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鹿的分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924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鹿的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鹿的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鹿的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鹿的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鹿的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鹿的分类.docx

《中国鹿的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鹿的分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鹿的分类.docx

中国鹿的分类

中国鹿的分类

中国是世界上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鹿是我国及其重要的自然财富。

我国是鹿类动物的发源地,野生鹿类资源丰富,曾分布极为广泛。

鹿类动物在动物学分类上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偶蹄目(Artiodactyla)、反刍亚目(Ruminantia)、鹿科(Cervidae)动物。

目前多数分类学家认为,鹿科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眼眶前有眶下脉,足有蹄腺,肝脏无胆囊。

根据此类标准,世界上有40多种鹿,中国有16种鹿。

中国现存的鹿科动物共计9属,16种,其中鹿亚科7种,空齿鹿亚科3种,獐亚科1种,麂亚科5种。

种的分类如下:

鹿科Cervidae

一、獐亚科Hydropotiae

1、獐属Hydropotes

1.1獐Hydroptesinermisswindoe,1870

二、麂亚科Mumtialinae

1、毛冠属Elaphodus

1.1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Milne-Edwards,1871

2、麂属Muntiacus

2.1黄麂(小麂)Muntiacusreevesiogliby,1839

2.2黑麂(毛额黄麂)Muntiacuscrinifronssclater,1875

2.3赤麂MuntiacusmuntjakIimmermann,1780

2.4菲氏麂MuntiacusfeaeThomas&Doria,1889

三、鹿亚科Cervinace

1、斑鹿属Axis

1.1豚鹿AxisporcinusZimmermann,1780

2、鹿属Cervus

2.1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ek,1838

2.2马鹿CervuselephusLinnaeus,1758

2.3白唇鹿CervusalbirostrisPrzewalski,1838

2.4水鹿Cervusunicolorkerr,1792

2.5坡鹿CervuseldiM’clellande,1842

3、麋鹿属Elaphurus

3.1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Milue-Eewards,1866

四、空齿亚科Odocoileinae

1、驯鹿属Rangifer

1.1驯鹿RangifertarandusCinneus,1758

2、驼鹿属Alces

2.1驼鹿AlcesalcesLinnaeus,1758

3、狍属Capreolus

3.1狍CapreoluscapreolusLinnaeus,1758

鹿科动物是我国蹄类动物的最大一科,其中麂属的大部分种类,以及獐、毛冠鹿、麋鹿、白唇鹿等均系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的种类。

獐亚科Hydropotinae是小型的鹿类,是唯一雌雄均没有角的鹿。

獐属Hydropotes仅獐属Hydropotesinermis-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江南各地,而朝鲜北部以及邻近的我国辽宁边境地区也有分布。

麂亚科Muntiacinae是小型的鹿类,有小型的角,同时也有獠牙,角内弯,不分叉或仅分一小叉。

现存麂亚科仅有2属,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各地。

毛冠鹿属Elaphodus属,仅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一种,除可见于缅甸北部外,基本为我国南部的特产。

麂鹿Muntiacus种类略多,近年还有新种被发现,其中黑麂Muntiauscrinifrons和黄麂Muntiausreevesi等为我国特产。

鹿亚科Cervinace是中、大型的鹿类,雄性,有分叉的角,雌性无角,幼鹿身上有多花斑,有些种类花斑在成年后消失,有些种类则终生保留。

现存的鹿亚科仅有3属。

麋鹿Elaphurus仅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一种,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北,为我国特产,野生的早已灭绝。

斑麋鹿属Axis仅豚鹿Axisporcious一种,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经消失,在国外分布于南亚、东南亚。

鹿属Cervus是鹿亚科最大一属,其中梅花鹿Cervusnippon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水鹿Cervusunicdor分布在华南、西南;坡鹿Cervuseldi分布在海南岛;马鹿Cervuselaphus分布在东北、西北;白唇鹿Cervusalbirostris分布在青海、四川、西藏接壤处的高原地带。

鹿属中我国最著名的种类是梅花鹿和白唇鹿,其中梅花鹿以产珍贵的鹿茸而闻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野生的梅花鹿非常稀少,有些亚种野生者可能已经灭绝;白唇鹿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产,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鹿类,非常珍贵。

