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648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凝心聚力求发展开拓进取创一流

努力推动我县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县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4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全县建筑业管理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科学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

等会县委常委张县长、市住建局陈局长及部门领导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先进三点意见:

一、2010年建管工作成绩斐然,社会贡献更加突出。

过去的一年建筑业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住建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致力打造“建筑强县”,强势推进监督执法,规范市场行为,实行标准化管理,开展“专项治理、打非治违”活动,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曙目的成绩。

一是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新建工程80余项,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建筑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比2008年建筑业产值翻了一翻,标志着近几年我县建筑业驶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实现增加值2.79亿元,同比增长23.1%;实现利税总额0.75亿元,同比增长26%。

建筑业对经济社会贡献更加明显和突出。

二是建筑市场监督执法,监管效能显著提高。

局属各责任单位突出源头控制,完善管理制度,硬化管理措施,强化行政执法,规范许可行为,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能。

全年办理竣工验收备案43项,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为100%;以迎接省、市5次专项督查为契机,借“专项治理、打非治违”东风,积极开展监督执法检查活动,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工程26项,进行房屋施工质量检测鉴定32栋,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7宗,依法查封2个“六无”工程,向施工企业下达《违法违规行为扣分单》756份,下达《建筑工程停工通知单》128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整改通知单》264份,《违法违规行为责令改正告知书》35份,《当场处罚决定书》24份,记严重不良行为记录三条,教育和处罚了违法违规行为,使行业警钟常敲,警笛长鸣,有效地保证了质量通病,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县建筑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全年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死亡事故,行政执法权威明显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多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的好评。

三是建筑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结构,鼓励企业多元化经营,是我局扶持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基本决策。

去年根据《攸县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动态考核实施方案》和《攸县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对施工企业进行考核,根据《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择优选择了二家施工企业资质晋级,四家企业资质增项,六家装饰企业申办资质;目前,我县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水利、市政、送变电、装饰专业等资质配套较全,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升。

加大了在建工地农民工学校创建力度。

全县共创建农民工学校15所,共培训6800人次,其中县城区创建农民工学校11所。

加大了特种作业和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力度。

针对我县建设领域起重机、提升机、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偏低的现状,进行了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鉴定,培训223人,考核发证223个,考核合格率100%。

加大了“三类人员”培训、考核力度。

加强对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考核和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工作,对274名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考核。

我县建筑农民工技能素质和行业技术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明显提升,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

五是联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按照“工作联动,责任包干”的原则,创新建筑市场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勘察设计、工程报建、质安监督、工程监理、建设执法、验收备案综合管理,科学制定工作流程,实行责任包干,工作联动,相互监管,提高了建设市场管理水平,建筑节能等推广实行难度大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初步形成建筑节能推广工作有效、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

同时,全面实行一次性办结服务制度,即推行工程报建一次性告知、行政规费一次性执收、法定要件一次性收取、工程竣工一次性验收“四个一”办事程序,精简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广大建设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好评。

二、认真剖析问题,准确把握形势

同志们过去的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一是市场秩序不规范现象依然严重。

有的施工企业,特别是个别县外企业,凭借高资质等级,搞挂靠,搞戴帽,允许他人挂靠,出让企业资质,违法转包、分包,拖欠克扣农民工资。

在一定程序上扰乱了我县建筑业市场正常秩序,像这样的企业坚决要清退。

二是质量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有的施工企业生产投入不足,舍不得投入,把安全文明措施费当作自己的利润,不顾他人的安危,这样的企业老板是黑心老板,是社会的罪人,是行业的败类,坚决要予以打击。

三是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

有的建设单位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不依法接受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未经竣工验收的工程擅自投入使用,特别是乡镇的厂矿企业、住宅小区、工业园区,为了逃避规费而逃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这种行为对社会很不负责,对后代留下安全隐患,以后我们将严肃整治未报先建、少报多建、不报强建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企业不注重长远发展战略,吸引、培养、稳定、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健全。

