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451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docx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

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和“注释”(开放周公开课教案)

开课地点:

高二(8)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古代诗歌鉴赏时关注“作者”和“注释”的意识。

2.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从同学们历次做答语文卷的情况看,得分率最低的要算古代诗歌鉴赏题。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大多数诗歌本身难以读懂,二是因为同学们缺乏“三关注”意识,缺乏相关的阅读鉴赏技巧。

那么,何谓“三关注”?

即在诗歌鉴赏中要关注题目、作者、注释。

前次,我们讲过怎样关注题目,那么这节课,我们来聊聊怎样关注作者和注释。

二、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作者”

在关注完“题目”之后,我们就要关注诗歌的作者了。

因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

明确诗人所处的朝代,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作为推敲或了解诗歌大意的切入点,为后面的分析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准备。

1.关注诗人的艺术风格

考试,尤其是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

所以,我们要牢记课本中出现过的诗人的艺术风格以及其诗歌的感情主基调。

如,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他的主旋律;

李白,诗风豪放飘逸,愤世嫉俗是他人生的关照,喜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王维,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高适、岑参,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白居易,诗歌风格平白清新;

孟郊,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其风格硬语盘空,拗折奇险

贾岛,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王昌龄,诗风雄健浑厚;

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苍劲悲壮。

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写人物豪情奔放。

王维,诗风恬淡生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诗常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

孟浩然,诗风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杜牧,诗风含蓄绰约;

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元稹,诗风艳丽浅近

刘禹锡,诗风清峻明朗;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

苏轼,旷达豪迈,开拓豪放派词风;

柳永,词风缠绵悱恻,开拓婉约派词风;

李清照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后期。

前期词悠闲风雅,后期词凄婉悲怆。

黄庭坚,词风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情真意切

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我们在诗歌鉴赏时若能根据诗人的艺术风格去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就能比较轻松的实现问题的有效对答。

例:

2005年福建高考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解读:

考生在解答第二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时,如果注意联想李白的诗擅长大胆的夸张和想像的艺术手法,解答此题就不会出现偏差。

为此我们要关注作者,要借助你已

有的有关诗人的信息帮助解读诗歌,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鉴赏的难度。

2.关注诗人生活的朝代

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就是说,要尽可能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许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感情主基调、思想感情和风格。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印记。

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破家亡的凄苦。

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

因此我们读宋诗、宋词和清诗,总感觉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

例:

谒金门

李好古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

谁在玉楼歌舞?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

宋末元初诗人。

(1)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试作简要分析。

解读:

注释中的“李好古:

宋末元初诗人。

”你就应该想到宋末元初这段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

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

想到这些,解题就有帮助了。

谒金门的译文:

花朵经过雨点的击打,又是满地落红的情形。

燕子归来,也带着愁怨不肯说话,往日的巢屋无法找寻。

是谁在边塞辛劳征战,又是谁在玉楼中歌舞作乐。

假若北方少数民族引起的战尘可以轻松的吹去,东风早就可以封上万户侯了。

参考答:

(1)借物抒情(答借景抒情或拟人也对,2分);借燕子无家可归,表现了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社会现实。

(2分)

(2)作者说如果东风能把敌人吹走,那就把东风封为万户侯。

(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敌的愤慨之情。

(2分)

3.关注作者的注释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

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

注解有的简单(如,谒金门李好古),有的较为详细。

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

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例1:

病牛

李纲[注]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

(1)本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得众生皆得饱”一句看似平常,实则意旨深远,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

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

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

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

这些注释告诉我们李纲的生平经历及本诗写作背景,这些信息使得我们对本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

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例2:

(2009全国I)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解读:

本词出题人给了两个注释,①中“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和②中“姜夔浪迹江湖,终生不仕”以及姜夔“去拜见范成大”,由这两个信息可知:

两人志趣相投,不再做官,归隐江湖,可谓淡泊功名,宁静致远。

由此信息的理解和挖掘,便知第二小题的答案了:

