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577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docx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分×12=36分)

1.在力学国际单位制中,下列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NB.kgC.m/sD.m/s2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有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它们的惯性大小相等

3.如图所示,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重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C.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相同

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5.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6.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质点是没有质量的点

C.研究地球公转时,不能将地球看成质点

D.研究绕地球飞行周期的“神舟六号”飞船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7.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经B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B.4R向东,2πR向东

C.2πR向东,4RD.4R向东,2πR

8.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是90°,那么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是(  )

A.10NB.50NC.70ND.1200N

9.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10.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  )

A.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11.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弹簧顶端,使弹簧做弹性压缩,物体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弹簧重力)(  )

A.kmgB.kmC.

D.

12.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m/s2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取10m/s2)(  )

A.20m/s2B.25m/s2C.30m/s2D.40m/s2

 

二、填空题(2分×6空=12分)

13.一个小石块从某一高度h处自由下落,经2s到达地面.则h处距地面的高度为  m,小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g取10m/s2)

14.一辆质量是2×103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是7.0×103N,阻力是1.0×103N.这辆汽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10s末汽车的速度是  m/s.

15.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三、实验题(2分×6空=12分)

16.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

(1)物体做  的运动,理由是  ;

(2)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m/s;

(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m/s2.

17.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

答:

  (填“变”或“不变”).

 

四、计算题(9分+9分+10分+12分,共40分.在解答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8.(9分)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经过4s,末速度为10m/s.

求:

(1)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这段时间内汽车发生的位移是多大?

19.(9分)绳子的一端系一气球,另一端固定在竖直的木棍上.因受到风力的影响,气球平衡时与竖直方向成30°,如图.若测得绳子的拉力是30N,求风对气球的水平作用力是多大.

20.(10分)质量m=50kg的木箱放在电梯的底板上,电梯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求木箱对电梯底板的压力N,请画出木箱的受力图,g=10m/s2.

21.(12分)一个质量m=3kg的木块,放在动摩擦因数μ=0.4的粗糙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7N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请画出木块的受力图,并求出:

(1)木块加速度a的大小;

(2)木块在2s内运动的位移.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3分×12=36分)

1.在力学国际单位制中,下列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NB.kgC.m/sD.m/s2

【考点】力学单位制.

【分析】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

【解答】解: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在力学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是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分别为m、kg、s,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有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它们的惯性大小相等

【考点】惯性.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与质量有关.

【解答】解:

A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错误,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故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相等的惯性大小也相等,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解答此题要注意:

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只有在受力将要改变运动状态时才体现出来.

 

3.如图所示,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重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

(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要对它有一个支持力.

(3)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在斜面上没有加速下滑,而是匀速下滑,说明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来平衡它,即摩擦力.

【解答】解:

(1)根据重力的产生可知,物体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物体对斜面有一个垂直于斜面表面向下的压力,斜面对物体有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3)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相对于斜面向下运动,斜面对物体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这个力平衡了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一定要找到施力物体,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C.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相同

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考点】重力.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包括与地球接触的物体和地球周围与地球不接触的物体.

【解答】解: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故A正确;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故B错误;

C、重力的大小为G=mg,与质量成正比,故C错误;

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如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其对斜面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概念,要明确其大小为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基础题.

 

5.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斜率表示加速度,通过图象分析得出四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不变,表示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减小,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错误;

C、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故C错误;

D、图中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

A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会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6.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质点是没有质量的点

C.研究地球公转时,不能将地球看成质点

D.研究绕地球飞行周期的“神舟六号”飞船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把物体看成质点是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不是看物体体积是大还是小,所以A错误;

B、质点是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形状,所以B错误;

C、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能将地球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

D、研究绕地球飞行周期的“神舟六号”飞船时,飞船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7.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经B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B.4R向东,2πR向东

C.2πR向东,4RD.4R向东,2πR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

【解答】解: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2πR,没有方向,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为4R,方向向东.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紧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抓住位移的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8.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是90°,那么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是(  )

A.10NB.50NC.70ND.1200N

【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本题应根据力的合成方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合力的大小.

【解答】解:

两个力之间的夹角是90°,所以由勾股定理可知合力为:

F=

=50N;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在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时,一般先要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几何知识进行求解.

 

9.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考点】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解答】解: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比如高速匀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取决于变化所用的时间.故B错误.

C、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故C正确.

D、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是常见的题型,应抓住速度与加速度无关及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

 

10.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  )

A.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运动员能够挑起的原因是地面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即运动员所受合力竖直向上.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解:

A、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

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但这不是能够起跳的原因.故B错误.

C、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运动员所受合力竖直向上,故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人之所以能起跳,是因为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产生向上的加速度.

 

11.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弹簧顶端,使弹簧做弹性压缩,物体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弹簧重力)(  )

A.kmgB.kmC.

D.

