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839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docx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过程本身又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如正在生病的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侵入另一个易感者体内所经历的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体液传播;接触病原体污染的土壤时,土壤就成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是指某一特定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除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外,还要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第二节 麻疹病人的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本病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不耐热,对阳光和一般消毒剂敏感,日光照射20分钟即可失去致病力。

  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高热、皮疹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染时间为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二、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分为4期:

  1.潜伏期一般6~18天,平均10天。

  2.前驱期(出疹前期)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

患儿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

患儿于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麻疹黏膜斑,出疹后1~2天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3~5天出齐。

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易并发肺炎、喉炎等。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7~10天消退。

体温随之下降,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

  5.常见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并能使结核病恶化。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2.血清学检查出疹1~2天内即可从血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3.病原学检查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麻疹病毒可作出特异性诊断。

  四、治疗原则

  麻疹无特异疗法,以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为治疗原则。

有并发症的给予相应治疗。

补充维生素A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继发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疹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等

  六、护理措施

  

(一)维持正常体温

  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处理麻疹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酒精擦浴、冷敷。

体温超过40℃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

  

(二)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保持皮肤清洁和床单的干燥、清洁。

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导致继发感染。

及时评估透疹情况,保持口腔、眼、耳鼻部的清洁。

加强口腔护理,多喂白开水。

防止呕吐物或眼泪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

  (三)保证营养的供应

  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量多餐。

鼓励多饮水,以利排毒、退热、透疹。

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无需忌口。

  (四)观察病情

  麻疹并发症多且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五)预防感染的传播

  1.隔离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者延至出疹后10天。

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

  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通风换气,空气消毒,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后,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再接触其他患儿或健康易感者。

  3.保护易感人群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接种麻疹疫苗。

7岁时进行复种。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日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七、健康教育

  向家长介绍麻疹的病程、隔离时间、并发症和预后,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中治疗护理,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及病情观察,防止继发感染。

教育家长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第三节 水痘病人的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皮肤和黏膜相继出现并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全身症状轻微。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

  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病毒存在于患儿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及疱疹液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出疹前1~2日至疱疹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见于儿童,以2~6岁高峰。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

由于病毒入血是间歇性的,故临床表现为皮疹分批出现,且各类皮疹同时存在。

皮肤病变仅限于表皮棘细胞层,愈后不留瘢痕。

  

  二、临床表现

  1.典型水痘潜伏期约2周,前驱期仅1天左右。

常在起病当天或次日出现皮疹,特点是:

  ①皮疹分批出现,初始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小水疱,周围伴有红晕,疱液先透明而后混浊,疱疹易破溃,常伴瘙痒,2~3天开始干枯结痂。

不同性状的皮疹同时存在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②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是水痘皮疹的又一特征。

  ③黏膜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咽、结膜和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溃疡。

  ④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0日左右自愈。

  2.并发症常见为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

也可并发水痘肺炎、脑炎等。

  三、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滴度增高4倍以上可确诊,疱疹刮片可见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

  四、治疗原则

  水痘是自限性疾病,无合并症时以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

  1.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是目前首选药物,在水痘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才有效。

  2.对症治疗皮肤瘙痒可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抗组织胺药,高热时给予退热剂,但禁用阿司匹林,其可诱发Reye综合征。

皮质激素可导致病毒播散,一般不宜使用。

  五、护理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水痘病毒引起的皮疹及继发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炎、脑炎等

  六、护理措施

  1.维持皮肤完整注意患儿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或留下瘢痕。

皮肤瘙痒难忍时,可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

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

疱疹破溃、有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遵医嘱给抗生素口服控制感染。

  2.降低体温可用物理降温,忌用阿司匹林。

卧床休息,饮食清淡,多饮水。

  3.病情观察

  4.预防感染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消毒。

无并发症的患儿多在家隔离治疗,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

易感儿接触后应隔离观察3周。

  七、健康教育

  加强预防知识教育,如流行期间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向家长介绍水痘隔离时间,使家长有思想准备,以免引起焦虑。