空齿鹿亚科Odocoileinae是非常多样化的一个类群,成员差异较大。

我国驼鹿属Alces仅驼鹿Alcesalces一种,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鹿,驯鹿属Rangifer仅驯鹿Rangifertarandus一种,是唯一雌雄均有角的鹿,驼鹿和驯鹿我国仅见于东北部分地区,数量稀少,其中驯鹿为半野生。

狍属Capreolus仅Capreoluscapreolus一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中国现存16种鹿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比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

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

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

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

臀斑白色。

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

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

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

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

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

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

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

颈部长。

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

尾较短。

雌兽无角,雄兽的头上具有一对雄伟的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常被误以为没有次杈,主干在其末端6分两个小枝。

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马鹿

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24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

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

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

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

喜欢群居。

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

善于奔跑和游泳。

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

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

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北非。

马鹿是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

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24个亚种,中国的马鹿大约有7~9个亚种之多,大多是中国的特产亚种。

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

 头与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

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

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

颈部较长,四肢也长。

蹄子很大,尾巴较短。

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

雌兽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

雄性的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

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

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

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

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

夏毛短,没有绒毛,通体呈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

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

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乎盖住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白唇鹿

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唇鹿又名黄鹿,白鼻鹿,“哈马”(藏语),因其角叉的分叉处特别宽扁,故也称做扁角鹿。

为大型鹿类,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

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为中国特产动物。

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

白唇鹿体形高大,体重在300公斤以上,体长1.55米至1.9米,肩高1.2米至1.45米,臀高1.15米至1.35米,站立时,其肩部略高于臀部。

耳长而尖。

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

鼻端两侧、下唇记下颌白色。

雄鹿具茸角,一般有5叉,个别老年雄体可达6叉,眉枝与次枝相距远,次枝长,主枝略侧扁。

因其角叉的分叉处特别宽扁,故也称做扁角鹿。

雌鹿无角,鼻端裸露,上下嘴唇,鼻端四周及下颌终年纯白色。

臀部具淡黄色块斑,因此当地人又称其为“黄臀鹿” 。

毛被及色调在冬夏有差别。

冬季毛被厚,毛略粗而稍有弹性,毛形直,毛尖处稍弯曲,通体呈现一致的枯黄褐色,胸腹及四肢内侧乳白或棕白色,四肢下端棕黄浅褐色,臀斑黄白色;夏季毛被薄而致密,通体色调多变异,有褐棕色、灰褐色或灰棕色等,臀斑棕色或黄棕色。

出生鹿羔毛被柔软,在浅棕色的体背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对白唇鹿被毛的形态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被毛仅由针毛组成。

针毛的毛径特粗;髓质极发达,髓质指数高达96%;髓质形态为蜂窝状网格型;皮质呈退化状态。

针毛具有很强的保温性,是适应高寒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白唇鹿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密集,功能活跃,还可见到肥大的线粒体,和是机体对低氧环境代偿的结果。

◆水鹿

水鹿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鹿类,身长140~260厘米,尾长20~3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达300多千克。

