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84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 2.docx

九年级模拟考试题语文2

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1-6题20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8分)

(1)中军置酒饮归客,。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4)2017年是“鸡”祥如意的一年,“,

”,让我们像唐代诗人刘禹锡那样,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都要保持一颗乐观进取的心。

(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写)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品味——品行

解说:

两个“品”字意思相同,都是“辨别好坏”的意思。

B.见异思迁——异想天开

解说:

两个“异”字意思不同,“见异思迁”的“异”是“别的、另外的”的意思;“异想天开”的“异”是“奇异、奇特”的意思。

C.触景生情——春和景明

解说:

两个“景”字意思相同,都是“景物”的意思。

D.修长——修葺

解说:

两个“修”字意思不同,“修长”的“修”是“修饰”的意思;“修葺”的“修”是“兴建”的意思。

3.下面是某同学的毕业赠言,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衔接恰当。

(2分)

即将告别初中,也即将告别我们懵懂的青春。

虽有千般不愿、万般不舍,但我们都要坚持梦想。

因为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时间越久越发弥足珍贵。

4.下面语段横线处所填写的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精炼、优雅、丰盈。

谁又能说这些纸上伤感或愉悦的行旅,不是真实人生的延续和扩展呢?

①的确,在汉语的世界里,我们总能寻找到情感的栖息地:

一处山水,一段笛声……便能牵动无尽的感叹;一朵飞花,一片雨丝……就会勾起无穷的思绪。

②那么,本已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已消逝的那些明媚春景,就可能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和你重逢。

③因为有这样一笔绚丽的遗产,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显得贫乏,每一种心情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归宿。

④如果你的记忆里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

5.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

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4分)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2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

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

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

“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

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2)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

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

(2分)

从来佳茗似佳人日高人渴漫思茶欲把西湖比西子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6-23题5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写法及表达情感方面一致的一项是(2分)()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诗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得生动传神,请从炼字的角度简要赏析。

(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

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

民,百姓。

③寻常:

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

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

有钱有势的人。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永之氓咸善游咸:

_________

(2).中济,船破,皆游济:

_________

(3).有顷,益怠怠:

__________(4).又摇其首。

遂溺死遂:

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愚之甚,蔽之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11.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8分)

奇特的树栖飞鸭

无论外貌特征,还是生活习性,在中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育雏的中华秋沙鸭都颠覆了人们对于鸭子的常规概念。

  有别于普通鸭子嘴巴扁平的特点,中华秋沙鸭的嘴尖而窄。

尖窄的嘴前面还带有弯钩,边缘处呈锯齿状,这让它可以生吞下七腮鳗、杜父鱼等皮肤黏滑的鱼类,而且鱼一旦被其捉住,就很难逃掉。

  有异于普通鸭子羽毛一身单纯的浅黄色,雌性和雄性的中华秋沙鸭有着截然不同而又同样醒目的“漂亮外衣”。

成年雌性中华秋沙鸭头部为棕褐色,身上有灰色的鳞状斑纹;成年雄性中华秋沙鸭则呈现出“上黑下白”的特征――头部和脖子上部是黑色,下背、腰部以及尾巴则是白色,体侧还有黑色的鳞状斑纹。

  相较于家鸭的“人来鸭不惊”,中华秋沙鸭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就算是处于睡眠期间,也会每隔十秒钟睁眼一次,以防危险近身。

它们反感尘世的喧嚣,只会选择远离人群的地方作为栖息地,所以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并不多。

  中华秋沙鸭的主要食物是鱼类、林蛙、石蛾等动物,决非动植物“通吃”的“庸俗食客”。

它们对水质的要求极为严格,稍有污染就马上会中断觅食,另择他处。

  中华秋沙鸭不仅会走“鸭步”和戏水,还能飞到高高的树洞中育雏。

长白山头道白河岸边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它们提供了繁衍后代的理想场所。

大青杨树木质致密松软,树洞保温效果好。

这些树洞深度在五十厘米以上、距离地面十米以上,是每年春天中华秋沙鸭育雏的首选之地。

交配后的雌鸭会进入洞穴诞下七至十三枚蛋,而此时的雄鸭则离开鱼类丰富的河道,等待深秋的南迁。

  中华秋沙鸭不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鸭子,还是世界濒危物种,其总数不足两千只。

中华秋沙鸭的稀少,除了与它对水质要求严苛有关外,还与它的一种“弃巢行为”有关系。

在孵化期间,外出觅食归来的雌鸭如果发现洞穴内有丝毫的异样,比如好奇心重的花栗鼠“到此一游”,即使没有压坏鸭卵,雌鸭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弃巢而去。

这对于每年只交配一次的中华秋沙鸭而言,无疑是一大遗憾。

  洞中虽然温暖安全,却没有食物。

受饥饿的逼迫,出生才一两天的幼鸭就开始了它们的首场“勇敢秀”――从十几米的高处跳下,待幼鸭全部着陆,雌鸭便会立刻集合好队伍,带领孩子们奔向河中。

站不稳的幼鸭在水中却游得欢畅自在,并且无师自通地开始潜入水中觅食果腹。

除觅食以外,幼鸭还需要通过练习水面奔跑、扇动翅膀,并最终学会飞翔。

此时此刻,雌鸭很少觅食和休息,它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一旦出现危险迹象,就马上组织撤离。

  雌鸭要戒备的不止是天上的猛禽,还有其他雌鸭,这与中华秋沙鸭十分罕见的一种“争雏行为”有关。

当两只带雏的雌鸭狭路相逢,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展开一场幼鸭争夺战。

获胜的一方将拥有对所有幼鸭的监护权,而那些非亲生的幼鸭也会心甘情愿地跟在胜利者后面,战败的一方只好黯然退场。

当秋意渐浓、寒气逼近,中华秋沙鸭南迁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这时的它们早已不约而同地来到更开阔的水库和湖泊地带,只待集结完毕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

当四个月后的新春到来,中华秋沙鸭会一路向北,重返长白山故地,迎接一个新轮回的开始。

(选自《知识窗》)

12.“奇特的树栖飞鸭”就是中华秋沙鸭,作者为什么要用“奇特的树栖飞鸭”为题?

