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课型
课时
计划内容
单元课
1课时
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2.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
学时课
8课时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0个字,会写22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分条记录收获的信息。
3.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基本的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4.能初步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不同的语言风格。
整合课
1课时
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3.尝试着将散文《白鹭》的部分段落改写成说明文。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单元课
课题
说明文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2.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
学习
目标
3.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
探究
问题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尝试着将散文《白鹭》的部分段落改写成说明文。
实践应用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方法。
文化
阅读
拓展阅读书五单元
同步进阶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单元浏览,明确主题
1.首学:
学生在课内自主浏览第九单元的主题课文和语文天地的内容。
2.互学:
四人小组交流:
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群学:
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我们知道的和还想知道的内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共学:
梳理单元知识结构。
活动二、文本速读,初知大意
1.首学:
学生在课内选择本单元你最想读的一篇文章快速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互学:
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刚刚自己读的文章的主要讲了什么。
3.群学:
选择几个学生分别汇报自己读的文章主要内容,其余的进行评价。
(评价从是否抓住了主要特点)
4.共学:
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活动三、资料共享,丰富知识
1.首学:
学生在课内默读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
2.互学:
小组交流关于手的资料
3.群学:
学生汇报展示、评价
4.共学:
拓展方向
活动四、归纳内容,提升主题
1.首学:
学生浏览,思考对手的新认识。
2.互学:
小组交流你的新认识。
3.群学:
学生汇报展示、评价
4.共学:
拓展阅读
活动一、单元浏览,明确主题
1.首学:
教师布置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的课文和语文天地,思考:
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互学:
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学习。
3.群学: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本单元有几篇主题课文,语文天地由哪些活动组成,我们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4.共学: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梳理单元的知识结构。
活动二、文本速读,初知大意
1.首学:
教师布置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快速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互学:
教师巡视指导同桌或者四人小组学习。
注意要抓住主要的内容说,或者选择关键词进行串连。
3.群学: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主要讲的内容不需要做太多的补充,避免去复述课文。
4.共学: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抓主干,不抓细节。
活动三、资料共享,丰富知识
1.首学:
教师布置什么要求?
2.互学:
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交流。
3.群学: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共学:
教师引导学生拓展的方向。
比如:
你还见过什么特别场景中的太阳?
你还知道太阳与人类有哪些关系?
活动四、归纳内容,提升主题
1.首学:
教师布置浏览并归纳单元内容
2.互学:
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交流。
3.群学: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共学: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太阳于万物的作用。
板书
设计
《太阳》《松鼠》
教学
后记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太阳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学习
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探究
问题
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了太阳的特点?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
实践应用
尝试用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的一件文具。
文化
阅读
拓展阅读中的太阳的故事。
学习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分享资料,导入课题
生在小组内交流你们搜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然后全班汇报
生齐读课题
生:
说明文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勾画重要信息。
生判断:
①()太阳距离我们约有1.5亿千米远,()因为这么远,我们才不觉得很热。
②()130万个太阳才能抵得上一个地球。
③()太阳中心温度估计是6000℃,()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④()坐飞机到太阳需要飞二十几年,说明太阳很大。
⑤()钢铁碰到太阳会化成水。
⑥()埋在地下的煤炭与太阳没有关系。
⑦()太阳促使水蒸发,引起自然界水的循环。
⑧()地球上的风是太阳引起的。
⑨()生物分植物、动物、人等几大类,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太阳。
⑩()动物要生存,也要繁殖。
生说一说:
略读的重要性。
活动三:
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生自读思考每段的段意,并在旁边做批注,可以找这段话的中心句,也可以用关键词总结。
讨论交流第一部分
一学生读第2自然段,其他生听读,把描写太阳升起来时的动作,颜色变化的词找出来,做个标注,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同桌合作读2-3段,思考太阳的特点和运用的说明方法。
生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
(过渡句)
生小组交流: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
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活动一、分享资料,导入课题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你们搜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这节课我们学习《太阳》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思考体裁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留意课文中为我们提供的太阳的相关信息。
老师这里有一些判断题,考考大家的提取信息能力。
PPT出示内容:
2总结略读的重要性。
活动三:
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一)1那么课文是如何来向我们讲述太阳的呢?
我们来看看课文每段分别写了什么。
2你发现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1~3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3太阳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分别来看一看。
4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
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5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二)品读欣赏第二部分,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虽然太阳离我们很远,但是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
2这只是作者的总体感受,那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呢?