体型粗壮接近马鹿。

雌鹿较矮小。

水鹿泪窝较大,鼻镜黑色,颈毛较长,尾端部密生蓬松的黑色长毛。

被毛黑褐色,冬毛深灰色。

有黑棕色背线,臀周围呈锈棕色,无臀斑。

茸角为单门桩,眉枝。

喜水,常活动于水边,栖息于阔叶林、混交林、稀树的草场和高草地带,清晨、黄昏觅食。

雨后特别活跃。

平时单独活动,有一定的行动路线。

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地区。

雄鹿长着粗长的三叉角,最长者可达1米。

毛色呈浅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带红色。

颈上有深褐色鬃毛。

体毛一般为暗栗棕色,臂部无白色斑,颌下、腹部、四肢内侧、尾巴底下为黄白色。

与其他鹿种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

角小、分叉少;门齿活动;颈腹部有手掌大的一块倒生逆行毛;毛呈偏圆波浪形弯曲。

水鹿体毛粗糙而稀疏,雄兽背部一般呈黑褐或深棕色,腹面呈黄白色,雌兽体色比雄兽较浅且略带红色,也有棕褐色、灰褐色的个体。

颈部沿背中线直达尾部的深棕色纵纹是水鹿的显著特征之一。

面部稍长,鼻吻部裸露,耳朵大而直立,眼睛较大,眶下腺特别发达,尤其是在发怒或惊恐时,可以膨胀到与眼睛一样大。

水鹿的四肢细长而有力,主蹄大,侧蹄特别小。

尾巴的两侧密生着蓬松的长毛,看上去好似一把扇子,尾巴的后半段呈黑色,腹面颜色雪白。

只有雄兽头上长角,角从额部的后外侧生出,稍向外倾斜,相对的角叉形成“U"字形。

角形简单,呈三尖形。

角的前端部分较为光滑,其余部分粗糙,基部有一圈骨质的瘤突,称为“角座”,俗称“磨盘”。

水鹿的角在鹿类中是比较长的,一般为70~80厘米,最长的可达125厘米。

◆坡鹿

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

由于它分布在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故称海南坡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历史上,坡鹿曾广泛地分布于海南各地。

据历史文献记载,乐会、定安、崖州、陵水、万州、临高、澄迈、感恩、儋州、琼中等地,都曾有坡鹿分布。

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在有些地区,人们往往发现傍晚牛群归村时,野生坡鹿会随着黄牛一起归宿于牛栏。

坡鹿为中型鹿类。

外形与梅花鹿相类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

而且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

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侧平伸出,与主干几乎成弯弓形。

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

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仔鹿的斑点尤为明显,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

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60-100千克。

体形狭长,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背鬣不明显,主蹄狭窄而尖,侧蹄小。

雌兽的头上没有角,雄兽头上角的形状很特殊,有一个较大的眉杈,向前长出,然后稍微向上弯曲,而主干则先向后,然后再弯曲向上,并向前伸展。

主干下面不分叉,看来好像没有次叉、三叉,其实是分叉的位置较高,都长到了主干的上端。

主干与眉杈接连起来,形成一个大角度的弧形,几乎呈弯弓状,上端生有3-6个长短不一、又尖又细的小尖,这种角型显然与梅花鹿和其他鹿类不同。

角的长度约为100厘米以上,粗12-13厘米,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眉杈也很长,可达45厘米。

体毛一般为赤褐色到黄褐色,背部颜色较深,背中央由颈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纵行的黑褐色脊带纹,带纹两侧点缀着白色花形斑点,每个斑点如铜钱般大小,间距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许白色斑点。

雄兽的毛色比雌兽的深,特别是在发情交配季节,显得更为浓艳。

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换成长而浓密的冬毛,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白色的斑点也都褪去,几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这些斑点才又逐渐显现。

体侧及四肢外侧的体色较淡,腹部和四肢内侧则为灰白色。

颜面部及耳朵的背面为黄褐色,耳缘带有黑色,耳内为白色。

尾巴的背面为栗棕色,腹面为白色或淡褐色 。

◆驼鹿

驼鹿是世界上体形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注:

长颈鹿不属于鹿科),一般体长为200-260厘米,肩高160-240厘米,比大多数犀牛都高;中国的体重一般400-600千克,但产于北美洲的体长都达300厘米,大多数体重可达700千克,最高记录为1000千克左右,堪称鹿类中的庞然大物。

驼鹿属下共有2个物种8个亚种。

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驼鹿的名称取意于其肩高于臀,与骆驼相似。

它又称堪达罕、罕达犴、犴,这是民族语言的音译,几个阿尔泰语系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通古斯语族的满语、鄂温克语等,对驼鹿皆有类似称呼。

而“犴”字乃是音译借字,在汉语中自古无鹿科动物的含义,原义为一种犬类(故此处的读音是àn还是hàn、hān,需要语言文字工作者结合音韵学史料记载做进一步调查),东北有的地区不使用这种译法而是译为“罕达盖”。

驼鹿在北美洲称为“moose”(源于东阿布纳基语的“moz”),而在欧洲称为“elk”(“elk”在北美洲被用来称呼加拿大马鹿)。

以雄性的掌形鹿角为特征。

驼鹿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食草动物,单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