特别是县内部分施工企业留不住人,容不得人,查验证件时,能满足要求,做起事来就没有人,技术力量很薄弱,企业“空心化”,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将大力抓好企业管理,像这样的企业要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企业资质。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加快建筑业发展、建设建筑强县的关键之年。

因此我们要冷静分析形势,主动抢抓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为推动全县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不懈努力。

今年工作的总的形势,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形势好,任务重。

形势好。

今后一个时期固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专家预计2011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在25%左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展开,必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再次我县是长株潭次中心城市,这些都为我们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商机。

从长远来看,今后的三五十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无论怎样宏观调控,城市道路桥梁、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等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建筑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对建筑业非常重视,在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候,县委、县政府都能审时度势,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建筑业作健康发展。

2010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扶持建筑业发展的许多措施,使我们企业享受到了更多的政策优惠。

同志们,无论从宏观形势,还是从政策环境来看,对我县建筑业来说,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任务重。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了对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得出新的要求。

县委、县政也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对我们建筑业工作委以重任,寄予厚望。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许多市场要开拓,还有许可多科技的高峰要攀登,还有许多企业实力要增强,我们一定要认清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责任有多大。

同志们,我们必须清醒、全面、辩证地看待形势,深刻认识到我县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只要我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提振信心,努力拼搏,我县建筑业一定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开拓进取创一流

2011年,我县建筑业的工作主要目标是:

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5亿,增加值突破5亿元,上交税金突破1亿元。

申办一家房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资质,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2项,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50项,工程一次性交验合格率98%以上,控制施工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全面推动建筑节能、预拌商品混凝土;以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中心,全面加强市场监督执法,提高行政监管效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进一步开创建筑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推进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2011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举措是实施一大战略,致力二个突出,增强三大能力。

(一)实施一大战略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们建筑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道。

攸县有10多家建筑施工企业,单靠我县本地的投资建设规模,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机制下,要生存都很难,更谈不上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把市场开拓放在首位,引导建筑企业建立和实施积极的市场拓展战略,为企业打造良好的市场开拓平台,在巩固和提高县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县外市场份额。

一是县内市场要巩固。

我们要紧紧立足本县市场,千方百计巩固壮大,进一步稳固在全县施工业务中的龙头地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帮助、鼓励本地企业做强做大。

二是外埠市场要拓展。

要抓住国家开发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机会,利用我县长株潭次中心城市的优势,积极选派高素质经营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抢占省内市内市场,努力巩固现有的周边邻县的建筑市场。

我们要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向外开拓市场和建立定向的合作关系,形成规模,建成基地。

三是要打造行业品牌。

无论是那个行业,品牌是企业最具有商业价值的资源之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只有牢固树立品牌的创建和维护意识并将其落实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才具有市场的号召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尽管目前我县建筑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顶多只能算本地品牌,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意识不强,思想不新,目光不远。

目前我县建筑市场业务被过度分割,形成谁都能生存,谁都吃不饱的局面,这些缺陷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所以今后我们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申办一级房屋总承包企业,提升行业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打造我县行业品牌。

(二)致力二个突出

一是致力突出规范有序,进一步整顿建筑市场秩序

今年是全省的“建筑市场监督执法年”,我们要结合行业发展现状,针对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标本兼治,依法治业,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以消除建管盲区为目标,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是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基本前提。

当前,仍有少数项目不依法依规履行建设程序,千方百计规避监管,乡镇的厂矿企业、住宅小区及部分开发区、工业园的项目以招商引资为名,实行区域封闭管理,拒绝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管,特别是部分拆除工程、商品临时建筑物处于失控状态,事故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监管工程。

2010年3月4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城乡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城乡居民私人建房、乡镇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工程、园区工程以及用于商贸经营的临时建筑纳入统一监管范围,消除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积极汇报,广泛宣传,全力争取政府的支持,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认真实施,严格履行项目报建施工图审查、施工合同备案、施工许可、委托监理、质量安全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和工程技术档案移交等法定程序。

对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未进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要进行严厉查处,确保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到位,确保所有工程得到依法监管,确保建筑工程使用安全。