指导家长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饮食宜清淡。

为家长示范皮肤护理方法,防止继发感染。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多伴发热和咀嚼受限,可累及其他腺体和器官。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存在于病人唾液、血液、尿及脑脊液中。

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后,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然后入血产生病毒血症,进而扩散到腮腺和全身各器官。

临床呈现不同器官相继出现病变的症状。

因此腮腺炎是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

在儿童机构容易造成流行。

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本病传染源。

传播期:

自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均具传染性。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亦可经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途径传播。

好发于5~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

  二、临床表现

  1.典型病例以腮腺炎为主要表现。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前驱期很短,可有低热、头痛、乏力、纳差等。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

通常先起于一侧,2~3天内波及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或始终限于一侧者。

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不红,有疼痛及触痛,张口、咀嚼特别是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

腮腺管口红肿,但无分泌物。

腮腺肿大3~5天达高峰,一周左右逐渐消退。

严重者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2.腮腺炎病毒常侵入神经系统、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下列症状:

  

(1)脑膜脑炎:

常在腮腺肿大前、后或同时发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

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样改变。

大多预后良好,重者可留有后遗症或死亡。

  

(2)睾丸炎:

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单侧受累,睾丸肿胀疼痛,约半数病例可发生萎缩,双侧萎缩者可导致不育症。

  (3)急性胰腺炎:

较少见。

常发生于腮腺肿胀数日后,表现为上腹疼痛,有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等。

  (4)其他:

可有心肌炎、肾炎等。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尿淀粉酶发病早期增高,第2周左右恢复正常。

  3.血清抗体检测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4.病毒分离病人的唾液、尿液、脑脊液、血中可分离出病毒。

  四、治疗原则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无特殊疗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可采用中医中药内外兼治。

  五、护理问题

  1.疼痛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六、护理措施

  1.减轻疼痛

  

(1)局部冷敷可减轻炎症充血和疼痛。

可用茶水或食醋调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患处,药物应保持湿润,以发挥药效并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2)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勤漱口,防止继发感染。

  (3)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

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引起唾液分泌增多,肿痛加剧。

  2.控制体温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有无脑膜脑炎、睾丸炎、急性胰腺炎等临床征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4.睾丸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消肿或局部间歇冷敷以减轻疼痛。

  七、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解腮腺炎的护理和隔离知识,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等护理,学会观察病情。

无并发症的患儿一般在家中隔离治疗,采取呼吸道隔离,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

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

流行期间应加强幼儿园与学校的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患儿。

易感儿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观察3周。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

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甲型及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部分乙型、丙型及丁型可转化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且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1.病原:

各种嗜肝病毒感染所致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各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各型肝炎病人

  2)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传播: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污染水源或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有季节性。

经血液途径传播: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重要传播途径。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

甲型肝炎:

5~45天,平均30天;乙型肝炎:

30~180天,平均70天;丙型肝炎:

15~150天,平均50天;丁型肝炎:

28~140天;戊型肝炎:

10~70天,平均40天。

  

(一)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分为两型:

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三期:

  

(1)黄疸前期:

平均5~7天,表现为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及畏寒、发热、疲乏及全身不适等。

甲型及戊型肝炎:

起病较急,常38℃以上的发热。

乙型肝炎:

起病较缓慢,多无发热或发热不明显

  

(2)黄疸期:

持续2~6周,尿色加深如浓茶样,巩膜和皮肤黄染,约2周达到高峰。

有短暂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肝内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肝大质地软,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人有轻度脾大。

  (3)恢复期:

平均持续4周,黄疸逐渐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较黄疸型肝炎多见。

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此类型常不易被发现,成为容易被忽略的重要传染源。

  

(二)慢性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者,常见于乙、丙、丁型肝炎。

通常无发热,症状类似急性肝炎。

患者面色灰暗,蜘蛛痣,肝掌,肝脾大。

  (三)重型肝炎:

是一种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病死率可高达50%~80%

  1.重型肝炎分型:

以慢性重型肝炎最为常见

  ①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较急,早期即出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病后10天内出现肝性脑病、肝脏明显缩小、肝臭。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

此型病程可长达数月,易发展成为坏死性肝硬化。

  ③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

  2.重型肝炎的诱因有病后劳累、感染、长期大量酗酒或病后酗酒、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合并妊娠。

  3.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肝衰竭,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l/L,肝脏进行性缩小,出现肝臭,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迅速出现腹水、中毒性鼓肠,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出现计算能力下降,定向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烦躁不安,嗜睡,扑翼样震颤等,晚期可发生昏迷,深反射消失;甚至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

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尿素氮升高等。

  (四)淤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较深,全身皮肤瘙,粪便颜色变浅或灰白色

  (五)肝炎后肝硬化肝炎基础上发展为肝硬化,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及门静脉高压征。

  三、辅助检查

  

(一)血清检查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判定肝细胞损害的重要指标。

急性黄疸型肝炎常明显升高;慢性肝炎可持续或反复升高;重型肝炎时因大量肝细胞坏死,ALT随黄疸迅速加深而下降,称为胆-酶分离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

  3.血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和A/G比值下降,见于慢性肝病。

  4.黄疸型肝炎时:

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淤胆型肝炎: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查PTA与肝损程度成反比,可用于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重型肝炎PTA常<40%,PTA愈低,预后愈差

  6.血氨浓度检测:

肝性脑病,可有血氨升高

  

(二)尿胆红素检测

  黄疸型肝炎尿胆原和尿胆红素明显增加;淤胆型肝炎尿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减少或阴性。

  (三)肝炎病毒病原学(标记物)检测

  1.甲型肝炎:

  1)血清抗-HAV-IgM:

甲肝病毒(HAV)近期感染的指标,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

  2)血清抗-HAV-IgG:

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HAV的病人,为保护性抗体。

  2.乙型肝炎: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阳性:

见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HBV感染后3周血中首先出现HBsAg

  2)抗-HBs阳性:

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过去感染HBV并产生免疫力的恢复者。

  

(2)e抗原(HBeAg)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3)核心抗原(HBcAg):

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如检测到HBcAg,表明HBV有复制,因检测难度较大,故较少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4)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DNAP(DNA聚合酶):

反映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最灵敏的指标。

两者阳性提示HBV的存在、复制,传染性强。

HBVDNA定量检测有助于抗病毒治疗病例选择及判断疗效。

  乙肝血清学检查结果是考核的重点,应该归纳记忆:

  ①提示乙肝感染的标志:

HBsAg阳性、血清HBcAg阳性、血清HBeAg阳性、血清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DNAP;

  ②提示乙肝感染恢复的标志:

HBsAb阳性

  3.丙型肝炎

  

(1)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

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而于治愈后很快消失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标记,抗-HCV-IgM见于丙型肝炎急性期,病愈后可消失。

  4.丁型肝炎:

血清或肝组织中的HDVAg和(或)HDVRNA阳性有确诊意义

  5.戊型肝炎:

抗-HEV-IgM及抗-HEV-IgG,近期感染指标,需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四、治疗原则

  病毒性肝炎目前仍无特效治疗。

治疗原则:

综合性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药物治疗急性肝炎:

主要是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可选用西药或中草药进行治疗。

慢性肝炎(包括乙型、丙型、丁型):

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

重型肝炎:

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

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措施并加强支持疗法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腹泻与消化功能不良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慢性病消耗有关。

  5.舒适的改变:

瘙痒与黄疸有关。

  6.体液过多与肝硬化、低蛋白有关

  7.有感染的危险与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有关

  8.意识障碍与肝性脑病有关

  9.潜在的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有关

  10.潜在的并发症:

肝性脑病与血氨增高有关

  11.社交孤立与疾病被部分社会群体排斥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一)做好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甲肝、戊肝的病人要进行消化道隔离,嘱病人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洗手;乙肝、丙肝和丁肝病人要进行血液体液隔离。

  

(二)休息与活动

  1.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重型肝炎应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2.待症状好转、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度。

  3.肝功能正常1~3个月后可恢复日常活动及工作,但仍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劳动。

  (三)饮食护理

  1.肝炎急性期:

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

2.黄疸消退期:

可逐渐增加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补充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足够热量;脂肪以耐受为限,多选用植物油;多食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肝炎后肝硬化、重型肝炎:

血氨偏高时的饮食要求参照“肝性脑病”的饮食要求

  4.要避免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尤其有糖尿病倾向和肥胖者,以防诱发糖尿病和脂肪肝。

  (四)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精神或神志的改变,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

  2.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有无出血点,有无黑便呕血等

  3.观察黄疸有无消退或加重;观察水肿有无消退或加重

  4.监测肝功,重症病人应注意有无胆酶分离

  5.对于肝性脑病者应监测生命体征

  (五)皮肤护理

  1.保持周围环境清洁,为缓解或控制病人的皮肤痒感,可温水擦拭。

  2.保护皮肤的完整性,避免抓伤皮肤,保持指甲平整,必要时入睡带手套,防干裂,选用中性肥皂或浴液清洁皮肤,暂时不用化妆品。

  3.预防感染:

  (六)水肿的护理:

腹水病人给予半卧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体重或腹围,防止皮肤压疮,遵医嘱静脉补充白蛋白,补充优质高蛋白饮食。

  (七)心理护理

  七、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宣传病毒性肝炎的家庭护理和自我保健知识

  2.进行预防疾病指导:

甲型和戊型肝炎应预防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型肝炎预防重点则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3.预防接种:

甲型肝炎,易感者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对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免疫球蛋白,以防止发病。

    甲型病毒性肝炎与乙肝病毒性肝炎的区别

类型

病毒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主动免疫

甲型病毒性肝炎

(HAV)属RAN病毒科

经粪-口途径传播

感染后获终身免疫力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乙肝病毒性肝炎

(HBV)属DNA病毒科

输血传播为主

人群对HBV普遍易感

乙肝疫苗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HIV在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热及乙醇、次氯酸钠、漂白粉等化学消毒剂敏感。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眼泪、乳汁、尿液、脑脊液中,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

  ①性接触传播:

为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②血源传播:

  ③母婴传播:

孕妇可通过胎盘将HIV传播给胎儿

  ④其他途径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有:

①同性恋或性乱交者;

        ②静脉药瘾者;

        ③血友病及多次输血者;

        ④HI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

  二、临床表现

  

(一)艾滋病分期

  1.急性感染期(Ⅰ期):

此期症状常较轻微,易被忽略,轻微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畏食、肌肉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

血小板减少,CD8+T淋巴细胞升高感染后2~6周,血清HIV抗体可呈阳性反应,症状持续约3~14天后自然消失。

  2.无症状感染期(Ⅱ期):

无任何症状,可检出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

此期持续2~10年或更长。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Ⅲ期):

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质地柔韧,无压痛,能自由活动。

肿大一般持续3个月以上,无自觉症状。

  活检可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4.艾滋病期(Ⅳ期):

最终阶段。

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

  ①全身症状:

发热、乏力不适、盗汗、体重下降、厌食、慢性腹泻、肝脾大等。

  ②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癫痫、下肢瘫痪、进行性痴呆

  ③感染:

原虫、真菌、结核杆菌和病毒感染

  ④肿瘤:

常见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⑤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二)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

肺孢子菌肺炎最为常见,是本病机会性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

  2.消化系统:

念珠菌、疱疹和巨细胞病毒引起口腔和食管炎症或溃疡最为常见,

  3.中枢神经系统:

  ①HIV直接感染中枢神经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