与范成大形成对比,同意则是突出范成大的人格高尚,不与“趋炎附势的人”同流合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不同意:

还是对比,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公元1178年,范成大归隐石湖后的第一个生日,姜夔从湖州赶往石湖祝寿。

他在看了范成大手中扇子上的题诗以后,做了这首《次石湖书扇韵》来抒发他的感受。

又有资料显示,其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

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

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有词集传世。

译文:

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

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

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

注释

(1)次:

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2)藕花:

莲花。

(3)阁:

通“搁”。

动词放置,搁置分隔

答案:

观点一:

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

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三、关注古代诗歌鉴赏的“注释”

为了避免猜题、押题,考试,尤其是高考命题者避熟就生的命题意识逐步增强,于是生疏的甚至鲜为人知的诗词曲登上了考试舞台。

相应地,注释也较多地出现。

面对命题者给出的“注释”,考生应如何处理?

作为考试题中的注释,我们认为这绝不是“无意点缀”,而是出题人“有意而为”,注释的信息是出题人留给解题人(考生)解答问题的“蛛丝马迹”,我们找到这些“蛛丝马迹”并“顺藤摸瓜”,在考场上,可能会有更好的收获。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它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以降低考生理解诗歌的难度。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背景或风格。

既然给了这些注释,说明在解题时就要用上它,否则是不会凭空加上的,因此,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读到最后,尤其要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借助注释可以帮助自己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进而恰当作答。

纵观考试中古代诗歌鉴赏的注释,其类型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词句注

这种注释最为常见,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解释作品中难以理解的词句。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

过香积寺(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①安禅:

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②毒龙:

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解析】该题选了王维《过香积寺》一诗来鉴赏。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本题能找出“咽”与“冷”是诗眼并不困难,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在“诗中有道”。

特别是他晚年沉湎于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

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的环境:

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阗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

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二)作者注。

此注释用以交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思想性格等,该种注释很重要,考生应当认真阅读。

例1:

全国卷III卷《小斋即事》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释:

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

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解读:

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琴棋的描述表现情怀。

题目下有两个注释,其一是作者注,“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这个注释中的“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是重要信息,暗示了诗人的性格特征——正直耿介,在理解诗歌“言志”的内涵上有着提示作用,考生回答第2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时心中有了依据。

译文我爱琴只是因为琴弦是正直的,我爱棋只因为棋盘是方正的。

我从不利用下棋来计较输赢得失,也不能够清楚记得宫商等五个音阶。

年龄越大越被世俗疏远,一次次正道直行,百事受妨碍。

虽然有琴棋二物相伴,但是与国家兴亡没有关联。

例22007年福建卷

武夷山中

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

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

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读:

这道试题有两个注释,最主要的是第一个,它交代了作者的生活时代(前边“关注诗人生活的朝代”讲过:

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破家亡的凄苦。

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

)、主要事迹。

其关键的信息点是“隐居”“绝食而死”,因为它们暗示作者谢枋得具有抗元隐居、忠贞不屈的节操。

结合诗句“几生修得到梅花”,可以看出,作者是以梅花品格自期,他追求坚贞孤傲的人格操守。

再结合注释②,于是,

(1)小题便可迎刃而解: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1.武夷山:

在福建崇安西南,群峰林立,溪流回湍,是著名风景区。

2.十年:

宋德祐元年(1275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3.青峰:

苍翠的山峰。

4.几生:

何年何月,几时。

白话译文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

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三)题目注。

此种注释主要用来解说和诗词题目相关的内容,为阅读作品、准确理解主旨提供帮助。

人月圆①(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注释:

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人月圆】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

以吴激词“青衫湿遍”句,又名【青衫湿】

解读:

命题者用注释来交代词人吴激写《人月圆》的情形,以及何谓“人月圆”。

考生读了注释之后自然体悟到吴激有着“天涯相逢沦落人”的无限感慨,通过词作含蓄地抒写亡国之痛。

那南朝的覆亡,令人伤心千古,而歌女仍在唱着旧时的歌曲。

那从前南朝的贵族王家谢家堂前的燕子,现在飞到哪里去了。

世事真如一场梦一样。

这眼前的歌女,肌肤比雪还要洁白,她梳着旧日宫廷中的发髻,光亮乌黑。

面对此情,我就像做江州司马时的白居易,情到极处而泪洒青衫一样,我和她,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注释:

①南朝:

一称六朝,即相继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市)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伤心事,亦作“伤心地”。

②后庭花:

词曲名。

③“旧时”三句:

系化用刘禹锡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成。

 ④仙肌胜雪:

形容美人的肌肤比雪还白。

 ⑤宫鬓堆鸦:

形容宫中美人的鬓发颜色象鸦羽。

故曰“堆鸦”。

⑥“江州”三句:

系融化白居易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来。

(四)背景注。

它主要用来交代写作时间以及写作背景。

例12007年湖南卷《示长安君》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释:

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王淑文,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问题: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

颔联:

①“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②“草草杯盘”与“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③“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

“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

①“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②“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③“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解析

解读这首诗,首先要根据注释理清“长安君”与王安石之间的兄妹关系。

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是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

诗中表达了真挚而又深沉的相逢之欢与离别之悲。

根据题中要求: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对中间两联的内容逐联进行赏析。

解读:

为了让考生解题时有所依循,命题者给出了题目注和背景注:

“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仔细阅读注释之后,考生就能快速理解颈联“三年隔”“万里行”饱含的悲怆之情。

⑴示长安君:

写给长安君看。

长安君:

王淑文,是作者的大妹妹,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

⑵意非轻:

情意不是轻的。

⑶怆(chuàng)情:

悲伤。

⑷草草:

随便准备的。

杯盘:

指的是酒和菜。

⑸昏昏:

昏暗,光线暗淡。

⑹后期:

后会的日期。

译文

年轻时别离,那种情意是不轻的;如今老了,连相见也使我感到伤心。

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灯火昏暗,我们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直到夜深。

我正在感慨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却又要离开你去万里外的辽国,冒着风沙旅行。

要问我何日相会,怎说得准?

你见到那鸿雁南飞,会有我捎来平安的家信。

例2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试题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读】在鉴赏本诗过程中,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大多数写物的诗歌,要么抒发对物之情,要么表达托物之志。

本诗歌就是属于抒情类的。

如果考生能看到了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

但是本题所给的注解不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对考生的正确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扰作用。

有的同学不去透彻地理解文本,只片面地去做知人论世的解读,一看到“被贬”就“伤感”,从而造成对诗歌情感的误解。

可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该文也是被贬滁州时所作。

对山水的喜爱并乐在其中。

可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来帮助理解。

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联想到“来帮助理解。

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联想到“悲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翻译:

寂寥的空旷深山中,山顶的积雪融化,渐渐汇成小溪,不断上涨。

游客们有的在溪水中悠闲的泛舟,有的在一旁漫步于横跨着溪水的简易木桥到达彼岸。

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在哪里),离这是远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

注释暗示了作者写作的目的或感情——报国无门后寄情山水。

例3(2005年天津卷)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明确:

“望”字总领全诗,诗人北望有无尽燕云,近望是大江东去,江水悠悠,西望是夕阳一片、寒鸦无数,回首望则是南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望出了眼前景,更望出了心中情,望出了亡国之恨、亡国之思。

解读:

诗歌后的注解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这一信息对考生很重要,考生扣住了这一信息就自然会把诗人和国家衰亡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准确的把握思想情感,就不会转向思家思亲人的主题,如不紧扣这一注解很容易转向这些方面,那就和诗人的情感大相径庭了。

因此学生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关注注解,要充分运用注解的信息为鉴赏诗歌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