等场合向外界传递的积极态度,更来自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

  “对于中国观察者而言,接下来的两周是需要集中精力的两周”。

全国两会开幕前夕,《爱尔兰独立报》发文,表达了对中国两会的密切关注。

每年3月,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都会云集北京的两会会场,但今年的两会尤为引人注目。

这不仅因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还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两会议题对世界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

  过去的一年,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时代”,缺乏激动人心的亮点。

而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步入新常态的同时,无论就经济增速还是消费市场等指标而言,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最近有英国媒体称,过去,经济学家经常说,“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会感冒”,形容美国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而过去一年的情况表明,世界“免疫系统”对中国“抽鼻子”的敏感程度要超过之前的想象。

正因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今年中国两会上将要公布的预算报告和2016年的增长目标,关乎低迷的全球市场能否重拾信心和动力,自然引起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6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预定的增长目标?

”“中国政府又将如何推动经济改革?

”对于这些问题,境外媒体希望能从中国两会的会场上找到答案。

外媒关注中国两会,最为看重的自然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德国《商报》和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眼中,关于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而包括《日经亚洲评论》在内的多家境外媒体,更是毫不掩饰地对2016年中国GDP增长目标表达了特别关切。

事实上,在此前刚刚落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以及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赢得了包括彭博社在内的很多境外媒体的赞许。

国外媒体引用英国经济学家杰索普的观点称,“唱衰中国经济论已经触顶。

”而今年中国两会的议题,由于涉及2016年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自然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

  不少外媒认为,中国政府已经以成功的举措,有效平息了此前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两会上即将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如何延续这些有效的做法,成为各国媒体的一大看点。

正如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对外表示的:

“我很关注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也希望在今年的两会上听到更多关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讨论,这些内容对中国及其海外合作伙伴而言都非常重要。

”在此议题之下,中国经济改革中一些更为具体的内容,也为部分外媒关注。

比如和中国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的韩国,对中国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非常关心。

韩国投资证券业专家称,“这一次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强烈的决心,缓解过度生产问题。

”凡此种种都说明,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的走向,将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

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使世界受益。

  中国将怎样清理“僵尸企业”?

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在“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有所推进?

中国是否会加大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

这些问题既是很多境外媒体关心的内容,也是今年两会上的重点议题。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倡议的,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

而转型升级、新旧转换,自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目标,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相信随着两会日程的展开,境外媒体关注的这些问题,将会在会场内外得到满意的回答。

  在分析中国经济时,一位经济学家说,“经济学有一半是心理学”。

而中国正以自己坚实的发展脚步,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中国信心,不仅仅来自两会等场合向外界传递的积极态度,更来自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

创新引擎不断涌现、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形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5%以上……在各国媒体眼中,中国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

两会是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中国也将继续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源。

给“推动摇篮的手”更大舞台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妇女有力量,国家就有力量;妇女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

  两会又逢妇女节。

一身职业装扮的女性代表委员,优雅从容;坚守岗位站成风景的女交警,英姿飒爽;穿梭在采访现场的女记者,因敬业而美丽……广大女同胞,让这个春天更加摇曳生姿。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

这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

这是对女性由衷的礼赞。

老舍说,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这是唱给母亲的赞歌,也是对女性的致敬。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属于每个女性。

妇女节的设立初衷,正是为了彰显女性人格独立、权利平等的价值。

有学者说: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妇女的解放可以作为一般社会解放的尺度。

”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

设立妇女节105年来,妇女所享有的权利日益丰满,争取独立自主之路永在延伸。

  有人说,21世纪是“她世纪”。

如今,“她时代”正强势来临。

在创业大潮中,女性创业比例越来越高;在政治舞台上,女性领导人展现着不一样的施政魅力。

“妇女能顶半边天”,日益深入人心;“妇女离不开锅台,上不了讲台,登不上舞台”的状况,渐行渐远。

相反,越来越多妇女离开了锅台、走出了家庭、步入了社会,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繁荣,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在我国,妇女地位不断提高,与之相匹配的是,女性正展现她们卓越的才华。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国女性的荣光。

中国女排再夺世界冠军,女排精神熠熠生辉。

除了这些“夺冠”明星,更多女性坚守在不同岗位,展现着中国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毋庸讳言,在今天,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方面,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对妇女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

比如,就业歧视仍是女性遭遇的一大困扰。

一项调查显示,86.6%受访的女大学生称就业时受过歧视。

“仅限男性”的招聘门槛,让女性应聘者黯然神伤;而那些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隐形歧视,更让女同胞无可奈何。

