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512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旅游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旅游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旅游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旅游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开发.docx

《旅游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开发.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开发.docx

旅游开发

第二部分经营项目

第一节旅游开发简介

旅游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特色性原则。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

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共生性原则。

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

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

  

网络化原则。

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

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

  

第三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  

为保护而保护。

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

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为开发而开发。

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

  

为保护而开发。

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

  

为开发而保护。

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

  

第四节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  

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

  

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

  

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

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

  

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内容  

1.开发和挖掘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2.景点与风景区的具体规划与设计  

3.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4.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5.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整修  

6.人力资源开发  

7.保护自然生态

第六节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模式与方法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建设经历了从无意识到自觉主动的过程,从单纯的资源导向型的产品开发阶段发展到了区域导向型的系统规划阶段,延伸整合其他各类产业和社会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系统提升。

但同时,我国目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发非常不平衡,很多地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简单的把“旅游目的地”等同于一个区域概念,缺乏产业整合提升的力度,或者认为单纯一项或若干项高等级旅游资源就能形成旅游目的地,或者根本没有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满足于“留过路客”、“赚门票钱”,这些问题都较大的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一、旅游目的地

一般意义上来讲,旅游目的地即供旅游者前往开展旅游活动的吸引物和相关旅游设施服务集中地。

但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与内涵认识各不相同。

本文则侧重从旅游产业发展阶段上来思考旅游目的地,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游憩和游憩接待的系统,包含了一种系统结构与系统工程的理念思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战略和发展方向。

基于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挖掘各类旅游资源,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完善的、广阔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整体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整合、互动,进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塑造区域形象,提升区域品质,打造区域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我国要达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研究,全面培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这个旅游目的地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

因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问题就成为我们旅游业亟需抓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旅游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二、目的地的构建模式

按照核心吸引力初步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类型:

城市核心型,景区主体型,区域复合型,产业聚集型。

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发展模式。

1、城市核心型

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是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

在我国,城市核心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

在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的构建中,要处理好“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关系,不要让城市成为单纯的游客集散地,而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本身的休闲旅游吸引力;同时,发挥城市在交通、住宿、会议、科研、政务等多方面的优势,打造旅游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整合产品,比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等,丰富产品结构,形成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独有特征。

2、景区主体型

景区主体型旅游目的地,是以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为基础和核心形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如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

我国较早形成的一批大型旅游区,已经逐渐进入了目的地系统打造的进程中,突显出了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并通过吸引力的聚合效益,增强了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类旅游目的地以大型旅游区为核心,围绕其形成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旅游管理等配套要素集群,甚至进一步整合周边文化、生态、城镇、温泉等资源,发展会议、度假、养生等旅游消费产品。

景区主体型旅游区创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个性鲜明的休闲生活方式。

第七节旅游项目策划的原则

旅游项目是旅游产品的基础,旅游产品是由旅游项目组成。

旅游产品的经营成功依赖于旅游项目策划的成功。

旅游项目策划是旅游产品规划创意的思维单元。

旅游项目策划,只有将其置于充满制约的、具体真实的承载环境与设施条件中进行综合平衡思考,才能最后确定与承载条件相符合的旅游项目。

旅游项目策划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市场分析、资源分析和项目开发的定位定向研究。

旅游项目策划是依据于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经济策划,是旅游活动的策划,为旅游者策划真实的经历,需要遵循客观的规律和原则。

旅游项目策划的市场需求原则。

旅游项目策划必须考虑客源的闲暇时间和经济支付能力,以获得市场响应。

旅游项目策划的因地制宜原则。

旅游项目策划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有很强的依存性。

特定市场对旅游的需求和旅游偏爱因地而异,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呈现较大的差异。

旅游项目策划要因地制宜,从地方特有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出发。

旅游项目策划的特色原则。

旅游项目策划的特色原则意义在于,为旅游地创造出具有赏心悦目的地方特色魅力的旅游项目。

在旅游项目策划中,市场需求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特色原则,使旅游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帮助旅游项目策划选定正确的主题定位,确立鲜明的旅游形象。

可操作性是旅游项目策划创意的根本。

第三部分行业前景

第一节旅游投资项目的综合优势

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旅游业发展既形成挑战也带来机遇,在诸多行业中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拉动需求的能力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当前形势下,旅游业利用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的特点,可以大有作为,应当乘势而上,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彰显其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扩大开放的先导产业、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的积极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旅游投资项目的综合优势如下所示:

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动力产业的作用

旅游产业的动力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旅游业对整个经济具有高拉动性。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带动性,旅游需求的增长会拉动交通、宾馆、餐饮、景区以及度假设施等一系列相关行业增加投资。

据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旅游投资总量居世界第2位,达1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

占全国总投资的9%。

据测算,旅游业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

旅游创汇属于服务贸易,具有“就地出口”、换汇成本低、“原料”消耗少、可持续使用、基本不受“贸易壁垒”干扰等特点。

我国接待1名入境游客的平均外汇收入相当于出口450双鞋的收入。

二是旅游业自身具有高增长性。

三是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高贡献性。

进入新世纪,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提高。

2.旅游业在结构调整中优势产业的作用

首先,发展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

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而且可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综合、关联和拉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其次,旅游业对一、二、三产业具有全方位的“催化效应”。