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

不同亚种的毛色有所不同。

高大的身躯很像骆驼,四条长腿也与骆驼相似,肩部特别高耸,则又像骆驼背部的驼峰,因此得名。

全身的毛色都是棕褐色,夏季毛的颜色比冬季深得多。

头部很大,眼睛较小,脸部特别长,颈部却很短,鼻子肥大并且有些下垂,上嘴唇膨大而延长,比下嘴唇长5-6厘米。

另外它没有上犬齿,这一点与其他鹿科动物不同。

雄兽和雌兽的喉部下面都生有一个肉柱,上面长着很多下垂的毛,称为颔囊,但雄兽的更为发达。

躯体短而粗,看上去与4条细长的腿不成比例。

它的尾巴也很短,只有7-10厘米。

仅雄兽的头上有角,也是鹿类中最大的,而且角的形状特殊,与其他鹿类不同,不是枝叉形,而是呈扁平的铲子状,角面粗糙,从角基向左右两侧各伸出一小段后分出眉枝和主干,呈水平方向伸展,中间宽阔,很像仙人掌,在前方的三分之一处生出许多尖叉,最多可达30-40个。

每个角的长度超过100厘米,最长的可达180厘米,宽度为40厘米左右,两只角横伸的幅度为230-160厘米,重量可达30-40千克。

驼鹿角的叉数与年龄相关,6-8月龄时生出新角,初生的角为单枝,称为锥角。

第三年分出2个叉,并在基部出现角盘。

第四年分出3叉,第五年分出4-5叉,第六年以后则不再呈现规律。

角的长度和重量随着叉数的增加而递增,掌状角面积的增加尤为显著。

角每年脱换一次,2月中旬至3月底脱落旧角,大约一个以月后即长出新角。

7-8月间角从基部开始骨化,至9月前后完全骨化,茸皮随即脱落。

  驼鹿每年还要换一次毛,一般在4月初至5月份脱落冬毛,先从耳、鼻部开始,然后是背部和四肢,依次逐渐脱换,换毛的迟早因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是膘肥体壮的成年雄兽最先换毛,其次是幼仔和怀孕的雌兽,老弱个体可延迟至7月中旬。

◆驯鹿

驯鹿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

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

驯鹿并非人工驯养出来的。

北美的驯鹿是纯粹野生的;而分布于北欧,主要由拉普人管理的驯鹿则属于大范围圈养的。

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

中国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

驯鹿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驯鹿体型中等,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角干向前弯曲,各枝有分杈,雄鹿3月脱角,雌鹿稍晚,约在4月中、下旬。

驯鹿头长而直,嘴粗,唇发达,眼较大,眼眶突出,鼻孔大,颈粗短,下垂明显,无鼻镜,鼻孔生长着短绒毛,耳较短似马耳,额凹;颈长,肩稍隆起,背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悬蹄大,掌面宽阔,是鹿类中最大的,行走时能触及地面,因此适于在雪地和崎岖不平道路上行走;体背毛色夏季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下部、四肢内侧白色,冬毛稍淡、灰褐或灰棕,髯毛和会阴毛密生,呈白色。

5月开始脱毛,9月长冬毛。

仔鹿生后10天左右就开始生长初角茸。

 

不同的驯鹿亚种之间的形态有很大差距。

总的来说,生活在南部地区的驯鹿要比北部的同类体形更大。

驯鹿的肩宽可以达到120厘米,身长在1.5米到2.3米之间。

体重可达250公斤以上,雄性和雌性之间也有体形差异,某些亚种的雄性体形可以达到雌性的两倍,但雄性和雌性驯鹿头上都长角,这也是驯鹿区别于其它鹿种的显著特点之一;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速度极快,尾巴极短。

◆糜鹿

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

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

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

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

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

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

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

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

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 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獐

又称土麝、香獐,是小型鹿科动物之一,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比麝略大,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1870年代被引入英国。

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捕。

无角,体重约15-20(雄15、雌20)kg,体长约1M。

四肢粗壮发达,肩高略低于臀高。

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30多mm。

无额腺,眶下腺小。

耳相对较大,尾极短,被臀部的毛遮盖。

毛粗而脆。

幼獐毛被有线色斑点,纵行排列。

獐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草坡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潮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中生活。