【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物体静止时,其对弹簧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

物体静止时,其对弹簧的压力等于重力mg;

根据胡克定律F=kx有:

x=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胡克定律的直接运用问题,记住公式即可,基础题.

 

12.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m/s2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取10m/s2)(  )

A.20m/s2B.25m/s2C.30m/s2D.40m/s2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先表示出质量,在计算后来的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

设火箭的质量为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

所以F=20m

当推动力增大到2F时,2F﹣mg=ma′,

即30m=ma′

所以a′=30m/s2,

故选:

C.

【点评】本题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不要错选A.

 

二、填空题(2分×6空=12分)

13.一个小石块从某一高度h处自由下落,经2s到达地面.则h处距地面的高度为 20 m,小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20 m/s.(g取10m/s2)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v=gt求解末速度,根据h=

gt2求解高度.

【解答】解:

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2.0s落到水平地面;

末速度为:

v=gt=10×2=20m/s;

高度:

h=

gt2=

×10×4=20m;

故答案为:

20,20.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根据相关公式列式求解,记住公式就行.

 

14.一辆质量是2×103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是7.0×103N,阻力是1.0×103N.这辆汽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3 m/s2,10s末汽车的速度是 30 m/s.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然后运用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直接根据速度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

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F和阻力f,设汽车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解得:

a=

=3m/s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10s汽车的速度为:

v=at=3×10=30m/s

故答案为:

3;30.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汽车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最后根据运动学公式确定运动情况.

 

15.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 Fsinθ+mg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μFsinθ+μmg .

【考点】滑动摩擦力;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抓住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求解支持力大小,再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即可求得摩擦力大小.

【解答】解:

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则有:

支持力:

FN=mg+Fsinθ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

摩擦力f=μFN=μFsinθ+μmg.

故答案为:

mg+Fsinθ;μFsinθ+μmg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对竖直方向上的平衡关系即可求得支持力,同时掌握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注意正压力大小的正确判断.

 

三、实验题(2分×6空=12分)

16.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

(1)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 的运动,理由是 △s=常数 ;

(2)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0.375 m/s;

(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1.5 m/s2.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

(1)(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据此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解答】解:

(1)由题意可知,计数点0与1之间的距离x1=3cm,1与2之间的距离x2=d2﹣d1=4.5cm;2与3之间的距离为x3=d3﹣d2=6cm;由此可知△x=1.5cm为常数,因此该直线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匀加速直线,△s=常数.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因此有:

故答案为:

0.375m/s.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将T=0.1s和△x=1.5cm带入解得a=1.5m/s2.

故答案为:

1.5.

【点评】明确实验原理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同时要加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等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

 

17.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F′ 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 F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

答:

 不变 (填“变”或“不变”).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法”,由于实验误差的存在,导致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值),与理论值(实际实验的数值)存在差别,只要O点的作用效果相同,是否换成橡皮条不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解:

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算出的值,而实际值是单独一个力拉O点的时的值,因此F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F′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由于O点的作用效果相同,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

F′,F,不变.

【点评】掌握实验原理,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实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题(9分+9分+10分+12分,共40分.在解答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8.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经过4s,末速度为10m/s.

求:

(1)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这段时间内汽车发生的位移是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题中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时间和末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求解加速度,由

=

求解平均速度,由x=

t求解位移.

【解答】解: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v0=2m/s,时间t=4s,末速度v=10m/s.

(1)加速度为a=

=

=2m/s2

(2)平均速度为

=

=

m/s=6m/s

(3)位移为x=

=6×4m=24m

答:

(1)汽车的加速度是2m/s2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m/s.

(3)这段时间内汽车发生的位移是24m.

【点评】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较多,关键要根据条件,灵活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

 

19.绳子的一端系一气球,另一端固定在竖直的木棍上.因受到风力的影响,气球平衡时与竖直方向成30°,如图.若测得绳子的拉力是30N,求风对气球的水平作用力是多大.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求解风对小球的水平作用力大小

【解答】解:

设风对气球的水平作用力为F,绳子所受到的拉力为T,受力情况如上图,根据力的平衡可知:

F=Tsin30˚

代入数据得:

F=15N

答:

风对气球的水平作用力是15N.

【点评】本题是三力平衡问题,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是关键步骤.

 

20.(10分)(2015秋•福州校级期末)质量m=50kg的木箱放在电梯的底板上,电梯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求木箱对电梯底板的压力N,请画出木箱的受力图,g=10m/s2.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木箱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可说明.

【解答】解:

以木箱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

mg﹣N=ma

所以:

N=mg﹣ma=500﹣50×4=300N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则有,木箱对电梯底板的压力300N;

答:

木箱对电梯底板的压力300N.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按照常规的解答步骤解答即可,同时注意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1.(12分)(2015秋•福州校级期末)一个质量m=3kg的木块,放在动摩擦因数μ=0.4的粗糙水平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