旅游与一产结合形成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将一产跳过二产直接转化成了三产;旅游与二产结合形成的工业旅游,将二产直接转化成了三产;旅游本身属于三产,但它与其他三产结合时形成的科技旅游、体育旅游、修学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等,进一步延伸了相关三产的产业链。

同时,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出来的精品都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

3.旅游业在扩大开放过程中具有先导产业的作用

我国旅游业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对外开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首先,旅游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

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旅游赚钱多,来得快,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

如果一年接待500万人,每人花费1000美元,就是50亿美元。

2000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834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2.24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小平同志当年提出的目标。

2007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419.2亿美元,占当年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4.5%。

其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提高我省的国际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境外投资。

第三,旅游业对推进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旅游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绿色产业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

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生产成本低、产出效益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产业。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同时,生态和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根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5.旅游业在改善民生中具有富民产业的作用

首先,旅游业能够增加就业。

据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到7个就业机会。

旅游业已成为全国吸纳就业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全国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超过3600万人,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数的7%。

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超过5亿人次,收入超过3000亿元,受益村(寨)超过2万个,直接受益农民超过2400万。

“开发一个洞,富了一个村”、“开发一处景区,富了一个乡镇”的典型,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

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农村人口至少有700万以上。

据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后10年内,我国旅游将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年均增加直接就业70万人,间接就业350万人。

其次,旅游也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消费已由少数高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变成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热点。

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16.1亿人次,城乡居民总出游率达到122%。

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广大城乡居民可以开阔视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共享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第三,客源带来财源,旅游业的税种基本都是地方税收,成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地方财政的不断增长,又为地方政府改善民生提供了财力支持。

第二节未来旅游发展分析

对于未来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个“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概念。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规模经济。

在旅游领域中,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比如饭店产业的规模经济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是特大型的独立饭店,现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北京世纪金源拥有2200间客房;或由饭店构建的综合体,如北京国贸,已经建设一期二期三期工程,饭店、公寓、写字楼、会展中心组合在一起,总资产超过300亿,已经不是饭店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服务体,甚至是小城镇的概念。

二是饭店群。

俗话说“店多成市”。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下一步,聚集是新概念,是新方向,也是新趋势。

产业聚集区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实施休闲旅游业的产业聚集发展战略,即将休闲旅游业相关企业、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协会等机构加以整合,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面。

聚集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通过价值链上所有参与者协同努力,形成“一揽子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

通过聚合,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休闲旅游体验,提高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增强整个目的地的竞争力。

和工业产业聚集区相比较,旅游产业聚集区首先是要素聚集,不仅是行游住食购娱等服务要素,或者是经营要素。

这里说的要素还包括产业发展要素,资本聚集、土地聚集、人才聚集、管理聚集,各种运营要素都集中到一起来。

只有要素聚集的格局,才可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第二是功能聚集,在这样一个聚集区里,客人所需要的各类的东西都有,功能非常聚集,甚至客人想不出来的事都能创造出来,满足客人的需要,基础层次是满足异质化生活的需要。

最高层次是满足梦幻生活的需要。

第三是品牌聚集,在这样的聚集区里,应该聚集各种品牌,而且不光是服务品牌,比如说有一批品牌性的酒店进入,包括很多商业的品牌店,构造一个品牌集群。

第四是需求聚集,就是把各种各样的需求都聚集到一起来,而且这种需求聚集不仅是生活性的需求,也包括一些生产性的需求聚集。

最后一个叫做娱乐聚集,娱乐聚集是旅游产业聚集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中国发展不足,很重要的一个是娱乐不足,这也和我们的环境有关,也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但是下一步的发展必然会构造出这样的聚集模式。

未来国内旅游的发展方向是休闲度假。

休闲度假是旅游的中高端市场,并且在不断扩大,和房地产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家共同关注的投融资热点。

因此,旅游投融资的下一步是构造一批休闲产业聚集区,运用资本和创新双驱动,培育一流的城市、服务、品牌资源,这将是未来旅游投融资的亮点和热点。

第三节旅游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工作人员全年共有假日114天,对公务员而言,益阳市人口总数450多万,县级以上城镇人中约36万,其中95%以上没有深入过黄家湖,区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益阳市北临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而与常德、怀化接壤,南与娄底毗邻,东靠省会长沙及岳阳,极适于“短线旅游”的开发,市场的潜在含量在150万人次以上。

益阳市区范围内尚有一处建设上规模的旅游休闲公园,黄家湖绿色公园的建设,填补了这项空缺,满足了旅游市场的需求。

1.当前市场分析

  通过对以迪斯尼为代表的世界现代大型人造主题娱乐中心、以及深圳三大景观的分析和考察,认为,未来娱乐产品的发展趋势是:

参与性越来越强;普及化、消费水平的大众化;;惊险性更强,但更安全,具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智能化参与更强;更具奇特性、独创性;娱乐主题更明确;项目的可变性提高;绿色需求增大,消费方面,将更加大众化、普及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更重要方面;在产品开发方面,将更加强调产品的:

惊、险、奇、特、松、乐、趣、智等;在消费特性方面,将更加注重参与性、消费的多次性等。

益阳的娱乐产品,除个别外,绝大多数缺少独创性、参与性、消费的多次性(消费习惯、消费价格、产品特性),科技含量不高,给消费者的感觉不是那么惊险、独特、刺激、愉悦。

终其原因,则是产品开发者对休闲娱乐消费市场的有些特性还不甚了解,尤其是对休闲产品消费的大众性、刺激性、消费习惯的接受性缺乏认识。

2.益阳娱乐市场分析

  在益阳及周边地区,独立吸引游客休闲娱乐场所较多,但具有一定规模的则十分有限:

湖南梓山国际高尔夫球场、益阳奥林匹克公园、农家乐、百竹园、保龄球馆、会龙公园、秀峰公园。

除湖南梓山国际高尔夫球场、益阳奥林匹克公园、农家乐因其新变化而品位较好外,百竹园、会龙公园、秀峰公园的营业状况并不甚理想。

因之,更多的市民感觉到,娱乐消费没有很好地得到满足,娱乐方式太少,具刺激性的项目极少。

到目前为止,益阳及附近已开发了许多休闲娱乐产品:

度假村、保龄球、高尔夫、桑拿浴、茶厅、影视、宵夜、夜总会、专业性俱乐部、人造景点等不一而足。

但是,它们未能很好地满足市民休闲所追求的刺激、高雅、求新、求奇、求险、求愉悦的期望。

  进入公园平均每人次消费在10-15元之间(门票、茶饮、快餐、其他娱乐消费等),其中茶水有3元、5元、8元,甚至更高不等,其他商品零售价格似乎比市内其他地方的价格要高一些。

最低消费即门票,一般在2元左右。

该统计数据说明:

1,口岸较好、有特色的公园入园人数值较高;2,口岸不一定好,但具有突出特色的公园入园人数值也很高;3,游乐参与性项目的公园如游乐园入园人数值最高(游乐园游乐设施项目有高空翻滚列车,勇敢者转盘,超级秋千,疯狂的老鼠,越野赛车,碰碰车,造浪滑坡池,激流探险等,较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其全部消费约在50—80元之间)。

  综观旅游市场目前的休闲娱乐产品和市场,提出了“水上公园娱乐中心”的项目创意,以充分发掘成都休闲娱乐消费市场之潜力,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产品的多种需要。

本创意简单地表述为:

以水上娱乐运动为产品主题,让游客调动其全身心能量,投入参与,寻求一种既紧张而又愉悦的超强刺激,从而满足游者追求自娱、放松、解放、征服、紧张、刺激的期望。

并辅以其他高科技含量的、独特的娱乐设施以及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娱乐形式,形成一个以水上娱乐为主要客源的市场并辐射西南片区。

第四节旅游业开发前景

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支柱,被誉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全球旅游业总产出已占世界GDP的10.7%,超过石油、汽车、化工等行业,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全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4.35%和6.7%,远远高于世界财富年均3.5%的增幅。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潜力更大。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各级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旅游业始终超前于国内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和世界旅游业总体增长速度。

1990—2002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约10%,远远高于GDP的增幅,旅游业在GDP中的比重也迅速提升。

从1993年的3.27%提高到2002年的5.2%。

据世界游组织预测,今后十至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的旅游经济占GDP比重及其增长速度在全球位居首位。

2004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09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00万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创旅游外汇收入257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4711亿元,比2003年增长5.9%。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6840亿元。

2004年我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5万人次,同比增长257.37%,实现旅游创汇3.1亿美元,增长5.9倍,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70.73亿元。

就项目所在地的益阳市而言,2004年共接待游客329.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7.76%和33.49%,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达4.08%,五年来年平均递增97%。

纵观产业发展变化规律,无论是汽车、化工、IT、房地产等行业,都将不同程度的出现“成长——鼎盛——衰败”这样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从“朝阳——夕阳”产业的过渡,而旅游业则不同,它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据《福布斯》杂志评价,旅游业是最赚钱的八大产业之一。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旅游的有效需求越来越突出,人们的旅游愿望会越来越来强烈,出游积极性将会大大增强,旅游不再是“奢侈”的享受,而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

尤其是“绿色生态游”将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和热捧,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并成为一种休闲时尚。

所谓“绿色生态游”,是一种以生态思维统领整个旅游过程的可持续性旅游发展模式,其要求是实现旅游发展的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统一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文明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旅游者旅游质量的提高,强调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游有助于保护环境,吸引游客,维护文化传统,促进生态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其发展空间巨大,前景非常美好。

益阳黄家湖绿色公园旅游项目的开发定位,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打造我市旅游行业新航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