我们看看4―7自然段,小组交流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
3选代表交流汇报。
板书
设计
5太阳
远
大没有太阳就没有
热这个可爱的世界
与人类关系密切
教学
后记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松鼠》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生字。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学习
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生字。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探究
问题
松鼠有哪些特点?
课文是怎样运用说明方法写出松鼠的特点?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松鼠》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实践应用
文化
阅读
拓展阅读书
学习
重难点
1.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2..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松鼠”注意“鼠”的笔画书写。
2.观察图片了解动物松鼠
活动二: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注意词语狭窄、勉强、脱落、梳理、警觉等词语的书写。
活动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
2.梳理文章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读2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松鼠的漂亮?
又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松鼠的漂亮的?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小面孔、尾巴、坐姿、吃相
2.作者用了“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等一连串的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鼠美丽而富有活力的特点,让人初步感受松鼠“讨人喜欢”的模样。
用“帽缨”形容尾巴,既写出了松鼠的特征,又给人以美感。
3.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小组交流讨论
4.集体交流汇报
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
写“过水”,连用两个“当做”,巧妙地刻画出松鼠的乖巧,仿佛让人看到一个聪明的顽童。
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松鼠过水的特点。
⑵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⑶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用“极”“那样……那样……”“一忽儿”等词语,写它的跑跳敏捷,强调了它的机灵。
⑷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鼠叫声的特点。
⑸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写叫声,除了写一般叫声的特点,还写它被惹恼时的“恨恨声”,突出它的灵性。
可以请学生模仿一下,松鼠不高兴时发出恨恨声。
⑹写松鼠搭窝的先后顺序,运用准确的动词“搬”“放”“编扎”“挤”“踏”以及形容词“错杂”“宽广”“坚实”“舒适”“安全”,生动地体现了松鼠的巧妙与能干。
窝址选择与窝口处理的合理科学,更突出了松鼠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故而“很讨人喜欢”。
教师总结:
第4、5自然段,作者通过写松鼠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松鼠搭窝(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特点)来表现松鼠的乖巧。
4.下面这段文字同样是写松鼠的,在语言表达上与课文有何不同?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
哺乳纲,松鼠科。
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
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
冬季耳有毛簇。
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
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
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
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师生总结:
《辞海》中的一段话,是如实的说明有关松鼠的科学知识,如属类、体长、毛色、食物、产地、用途等,是注释性的,要求语句确切,句子短,修饰少,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而课文是文艺性说明文,用文学笔调写的,在同样科学、准确说明的基础上,语言表达上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拟人手法生动地来说明事物;形容词、动词、副词的使用精当准确。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由“鼠”字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展示松鼠图片。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鼠的文章,叫。
(学生回答:
《松鼠》)
请一位字写得好的同学板书“松鼠”课题。
教师用红笔把“鼠”字描红,强调笔顺。
鼠,象形字。
鼠,甲骨文
像一只尖嘴、大耳、长尾的动物在啃啮什么,四点代表啮碎的物屑,也有人认为是胡须或偷吃的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
1.作者笔下的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
讨人喜欢(教师板书:
讨人喜欢)
2.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动物?
漂亮、驯良、乖巧(教师板书:
漂亮、驯良、乖巧)
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来概括:
因为松鼠,所以它很讨人喜欢。
3.第1自然段和第2至5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第1自然段总写,第2自然段写松鼠的漂亮,第3自然段写松鼠的驯良,第4、5自然段写松鼠的乖巧
总说和后分的关系(先总说,后分说)(教师板书:
总→分)
4.第1自然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这三个词语概括了松鼠的三个特点,与下文一一对应,这是按照从外形到习性的逻辑顺序写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教师板书:
外→内)
5.第6自然段又介绍了有关松鼠的什么内容?
生理特征,经济价值,属于补充说明。
(由主要到次要)
教师总结:
课文主要是从漂亮、驯良、乖巧三方面来写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的,课文结构先总后分,即先概说后具体、说明顺序是由外形到习性的逻辑顺序。
三、深入研读课文,体会特点
1.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松鼠漂亮的?
又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松鼠的漂亮的?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小面孔、尾巴、坐姿、吃相
作者用了“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等一连串的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鼠美丽而富有活力的特点,让人初步感受松鼠“讨人喜欢”的模样。
用“帽缨”形容尾巴,既写出了松鼠的特征,又给人以美感。
用副词“老是、一直”,既说明了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作者的喜爱之情。
“身子躲在尾巴底下歇凉”,点出松鼠形态的奇特之处。
最后从松鼠的坐姿和吃相说明它“最不像四足兽”的体态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松鼠可人体态的喜爱,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松鼠“漂亮”这一特点的认识。
2.作者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松鼠驯良的?