2、以诚信建设为核心,规范各方主体行为。

一方面,加强资质和备案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清出。

今年,要按照省厅统一要求,认真抓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换证工作,完成县内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动态考核工作。

以资质资格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存在一些问题企业的资质申请市住建局或省住建厅复核,清理出一批不达标的企业,同时加强对外来企业的备案管理和跟踪监管,进一步规范县外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验证工作,严格持证上岗管理,加强业绩考核,确保人员到位、制度落实、质量安全措施到位,防止挂靠、戴帽;对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各环节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主体,通过认定上报不良行为、停业整顿或吊扣资质等手段限制其市场行为的方式,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规范市场秩序;对被记录建筑市场严重不良行为或一年内被记录两次及以上一般不良行为的外来企业,两年内不允许在我县承接业务。

另一方面,打造监管信息平台,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以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守合同讲信用为主要内容,全面启动我县建设工程项目及企业监管信息平台信息录入工作,新开工程项目做到随报随录。

对不提供企业及人员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企业,对其认定上报不良行为记录。

同时推行《攸县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采取量化考评办法,对企业的资质和资格、市场行为和社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定期公示,实现资源共享,推优警劣。

二是致力突出长效创新,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质量安全是建筑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必须重点抓、常年抓、时时抓的工作,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能有丝毫懈怠。

质量安全出了问题,不仅要处分人,更重要的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甚至对整个行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大家一定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质量安全至上的思想,要根据《株洲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作的方案》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创新监管模式。

高效的监管方式是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保证,我们要根据全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工作部署。

要变迎检式管理为常态化管理、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必须不断积极探索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手段。

一是实施差别管理。

在监管力量分配上,建立差别化的监管机制,改变每个项目都平均使用监督检查的办法,积极推行对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差别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建立季度性的检查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或专项检查,定期分析质量安全形势,及时掌握质量安全动态,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把握监管重点。

各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单位要强化质量安全责任,从基层抓起,从源头防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跟踪检查。

重点加强对住宅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拆除工程、村镇规模以上房屋工程等与社会公共安全密切相关或一度成为监管盲点的工程项目的管理;重点加强对信誉差、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弱、尤其是发生过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进行监督;重点加强对施工的起重机械、支模系统等隐患突出环节进行监督。

三是坚持多头并举。

要高度重视过程控制和预防为主,强化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采取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相结合、责任主体与监督执法相联系的方式,强力督促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检验检测等单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形成质量安全监管合力;要充分发挥企业资质核准、施工许可、安全许可等各管理环节的整体效能,加强对企业和责任人的动态管理,防范事故发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新闻监督和社会群众的监督的促进作用,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对质量安全隐患进行投诉或举报,加大核实和查处力度,及时反馈和公布处理结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生命、关心质量、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2、深化专项整治。

要针对近几年来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和安全生产隐患,从技术方案、施工管理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着手,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控制质量安全事故多发源头。

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整治:

一要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管理。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和管理不善,是造成当前事故多发、群死群伤的一个主要原因。

福建宁德发生提升机坠落死亡12人、浙江台州一建筑工地塔吊倒塌死亡3人、郴州一建筑工地塔吊倒塌死亡3人,长沙上海城“12.27”人货两用电梯坠落事故造成18人死亡,都是起重机械管理不善的典型。

有鉴于此,我们务必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监督管理。

二要加强各类重大危险源的监管。

要把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落脚点,严格执行《湖南省建筑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制度(试行)》,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充实完善重大危险源论证审查的专家库,明确专家职责;严格执行《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重点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台帐,组织对深基坑、高切坡、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工程等各类重大危险源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督查。

三要开展工程监理、检验检测专项整治。

要严格执行省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省工程监理和质量检测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检测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针对监理单位人员配备不到位、旁站监理不到位的问题,督促监理单位配足监理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认真履行监理职责;针对检测市场日趋混乱的问题,严格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健全检测比对试验、检测监督抽查制度,规范强制性监督检测,督促检测机构独立、合理、公正执业,重点查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伪造检测数据、不按规范和有关规定出具检测数据和结论的行为。