不结大群,独居或成双活动,最多3~5只在一起。

行动时常为窜跳式,迅速。

獐生性胆小,两耳直立,感觉灵敏,善于隐藏,也善游泳,人难以近身。

獐喜食植物,主食杂草嫩叶,多汁而嫩的植物树根、树叶等。

受惊扰时狂奔如兔。

以芦苇、杂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为食物。

獐每年繁殖一次,11月至翌年1月左右交配,高峰期在12月,翌年5月底至7月底产仔,每胎1-3仔,偶有4仔。

妊娠期168-170天,1龄獐平均2.17仔,成年獐平均2.73仔。

◆毛冠鹿

又叫黑麂、青麂等,为鹿科毛冠鹿属下唯一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分布于陕西、青海、安徽、云南、广东、四川、贵州、福建、浙江、湖北等地。

体形似小麂。

体长1.4~1.7米,肩高0.6米;上犬齿甚大,呈獠牙状,露出口外;无额腺,但眶下腺特别发达。

泪窝大而深,比眼眶的直径还要大;尾短,仅10cm左右。

雄兽其短而不分叉的角,几隐于额部的长毛中,其短小的角尖微向后弯。

眼小,眶下腺特别显著,无额腺,耳阔圆被有厚毛,雄兽上犬齿长大,微向下弯,露出唇外。

尾相当长。

毛冠鹿栖息于高山或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采伐迹地和河谷灌丛。

生性胆怯,反应敏捷,主要在晨昏活,常四脚并卧入睡。

主食以阔叶树的嫩枝嫩叶为食,如蔷薇科、百合科和杜鹃花科的植物,喜食双子叶豆科植物,农作物及伞菌、落果等。

吃食时或奔跑时尾巴翘起,不断露出白色尾底面。

每年4-5月交配,妊娠期6个月,每窝产1-2仔,是在鹿类中是很少见的一种。

雄鹿和雌鹿的最大寿命分别为10岁和12岁。

◆黄麂(小麂)

小麂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栖息在稠密灌丛中。

小麂头部为鲜棕色,体毛呈棕褐色,颈背部较深,呈暗褐色,腹面从前胸至肛门周围均为白色。

幼兽体毛上具有斑点。

取食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

喜独居或雌雄同栖。

营昼夜活动。

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也常到村旁地角盗食蔬菜或其它农作物。

受惊时常发出短促宏亮的吠叫声。

7-8月龄性成熟,全年繁殖,每胎多产一仔。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

◆赤麂

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体长约1米,尾长17~21厘米,体重25~30千克。

是孤独活动的动物,习性胆小谨慎,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

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

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

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丘陵的森林、灌丛。

以植物嫩枝、叶、花、果实、农作物为食。

繁殖力强,全年都能交配,孕期210天左右,每胎产一仔,一岁达到性成熟。

麂皮是重要的制革原料。

分布于中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

◆黑麂

黑麂是鹿科麂属的哺乳动物,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

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冬毛上体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

尾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白尾十分醒目。

黑麂是中国的特产动物,没有亚种分化,分布范围十分狭小,分布于浙江省、安徽省南部。

栖息于海拔为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灌木丛。

主要以草本植物的叶和嫩枝等为食,种类多达近百种。

中国自1978年开始进行黑麂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

黑麂全年都能繁殖,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孕期约6个月,每胎1仔。

产后就可以发情和怀孕,估计每4年内能产3胎。

◆菲氏麂

菲氏麂体型大小与黑麂或赤麂相仿,体重20kg左右,体长104cm,尾长约15cm。

背部及体侧毛黑色,毛尖棕色,四肢近于黑色,鼠鼷部及后肢内侧白色。

尾长,尾背黑色,腹面白色,明显有别于赤麂,与黑麂毛色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菲氏麂角干长于角柄;头顶无长的棕色冠毛(黑麂头顶或角柄处有浅棕色长毛)。

在西藏,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3000m近溪流的相对湿度大的针阔混交林或灌丛间。

多单独活动,受惊后常游过溪流逃往彼岸林中隐蔽。

多以耐阴性草本植物及灌木嫩叶为食,喜食青苔和蕨类植物。

每胎1仔。

目前该种尚未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豚鹿

豚鹿也叫芦蒿鹿,体形中等,但较为粗壮,四肢较短,显得矮胖,臀部钝圆且较低,姿态象猪,因而得名。

雄性豚鹿长着细长的三叉角,全身淡褐色,生活在沿河两岸的湿地。

昼伏夜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