活动范围:
树林(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
夜晚(不骚扰人类);主食种类:
果实(不伤害人畜)
教师引导:
“满树林里跑”“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歇凉”“练跑”“玩耍”等拟人化的语句,笔端流情,活画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突出了它的“讨人喜欢”。
3.作者写松鼠的乖巧,侧重于“巧”字,重点写了它的机灵、巧妙、聪明。
小组讨论4、5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出松鼠乖巧的句子,写出你们的理解?
教师预设:
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
写“过水”,连用两个“当做”,巧妙地刻画出松鼠的乖巧,仿佛让人看到一个聪明的顽童。
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松鼠过水的特点。
⑵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⑶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用“极”“那样……那样……”“一忽儿”等词语,写它的跑跳敏捷,强调了它的机灵。
⑷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鼠叫声的特点。
⑸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写叫声,除了写一般叫声的特点,还写它被惹恼时的“恨恨声”,突出它的灵性。
可以请学生模仿一下,松鼠不高兴时发出恨恨声。
⑹写松鼠搭窝的先后顺序,运用准确的动词“搬”“放”“编扎”“挤”“踏”以及形容词“错杂”“宽广”“坚实”“舒适”“安全”,生动地体现了松鼠的巧妙与能干。
窝址选择与窝口处理的合理科学,更突出了松鼠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故而“很讨人喜欢”。
教师总结:
第4、5自然段,作者通过写松鼠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松鼠搭窝(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特点)来表现松鼠的乖巧。
4.下面这段文字同样是写松鼠的,在语言表达上与课文有何不同?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
哺乳纲,松鼠科。
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
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
冬季耳有毛簇。
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
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
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
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师生总结:
《辞海》中的一段话,是如实的说明有关松鼠的科学知识,如属类、体长、毛色、食物、产地、用途等,是注释性的,要求语句确切,句子短,修饰少,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而课文是文艺性说明文,用文学笔调写的,在同样科学、准确说明的基础上,语言表达上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拟人手法生动地来说明事物;形容词、动词、副词的使用精当准确。
(教师板书:
语言生动:
打比方、拟人、词语)
四、进行片段仿写,迁移能力
1.请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小白兔外貌或习性方面的特征,写一段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性文字,100字左右。
小白兔,体形小,全身白色,三瓣嘴,有两只竖起的长耳朵。
牙齿终身不断生长,需要不断进食干草磨牙。
兔子的眼睛有红色,蓝色,茶色等各种颜色,眼睛能聚很多光,即使在微暗处也能看到东西。
胆小,机敏,素食,可爱,易保持清洁,少有攻击性。
高兴时会原地跳跃,跳跃时还会抽动尾巴,生气时会咕咕叫。
板书
设计
松鼠
讨人喜欢:
漂亮、驯良、乖巧
总→分外→内
语言生动:
打比方、拟人、词语
教学
后记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备课者
课型
整合课
课题
说明文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3.尝试着将散文《白鹭》的部分段落改写成说明文。
学习
目标
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3.尝试着将散文《白鹭》的部分段落改写成说明文。
探究
问题
课文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写出太阳和松鼠的特点的?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作文
实践应用
办手抄报
文化
阅读
同步拓展阅读
学习
重难点
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首学环节,复习巩固
1、回忆本单元的主体课文
2、听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活动二小组互学,补充积累
1.学习交流平台
2.初试身手,观察电视塔图片,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小片段。
3.作文
活动三群学共享,补充积累
1.小结引导学生分赏析习作例文。
《鲸》《风向袋的制作》。
2.找出其中的说明方法。
活动四共学感悟,拓展延伸
1、细致观察要写在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
2、完成习作。
活动一首学环节,复习巩固
听写本单元生字词,强调易错生字词
活动二小组互学,补充积累
1.引导学习交流平台,复习学过的说明方法。
2.初试身手,观察电视塔图片,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小片段。
3.作文
活动三群学共享,补充积累
1.引导学生分赏析习作例文。
《鲸》《风向袋的制作》。
1.找出其中的说明方法。
活动四共学感悟,拓展延伸
2、细致观察要写在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
3、完成习作。
板书
设计
《鲸》《风向袋的制作》
说明方法
教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