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07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docx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市教委印发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

2011-11-1711:

16:

28  来源:

中国上海

各区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推进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进一步提升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实施《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以下简称《绿色指标》,见附件),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试行《绿色指标》的必要性

  

(一)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

试行《绿色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区县、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丰富学业质量评价的内涵,引导区县、学校开展全面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育管理的应有之义。

试行《绿色指标》有利于市、区(县)两级政府全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实状况,完善教育教学决策,提升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引领上海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三)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保障。

试行《绿色指标》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良性循环系统,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二、《绿色指标》的主要内容

  

(一)指标内容:

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以及上述各项指标的跨年度进步指数共十个方面。

这些指标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测试对象: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含非本市户籍学生)以抽样的方式确定参测学生名单。

2011年参测对象为四年级和九年级学生。

  (三)测评手段:

学业测试(小学生测试语文、数学,初中生测试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问卷调查(学生、教师、校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

  (四)测评时间:

2011年的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时间为10月27日。

以后每年的具体测试和调查时间另行确定。

  (五)考务要求:

根据每年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实施手册》要求,开展好各项考务工作。

  (六)结果呈现:

2011年的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将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总体分析报告和各区县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形式呈现。

以后将根据形势发展和现实需要,逐步探索更加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

  三、试行《绿色指标》的工作要求

  

(一)分工合作。

试行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工作由上海市“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项目组牵头,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教研室负责与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

市教委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日常联系,参与学科测试工具的开发、学业质量数据的分析、撰写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报告、制定学业质量测试评分标准、组织人员培训等工作,完成区县测试结果的反馈。

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教研室和市、区县两级招生考试机构共同做好学业质量抽样测试考务组织工作,区县教育局提供相关支持。

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参与区县学生学业质量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工作。

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收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各部门在承担各自职责的同时,要加强信息沟通,增强工作合力。

  

(二)完善保障。

试行《绿色指标》所产生的费用由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承担。

市教委承担系统引进、测试命题、统一抽样学生的测试和师生问卷、试卷批阅、人员培训、专家指导、平台构建、全市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等产生的费用;区县教育局承担区域内考务和区县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等费用,区县因自愿增加学生样本而产生的费用也由各区县教育局解决。

各相关部门选拔业务精干、能力突出的干部和科研人员参与试行工作,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的质量监测和评价队伍。

  (三)严肃纪律。

各区县和学校要严格按照抽样资讯组织学生学业测试和师生问卷调查,坚决杜绝替换学生或非正常缺考,坚决杜绝妨害测试和调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各类因素,确保样本的准确度和参与率,确保测试和调查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一旦发现有关部门在操作中出现违规现象,将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

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反映在组织相关测试和调查中的问题、困难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四)及时总结。

要通过试行《绿色指标》,构建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在过程性评价中密切关注学生兴趣、态度等因素,逐步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要及时反映在试行《绿色指标》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以便在全市交流和推广。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请与市教委基础教育处联系。

  附件: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试行)

  一、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含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

其中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区县间均衡和学校间均衡三个方面。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

  学生学业水平标准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的标准等级。

  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的是学生在各学科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

标准划定时采用了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学业能力测试和水平考试等领域的安哥夫(Angoff)法和书签(Bookmark)法的方法。

  

(二)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

  在关注学生标准达成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高层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三)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

  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度、区县间均衡度和学校间均衡度三个方面。

  1.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

  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的是上海所有参测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差异的大小。

各学科的学业成绩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如罗序(Rasch)模型和多维分步计分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

  2.学生学业成绩区县间均衡度

  学业成绩区县均衡度是指上海各区县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3.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

  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指的是各学校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二、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一)学习自信心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学习自信心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价、尝试解决困难问题的意愿、对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的预期等问题,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

  

(二)学习动机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内部学习动机能够很好地预测学业成绩。

内部学习动机的测量包含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等问题;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三)学习压力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业质量之间呈现着某种负相关。

学习压力主要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焦虑,通过询问学生做作业量的多少及难易、考试次数的数量以及学校公布成绩、考试之前的感受来调查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的情况。

学习压力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与学生学业成绩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正相关。

  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主要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包括学生的同学关系、是否愿意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是否喜欢学校以及在学校是否会感到孤独等问题。

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三、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一)学业负担综合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业负担的增加并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简单办法,学生学习时间的增加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了、简单的关系,更多的学习时间并不一定带来学生更好的学习成绩。

通过调查学生的睡眠时间、做作业时间和补课时间来反映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业负担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二)学业负担分项指数