  家庭暴力也损害着不少女性的身心。

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

更遗憾的是,遭受家暴,少数女性仍选择隐忍。

“我们要努力消除一切形式针对妇女的暴力,包括家庭暴力。

”去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如此强调。

今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包括妇女在内的每个家庭成员,在面对家暴时有了法律的护身符。

  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女同胞的期许。

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梦工厂”里,每名妇女都是追梦人。

妇女的成就和地位,清晰地测量着时代进步的刻度。

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妇女有力量,国家就有力量;妇女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她们的人生更阳光、更灿烂,这个国家的未来才会更明亮、更健康。

读懂年轻人的两会关注

  两会是一年一度共商国是的盛会,对两会的关注,折射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

  两会召开,爱刷微博、爱发朋友圈的年轻人怎么看?

近日,有媒体对5652名30岁以下年轻网友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关注两会,他们有着自己的视角;参政议政,他们有着自己的方式。

  一般印象中,年轻人往往个性、自我,“90后”的标签更是让一些人产生他们“活在自己世界”的刻板印象。

但调查数据让人欣喜,年轻人对两会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

受访者中,对人大代表“不太关注”和“非常不关注”的,仅占不到两成。

而55.48%的受访者最希望了解代表们的议案,也显示了这样的关注是“有内涵的关注”。

两会是一年一度共商国是的盛会,对两会的关注,折射出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

  以年轻人的视角审视,两会要开得好,得“接地气”“有实效”。

“贴近性”,显然是年轻人政治关注的兴趣点所在。

71.39%的受访者认为贴近民众、了解民众心声的是好代表;67.73%的受访者认为,能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代表才“称职”。

超五成年轻人希望“一线代表”人数增多,应该选企业基层职工当代表。

年轻人对代表身份与履职的关注角度,其实与自身的利益诉求息息相关。

房价、物价、就业等现实问题是年轻人关注的重点,也是两会走近年轻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

如果在会场上尽讲些空话套话、如果代表委员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年轻人很可能就不会“买账”。

  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年轻一代的关注方式了。

年轻人是网络的“原住民”,在微博微信上记录生活、获得信息、消遣娱乐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网络化,同样会出现在他们的政治参与中。

调查显示,48.76%的年轻人选择通过微信、微博关注了解代表们。

不过,仅有6.60%的人自认为对代表非常了解。

年轻人对新技术手段熟练掌握,“互联网+两会”正可以打造出一个对年轻人参政议政颇具吸引力的平台。

当然,如何更好地与年轻人交流互动,仍是需要回应的命题。

  其实,不仅仅是关注,年轻人更以自身的方式参与并改变着政治生活。

调查中一个出乎意料的数据是,超过1/3的年轻人联系过代表们。

显然,自媒体是最快捷的手段,39.26%的年轻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现实中,“90后”代表已经出现在全国人大会场,1992年出生的铁飞燕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而在地方两会上,更多“90后”的代表们,或关注“蚁族”权益,或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他们都有着细致扎实的调研、紧贴地气的关怀。

铁飞燕曾对媒体说,“别人越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我们越是要关注,毕竟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90后”贵州省人大代表刘萍也曾说,“不能等上了会再说是来学习的”。

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们的认真和执着、活力与担当,让人看到他们身上蕴藏着的推动经济社会前行的力量。

  两会年年开、年年新。

今天在网络上填问卷的年轻人,明天可能就会走进共商国是的会堂。

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两会这一“重要的政治生活形式”一定会继往开来,越发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期待慈善法催生“大慈善”

  作为我国第一部慈善法,这部法律的突出意义,在于全面系统地确立起国家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规范

  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慈善法草案的说明。

这次审议,注定要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留下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通过与实施,也将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我国第一部慈善法,这部法律的突出意义,在于系统规范全社会的慈善行为。

法律拟制定的各项规范,既针对各级政府的管理行为,也针对社会组织的运行管理与每个公民的慈善方式,是依据我国实际并借鉴国际经验,从而全面系统地确立起国家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规范。

  慈善法草案将慈善定义为“大慈善”,是一次巨大的慈善理念与公共伦理的升华。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我国社会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只能将慈善定义为解决贫困问题,因而只能是国家救助政策的补充。

一旦将慈善的范围扩大到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环保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慈善事业就自然和社会发展与提升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人们投入慈善事业,完全可以举办多个方面的公共事业。

这既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会激发社会大众将善行善举与社区发展、生活提升结合起来,使社会事业成为社会大众自身积极参与的事业。

  在慈善法草案的框架内,慈善事业也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

根据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