3、鼓励争先创优。

2011年,我们要继续以全县“安全生产年”活动为契机,以消灭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明不合格工地为目标,进一步严格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相关人员管理的标准化工作,着力创建和推广质量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以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同时,进一步完善奖优罚劣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创建优质工程,对信誉好、实力强、品牌优的企业要通过优质受奖、舆论支持等手段给予鼓励;对劣质工程,要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等管理手段加大其惩治力度。

今年将组织企业代表到施工现场学习观摩,相互之间学经验,挑问题,找原因,抓整改,促进全县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确保全县建设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建筑安全死亡率控制为0。

(三)增强三大能力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说到底是科技水平的竞争。

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企业的竞争力就强,发展就快。

建设部对特级企业提高标准的重点内容就在科技水平上。

1、要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做好攸县新材料新工艺推广目录,通过示范、观摩以及新技术示范讲座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范围。

要进一步加大建筑节能工作力度,今年要争取节能建筑推广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

勘察设计业是建设建筑强县的重要内容,勘察设计企业要按照强县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原创设计能力,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2、要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要全面提升施工现场和机械化生产能,大幅度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

今年我们力争技术装备率增长10%。

推动建筑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

为我县建筑业企业提高竞争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队伍素质。

要加强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进行新理念、新技术、新办法、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的“六新”教育,鼓励企业家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提高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积极引进一批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涉外建筑经济人才。

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建设,力争新培训各类行业技术人员500人,切实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

二是增强企业管理能力

这几年我们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业在我县逐步占据支柱产业地位,但我们建筑业依然是一个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的行业,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与品牌企业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摸索管理模式,发展模式,运作模式,创新模式等等等。

从这几年企业管理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有这么几个事情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1、要加强项目经理的管理。

项目经理的管理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点,许多企业老总都说,我们搞建筑是有限利润,无限风险。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以包代管,一包了之,而有些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和管理水不平低下,质量安全责任不能落实到位,经济效益是“自扫门前雪”,企业的人、财、物等内部生产要素严重流失;这种以包代管的模式,同时导致了谁找到了业务,就不担心找不到挂靠企业,这也是挂靠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所在。

再次由于项目经理管理水平低下有许多工程出现了质量安全事故和民工工资纠纷。

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增强对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和调控能力,既要有激励机制,发挥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又要打破吃大锅饭的老路。

这方面,企业家老总们要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多借鉴先进经验。

像有些企业实行了施工现场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将施工现场特别是项目部的人、财、物管起来,使企业总部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管理状况,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民工工资兑付。

有的企业实行了项目经理年薪制,由公司对项目部的质量、安全、财务、材料等直接统一管理。

还有的企业实行项目股份制等等,对项目经理的管理,我们都要积极研究,努力探索。

2、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我们企业基本上都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是私营或股份制企业,成立了董事会,应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健全和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家族式传统管理的模式,建立起权责明确、管理科学、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管理体系。

打铁需得自身硬。

企业管理,是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前提。

希望大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为打造品牌建筑企业而努力。

三是增强优质服务能力

今年是我县的作风建设年,也是我们建设系统的作风建设年,我们将深入开展“树行业新风、让群众满意”的主题活动,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抓好建设系统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转变,坚持依法行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服务。

1、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

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条例》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水平,提高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严格建筑市场准入规范,积极推行工程双担保制度,加快建筑市场诚信建设,引导企业文明施工,走质量安全兴业之路,不断提高攸县建筑产品质量和档次。

2、引导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积极为做大做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企业的指导;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及时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行业信息和行业动态,引导企业把握行情,抢抓机遇;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

积极为加快攸县经济建设做好服务,要以更足的劲头、更实的作风、更多的付出,为经济建设做好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我县经济建设。

3、加强作风建设。

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局机关自身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理论、职业道德、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和干部职工行为。

积极开展“比奉献、比干劲、比效能、比形象”的“四比”活动和“企业满意先进股室”活动,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营造“人人是服务、处处是服务、事事是服务”良好氛围。

同志们,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县建筑业的新跨越、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的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