(3分)

13.第二、三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4.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具体说说下面两句话在语言上有怎样的特征?

(2分)

当两只带雏的雌鸭狭路相逢,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展开一场幼鸭争夺战。

获胜的一方将拥有对所有幼鸭的监护权,而那些非亲生的幼鸭也会心甘情愿地跟在胜利者后面,战败的一方只好黯然退场。

.

四、阅读议论文,回答问题。

(10分)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

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

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

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

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

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

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

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

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

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

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

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

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二十五岁的人了。

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

狄更斯曾说: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

”巴尔扎克说:

“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

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

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

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选文有改动)

15.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6.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请你举出一个事实论据。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写出两条关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限于选文以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5分)

  又一个深沉的暗夜,降临在渣滓洞集中营。

  风门边挤满了人,久久地望着那挂满刑具的刑讯室。

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

  ……

  追悼龙光华以后不久,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

大家都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姐忍受了多少摧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

经过绝食斗争,敌人被迫接受了条件,不敢继续迫害了,现在却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严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

江姐不仅为党,也为大家受苦,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敬佩而又十分痛苦。

  “猫头鹰和狗熊到女牢去了!

  余新江一惊,眼光立刻转向女牢。

黑沉沉的夜里,黯淡的狱灯,使他看不清远处。

  “提谁?

”焦急不安的声音又在询问。

  “江雪琴!

  “是她!

看,江姐出来了!

  “又是江姐。

”余新江的心像沉甸甸的铅块,朝无底深渊沉落。

  所有的牢房,一时都陷入难堪的沉默。

  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

“你说不说?

到底说不说?

  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

接着,渣滓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

  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

“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

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听着她的声音,仿佛像看见她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

可是江姐镇定的声音,并不能免除同志们痛苦的关切。

  大概是江姐的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讯问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楼七室同志们焦灼的谈话又继续了。

  “又是叛徒甫志高!

”余新江愤怒地骂了一句。

他又问:

“和江姐一道,川北还有人被捕吗?

  “没有,就她一个。

  “听说华蓥山纵队在公路上抢救过江姐,但是阴险的特务,前一夜用船把江姐押到重庆……”

  “哎——”人们痛苦地把惋惜之情化为一声长叹。

刑讯室里又传来了声音,是徐鹏飞毒辣的笑声。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伏不了?

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

来人!

  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

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

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现在愿意说了吧?

”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

”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

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

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

拔出来!

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

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

  “把她泼醒!

再钉!

  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

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做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负责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

  一根,两根!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2分)

20.选文第2段是什么描写?

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

“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

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结合此句分析江姐的人物形象。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2.说说你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

”为什么说敌人的咆哮是“绝望”的?

(3分)

第三部分

(50分)

24.作文

1、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我们呼唤真情,我们呼唤责任……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

世界上谁最快乐?

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

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请以“快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

(1)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

(2)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B(3分)

3.示例:

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意思相近即可)(2分)

4.C(3分)

5.

(1)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2分)

(2)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2分)

6.B7.“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生动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8.①咸:

都。

②济:

渡,渡河。

③怠:

疲惫。

④遂:

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9.

(1)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2)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0.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11.【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说明文答案

12.以此为题不仅直接写出本文说明对象,还点明说明对象的显著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中华秋沙鸭在外貌特征上颠覆了人们对于鸭子的常规概念。

14.“往往”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双方会不可避免地展开幼鸭争夺战,但并不是绝对,如果没有这一词语意思则发生了改变,所以“往往”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

在显示争雏行为时,作者生动形象的描绘双方相遇时的情形,以及争夺战过后非亲生幼鸭与击败的雌鸭的心理活动,语句生动形象,这可以看出这两句话属于生动性的语言。

议论文阅读

15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答对一种得1分,共3分)。

16强化中心论点;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17.所举事例必须有典型性,表述简明,意思完整。

(例如:

宋代方仲永小时候天资聪明,“指物作诗立就”,因为不注意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衰竭,终于成了一个普通人。

共3分)18.择录语句必须准确,写出一条得1分,2分。

例如: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②天才出于勤奋

记叙文答案

19.江姐狱中受酷刑。

(特务半夜刑讯江姐)

20.环境描写。

烘托了狱友们紧张担心的心情,渲染了阴沉清冷的气氛,为下文写江姐受到敌人的疯狂迫害做铺垫。

2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了①对党忠诚②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③宁死不屈,为共产主义而勇于献身的精神④刚毅坚定,不畏强暴的人物形象。

22.黑暗的日子即将过去,敌人的末日就要到了,我们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23..因为敌人凶残的审讯、酷刑都无法使有着钢铁意志的革命同志屈服,他的咆哮声是气急败坏的、无可奈何的,他的得到革命机密的妄想落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