  1.睡眠时间

  教育部明确要求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较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降低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随着睡眠时间的减少而提高。

  2.作业时间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小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为1小时左右,中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为2小时左右,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基本不做作业或做作业时间过长的学生。

做作业时间包括来自学校教师布置的当天要完成的书面作业和来自家长布置的作业(如家教或者课外辅导班)。

  3.补课时间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业成绩与补课时间之间并不是存在着明显的关系,补课时间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业成绩的提高。

补课时间包括学校要求到校补课时间和家长要求的补课时间(如家教或者课外辅导班)。

  四、师生关系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师生关系的调查主要包含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否信任学生等。

师生关系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五、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有着明显的正相关,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到积极的影响。

教师教学方式分为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两个方面。

  

(一)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为因材施教、互动教学和探究与发展能力。

它们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是否进行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问题。

  六、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调查分析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课程决策与计划、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

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七、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资源等综合为学生社会经济背景。

学生社会经济背景与学生学业成绩结合起来,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反映学校教育的作为。

该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

  八、品德行为指数

  良好的品德是个人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更是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品德塑造是否成功,真正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

主要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三方面,通过热爱祖国、自尊自爱、尊重他人、有诚信和责任心、遵守公德以及拥有关怀之心、公正之心等具体指标,以采集学生问卷数据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九、身心健康指数

  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衰。

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主要通过调查学生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指标来反应。

身心健康指数是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库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和学校行政部门的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十、进步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纵向比较显示,许多地区不仅学生的学业质量有所提高,而且在影响学业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进步指数包括学习动力进步指数、师生关系进步指数、学业负担进步指数等。

 

河东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河东区教育学会罗祎邱磊

1.调查目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导航。

对广大学生来说读书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

通过读书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益处。

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培养读书习惯,提高素质品味为目的的读书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社会公益事业。

为此,笔者对河东区十所中、小学校的800名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试图从问卷中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更为符合学生心理的阅读材料、阅读方法,寻找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途径,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2.1调查的内容。

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为切入点,从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方式方法、阅读数量、时间、地点、环境及阅读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问卷是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设计,有很强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可信度。

2.2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是以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在校学习的河东区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抽样调查。

抽取的十所学校,包括示范校、普通校及偏远校。

抽取的年级覆盖了小学,初、高中学段。

发放调查问卷828份,有效试卷800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n=800

调查对象

Σ

人数

%

人数

%

小学

150

50.8

145

49.2

295

初中

147

48.4

157

51.6

304

高中

100

49.8

101

50.2

201

Σ

397

49.6

403

50.4

800

2.3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法和数据统计法。

2.3.1问卷法

采取不记名答卷的方法,使所有抽样的学生在答卷中消除了顾虑和心理负担,并给于充分重视和配合,这样使本次调查获得了比较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效度。

2.3.2数理统计法

运用了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调查结果

3.1课外阅读的兴趣

阅读兴趣直接反映着求知欲,更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图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统计图

从图1可以看出,小学生业余时间喜欢看课外书的人数占52.2%,说明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浓厚。

但是随着年级段的升高,阅读的兴趣却逐渐下降,到了高中阶段喜欢看课外书的人数减少到8.2%,这一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3.2课外阅读内容

课外阅读内容是构成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以下是课外阅读内容的情况调查。

表2:

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情况统计表(%)

科学

读物

科技

读物

历史

读物

童话

读物

卡通画

漫画

文学

名著

侦探

小说

武侠

小说

言情

小说

生活

读物

其它

小学

45.4

47.6

45.8

42.7

34.6

50.2

36.9

48.8

19

3.7

21.4

3.1

初中

36.8

48.4

43.4

47.7

36.5

51.6

39.8

50

29.6

3

37.8

10.5

高中

15.9

31.8

17.4

15.9

17.4

46.8

23.9

39.3

25.4

31.8

49.8

16.9

表2的数据表明,在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喜欢漫画类读物占比例最大,分别为50.2%和51.6%,其次为侦探类、科技类;高中学生喜欢生活类读物占比例最大为49.8%,其次也为漫画类、侦探类。

3.3课外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决定着阅读的质量,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11道题涉及阅读方式方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边读边想,读后回想”,但阅读方法掌握不理想如下图所示。

表3:

学生课外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

能在书中做标注

能使用工具书

是的

不是的

不确定

是的

不是的

不确定

小学

36.3

41.4

22.4

30.2

54.6

15.3

初中

20.4

54.9

24.7

29.9

40.8

29.3

高中

8

73.1

18.9

16.4

60.7

22.9

表3数据表明,阅读课外书时能在书中做标注的学生,小学仅占36.3%,初中占20.4%,高中占8%,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养成边读边做标注的习惯;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是能够利用工具书解决的学生,小学占30.2%,初中占29.9%,高中占16.4%,可见当前学生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当,这与我们老师平时缺乏指导有直接的关系。

3.4课外阅读的数量

阅读的数量体现阅读的效果,一个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如下图所示。

图2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量调查统计图

小学生每学期的课外阅读量5—10本的占大多数但是也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读量相差甚远,初、高中的学生每学期读书量绝大多数在1-4本,说明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实在是太少了。

3.5课外阅读的时间

课外阅读的时间充足与否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保证,以下是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调查。

图3学生每天是否有时间看课外书的调查统计图

表4:

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调查统计表n=800

0分钟

10—30分钟

30—60分钟

1小时以上

Σ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小学

4

1.4

129

43.7

82

27.7

80

27.1

295

初中

22

7.2

122

40.1

101

33.2

59

19.4

304

高中

36

17.9

85

42.3

52

25.9

28

13.9

201

Σ

62

7.7

336

42

235

29.3

167

20.8

800

从图3和表4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每天没有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高中阶段表现尤为突出。

小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时间,但从表4中可以看到43.7%的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也只是在10—30分钟左右。

3.6课外阅读环境

3.6.1家庭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

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对家庭藏书量的调查统计如下。

图4学生家庭藏书量调查统计图

从图4可以看出,由于受地域环境和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影响,我区所受调查的学生家庭藏书量很少,绝大多数的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

3.6.2学校

学校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

因为一个学生绝大多数的白天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表现在对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需求上。

为此,我们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调查。

如下图所示。

图5学生对学校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心理需求调查统计图

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希望在校内开设阅读指导课以便掌握读书的方法,然而学校的图书馆由是如何发挥其功效的呢?

我们对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情况进行了调查。

表5学校图书馆开放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开放

每周开放

不知道

几乎不开放

从来不开放

小学

15.6

11.5

47.8

6.4

18.6

初中

17.1

9.9

50.7

4.9

17.4

高中

12.4

10.9

38.8

13.4

24.4

3.6.3社会

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一个大环境,学生也是反映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

社会环境是否为学生营建良好的课外阅读外部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对学生从社会借阅途径的调查结果。

表6学生是否从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况调查统计表n=800

不是的

不确定

是的

Σ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小学

145

49.2

44

14.9

106

35.9

295

初中

144

47.4

67

22

93

30.6

304

高中

132

65.7

40

19.9

29

14.4

201

Σ

421

52.6

151

18.9

228

28.5

800

从表6可以看到有52.6%的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条途径进行课外阅读。

4.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将有关结果分析归纳如下:

4.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深刻,重兴趣轻内容。

从图1可以看出,小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浓厚,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兴趣却逐渐下降,到高中阶段经常读课外书的只剩下8.2%,学生们每学期读数量在1-4本的占大多数,这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量相差甚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从图3可以看出31.9%的小学生,51%的初中生和50.2%的高中生选择没有时间读课外书,随着年级地不断升高,课业负担日益加重,学生哪有时间和兴致来读书?

究其原因,还是考试指挥棒在起作用,尽管现在实施了素质教育,但步子还很小,并没有彻底地从根本上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手脚。

学生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学习课本的知识,做大量的习题,应付考试,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不读书,知识积累少,理解能力差,造成学习困难,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最后形成了一个负效应的“怪圈”,最终只能导致学生素质的下降,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那么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读的又是哪些书呢?

从表2可以看出小学生、初中生选择漫画类读物占比例最大,高中生选择生活类读物比例较大,其次也为漫画类读物。

可见,学生课外阅读面非常狭窄,内容比较单一。

学生们热衷的是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富于幻想的漫画,书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怪怪的,整本书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试想我们的学生怎能在这样的书中感受到人物的形象美,故事的情节美,文学的艺术美呢?

这样势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2.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到位,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常说:

得法与课内,就是要在课内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

然而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丧失了课外那片肥沃的土地。

调查表明高中生中只有8%的学生在读书时能在书中做标记,只有16.4%的学生在阅读遇到困难时使用工具书。

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平常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

在教学中,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对基础知识的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上,而对学法的指导偏少,对于课外阅读的方法的指导更少得可怜,而且课内阅读的方法指导也被埋没在字词句的琐碎分析中,对课文的支离破碎地理解事实上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本无从着手。

的确,由于教师指导的缺乏,学生在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